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07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

中考语文总复习:

名著导读

要点梳理

考点梳理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当然离不开对名著的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有情感体验,还要学会欣赏评价。

  注重对中外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成为课改实验区试卷的一个亮点。

涉及书目除了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鲁兵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伊索寓言》等。

  近年中考中涉及名著的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述题等形式。

内容侧重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而且日趋细化。

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

知识梳理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作品:

这两部作品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

  识记: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5.《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6.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伊索寓言》——讽喻故事

  作者: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是其中重要的作家,他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

  作品:

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等。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作者:

高尔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品有《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作品:

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

  阅读感受:

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阿廖沙:

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

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父: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识记:

  1.《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

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2.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3.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童年》中塑造的阿廖沙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作者:

浙江省绍兴人,原名为周树人,字豫才,“鲁迅”为笔名。

他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

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识记: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等。

  3.《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作品: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

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阅读感受: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祥子:

开始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终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虎妞:

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识记: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2.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刘四爷)的女儿。

  3.《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4.《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5.《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作者: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品:

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阅读感受: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识记:

  1.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

“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4.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

  作者: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作品: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现在人们说起《红楼梦》,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的总称。

这120回的本子,总字数达1075000字左右。

  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情节: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等。

  林黛玉:

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凤:

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贾宝玉:

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追求自由和真正的爱情。

  薛宝钗:

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识记:

  1.《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王熙凤。

  3.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

  4.“金陵十二钗”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5.《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6.贾府的“四春”分别是:

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7.《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

  8.《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者:

施耐庵,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

  作品: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阅读感受: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

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

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

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

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识记:

  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内容。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3.《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4.《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绰号一丈青的扈三娘,绰号母夜叉的孙二娘,绰号母大虫的顾大嫂。

  5.《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6.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

这部名著是《水浒传》。

  7.《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中涉及的人物及绰号有:

晁盖:

晁天王;公孙胜:

入云龙;吴用:

智多星;阮小二:

立地太岁;阮小五:

短命三郎;阮小七:

活阎罗;刘唐:

赤发鬼;白胜:

白日鼠。

  8.“风雪山神庙”涉及到两个人物,分别是林冲和陆谦,他们的性格分别是逆来顺受和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9.《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是高俅。

  10.《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

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1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吴用,他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12.《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他们是鲁智深和林冲。

  13.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14.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15.“《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这是毛泽东(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16.《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17.《水浒传》是描写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脍炙人口的故事有:

武松景阳冈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等。

  18.《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

李逵、武松;主张招安的将领:

宋江、吴用。

  1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20.《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岗打虎的是武松。

  21.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施耐庵写的《水浒传》。

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三国演义》——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

  作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作品: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它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情节——性格特征:

  事件:

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智用空城计等。

  曹操:

自幼放任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

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

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俗话说: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

忠义,智勇双全。

  识记: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都是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6.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等都是《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7.歇后语: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曹操、周瑜。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成语“三顾茅庐”来源于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身在曹营心在汉”来源于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1.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12.《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用意是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而刘备的心理是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1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15.“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这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三顾指三顾茅庐;六出指六出祁山;七擒指七擒孟获;东和指东和孙吴;北拒指北拒曹魏;收二川指收取东川、西川;排八阵指摆设八阵图。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作者: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

《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

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阅读感受:

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识记:

  1.《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国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3.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4.《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5.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传)、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

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