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94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5世界古代文化史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主要——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

公元前5世纪中叶,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智者运动)兴起,它也是一场思想革命。

智者运动的主要内容:

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智者运动的特点:

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

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基本作用(这三点也是基本主张)。

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其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

“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者运动的历史意义: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C.岳麓版——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本意就是“爱智”,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约公元前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相对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人们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哲学诞生了。

自然哲学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泰勒斯,他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在希腊出现。

当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代表了其核心观点。

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

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由于民主政治的需要,重视知识;

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求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好环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人称为“诡辩学派”。

(二)苏格拉底

A.新人教版——美德即知识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于是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他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不像智者们那样靠传授知识收取学费。

他喜欢在大街上市场里或朋友家的客厅里.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

他喜欢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有罪处以死刑。

罪名是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

B.人民版——苏格拉底的智慧、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主张: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苏格拉底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被18世纪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苏格拉底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斯多亚学派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其代表人物除创始人芝诺之外、还有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和哲学家塞内卡。

斯多亚学派的学者们认为:

“逻各斯”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实体和动力;

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人生而平等。

斯多亚学派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C.岳麓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

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斐多篇》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他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

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

他发出了“认识你自己”(其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的呐喊,提出“美德即是知识”(强调知识的作用,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的观点。

他引导人们去思考哲学问题,并以“雅典的牛虻”自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

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

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

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

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以另一种方式阐释了先哲的使命。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其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A.新人教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对雅典的民主制度彻底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没有办法正确认识真理。

因此,他认为人本身和周围世界都是不真实的,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着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

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柏拉图,但他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他在强调理性的同时,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没有感觉、人们不可能理解任何东西。

他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B.人民版——无

C.岳麓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

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柏拉图的学生,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茹斯,卒于希腊。

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

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逻辑学》)《雅典政制》《政治学》《形而上学》《诗学》(《文艺理论》)《修辞学》《植物学》和几种关于动物的书。

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

他的著作显示了他的博学。

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体育、德育、智育。

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

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

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考点二:

(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思想

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占据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基督教会。

教会宣扬君主权力来自神的意识,给封建制度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展开长期的斗争。

面对教会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一些神学家从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便是其中的一个。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是著名的巴黎大学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因沉默、温顺、人送外号“哑牛”。

但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崭露头角,一些有名望的学者很赏识这位年轻人,阿尔伯特就曾断言:

“哑牛”之声必将闻名于世。

果然,“哑牛”后来成了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

托马斯和老师阿尔伯特一起潜心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阉割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将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加以全面系统地发挥,并将其纳入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使它成为天主教官方哲学的基础。

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

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反异教大

全》等。

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是中世纪官方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被称为天主教的百科全书。

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理论的核心是教权高于王权。

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

他明确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之后,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学最高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

托马斯还力主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认为如同神高于人,灵魂高于肉体一样,教会高于世俗的国家。

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权应由他掌握,国家必须服从教会,国王必须顺从教皇。

他还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并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控制和指导民众,社会就会解体。

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世俗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就在于服从教会要求,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无情地惩治破坏封建等级制度和各种异教异端行

为。

可见,托马斯的国家观始终是围绕教权高于王权、君权神授、封建等级秩序神圣不可侵犯这个轴心转的。

托马斯包罗万象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产生后,很快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

(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思想

1.都铎王朝

从1485年开始,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

历代国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利一世、伊丽莎白一世。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这个自称将“生命与贞节奉献给大英王国”的女王逝世。

她终生未婚,死后无嗣,依照其父亨利八世的遗诏,本应传位给外孙女玛丽•斯图亚特,但她在苏格兰亲政时已于1567年被废黜,后又被处死。

这样依照规定就传给了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斯图亚特家族开始统治英格兰。

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这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开始。

詹姆士一世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核心是鼓吹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历经了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统治。

