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750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docx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系统或设备)概况

1.2工程量和工期

2.编制依据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3.2作业人员

3.3作业工机具

3.4材料和设备

3.5安全器具

3.6工序交接

4.作业程序、方法

4.1施工方案

4.2施工工艺流程

4.3施工方法及要求

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5.1质量目标

5.2质量通病预防

5.3作业过程中对控制点的设置

5.4质量标准及要求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6.2环境条件

7.附录(包括记录表样、附表、附图等)

共页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热电厂老机组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工程,410t/h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预热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24.5-VI(B)-2400-QMR,每台炉配备两台容克式二分仓空气预热器(中心轴驱动),主轴垂直布置,烟气和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总重量为201786Kg。

对称布置于脱硝框架K2-K3、B2-B4的钢结构上,安装标高EL10.0m。

施工范围主要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本体、驱动装置和盘车装置、油浴润滑系统、吹灰装置、消防装置、清洗装置及其附件。

1.2主要工程量(表中为单台空气预热器用量)

空气预热器主要部件包括底梁/底部结构、底部推力轴承、端柱、转子中心筒、顶部结构、顶部导向轴承、转子驱动系统、转子外壳、烟风道、扇形板、转子隔仓、换热元件、转子密封、顶底检修平台、转子停车报警、吹灰装置、消防装置、轴承温度指示器和火灾监控装置等。

设备统计表

序号

名称

重量(kg)

备注

1

转子模式扇形仓

40978

2

转子外壳

14969

3

转子径向密封

2312

4

中心筒和端轴装置

7593

5

热端、中间层、冷端元件盒

85342

6

热端连接板

11015

7

热端中心桁架

6603

8

冷端连接板(包括中心桁架)

16071

9

冷热端扇形板

17208

10

导向轴承

1176

11

支撑轴承

1573

12

热端静密封

539

13

冷端静密封

214

14

轴向密封装置

627

15

旁路密封装置

809

16

空气密封管道

258

17

带保护盖的观察孔

27

18

防水防尘灯

22

19

风压测量管

141

20

消防装置

541

21

冷端固定式清洗装置

133

22

热端固定式清洗装置

133

23

轴、径向密封校正装置

25

2.编制依据

2.1《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DL5007-92

2.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

2.6豪顿华空气预热器安装图纸

2.7豪顿华空气预热器安装手册

2.8锅炉钢架相关图纸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空气预热器厂家图纸及说明书,装箱清单到现场.

3.1.2空气预热器施工图纸会审完毕,会审中存在的问题已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3.1.3空气预热器吊装、安装方案完成,并与相关专业讨论确定,已经审批。

3.1.5安装所需材料、工具购置预算编制完成、计划以交物资部门采购。

3.1.6作业前对参加该项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了双签字手续。

3.1.7空气预热器设备到货,开箱检验完毕。

3.1.9工器具准备齐全,无损坏,具备施工使用条件。

3.1.10空气预热器安装区域搭设作业平台,步道畅通,安全围栏、水平拉锁、警示牌齐全,脚手架搭设牢靠,作业场地清理干净,无杂物。

3.1.11施工场地应平整、无杂物,保持整洁。

3.1.12施工道路畅通,不得乱堆乱放,随意堵塞交通要道。

3.1.13施工水源、电源引设到位,满足施工要求。

3.1.14施工电源、氧气乙炔等力能供应已具备施工条件,且铺设整齐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3.1.15搭设电焊机专用防护棚,电焊机接线采用三相四线制。

3.2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序号

作业人员

工种

数量

资格要求

职责

1

1

具有施工组织能力、熟悉本专业施工工艺流程,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要求。

中级工

1.负责组织安排施工人力,物力。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

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作。

2.做好设备安装的质量自检和工序交接工作。

3.施工过程中,图纸不清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技术、安全不交底不施工,上一级工序验收不合格不施工。

4.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同时组织本班组职工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

2

1

熟悉本专业技术管理,有设备安装经验,掌握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助工以上。

1.全面负责预热器安装的技术工作,参加相关图纸会审,处理设计变更,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预算、技术、安全措施,并主持技术交底工作。

2.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隐患,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指导施工。

