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站监理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0577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旁站监理方案.docx

《旁站监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旁站监理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旁站监理方案.docx

旁站监理方案

合肥新站区市政道路工程

 

 

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三年七月

签署页

监理文件名称

合肥新站区市政道路工程(谷河路、大禹路)

旁站监理方案

总监理工程师

文件编制

编制日期

2013年7月1日

 

 批

 

 

年月日

 

 

 

旁站监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谷河路西起新蚌埠路,东至铜陵北路,为规划道路,道路沿线多为荒地、农田和少量沟塘。

整条道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标高范围在45米~54米之间。

南北两侧均为在建的佳海产业园项目用地,两侧地块以工业用地为主。

路宽36米:

3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4米绿化带+7.5米机动车道+7.5米机动车道+4米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

机动车道结构层总厚为68cm:

4cm细粒式AC-13(C)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AC-25(C)沥青混凝土,36cm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非机动车道结构层总厚为45cm:

3cm厚AC-10F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AC-13F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人行道结构层为38cm:

5cm厚大地砖,2cm厚水泥砂浆,1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8%石灰土底基层。

Φ7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228.2m,Φ8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637.7m,Φ9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120m,Φ10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466.3m,Φ12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215m,Φ1400Ⅱ级钢筋砼平口管96.1m,Φ2000Ⅱ级钢筋砼平口管69.3m。

Φ500HDPE双壁波纹管2005.9m。

大禹路南起魏武路交口北切点(桩号:

0+47.75),终点位于梅冲湖路交口南切点(桩号:

12+07.120),道路全长1159.370米。

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50km/h.道路规划红线宽度45米,双向6车道,采用三幅路形式,机动车道侧石高出路面15cm。

道路具体分幅型式为:

3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4.5米绿化带+23米机动车道+4.5米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

机动车道总结构层厚度为72cm:

4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10%灰土底基层;非机动车道结构层厚为45cm:

3cm厚AC-10F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AC-13F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人行道结构层总厚为38cm:

5cm厚人行地砖,2cm厚水泥砂浆,16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8%灰土底基层。

Φ6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314m,Φ7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499m,Φ8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275.5m,Φ9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344m,Φ10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324.4m,Φ12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284.2m,Φ1400Ⅱ级钢筋砼平口管95m,Φ1800Ⅱ级钢筋砼平口管75.5m,Φ2000Ⅱ级钢筋砼平口管500.3。

Φ500HDPE双壁波纹管1353.1m。

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计算行车速度:

主路50km/h;辅路40km/h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10年

道路标准设计轴载:

BZZ—100

路面横坡:

车行道横坡为2.0%,人行道横坡为2%交通分级:

主车道、辅道-重。

横断面布置按规划要求进行布置:

谷河路路幅分配为:

机动车道主路7.5米×2+主、辅分隔带4米×2+辅路3.5米×2+人行道3米×2=36米。

大禹路路幅分配为:

机动车道主路11.5米×2+主、辅分隔带4.5米×2+辅路3.5米×2+人行道3米×2=45米。

主道、辅道横坡为2.0%,人行道横坡为2.0%,填方边坡为1:

1.5,挖方边坡为1:

1。

主车道路面结构:

1.机动车道主道路面结构:

谷河路:

4cmAC-13C细粒式沥青砼SBS改性;

8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

封层、复合土工布、乳化沥青透层;

3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层总厚为68cm。

路床土压实,重型压实度≥95%

大禹路:

4cmAC-13C细粒式沥青砼SBS改性;

粘层

5cmAC—16C中粒式沥青砼SBS;

7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

封层、复合土工布、乳化沥青透层;

3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10%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层总厚为72cm。

路床土压实,重型压实度>96%

2.辅道路面结构:

谷河路:

3cmAC-10F细粒式沥青砼;

4cm(AC-13F)粗粒式沥青砼;

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层总厚为45cm。

路床土压实,重型压实度≥94%

大禹路:

3cmAC-10F细粒式沥青砼;

粘层

4cm(AC-13F)粗粒式沥青砼;

下封层,乳化沥青透层;

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层总厚为45cm。

路床土压实,重型压实度>94%

3.人行道结:

谷河路:

5cm大地砖;

