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255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枣阳第七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枣阳市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入深林,穷回溪

B.哀吾生之须臾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族秦者,秦也

2.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不拘于时

A.蚓无爪牙之利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4.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

万事劳其形

A.徐孺下陈蕃之榻B.川泽纡其骇瞩

C.襟三江而带五湖D.屈贾谊于长沙

5.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师伐魏,打算割陇西小麦充作军粮。

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装神弄鬼迷惑魏军,乘机偷割了陇上的小麦。

(《三国演义》)

B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荣国府的刘姥姥,是一位平凡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

(《红楼梦》)

C.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早已知道堂吉诃德的事,当知道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桑丘就在眼前的时候,就想作弄他们。

于是举行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和桑丘迎回自己的城堡。

(《堂吉诃德》)

D.高老头待人温和,乐于助人。

比如谁的锁头坏了,他立刻把它拆开来,得心应手地修理。

他通常是一副老好人的神气,谁的牢骚太盛,他立即上前劝解安慰一番,甚至还借钱给房东太太和几个房客。

(《高老头》)

6.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窥见(kuī)匀称(yùn)河堤(dī)堵塞(sè)

B.老妪(ōu)洨河(xiáo)拱桥(ɡǒnɡ)疏浚(jùn)

C.翌日(lì)和谐(xié)残损(sǔn)鸟瞰(kàn)

D.惟妙惟肖(xiào)并行不悖(bèi)姹紫嫣红(yān)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殿庙宇直言不违和颜悦色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回廊抱厦额枋梁架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繁文缛节高潮迭起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梳妆打扮世外桃源桃园结义

9.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的一项是()

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②这是为什么?

③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⑤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A.①②④③⑤B.①④②⑤③

C.⑤①④②③D.⑤②③①④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夙婴疾病婴:

缠绕

B.因厚赂单于赂:

贿赂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

比得上

D.审容膝之易安审:

明白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梵高的坟茔(节选)

范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

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

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

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

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

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

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

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

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情。

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

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

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

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

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种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

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

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

公墓寂然

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

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

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

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11.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

阅读第二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

(不超过30个字。

)(4分)

12.在第三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13.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仔细阅读第三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

(6分)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五段说:

“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

”这句话的意思是梵

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B.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

”,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却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C.文章第三段说:

“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

”这句话的意思是:

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D.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不可胜计,然而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

梵高属于第二种类型。

E.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冯其庸:

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李扬

对于90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来说,今年是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

年初,汇聚了先生一生学术精华的1700万字、35卷册的《瓜饭楼丛稿》付梓出版,皇皇巨著,厚重博雅;5月,规模宏大的“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诗文与书画共美,花卉与山水竞秀;十月,先生荣膺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这荣誉是表彰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而此时此刻,家乡无锡为冯先生筹备了3年之久的“冯其庸学术馆”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12月9日,这个收藏着冯先生最为珍贵的手稿、书画、文物的学术馆将与世人见面。

求道之路,腹有书诗气自馥。

冯其庸先生出生在江苏无锡北乡前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的小学、中学,读读停停,靠的是一边种地,一边刻苦自学。

其间,又经历了八年抗战,饱尝黍离之悲。

“那时我的读书环境,就是种地,放羊,躲日本鬼子。

”冯老回忆道。

小学5年级失学后,在战乱的苦难中,他醉心于读书、写字和画画,在种地之余,沉醉其中。

没钱买书,他东借西借,不论小说戏曲、唐诗宋词,或论、孟、左、史,只要能借到他就如饥似渴地读,“天天读到深夜,早晨下田地前也要读,从地里回来,泥腿没洗净就进屋看书”,冯先生忆道。

如此3年自学下来,他竟读了许多书,有的甚至能背诵。

“《浮生六记》对我后来写文章影响很深,它的文笔太漂亮了,还有晚明小品,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琅嬛文集》,史震林《西青笔记》《西青散记》《华阳散稿》,我的文章力求清通、潇洒,就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

他忆起20岁那年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时,拜识了山水画家诸健秋,诸先生特许他入画室观其作画,还说“看就是学”。

自此,冯其庸在诸先生画室观摩半年,由此略知山水画之门径。

1946年春,他考入无锡国专。

冯先生说,在无锡国专读书的三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遇许多名师指点,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朱东润讲《史记》、《杜诗》,刘诗荪讲《红楼梦》,冯振心讲授文字学等,这一切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多年后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广为人知,并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潜心红学,平生可许是知音。

“文革”时,冯其庸遭到批判,他钟爱的《红楼梦》也被抄家抄走了,还当作黄色书籍公开展览,他担忧这部巨著将遭致毁灭,于是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

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却使他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抄完之日,他掷笔徘徊,百感交集,吟成小诗一首: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

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在对早期抄本的研究中,最令他兴奋的是他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出了它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

这一确证也间接证明了己卯本留下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的款式,大大增加了己卯本《石头记》的珍贵性。

随后,冯其庸先生在仔细研究庚辰本《石头记》时,又有了意外发现,这就是发现了庚辰本是照己卯本抄的。

“庚辰本的行款等等都与己卯本一模一样,连己卯本的空行、衍文、错别字等,庚辰本都与之相同。

在七十八回,还留下了一个避讳的‘祥’字,与己卯本的避讳一模一样。

”冯先生语气中难掩这一发现带给他的兴奋。

1977年6月,冯先生将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庚辰本》,在书中写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标准”。

