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115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docx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综述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

  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目标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并区分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的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的形式和主要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1、阐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

3、进行关于职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教学目标:

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第3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理解)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

4、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4、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了解)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第2节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1、说明细胞的分化(理解水平)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理解水平)

3、收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4、探讨干细胞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了解水平)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第4节细胞的癌变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目标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5.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学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第三节 DNA分子的复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第四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第三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一、教学目标

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教学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来由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目标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第四节免疫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第4节群落的演替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列举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