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803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数学17章复数教案.doc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概念第1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一节----复数的概念,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复数的概念.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单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数的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更一般地,当根的判别式时,一元二次方程(其中为实数且)在实数范围内也无解.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为了使方程有解,引进一个新数i,叫做虚数单位,并且规定数i有如下性质:

(1)i的平方等于-1,即

(2)i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法、乘法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仍然成立.

由性质

(1)知,是方程的一个解.

由性质

(2)知,

故也是方程的一个解.

【注意】为了与表示电流强度的符号相区别,电学中虚数单位用字母表示.

根据上述性质,可以与实数b相乘,由于满足乘法交换律,其乘积一般写作(规定),再将与实数a相加,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为了使方程有解,引进一个新数i,叫做虚数单位,并且规定数i有如下性质:

(1)i的平方等于-1,即

(2)i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法、乘法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仍然成立.

由性质

(1)知,是方程的一个解.

由性质

(2)知,

故也是方程的一个解.

【注意】为了与表示电流强度的符号相区别,电学中虚数单位用字母表示.

根据上述性质,可以与实数b相乘,由于满足乘法交换律,其乘积一般写作(规定),再将与实数a相加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总结领会

升华体验

复数的实部、虚部,什么叫虚数,什么叫纯虚数。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课后作业

强化体验

课本P60页练习题1、2、3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概念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一节----复数的概念,共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复数的概念.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单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数的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想一想】,的实部、虚部各是多少?

全体复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常用大写字母C来表示,即

.

显然,实数集R是复数集C的真子集.

引入复数后,数的范围得到扩充: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指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判定它们是实数还是虚数?

如果是虚数是否为纯虚数?

(1);

(2);(3).

解  

(1)的实部,虚部,它是虚数,但不是纯虚数;

(2)的实部,虚部,它是实数;

(3)的实部,虚部,它是虚数,且是纯虚数.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如果两个复数()与()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那么称这两个复数相等.记作,即

.(3.1)

特别地

(3.2)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2已知其中x,y是实数,求x和y的值.

解 根据公式(3.1),得

解方程组得x=3,y=2.

例3求复数的共轭复数.

解,,.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总结领会

升华体验

复数的实部、虚部,什么叫虚数,什么叫纯虚数。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1.指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1);   

(2)

2.求下列复数的共轭复数:

(1);

(2).

课后作业

强化体验

课本P62页练习题1

(1)、

(2)、(3)、2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代数运算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二节----复数的代数运算,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三角形式的乘法、除法、乘方运算.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单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数的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想一想】,的实部、虚部各是多少?

全体复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常用大写字母C来表示,即

.

显然,实数集R是复数集C的真子集.

引入复数后,数的范围得到扩充: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指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判定它们是实数还是虚数?

如果是虚数是否为纯虚数?

(1);

(2);(3).

解  

(1)的实部,虚部,它是虚数,但不是纯虚数;

(2)的实部,虚部,它是实数;

(3)的实部,虚部,它是虚数,且是纯虚数.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如果两个复数()与()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那么称这两个复数相等.记作,即

.(3.1)

特别地

(3.2)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2已知其中x,y是实数,求x和y的值.

解 根据公式(3.1),得

解方程组得x=3,y=2.

例3求复数的共轭复数.

解,,.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总结领会

升华体验

复数的实部、虚部,什么叫虚数,什么叫纯虚数。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1.指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1);   

(2)

2.求下列复数的共轭复数:

(1);

(2).

课后作业

强化体验

课本P62页练习题1

(1)、

(2)、(3)、2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代数运算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二节----复数的代数运算,共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

(2)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三角形式的乘法、除法、乘方运算.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数的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当数的概念扩充以后,需要把数的运算也进行扩充.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和除法

两个复数相乘可以按照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来进行,在所得的结果中,把换成-1,并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设则

即(3.7)

显然,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复数.可以证明(证明略)复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即对任意复数有

(1)交换律

(2)结合律

(3)分配律规定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的乘法公式在复数范围内仍然成立.