巧的是,这番话恰好是写在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一年,与中央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吻合。

实证求真,看尽龟兹十万峰。

冯其庸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

历史文献典籍到、地下考古发掘文物到、地理实地考察到。

“实地调查和读书一样重要。

”冯其庸先生一有机会就到全国各地游历,自称这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大书”。

自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间,冯先生以古稀之年陆续完成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壮举,实地踏看了玄奘取经在中国境内西行和东归的全部路线,拍了近万幅照片。

冯先生曾说:

“予少读玄奘法师传,遂仰之为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也。

”这样的为学与为人理念,他一生坚持践行。

从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玄奘精神在今天的复兴。

(选自《文汇报》2012年12月5日,有删改)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先生儿时家境贫寒,全靠自学打下做学问的基础。

他的文章清通、潇洒,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而其中清初沈复的《浮生六记》对冯先生写文章影响很深。

B、在无锡国专的学习对冯先生一生的影响极为重要。

在这里冯先生遇到周谷城等许多名师指点,使他的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C、在红学研究领域冯先生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要用小楷狼毫抄写影印庚辰本《石头记》,抄了整整一年,在仔细研究时又有意外可贵的发现。

他把研究成果写成书,书中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竟比中央所提早了一年,可见冯先生有先见之明。

D、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并身体力行,他曾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些壮举的完成表明冯先生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书”读得最好的人。

E、2012年是冯先生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

年初,皇皇巨著《瓜饭楼丛稿》出版;5月,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0月喜获终身成就奖;12月“冯其庸学术馆”在家乡落成。

这四件事是对冯先生“虽万劫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最好褒奖,最充分的肯定。

16.冯其庸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传记文本看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6分)

17.试归纳冯先生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并分点表述。

(6分)

18.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你认为这“三到”在做学问时是否很有必要?

请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8分)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菌不知晦朔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发:

毛,文中指草木。

C.绝云气,负青天绝:

阻挡。

D.彼且恶乎待哉恶:

何。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②访风景于崇阿

B.①此亦飞之至也

②此小大之辩也

C.①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②泉涓涓而始流

D.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2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

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B.生命极短促的朝菌、蟪蛄,它们一个活不到一天,一个活不到一年,与冥灵、大椿相比,何足道哉。

C.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就如朝菌、蟪蛄同冥灵、大椿相比吗?

他的寿命是很短的,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了吗?

D.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

2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评卷人

得分

四、默写(题型注释)

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六个小题)(6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4),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5)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8),鸟倦飞而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②。

注:

①云和:

即瑟,一种弦乐器。

②昭阳:

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

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

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紧紧扣住“深”字和“隐”字,理清“深”与句中相关的“斜抱云和”和“见月”两者的关系,联系人事,提升认识。

接着联系妃子失宠的遭遇进行理性思考,体会主人公心情,把有关的文字整合在一起,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深”字描写了主人公痴痴地凝视冷月的情态,表现了主人公失宠后的哀怨、酸苦和无奈。

“隐”字描写了主人公凝望皇帝所住的昭阳宫,想把怨情倾注于昭阳宫,但是所能望见的只是夜色下一片朦胧的树影,加倍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境。

1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

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

(6分)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解析:

事例:

必须是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他(或她)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

句式:

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参考答案:

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24.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4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顺序填写应是:

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

25.

在下面一段话里删去六个多余的字,使语言简明通畅。

(2分)

市场管理员说:

“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

他们当中的多数守法;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

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

泛滥。

应删去:

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

26.《三国演义》第55回中,岸上士兵大喊“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述“赔了夫人”的相关情节。

(3分)

27.请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分,50字左右)

(1)简述堂吉诃德斗风车的故事。

(2)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本章孔予的话有什么含义?

选答第()题

28.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

(1)—

(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

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

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

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1)找出在标点、结构等方面有毛病的语句。

(只填序号。

(2)任选三个有毛病的语句加以修改,不能改变原意。

评卷人

得分

八、作文(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

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C名作状(A形作名,形作动;B动词为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名作动)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2.B

【解析】

试题分析:

题中,例句是被动句(被时俗所拘束);只有B句也是被动句。

A句是定语后置句,C句是省略句,D句是判断句。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往往:

古义,到处;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

C不能:

古义,没有才能;今义,不可以、办不到。

D逢迎:

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

心意,含贬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文言文当中,词类活用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

词类活用主要由以下几种: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可能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例句,劳,使……受劳苦,形容词作动词。

A项下,使……下,使动用法。

B项骇,使……吃惊,使动用法。

C项,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D项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屈。

所以A.B.D都是使动用法,C是意动用法。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D

【解析】

试题分析:

D项“高老头”应为“伏脱冷”。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B

【解析】B项中“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应为“沉思”。

使用成语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有其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

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等。

7.D

【解析】A项,“匀”应读“yún”;B项,“妪”应读“yù”;C项,“翌”应读“yì”。

8.C

【解析】A项,直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