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0244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docx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技术实施方案

为保证电源系统安全,防止在日常维修中蓄电池放电工作过程中突然掉电的事件发生,制走此技术实施方案

一、蓄电池维护过程的相关标准

2V系列采用连续浮充制的蓄电池组实存容量(10小时率)

按运用年限为:

1至5年应不小于10小时额走容量的90%;

6至8年应不小于10小时额定容量的80%。

12V系列采用连续浮充制的蓄电池组实存容量(10小时率)按运用年限为:

1至3年应不小于10小时额走容量的90%;4至5年应不小于10小时额定容量的80%。

2、蓄电池电压标准

(1)2V系列蓄电池

浮充电压(环境温度25°C)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一般单体为2.23V~2.27V;48V电池组为53.52V〜54.48V。

浮充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自25°C每上升(或下降)1°C,每只电池浮充电压应降低(或提高)0.003V。

均衡充电电压:

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一般单体为2.30~2.35V;48V电池组为55.2〜56.4V。

端电压均衡性:

开路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20mV;浮充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90mV;10小时率放电状态z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200mVe

(2)12V系列蓄电池

浮充电压(25°C)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一般单体为13.38~13.63V。

浮充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自25°C每上升(或下降)TCz每只电池浮充电压应降低(或提高)0.018V。

均衡充电电压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一般单体为13.80~1410V。

端电压均衡性:

开路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lOOmV;浮充状态,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480mV;10小时率放电状态z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600mV。

3、蓄电池放电标准

核对性放电试验:

以实际负载进行放电试验”放出蓄电池额走容量的30%~40%。

2V电池前5年z12V电池前2年。

容量测试:

离线测试,放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80%以上,单体电池端电压不应低于放电终止电压。

2V电池第6年起,12V电池第3年起。

落后电池的判断:

在放电状态下测量,如果端电压在连续3次放电循环中测试均是最低的,就可判为该组中的落后电池。

有落后电池就应考虑对蓄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并视

情况更换。

久10小时放电率下的电解液温度和蓄电池容量关系

电液温度

(°C)

电池安时容星百分数(%)

(以25°C容呈为额疋容呈100%)

备注

40

35

30

25

107.5

106

103

100

按规定液温高于25C时,实

放电量应不大于颔疋容星100%。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98

96

93.5

91

88

85

82

78

2.5

0

-5-10

75

72

65

58

按电池室内温度规走蓄电池

工作温度应不低于5Co

-15

-20

-25

50

42.5

34

比重1.160-1.210范围内液温低于-15〜-25°C时,蓄电池将因硫酸溶液结冰而工作失效。

5、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

额疋容量

Ah

内阻mQ

额疋容量

Ah

内阻mQ

12V

2V

2V

25

<14

-

400

<0.6

38

<13

-

500

<0.6

50

<12

-

600

<0.4

65

<10

-

800

<0.4

80

<9

-

1000

<03

100

<8

-

1500

<03

200

<6

<1.0

2000

<0.2

300

-

<0.8

3000

<0.2

6、蓄电池单体更换原则

电池槽、盖发生破裂;

电池槽、盖的结合部渗漏电解液;极柱周围出现爬酸现象或渗漏电解液。

7、蓄电池组整组更换原则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实存容量低于80%标称容量;多块单体电池出现跑酸漏液、外壳膨胀等质量强度下降

情况,通过单体电池更换不能恢复整组电池质量强度时。

二、蓄电池放电试验操作过程

K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操作过程

(1)放电试验前检查

必须对高频开关电源柜设走的电池参数进行检查,确保放电过程中的安全和测试结果的准确。

1)检查高频开关电源柜负载的下电参数

高频开关电源柜具有负载一次下电、二次下电功能”系统会根据负载下电电压设定值,在输出电压下降到设走值时,自动切断负载供电。

如果设定值错误,可能会发生在放

电测试过程中负载断电。

2)检查高频开关电源柜浮充电压

目前大多数品牌的电池单体浮充电压出厂铭牌规走为电系统来说,系统浮充总电压为:

2.23*24=53.52VO若检查发现系统电压长期过高,则需调低电压,经过一段时间,即可进行放电试验,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但浮充电压长期过高,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若检查发现高频开关电源柜电压长期过低,电池长时间欠充,则需调整系统电压,或是开启均充,电池充足电量后,才能进行放电试验。

浮充电压长期过低,不仅对放电测试结果有影响,还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3)检查均衡充电电压设走

2V电池的均衡充电电压取2.35V/只时,充电时长不宜超过9小时(可充入额定容量的105%1我段阀控式密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需要均衡充电。

需要均充的电池一般90天进行一次均充即可。

对于48伏系统,均充电压设置

为:

2.35*24=56.4V。

4)检查最大充电电流(电池充电限流值)设走

—般设走为0.1C安培,最大不超过0.25C安培(C为电池的额定容量X比如电池容量为1000AH,则最大充电电流为0.1*1000=100Ao

5)检查温度补偿系数设走

每节电池-3mV/°C,整组电池的温度补偿系数为:

电池只数斤311^兀;以25匕为基准,温度每升高rc,浮充电压设走舷降低3mV,反之亦然。

(2)核对性放电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利用调低系统浮充电压,让电池向设备供电的方式进行测试,优点是操作较简单,整流模块热备份,放电测试风险小,安全性高;缺点是需确走负荷设备能正常使用的最低电压。