与实数相类似,除法运算可以看成乘法运算的逆运算.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求的基本方法是,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使分母变为实数.即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3设计算

(1)

(2).

(1)=.

(2)

例4设计算

解===

说明由此例可以看到,互为共轭的两个复数的乘积是实数,并且等于这个复数的模的平方.

例5计算.分析的共轭复数为.

解 .

例6计算.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总结领会

升华体验

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课后作业

强化体验

课本P64页练习题1、2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三节----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共4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1)复数的几何表示.

(2)复数的三角形式、指数形式、极坐标形式

教学难点

复数的代数形式转化为三角形式.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复数的概念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复平面和复数的几何表示,自然的建立了复数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Z()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于是复数()可以用直角坐标系平面中的点表示.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用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在复平面内,轴叫做实轴,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上除去原点以外的点都表示纯虚数.要特别注意虚轴不包括原点,虚轴的单位与实轴一样都是1.复平面与复数的点表示是复数的向量表示的基础.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1.复数的点表示

任何一个实数a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例如,实数1.5可以用数轴上的点A表示(如图3-1).

图3-1

由复数相等的定义知,任何一个复数都对应唯一的有序实数对(a,b),其中a,b分别为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而有序实数对(a,b)又对应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唯一的一个点Z,其坐标为(a,b),如图3-2所示.反之,对直角坐标平面内的每一点Z(a,b)确定的唯一的有序实数对(a,b),如果a,b分别看作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那么就对应唯一的复数.这样,就建立了复数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Z(a,b)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复数都对应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一个点,直角坐标平面内的每一个点也对应一个复数.

x

b

a

Z(a,b)

图3-2

于是,复数可以用直角坐标系中的点Z(a,b)表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如图3-2).在复平面内,x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y轴上除去原点以外的点都表示纯虚数,因此,一般将x轴称为实轴,y轴称为虚轴.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4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解 如图3-3所示,表示复数的点是,复数对应的点是,复数对应的点是,复数对应的点是.

图3-3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总结领会

升华体验

什么叫复平面,什么是复数的几何表示。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课后作业

强化体验

课本P70页练习题1、2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三节----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共4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1)复数的几何表示.

(2)复数的三角形式、指数形式、极坐标形式.

教学难点

复数的代数形式转化为三角形式.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复数的概念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复平面和复数的几何表示,自然的建立了复数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Z()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于是复数()可以用直角坐标系平面中的点表示.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用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在复平面内,轴叫做实轴,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上除去原点以外的点都表示纯虚数.要特别注意虚轴不包括原点,虚轴的单位与实轴一样都是1.复平面与复数的点表示是复数的向量表示的基础.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2.复数的向量表示

在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内,每一个位置向量(即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都与它的终点一一对应,该向量的坐标等于它的终点坐标.

如图3-4所示,设复平面内的点Z(a,b)表示复数以原点O为始点,点Z为终点作位置向量,那么向量由点Z唯一确定;反之,点Z(a,b)(即复数)也可以由向量唯一确定.于是复数与向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复数0与零向量对应),因此,复数可用向量表示.

x

o

y

Z(a,b)

a

b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5用向量表示下列复数:

图3-5

解 如图3-5所示,向量分别表示复数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并加以分析。

总结领会

升华体验

复数的向量表示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指出图中各点所表示的复数.

课后作业

强化体验

课本P72页练习题1、2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课题:

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马复、王巧林主编的《数学》(第四册)第17章复数及其应用第三节----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共4课时,本课为第3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应用举例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在自主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在带着问题看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在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

(1)复数的几何表示.

(2)复数的三角形式、指数形式、极坐标形式.

教学难点

复数的代数形式转化为三角形式.

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学习,分组协作

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

教室

学生分组准备:

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分组、每四人一组(保证每组有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学生知识技能准备:

复数的概念基础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

与调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复习复数的向量表示形式

学生集体回答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回答内容

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复数的三角形式

观察图3−4,表示复数的向量,可以由向量的大小(模)与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来确定.

向量的模叫做复数的模(如图3-6),记做或,即

.(3.3)

特别地,当b=0时,z=a,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