3.配合班组长进行施工验收的自检工作。

4.记录、整理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

5.对违章操作,有权制止,严重者可令其停工,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

12

熟练本项目的技术、工艺要求,具备作业能力。

中、初级工

1.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

2.爱护施工所用工器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3.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并迅速告知有关领导,做好处理工作。

4.有疑难问题有权向技术人员、班组长请示解决办法,对自己的施工质量全面负责,对不正确、不明确的指挥有权不执行。

4

6

熟悉焊接工艺及相关要求,具有与焊接项目相符合的焊工合格证,书持证

1.负责设备的焊接工作。

2.负责焊接后的质量自检工作。

3.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

5

2

掌握起重施工技术,持有安监局颁发的上岗证书。

1.负责设备的吊装作业。

2.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

6

电工

1

专业技术熟练、经验丰富。

具有安监局颁发的上岗证书。

1.负责设备安装作业中的施工电源的铺设、拆除,及电气设备维护工作。

2.负责作业环境的照明架设及维护工作。

7

4

专业技术熟练、具有安监局颁发的上岗证书

1.负责设备安装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架子搭设及拆除工作,

2.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

8

2

熟悉吊装机械的机械性能,操作技术熟练,持有安监局颁发的上岗证书

1.负责吊装机械的操作。

2.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

9

汽车

司机

1

专业技术熟练,熟悉现场作业环境,持证上岗。

1.负责安装设备的运输工作

2.负责运输机械的日常检修维护。

10

1

有质检工作经验,熟悉《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等。

熟悉施工图,经过培训,有质检员上岗证,持证上岗。

1.熟悉相关图纸内容和有关质量标准,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2.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按照质量标准进行二级质量验收工作,配合项目部质检师,监理完成三级,四级质量验收。

对工作要一丝不苟,不殉私情。

3.对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方案提出否决建议,请有关领导部门处理。

4.整理、汇总质量验收记录。

11

1

有五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熟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责任心强,忠于职守,有安全员上岗证,持证上岗

1.全面负责设备安装工作的施工安全。

2.参加对指导书的审核工作,参加安全交底双签字工作,在工作中认真检查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3.深入现场施工一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督促采取防患措施,有权责令先停止工作,并立即研究处理。

4.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3.3作业工机具

3.3.1仪器、仪表:

必须经过检查合格,才能使用

序号

名称

规格

精度等级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玻璃管水平

30m

1

2

钢卷尺

50m

1mm

2

经校验合格

3

铁水平

300mm

1mm/m

1

经校验合格

4

钢板尺

1m

1mm

2

经校验合格

5

钢板尺

200mm

1mm

2

经校验合格

6

盒尺

3m

1mm

8

经校验合格

7

氧器表

6

8

乙炔表

6

9

氩气表

2

10

游标卡尺

0-300mm

0.02mm

1

经校验合格

11

塞尺

200mm

0.02mm

2

经校验合格

12

百分表

0-100mm

0.02mm

4

经校验合格

13

振动表

0.001mm

1

经校验合格

14

框式水平

150*150mm

0.02mm/m

2

经校验合格

3.3.2施工作业工机具统计表:

