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331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祖国统一大业学案27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27 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以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

(1)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3.内涵

(1)前提:

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内容: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地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3)“一国两制”既明确了港、澳、台地区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及其制度的特殊性,又顾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深化探究]

材料一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登载的《告台湾同胞书》

材料二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

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思考 

(1)材料一中刊论发表的目的是什么?

表明中央人民政府对台湾的政策有何转变?

(2)材料二中的“新办法”是什么,地位如何?

答案 

(1)目的: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政策转变:

由武力对峙转变到和平统一祖国。

(2)“新办法”指“一国两制”;地位: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②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

(2)过程

①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

②1984年12月,中英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②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

回归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深化探究]

材料 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

九十九年已然去,游子终回母怀间。

五星红旗迎风扬,紫荆花开更娇艳。

邓公一语存青史,中华民族庆团圆。

——某网友《贺香港回归》

思考 

(1)材料中“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指什么事件?

“邓公一语”又是何意?

(2)

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成功回归?

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答案 

(1)1997年7月1日,中英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①“一国两制”方针的保证。

②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③港澳同胞心向祖国。

意义:

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促进了澳门问题的解决。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打破长期隔绝状态

(1)1979年元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及经济文化交流。

2.90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3.新世纪之初两岸关系的新突破

(1)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2)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两岸关系不能仅仅由岛内民意决定,而应由全中国13亿多人民共同决定;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和大一统观念是实现统一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为统一积累了条件等等。

[易混易错]

台湾问题≠香港、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不同。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历史遗留问题,必须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澳门。

[关键点拨]

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重要性: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稳定与发展。

(2)紧迫性:

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还存在,台独势力猖獗,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归纳总结]

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实现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语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

(4)“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思考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表明海峡两岸关系变化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九二共识”指什么?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海峡两岸关系取得哪些新的发展成就,原因是什么?

答案 

(1)趋势:

海峡两岸由战争对峙到和平统一。

(2)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3)成就:

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两岸民间往来、经济贸易合

作、文化交流、旅游不断加强,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原因: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港澳顺利回归、平稳发展的影响。

课堂小结

1.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该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答案 B

解析 解题时应明确材料表达的是“一国两制”的思想,而这一思想的核心意思就是要以“一个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2.根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首先成功解决了(  )

A.南海诸岛问题B.香港问题

C.台湾问题D.澳门问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后来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3.2012年7月1日,我国

隆重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活动。

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B.香港特别行政区能独立行使主权

C.它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D.它为澳门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答案 B

解析 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它有高度自治的权力,但不是一个能独立行使主权的国家。

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以下两幅图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图一 葡萄牙殖民时期的澳门旗帜 图二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A.见证了澳门地区历史的沧桑与新生

B.都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表现

C.是澳门由殖民走向高度自治的见证

D.是中国从屈辱走向强盛的有力注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过程中的关于澳门回归的历史。

依据所学知识,A、C、D三项说法均正确,而B项只体现了第二幅图的含义,没有全面体现两幅图的含义,故选B项。

5.“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

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

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  )

A.和平统一祖国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加强两岸交流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 D

解析 1992年在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深的基础上,海峡两岸的两个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被称为“九二共识”。

6.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

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 D

解析 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其总体目标是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学思之窗

思考:

(1)关于中

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

的看法有何共同点?

(2)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案 

(1)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都认为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是中国国力的增强。

(2)中国近代一度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有国力增强了,才能在国家主权和国际舞台上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

简述其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答案 提出: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内涵: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基础达标]

1.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

A.王山: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赵明:

“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许华:

“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李力:

“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C

解析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2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题干材料“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反映出这是真正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结果,从而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成立。

3.“日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道,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

”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主要得益于(  )

A.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

B.有利的外部环境

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D.香港人的勤劳

答案 C

解析 本题题干强调了“回归十年,繁荣不改”的原因。

能够使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主要依赖于党和政府的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

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九二共识”的达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三通”之前的历史性突破应是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即双方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其意义有(  )

①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联系,促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

②可以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

③可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海峡两岸实现通航,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但因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因而通航一事并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排除③。

[能力提升]

6.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

“……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全面分析历史背景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就国内看,“左”倾错误统治已经结束,中国已经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就国际看,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只有一个中国原则已经为世界普遍接受,故①③正确。

“一国两制”方针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

代初提出的,②排除;虽然大陆对台政策自1979年元旦发生改变,但台湾地区直到1987年才被迫采取了一些对大陆的开放措施,④排除。

正确答案为A项。

7.有人说在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

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

“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政府坚定的立场

B.世界潮流的推动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钢铁公司”“实力上又远

远超过”可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B项是外因,C项是个人因素,A项中国的强硬立场是以综合国力的强大为后盾的。

所以选D。

8.据人民网报道:

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国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

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

台湾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

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

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答案 C

解析 坚持“一个中国”与“一国两制”不是一个概念,台湾当局主张的一个中国是“中华民国”。

9.阅读下列三幅图,完成问题。

 图一 中英香港政权图二 中葡澳门政权

交接仪式   交接仪式

图三 台湾民众反“台独”示威

(1)以上三幅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我国为解决这一问题

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这一方法首先是为解决哪一地区问题而提出的?

在实践中又首先运用于哪一地区问题的解决?

(3)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港澳的政策中有何异同?

目前阻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答案 

(1)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

台湾。

香港。

(3)同:

都实行了“一国两制”;异:

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保留自己的军队。

阻碍因素:

“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