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596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

13、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文重点:

感情朗读训练点:

读说结合训练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

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检查预习。

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认读生字、词语:

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三、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文重点:

“我”钓鱼的过程

感情朗读训练点:

“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读说结合训练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

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①来之不易: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②真诱人的大鲈鱼:

“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

(3)齐读第3自然段。

①多诱惑人的鱼呀!

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

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②读5~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

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

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③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①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②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5)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①出示: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

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③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

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四、限时作业

五、板书设计:

起因我和父亲钓到一条大鲈鱼

钓鱼的启示经过父亲:

坚持把鲈鱼放回湖里难忘的经历

我:

不解、难过、乞求、不舍永生的启迪

结果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诵读父亲教导“我”的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对题目的含义有所理解。

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文重点:

感情朗读训练点: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

读说结合训练点:

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出示找到的罗马城市广场的图片,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可直观得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印象。

2、“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幅图片最好的注释。

课文中童年的“我”在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教诲,这个教诲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请大家打开课文,初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生字,自学新词,大致了解内容。

二、学生整体感知:

童年受到教诲自制毛衣,开创事业

人生两次印证

启示受用终生时装展示与众不同,获得成功

三、班内交流

师:

由绝不可能到获得成功,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指导学生理解:

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式、方法绝不会是惟一的,要集思广益,敢于尝试或开辟新的途径。

四、拓展延伸

说说你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理解。

五、限时作业

六、板书设计:

自己设计、制作、出售毛衣努力顽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战胜困难

举办不是成衣的时装展走向成功

 

15、落花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课文重点:

第十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

分角色朗读

读说结合训练点: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

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二、预习检测

1、出示课件:

生字新词

指名学生读。

学生齐读。

拼读生字,重点强化。

(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认字方法。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

(如,“空地”的“空”读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撘”嗽谖闹卸燎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2、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明确分段。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读第1自然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利用评读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充分读书,抓住吃花生、议花生。

a.自由读,指名读,读出花生的好处。

b.学生根据搜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c.出示第1◆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1)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2)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

(3)指名读,评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d.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e.通过填空,加深理解:

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或物,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事物。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

它()。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组织讨论,彰显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

为什么?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

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16珍珠鸟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要求的13个生字。

2。

领悟课文是怎么具体表达“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思想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

2。

有关珍珠鸟的挂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个新的小伙伴——珍珠鸟。

它娇小、可爱,就是特别怕人。

作家冯骥才用他的笔、他的心为我们讲述了他与珍珠鸟之间动人的故事。

初读

◆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这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我”与珍珠鸟一家和睦相处的情景。

你们能不能从中选取三、四幅印象最深的画面,连起来展示“我”与珍珠鸟“日渐亲近”的情谊?

细读

◆学习第一个画面内容。

a.我们先进入展现“小家伙爸爸、妈妈生活环境的画面”。

自己轻声读读课文与这幅图关联的内容,请学生谈谈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3~5自然段。

b.当学生品味到“我为珍珠鸟创设了一个安全、自在的生活环境”时,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你就是生活其中的珍珠鸟,你有什么感受?

c.教师小结:

是关爱、理解与尊重,使他们与我熟悉起来。

◆学习第二个画面内容。

a.这幅图展现了小珍珠鸟“远远观望”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6~9自然段内容,用不同的画面展现“人与鸟的关系”。

b.引导学生回到文本:

文章中用了怎样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图?

(指名朗读。

c.让学生体会“小家伙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

“神气十足的小家伙”什么样?

让我们欣赏一下吧。

(指名朗读相关文字。

d。

教师小结:

小家伙生活得多么快乐,虽然还在远远地观望,但离“我”越来越近了。

◆学习第三个画面内容。

a。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说一说这份“亲近的情意”是什么?

(引导学生朗读10~11自然段。

b。

在这看似不动声色中,流露出“我”对小家伙深深的情意,让我们也来分享分享吧。

同座位两个人,一个人是小家伙,一个人是大作家,亲近地交流一下吧。

(学生互读这两段。

c.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d·教师小结:

小家伙感受到这份情意,更信任“我”;“我”也感受到这份信任,获得无限享受。

(再指名读这句话。

◆学习第四幅画面。

a。

有了这份信任,有一天,小家伙竞在我身上睡着了。

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让我们静静地欣赏,读读书中描写这一画面的语句。

(加背景音乐。

b.谁来把你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指名朗读。

总结

◆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能谈谈你对作者流泻下的感受的理解吗?

◆欣赏了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3、明确要求。

(1)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3)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

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二、自主汇报。

确定习作内容

1、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2、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4、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鼓励优点。

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

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教师点评。

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3、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三、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2、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教学准备

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2、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3、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二、日积月累

1、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简单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4、在作业本上抄写。

三、成语故事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2、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3、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4、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5、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6、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