所有共机具必须经过检查合格才能使用

序号

名称

规格

精度等级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焊机

逆变焊机

6

2

卷扬机

5t

1

3

角磨砂轮

φ100

2

4

风动砂轮

2

5

活扳手

10寸、12寸、18寸

2

6

梅花扳手

16、20、30、36

3

7

力矩扳手

2000Nm

1

8

力矩扳手

2000Nm

1

9

线坠

4

10

钢丝

φ1

25

11

割把

4

12

大锤

12.5磅

2

13

手锤

1.5磅

5

14

克丝钳

2

15

钢丝钳

2

16

元规

φ800

1

17

线轴

380V,40m

6

18

撬棍

2

18

对讲机

2

19

麻绳

3/4“

m

30

20

倒链

5t

6

负荷检验合格

21

倒链

3t

10

负荷检验合格

22

倒链

2t

10

负荷检验合格

23

卡环

30t

6

24

卡环

10t

6

25

卡环

6.8t

10

26

卡环

5t

10

27

卡环

3t

10

28

钢丝绳扣

Φ32.5×2000

4

负荷检验合格

29

钢丝绳扣

Φ28×2000

6

负荷检验合格

30

钢丝绳扣

Φ26×2000

10

负荷检验合格

31

钢丝绳扣

Φ21.5×2000

10

负荷检验合格

32

钢丝绳扣

Φ21.5×1600

8

负荷检验合格

33

钢丝绳扣

Φ17.5×1600

20

负荷检验合格

34

钢丝绳扣

Φ17.5×600

6

负荷检验合格

35

半圆管

若干

3.4材料

施工材料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材质

单位

数量

重量

1

槽钢

[16a

Q235A

m

40

689.6Kg

2

角钢

70*70*6

Q235A

m

40

256.2Kg

3

圆钢

φ20

30#钢

m

2

5.44Kg

4

钢板

δ=10

Q235A

m2

0.5

39.3Kg

5

钢板

δ=3

Q235A

m2

1

23.55Kg

6

铜皮

δ=0.5

m2

1

3.5安全器具

施工安全用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带

双背

30

经检合格

2

安全绳

10

经检合格

3

攀登自锁器

10

经检合格

4

工具袋

20

5

海员手套

200

6

焊工手套

80

7

手提面罩

8

8

防护眼镜

15

9

绝缘鞋

30

经检合格

3.6工序交接

3.6.1锅炉一段钢架吊装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

3.6.2钢架与空气预热器底梁相连接的螺栓终紧完毕。

3.6.3空气预热器安装前,19m临时平台、垂直爬梯等全部安装完毕。

3.6.4空气预热器作业范围的钢梁处水平安全绳、脚手架搭设牢固可靠。

3.6.5空气预热器顶部、底部烟风道安装完毕后,及时验收,为烟风道吊装作准备。

4.作业程序、方法

4.1施工方案

预热器轴承、中心筒及端轴等部分在组合场组合,其他部分全部进行散吊,用25-260t汽车吊及手拉葫芦进行预热器的吊装组对。

4.2施工工艺流程

流程图见下页

 

空气预热器安装流程图

4.3施工方法及要求

4.3.1空气预热器在组合场检查准备

按照图纸及安装说明检查空气预热器的到货尺寸、型号及运输过程中是否有变形、碰撞等缺陷。

对轴承包括底部的推力轴承、顶部的导向轴承进行外观检查,用煤油进行清洗等工作。

对减速机及推力轴承、导向轴承的冷却室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75Mpa,保持10分钟严密不漏。

对减速机油箱、轴承油室利用汽油进行清洗,首先将残油放干净,打开人孔门利用汽油、绸布将内部清理干净,经过锅炉处、质量工程部、监理联合检查完毕封闭人孔;将油窗擦洗干净。

注意:

加一些正式用油保护防止生锈。

4.3.2支撑钢架准备

复查空气预热器支座的支撑钢架的承载部位的水平度、钻孔是否正确,为了达到转子和转子外壳的对中,以利于空气预热器的有效密封,支撑在钢架上的空气预热器支撑点任意两面点偏差都必须小于10mm。

利用50m钢卷尺划出空气预热器的中心线。

空气预热器的横向中心线在脱硝框架横向中心线上(K2、K3轴中心);由脱硝框架纵向中心线(B3轴)向左和右各量5050mm划两条平行于脱硝框架纵向中心线的直线作为两台空气预热器的纵向中心线。

划线允许的误差为≤±1.5mm。

利用水平仪测量底梁支撑部位的水平度,利用厂家提供的垫片将支撑钢架上的承载点找水平,水平误差±1.5mm,点焊固定垫片后再复查验收。

4.3.3底梁/底部结构安装

1)将检查、清理及填加好防护油的推力轴承及轴承箱安装到轴承底座上,在安装前将轴承底座用砂纸、汽油清理干净。

2)安装支承轴承于冷端中心桁架,安装冷端中心桁架(包括冷端中心桁架扇形板),并使其中心对正,调整其水平度。

中心对正允许误差为≤±2mm,水平度为≤±3mm。

然后定位支承轴承箱的中心,调整其标高和水平度,再检查轴承外环与轴承箱接触面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中心对正允许误差为≤±1.5mm轴承箱紧固螺栓扭矩:

