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93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精品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②特点:

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2)实施

①西线:

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

俄军进攻德国东普鲁士等地,并且俄军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3)结果:

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

[思维点拨]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主要形成了三条战线,其中西线是主要战线。

其原因在于西线三国是一战参战国中最强的,三国军队实力都比较强。

德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陆军火炮是参战各方中最强的;

法国陆军在欧洲居第二位,他还有从北非调来的具有丰富战争经验的殖民地军队;

英国陆军实现了高度专业化,战争中又发明了陆战武器坦克,发挥了重大作用。

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变成了持久的阵地战,一是由于进攻一方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进攻兵力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在双方武器相当的情况下,进攻一方付出的代价要比防御一方大得多。

二、大战的阶段和主要战役

阶段

战役

时间

战线及主

要参战国

战争结局

特征或影响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

西线英法↔德

德国撤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

1916年

2月

西线法↔德

法军站稳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索姆河战役

6月

双方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西线再度转入相持状态

日德兰海战

5月

西线英↔德

德国损失较小,但英国仍掌握着制海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1916年是一战中关键性的一年?

(1)从双方企图看,交战双方都想在这一年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

(2)从战争形势来看,这一年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

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3)从双方投入看,双方动用了大量兵力和最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弹。

(4)从战争结局看,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一方转移。

[史论要旨]

1.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消耗战。

2.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

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同盟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形势逐渐对其不利。

知识图示

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史料一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

152万人

35万人

112个师

70多万人

150多个师

130多万人

史料二

一战中的空战一战中的毒气战英国坦克

史料三从1914年7月战争爆发到1916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都没能置对方于死地,战争仍不见分晓。

交战双方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

对于继续厮杀下去,交战双方都已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1)通过两组数据说明西线战役的规模大,伤亡惨重,战争异常残酷。

(2)三幅图片展示出飞机、毒气、坦克等新式武器被投入战争,反映出科技进步奠定了战争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更残酷,也表明科学技术对人类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武器,也能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

(3)说明一战发展为持久战局面,对双方都造成了巨大伤害,战争没有胜利者,但客观上因协约国实力更强,从而有利于协约国。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中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战期间的主要战场上的战争呈现什么特点?

(2)上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深层次的思考?

(3)史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什么局面?

更有利于哪一方?

为什么?

答案

(1)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

战争规模空前,异常残酷。

(2)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

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3)局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

有利于协约国。

原因:

①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被迫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

②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

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

②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

①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②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一战爆发初期,各国反战的声音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

A.当时的战场局限于欧洲

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战争的残酷性尚不明显

D.人们预计战争时间不长

答案B

解析一战初期,民众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积极支持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

2.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说:

“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解析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

3.为了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海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海战,结果()

A.德国打败英国舰队并取得制海权

B.英国舰队虽然损失较大但仍掌握着制海权

C.德国舰队以巨大代价取得了制海权

D.英国舰队损失较小并稳固地掌握着制海权

解析日德兰海战结果,虽然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

赫伯特·

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

“同胞们,国家需要你。

加入祖国的军队吧!

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兵力投入和伤亡人数

材料三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

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

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

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

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答案

(1)马恩河战役。

意义:

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2)规律:

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

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越来越多地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被投放到战场上使用;

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

[基础达标]

1下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德军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

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

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

2.《圣诞快乐》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D.东线→南线→东线

答案C

解析本题是顺序排列题,注意时间的先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15年、1916年。

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的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C。

3.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

最早使用毒气战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解析1916年,为了攻克凡尔登,德军使用了毒气弹,这是毒气战最早应用于实战。

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

A.战役规模巨大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持续时间特别长D.伤亡数字特别巨大

答案D

解析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判断可知,战役伤亡数字特别巨大。

5.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

“……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里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

”这场战役应是指()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答案A

解析“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说明这次战役后战场形势呈现胶着状态,联系“大战初期”,便知这是马恩河战役,故选A。

6.(2016·

台州高二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

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役是()

解析根据“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陆战”判断,该次战役应当是索姆河战役。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使用了最新式武器——坦克,对战役产生了重大影响。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的征兵海报

材料一上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征兵海报。

当时巴黎街头到处可见征兵的海报。

法国人约翰就在这时参军了。

材料二亨利、科勒和约翰都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下列分别是他们对战争的一段回忆:

亨利:

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

这次战役(凡尔登战役)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

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伤亡的代价。

科勒:

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战役)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

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

真惨啊!

约翰:

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

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人,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人了。

图一第一次世界图二某战役后的城市

大战某战场一角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飞机作战

(1)材料一中法国人约翰最有可能去欧洲的哪条战线?

作战的对手是谁?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哪些战线?

(2)材料二中的对话及图片反映了战争的哪些方面?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规模使用的新式武器主要有哪些?

(4)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

(1)西线。

对手:

德军。

东线和南线。

(2)伤亡人数多,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巨大的破坏性。

(3)新式武器:

飞机、毒气弹、潜艇、坦克等。

(4)①战争规模扩大,带来了战争的升级。

②战争范围扩大。

③战争更加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