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432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 文档.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修改版文档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提纲(整理版)

七年级篇目

☐《论语》

☐《伤仲永》

☐《孙权劝学》

☐《口技》

☐《论语》

一.理解

1.论述学与思之间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的句子是(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根据是)(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阐述新旧知识关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伤仲永》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

父利其然也。

具体做法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

泯然众人矣。

6、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泯然众人矣。

7、仲永变成普通人的原因的是:

不使学。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9、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

"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

二、理解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伤"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伤"?

  答: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

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得平庸。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写仲永身世的作用)?

  答:

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3、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

答:

"奇"是"以……为奇"的意思。

但不只是好奇,也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县人的承认。

4、"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5、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

"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答:

"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6、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7、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

作者通过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

为了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8、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

答:

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

☐《孙权劝学》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理由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学习目标是:

见往事耳。

2、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

3、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

蒙辞以军中多务。

4、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内容理解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读书大有益处进行现身说法。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其作用是(“大惊”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

体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学有所成。

5.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孙:

善劝,关心属下   鲁:

敬才爱才   吕:

善于听取意见、好学

孙权:

作为封建君主,能看到“当涂管事”的责任及学习的重要性,显示了他有长远的眼光。

作为军事将领的吕蒙由先以军务繁忙推脱,到听从劝告,开始就学,显示了他虚心受教的作风。

鲁肃有识别人才的眼光,爱惜人才的大将风度。

6.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天学习的重要。

(天性再好,不接受教育就会变成普通人;天性不好,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

)   

☐《口技》

一.按原文填空

1、统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埋下伏笔的一个字是:

善。

2、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3、文中写口技表演以假乱真,让人惊慌欲逃的语句:

于是并可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有: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5、第二自然段中“絮絮不止”这一句写出大儿醒后心里不高兴的情绪。

6、表现人们在火场中惊恐万状的句子是: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7、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的句子是: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四.内容理解

1、 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有什么作用?

直接表现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2、文中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有什么效果?

作用?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效果: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

效果:

“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效果:

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

作用: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些场景?

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表演高潮)。

4、文章首尾都交代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起到什么作用?

(文中交代道具的简单有何作用?

)强调道具的简单,侧面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5、第三自然段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6、“满座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急切而向往的心情。

问答题:

1.课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2.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

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

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

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八年级篇目

☐《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

☐《陋室铭》《爱莲说》《小石潭记》

☐《三峡》《岳阳楼记》

☐《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

☐《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

☐《与朱元思书》

☐《马说》

《桃花源记》

一、按照原文填空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最能表达作者理想的句子)

 5、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理解

1、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简答):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主题升华

1.情感: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

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

2.情节:

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3、虚构目的: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4、作品意义:

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

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陋室铭

一.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采用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主旨句及其作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对偶、拟人。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两句运用什么写法?

写主人的朋友,鸿儒来往,高朋谈笑,侧面烘托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德才兼备。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有什么言外之意?

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呼应,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之雅?

环境:

清幽来往的人:

高雅主人生活:

清闲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句的用意?

用古代名贤的居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有高雅的志趣和抱负。

8.“何陋之有”的含义?

用孔子的话作结,证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情操。

9.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志趣。

(安贫乐道)

10.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作者的陋室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绿色、亲近自然、生活简朴、居室的文化气息等等。

爱莲说

一.理解

1.作者爱莲的原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

4.莲是什么形象的化身?

君子。

5.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豁达。

6.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更能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7.文章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同时也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个反问句表达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补充:

现实意义:

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那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一样正直的人。

三峡

一.理解

1.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写三峡的山,第二部分写三峡的水。

2.三峡山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三峡的“水”:

四季景象不同。

夏水多;春冬水清;秋水静。

3.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9.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10.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记承天寺夜游

内容理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闲人”的含义:

“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湖心亭看雪

一、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其中有何深意?

这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的深情。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②作用: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充分展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为下文作伏笔。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的景象。

5、“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

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6、“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热情、喜悦。

7、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

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①拿、拥、往、看    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

  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

的性格。

8、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

  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9、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10、从全文看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超凡脱俗、清高自赏。

吉林省教育社区'^h5@%i"o_v_{_FcDI

11、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1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与朱元思书

一.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富春江沿岸的奇山异水?

作者抓住了山和水来写。

写山,主要描写了山高岭连;写水,主要描写了水清流急。

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水清流急(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和山高岭连(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交代了观赏的角度和方式——“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概括了观赏到的景物的总体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

4.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清、急)之特点。

作者先对江水进行了正面描写,直截了当地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接着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水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再次突出水清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得十分出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了什么修辞?

作用?

作者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了离弦的箭、飞奔的骏马这两个形象,突出江水的湍急。

5.第三段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了山的态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突出山高峻的特点)。

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山中的动物——“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突出了山中富有朝气、各种声响和谐悦耳。

从视觉角度描写了山中的植物——“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突出山林的清幽静谧的特点。

作者还通过游人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两岸高山宁静清幽、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还含蓄的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热爱自然、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马说

三.理解

1.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能体现千里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什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哪些句子可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

7.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或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8.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9.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0.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内容理解: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

先从正面提出问题: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

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

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