1400N.M水平度为<0.40mm/m轴承外环与轴承箱接触面的间隙要求<0.03mm。

最后,加油到规定油位。

最高油位为高于轴承内环上表面10mm,最低油位为高于轴承内环上表面4mm。

3)安装冷端中心桁架扇形板外端冷端连接环,并使其中心对正,调整其半径和水平度。

中心对正允许误差为≤±2mm,半径尺寸允许误差为≤±5mm,水平度为≤±3mm。

4)安装冷端中心桁架扇形板密封角钢

5)安装主座架及轴向密封板

使其中心对正,调整其定位尺寸和垂直度。

中心对正允许误差为≤±2mm定位尺寸(同轴度)允许误差为≤±3mm垂直度为≤±2mm

4.3.4中心筒和端轴安装:

4.3.4.1拆除全部涂黄色的临时支承;

4.3.4.2安装导向端轴的步骤

1)清理转子中心筒上的相配螺栓孔。

螺栓、螺纹和所有的接头表面应清除毛刺和由于划伤凹痕引起的凸起表面(注意:

螺栓孔的螺纹是特制的,不要用标准丝锥清理)。

2)在螺栓的螺纹上和螺栓头下面涂二硫化钼润滑剂。

3)使用气动扳手,用螺栓把端轴装到转子中心筒上。

4)用塞尺检查接触面间隙,连接座上下表面的间隙为<0.03mm。

5)松开和重新拧紧每个螺栓,松开后,用23kg到34Kg的力矩,610mm长的管子扳手,使得每个螺栓处于相似的开始位置,以便于测量螺栓头的角度旋转。

确定开始位置后,使用专用的扭矩规在端轴法兰上划线,在螺栓头上标记开始位置。

用一套筒套在螺栓上,然后再用管子扳手拧紧螺栓,每个螺栓都必须按此步骤进行。

拧紧螺栓并用转角测量器检查,直到达到端轴螺栓图纸上规定的旋转角度。

6)安装锁紧板

4.3.4.3在中心筒和端轴就位后,拆除中心筒罩壳装置(件号10),清理法兰表面,去除毛刺和凸起部分。

4.3.4.4下部中心筒和端轴装入支承轴承内,确保中心筒和支撑轴承盘接触,以保证中心筒的突出部分盖住转盘。

4.3.4.5用铅垂检查垂直度。

在底梁上安装临时定位角钢,利用经纬仪测量端柱的垂直度,最大偏差3mm。

用水平尺放在转子中心筒的头部,找正中心筒和支承轴承,中心筒和端轴装置的水平度控制在0.4mm/m2范围内。

4.3.6顶部结构安装

在顶部结构的四个吊点处安装吊环,起吊到位置后去掉黄色的临时加固板。

将顶部结构吊装到位,要注意扇形板与转子中心轴对中,并将扇形板支板中的孔对准端部柱上部的角钢。

将顶部扇形板支板和端柱上的角钢用螺栓连接,在靠近端柱的四个角检查顶部和底部扇形板之间的距离是否和图纸上一致,需要时移动角钢进行调整。

顶部结构安装好后,拧紧端柱上的螺栓并销定位置。

将顶部结构焊到端柱上。

拆除端柱上临时定位杆。

安装热端中心桁架(包括热端静密封卷筒)时,要使其与冷端中心桁架前后左右中心对正,调整其水平度。

定位尺寸允许误差为≤±2mm,水平度为≤±3mm,然后,焊接冷端中心桁架、冷端连接环、主座架和轴向密封板、热端连接环和热端中心桁架的连接部位

4.3.7顶部导向轴承及轴承箱安装

首先,安装空气密封装置。

对于盘根式空气密封装置,用卡尺测量对称方向上的偏差,要求≤0.5mm;对于铜环式的,铜环与密封套的间隙为0~0.05mm;其次,对轴承箱进行打压和煤油渗漏试验,同时对导向轴承和紧固套进行组装并检查油隙。

轴承箱打压8~10公斤20分钟,压降小于1公斤(1kgf/cm2=0.0981Mpa,则1Mpa=10.2kgf/cm2),煤油渗漏10分钟以上无渗漏;导向轴承油隙为0.15~0.25mm,最好为0.18mm。