1)首先确走负载设备受电侧正常使用的最低电压,再加上供电线路全程压降确定放电电压最低极限值,该电压值维护规走为43.2V。

2)将高频开关电源柜浮充电压设定值下调到48Ve对于核对性放电试验,放电终止电压设走的过低,会给直流供电系统带来较大的风险;放电终止电压设走的过高,则电池还没有放出30%的容量就提前停止放电。

因此这个数值一般设定为48V。

3)调低系统电压后,整流模块输出受限,在线并联的一组或两组电池开始共同对实际负荷进行供电。

4)当电池组达到放电时长,即放出额度容量的30%—40%,或电池组总电压达到终止电压值48V时,放电试验完成。

此时,将开关电源浮充电压上调至正常浮充设定值53.5V,整流模块开始向实际负荷设备供电,并同时向两组电池充电。

5)检查开关电源、蓄电池组运行正常,放电测试结束。

2、蓄电池容量测试操作过程

容量测试需离线测试,放出蓄电池额走容量的80%以上,单体电池端电压不应低于放电终止电压。

2V电池第6年起」2V电池第3年起。

安装单组蓄电池的通信机房需要接一组备用电池后离线测试蓄电池。

安装两组组蓄电池的通信机房需要逐组离线被测试蓄电池组。

(1)蓄电池外观检查

1)检查蓄电池外壳有无破裂、损坏”是否有漏液现象,槽盖密封是否良好,蓄电池温度是否过高。

2)检查正、负极端柱的极性是否正确,有无变形。

3)检查安全阀是否正常、有无损伤。

4)检查连接板(线)螺栓及螺母、检测线有无松动和腐蚀

现象。

5)清扫蓄电池外壳灰尘。

(2)蓄电池电压检查

1)测量蓄电池总电压、单只蓄电池电压是否达到要求的浮充电压值(考虑温度补偿)。

2)如果浮充电压一直偏低,在放电前应考虑补充充电。

(3)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假负载)参数设置

1)设置放电电流0.1C10A。

2)设置放电终止单体电压1.80xNV、总电压43.2V。

3)设置放电时间10小时。

(4)蓄电池放电

1)蓄电池退出后静置30分钟以后再进行放电试验,并记录放电前的单只蓄电池的端电压。

2)合上蓄电池容量测试仪放电开关,开始放电。

3)放电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走,注意观察蓄电池外观和温度有无异常。

4)每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及室温。

5)使用万用表核对测量电压。

6)任一单只电池电压降到以下标准时停止放电标称电压2伏电池:

单只电压达到1.8V;标称电压2伏电池:

单只电压达到1.8VO

7)计算蓄电池容量:

C=I*h(考虑温度补偿)。

三、放电实验的数据分析

1、数据测量和记录

放电开始前应全部测蓄电池的单体端电压、环境温度、负荷电流,根据实际负荷电流情况估算放电速率和放电时长,时长一般取整数以方便计算。

放电开始后,密切注意电压变化,当输出电压下降到拐点时会略有回升,然后开始平稳放电过程”所有数据都应填写在放电试验记录表中。

放电开始后,需测量实际放电电流与统显示电流对比,并重新估算放电时间。

2、放电量的计算

放出电量二放电电流A*放电时长H其中:

A,放电电流有少许变化,计算时取平均值。

H,开始放电到停止放电的时长,折算成小时。

蓄电池放电时,如果环境温度不是25P,则需将实测容量Cr按下式换算成25°C基准温度时的实际容量Ce;

Ce=Cr/[l+K(t-25)]

式中:

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

006/°C;3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08/C;l小时率容量试验时K=0.01/°Ce3、放电终了的判定

容量核对性放电实验根据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长计算出的放出容量如果达到额定容量的30%-40%,或是达到预先设定的放电时间即认为是整组电池放电终了,即蓄电池组总电压低于48V或2V系列蓄电池单体电压小于1.8V(12V系列蓄电池单体电压小于10.8V)。

容量测试当以C10到C3之间的速率放电时,整组电池中有任何一只电池单体电压下降到1.80V时,即应停止放电,并认为该组电池也已放电终了。

4、蓄电池组放电性能评判

直流系统完成核对性放电测试或容量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需要对电池的放电性能进行评判。

判断的依据为《通信维规》规走的相关参数和通信电源行业包括厂家的提供的各种数据,主要涉及以下几条:

(1)端电压均衡度

各单体电池端电压间的最大差值参照浮充时的规定。

即2V系列开路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20mV;浮充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90mV;10小时率放电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200mVo12V系列开路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lOOmV;浮充状态,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480mV;10小时率放电状态,同组各单体电池间电压差应不大于600mVo

(2)电压稳定度

这是表征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端电压变化速度的参数。

放电开始时,端电压下降到拐点后,会稍有回升,此时端电压应能在较长时间的内稳走不变,然后逐渐缓慢的下降。

若电池端电压持续下降,则说明电池性能已明显劣化。

(3)落后电池

落后电池的数量是直接表征整组电池性能的指标。

存在单体落后电池的电池组,其端电压下降幅度会比较大,下降速度也很快,对整组电池的放电能力影响很大;不仅如此,落后电池还会成为其他单体电池的负载,加速其他电池性能的劣化。

因此,若整组电池出现单只落后电池”应尽快予以更换;若出现多只落后电池,则说明整组电池已失效,需考虑整组更换。

根据电池的放电数据,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评判电池性能的好坏”但电池放电时长、电池到底剩余多少容量还需查询电池放电特征曲线,根据曲线可大致估算出电池剩余容量和放电时长,虽然不准确,但能够了解电池性能和放电时长,满足基本的维护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