詹姆士一世在苏格兰统治时,以压制新教和奉行“君权神授”而闻名。

他亲自写过《皇帝之天赋本能》和《自由

君主制之法则真谛》两篇文章,它们不仅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

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宗教上,詹姆士一世信奉的是天主教,在苏格兰他曾压制新教,统治英国后,他看到英国国教中还保留有许多天主教旧习,而且英国国教当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于是,他改变作法,以尊奉国教为名而不断地恢复天主教的一些教义和教会的礼仪。

所以,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严厉地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矛盾,造成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斗争。

詹姆士一世以后,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专制统治有增无减,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考点四: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1.柏拉图生平事迹

(1)青年时代。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并拜其为师的,那一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2)游历生涯。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柏拉图愤然离开雅典,与一些门徒逃往麦加拉避难,由此开始了他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生活,他先后到过麦加那、埃及、南意大利等地游学,结识了一些学者。

这段游历生活是柏拉图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

(3)教学生活。

柏拉图创办了西方历史上第一座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

他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婚礼上安然辞世,但学园却在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经营下,一直存续到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处于宗教目的下令关闭为止,前后长达900多年。

首先,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萌芽,现代大学中的学院、研究院有时还被称为Academy,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

最后,雅典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等。

2.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1)古代希腊文化的影响。

(2)时代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3)家庭影响。

(4)老师的教诲。

(5)游历生涯。

3.柏拉图思想的内容

(1)哲学思想:

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唯心主义理念论;

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2)政治思想——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

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

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

在“理想国”中,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智慧之德”);

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勇敢之德”);

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节制之德”);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国家统治者是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的人)。

实现“理想国”的两种办法:

对统治者进行严格完善的教育;

对统治者实行“共产”制度。

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

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

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

4.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理性主义是柏拉图最突出的特点。

如果人们承认西方文明是一种以理性为代表价值核心的文明的话,那么,柏拉图便是这种理性主义的肇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无论是对世界、对社会还是对人生,柏拉图都坚持一个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

柏拉图的学说还对基督教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基督教神学从他那里吸取了大量的理论营养,柏拉图哲学构成了它最基本

的思想来源。

总之,不理解柏拉图,就不能理解基督教文明,也就不能理解整个西方文化。

正如西方后来的哲学家评价: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1.亚里土多德生平

(1)御医之子: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小城斯塔吉拉,当时色雷斯处于北部强国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室的御医。

(2)学园精英:

17岁时,亚里士多德像许多希腊青年一样,到当时希腊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求学,师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勤于思考,努力读书,在学业上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柏拉图曾说,他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

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灵魂,其他学生构成学园的身体。

亚里士多德非常热爱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挽歌,赞颂其师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

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盲目崇拜自己的老师,他虽然受到老师的巨大影响并将后者的许多思想继承下来,但他的著作中常有对老师观点的严厉批评。

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

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

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体现了尊师而不盲从的自主精神。

(3)王子之师:

公元前347年,雅典受到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威胁,反马其顿情绪高涨。

由于亚里士多德家族与马其顿王室的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受到雅典人的敌视,于是,他匆匆离开雅典。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邀请亚里士多德做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欣然前往。

他教授亚历山大政治学、论理学、诗歌以及历史等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

(4)重返雅典,建立学园: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希腊。

次年,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

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

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

吕克昂学园图书馆的藏书超过阿卡德米学园数倍。

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学派”。

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了研究费用,还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5)落寞辞世:

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在灭掉波斯帝国、征服印度河流域后病逝,随即希腊各地掀起反马其顿的的浪潮,雅典成为反马其顿的中心,由于亚里士多德与马其顿王室的亲密关系,因而成了反马其顿派打击的对象,他受到法庭指控,被控不敬神,为了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他离开雅典,逃往外地。

一年后,亚里士多德客死他乡,享年62岁。

2.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

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而不是理念。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他最终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论,而确立了这种二元论,即世界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共同组成的。

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

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