再次,安装导向轴承箱和组装后的导向轴承,并调整轴承箱标高和水平度以及导向轴承在轴承箱内的高度。

轴承箱水平度为<0.40mm/m,轴承在箱内高度允许误差为≤±1mm。

然后,加油,安装轴承箱罩。

最高油位为高于轴承外环上表面6mm,最低油位为与轴承外环上表面平齐。

最后,安装并焊接定位块组件,初步调整中心筒垂直度并点焊限位块,中心筒垂直度要求<0.40mm/m。

安装时通过主轴上的环首螺钉起吊导向轴承,缓慢下降到位注意保证冷却水接口方向正确并确保驱动轴上的凸起台与转子中心轴上的凹槽之间正确对位。

在驱动和中心轴之间装上特制的M36环首螺钉并拧到2000NM的扭紧力矩。

顶部结构和轴承支座之间的定位销将在最终对位后安装。

拆除轴承箱的临时支撑,在顶部结构和轴承箱之间加垫片进行调整。

以达到图纸要求。

安装将轴承箱固定到顶部结构的螺栓。

拆除环首螺钉作好标记妥善保管。

拆除转子中心筒的临时支架。

注意:

安装导向轴承后必须采取防尘防潮措施,直到驱动系统安装好为止。

4.3.8转子驱动系统的安装

检查驱动系统的方向并确保电机型号正确。

除去驱动系统工程孔内和驱动轴上的润滑油脂。

除去紧缩盘和紧固环之间的定距套筒。

起吊整个驱动系统将驱动系统缓慢下降到驱动轴轴肩上。

将紧缩盘上构成一等边三角形的任意三个螺丝稍稍拧紧直到内圈刚转动为止。

在不同部位测量两个紧固环的距离,确保各部的距离相等。

将紧缩盘套上中间轴(紧缩盘表面加油脂)。

注意:

在驱动轴进入中心轴之前一定不要拧紧锁定螺丝。

顺序拧紧各紧固螺钉。

注意:

并不是按位置的相对顺序,要顺序拧紧几圈才能使所有螺丝达到紧固力矩。

拧紧力矩为:

250Nm。

注意:

任何时候两个紧固圈环沿圆周方向都必须相等。

装上抗扭转臂,滑动面上必须涂有防磨擦材料。

按照安装图将抗扭臂焊到顶部结构上。

顶部导向轴承箱加注20LVG1000润滑油;底部推力轴承箱加注6LVG1000润滑油;转子驱动减速箱分别填加5.3LVG220合成油和13LVG1000合成油及180LVG1000合成油。

将转子手动盘车装到电机的非驱动端,然后旋转中心筒一周以证实其能自由旋转。

测量并记录转子中心筒的水平度。

4.3.9空气侧转子外壳安装

为了便于安装到位,应预先组配好空气转子外壳部分。

两个铰链侧柱支持转子外壳。

将铰链侧柱按照安装图所示安装到支撑钢架上,根据需要垫高侧柱使其定位夹板与端柱上的延伸端板平齐。

注:

各铰链侧柱均带有两根临时定位板以便在初始安装时固定结构,在空气预热器安装完成后必须拆除这些定位板。

用水平仪检查侧柱相对于参考点的水平度,达到侧柱的水平度后,在每根侧柱的下面加垫3mm厚垫付片以补偿底梁弯曲,然后将侧柱的底部夹板焊接到钢架梁上。

调整水平后再给各侧柱增加临时固定装置以确保其外壳部分安装过程中的稳固。

将端柱附近的空气侧转子外壳起吊到位,用M16螺栓固定到适当的端柱上,支撑在铰链侧柱上后将各外壳部分用螺栓连接。

安装顶部和底部仓板后调平,测量并记录三块轴向密封板的同心度(检查4点),利用光学检测装置,通过与转子中心筒相连的临时径向支臂测量并记录转子的水平度公差(4mm),在顶部和底部分别测量临时径向支臂至轴向密封板之间的距离并作记录(公差最大3mm);测量并记录端部法兰面至端柱处转子外壳端板之间的距离(检查5点)公差±2mm。

这时将侧柱顶部夹板点焊到转子外壳上。

4.3.10空气侧过渡风道安装

4.3.10.1底部过渡风道安装

安装风道,使风道法兰贴紧转子外壳底部平板和分仓结构,并点焊固定。

复查风道位置正确,满焊风道与外壳平板及底部结构翼板,松开吊索,拆除所有定位支架。

4.3.10.2顶部过渡风道安装

安装风道至外壳顶部平板上,位置正确后点焊。

4.3.10.3测量记录风道法兰面至转子外壳平板之间的距离。

4.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