2cm厚1:

4水泥砂浆;

16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8%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层总厚为38cm。

路床土压实,重型压实度≥92%

大禹路:

5cm纽西兰地砖;

2cm厚1:

4水泥砂浆;

16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厚8%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层总厚为38cm。

路床土压实,重型压实度>93%

排水设计

1、管道材料与管道接口:

谷河路:

d≤600时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平口钢筋砼管(‖级),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雨污水管道均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环刚度不得低于12.5kpa。

管材技术指标应符合《埋地排水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标准。

D>600时

雨水管道除管径d>1200采用平口钢筋砼管以外其余管道均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当埋深小于6m时采用‖级管,埋深大于6m时采用Ⅲ级管;管材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中的技术要求,其配筋应符合《给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

2002)中的技术要求。

(2)顶管施工

顶管法施工采用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法,选用F型钢承口钢筋砼管(Ⅲ级)。

管材应符合《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中的技术要求,其配筋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

2002)》中的技术要求。

大禹路:

d≤500时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平口钢筋砼管(‖级),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雨污水管道均采用PE双壁波纹管,采用弹性密封橡胶圈承插接口,环刚度不得低于12.5kpa。

管材及其埋设应符合《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

2004)的要求。

d>500时

雨水管道采用开槽法施工,除管径d>1200采用平口钢筋砼管以外其余管道均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Ⅱ级)。

d1000污水管道采用泥水平衡法机械顶进施工,管材采用顶管用F型钢承口钢筋砼管(Ⅱ级),滑动胶圈接口。

管材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和《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中的技术要求,其配筋应符合《给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

2002)中的技术要求。

2、管道基础及接口:

(1)基础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PE)基础选用06MS201-2P54;

钢筋砼平口管基础选用06MS201-1P17、19;

钢筋砼承插管基础选用06MS201-1P8、9、10、11;

F型钢承口钢筋砼管基础选用06MS201-1P15;

(2)接口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PE)接口选用06MS201-2P30-34;

钢筋砼平口管基础选用06MS201-1P28、29;

钢筋砼承插管基础选用06MS201-1P23;

F型钢承口钢筋砼管基础选用06MS201-1P15;

3、雨水口

道路最低点应布置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d300管i=1%坡向窨井,

起点覆土不小于0.7米,雨水口做法参见06MS201-8P9、10,雨水箅子做法参见06MS201-8P53、54,雨水口井圈做法参见06MS201-8P55.

道路上的排水检查井盖座施工需严格按照《合肥市城镇检查井盖技术导则》执行。

雨水口及检查井周边加固详见加固图,交叉口雨水口位置详见交叉口大样图,道路最低点需布设雨水口。

4、施工如遇沟、塘时请将沟、塘内淤泥清掉,清至原土,再用8%灰土回填至该设计标高,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沟槽回填土作为路基的最小压实度要求执行。

二、旁站依据:

1、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市政工程验收标准》。

3、相关合同文件:

本工程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招标文件》、《建设工程合同》。

4、相关设计文件:

本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经审批的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相关标准图集、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5、施工及监理文件: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相关专项施工方案、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三、旁站监理含义:

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实施全过程现场跟踪监督。

四、旁站监理范围:

平基砼浇筑、沟槽回填(30%)、水稳摊铺、沥青混凝土摊铺。

五、旁站监理程序:

监理机构抄送施工单位旁站监理方案一份,施工单位根据旁站监理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安排旁站监理人员按旁站监理计划实施旁站监理。

六、旁站监理人员职责:

1、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情况,施工方案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

3、核查进场材料、构件配件、设备和砼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检验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复检;

4、及时、真实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七、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1、旁站监理在总监理工程师指导下,由现场监理人员实施;

2、旁站监理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由总监理工程师采取应急措施;

4、对于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关键工序的施工,如没有实施旁站监理的,监理人员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5、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旁站监理资料交公司存档。

6、旁站监理控制要点

(1)、管道平基砼浇筑:

①、复测平基的中心位置、底高程、宽度、厚度、蜂窝麻面等偏差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②、箱涵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震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平板震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使用插入式震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震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震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震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2)、沟槽回填:

回填前,监理人员应核测回填材料的最佳压实度,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检测分层回填虚铺厚度,检查夯压机具与相应碾压遍数和外观要求。

沟槽回填不得带水回填且应两侧同时进行,其高差不得超过30cm,并用木夯轻夯至机夯夯实,应夯夯相连,不得漏夯;在管道胸腔以上部分回填,检查分段搭接处是否符合要求,压路机碾压应重叠200~300mm。

(3)、水稳摊铺:

①、严格控制水稳的配合比。

②、摊铺时应尽量避免粗、细料的离析。

③、摊铺应连续进行,若需中断的应设置施工缝。

④、严格控制水稳中水泥的初凝时间。

⑤、见证做圆柱体试件。

⑥、控制松铺厚度及横坡度。

⑦、严格控制压实时间。

(4)、沥青砼面层:

①、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⑴拌和时间以30s~50s为宜,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

⑵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色泽均匀一致,所有矿料颗粒以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无花白料、结团成块和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⑶拌好的混合料应及时摊铺,若不能及时摊铺的可放入成品储存仓储存。

在保温储存仓内不宜超过72h的存放时间。

⑷应测量记录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⑴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用车箱清扫干净的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

⑵运料时应用蓬布覆盖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⑶运距和运输能力应与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匹配。

⑷成品运到施工现场时应测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③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⑴在开始摊铺混合料时,应考虑在路面边缘设置路路缘石的具体位置、埋设深度,将预制的路缘石块,按图纸要求进行设置,基础及后背填料必须夯实,做到缝宽均匀、线条顺直、顶面平整、砌筑牢固。

⑵为消除纵向接缝,应采用全路幅摊铺。

当采用两台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的方式时,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以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尚未冷却为度,一般为10~30m。

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随沥青的标号、气温的不同通过试验确定,进行调节。

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但不得超过165℃。

⑷摊铺机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

摊铺机的输出量和沥青混合料的运送量应相匹配,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

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更要避免中途停顿,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⑸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⑴沥青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进行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检查,对不合格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

⑵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

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静压),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整。

复压应采用串联式双轮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速度应控制在:

钢轮压路机2.5~3km/h、轮胎压路机3.5~4.5km/h、振动压路机4~6km/h。

终压应采用光面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静压),碾压速度应控制在:

钢轮压路机2.5~3.5km/h、轮胎压路机4~6km/h、振动压路机(静压)2~3km/h。

⑶碾压作业时混合料的温度:

普通沥青砼出场温度不超过165℃,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10℃;碾压终了温度钢轮压路机不得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得低于80℃,振动压路机不得低于65℃。

改性沥青砼摊铺最低温度不低于160℃,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40℃;碾压终了温度不得低于120℃。

⑷碾压应纵向并由低边向着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

相邻碾压至少重叠宽度为:

双轮30㎝,三轮为后轮宽度的二分之一。

⑸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⑹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和混合料上。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落在路面上。

⑺压实时,如接缝处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刚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

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迹为止。

⑻在压路机压不到地其他地方,应采用振动夯板、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

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⑼当层厚等于或大于40㎜时,监理工程师可使用核子密度仪进行现场密实度检验,以代替试验室试样测定。

但每读10个核子密度仪读数,必须钻取一个试样送交试验室进行密度试验,以检验核子密度仪的准确性。

⑤接缝的处理

⑴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

⑵纵向接缝应该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

纵向接缝应是热接缝,并应连续和平行,缝边垂直并形成直线。

⑶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⑷纵向接缝与横坡变坡线的重合应在15㎝以内,与下层接缝应错开15㎝以上。

⑥气候条件

⑴严格控制摊铺沥青时的天气状况及气温,应尽量避免在雨天或气温较低的天气状态下进行。

⑦取样和试验

⑴沥青混合料应按统计法取样,以测定集料级配、沥青含量、压实度等,集料取样地点应在沥青掺入前的热拌设备旁,沥青含量试验应在摊铺机后面及压路机前面,从已摊铺的混合料中取样。

压实度试验应从压好的路面上钻取试样。

八、旁站监理记录:

旁站监理记录是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依法行使有关签字权的重要依据。

对于需要进行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旁站监理记录交与公司存档备查。

 

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7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