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763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docx

教育综合简答+材料分析历年考题分析

2018教育综合知识简答+材料分析

内部资料严禁外泄

1.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

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1.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

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的学生观(2016中学材料分析43题,2017年小学材料分析44题)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2016小学材料分析)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表现为经济活动再

生产劳动者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具体表现为: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的政治功能(2016年小学简答)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政治人才

2、教育可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公民素质

3、教育可以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

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教育的科技功能(2017年中学简答)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的人口功能

1.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2.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3.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4.有助于人口迁移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2016年小学简答)

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爱岗敬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

1.对工作高度负责2.认真备课上课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5.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基本途径:

1.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主要方法:

1.加强学习2.勤于实践磨炼,增强情感体验

3.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5.学会反思6.努力做到“慎独”(最高层次)

4.教师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和义务

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得报酬权

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教书育人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义务6.提高业务水平义务

学生的权利:

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4.享有申述权

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义务

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教师专业能力

1.教育教学设计2.组织与实施3.激励与评价4.沟通与合作5.反思与发展

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教师专业能力(2016中学简答)

1、教学设计2、教学实施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4、教育教学评价5、沟通与合作6反思与发展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

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2017中学材料分析45题:

网络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培养学生:

(1)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2.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2.新课程结构的内容

1.整体设置为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3.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

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

的范围、深度和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衡量教学质量的

重要标准。

课程标准的框架: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术语解释)

14.课程标准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

程的基础:

1.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

宿;

2.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

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3.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

16.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期提前

2.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

3.平等意识增强,且有宽容精神

4.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5.心理问题增多

6.传播媒介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加大

1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念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18.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观)(2016中学材料分析43题)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3.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2015年小学简答)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稳定性和可变性5.互补性6.个别差异性

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2.环境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24.遗传素质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

发展;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25.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2017年中学材料分析43题)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26.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内涵)(2017年小学简答)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28.全面发展教育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2017年中学材料分析43题)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

样都好”的平均发展;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

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

互代替;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

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

她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们的关系具有在

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

29.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2015年中学简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0.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3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32.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016年小学简答)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3.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专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

法;

写好三种计划:

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4.一节好课的标准

1.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35.上好课的基本要求(2014年简答)

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6.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堂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

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37.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1.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

38.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要求

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贯彻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39.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贯彻

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加强教学的实践能力,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0.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掌握知识。

贯彻要求:

1.正确选用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1.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

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具体包括: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

42.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要求

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

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贯彻要求:

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3.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4.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43.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要求(2017年中学简答)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

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贯彻要求:

1.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44.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

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

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要善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45.贯彻量力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

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

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46.主要的教学方法(2017年中学简答:

读书指导法及其运用要求)

(2017年小学简答:

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及其运用要求)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47.讲授法的优缺点及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2015年小学材料分析43题)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优缺点:

优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

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

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运用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

2.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

4.要组织学生听讲;

5.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及其运用要求(2017年小学简答)

定义:

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互相学习、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讨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2、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自由发言,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模糊的认识,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阐明自己的看法,同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48.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2017年中学简答:

读书指导法及其运用要求)

(2015年小学简答:

练习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基本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

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49.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

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

2.演示必须可靠,操作规范;

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

4.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50.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研究,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

1.参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2.参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做好必要的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

进行讲解或指导;

3.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小结。

51.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导某些事物

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认真编写实验计划,加强实验指导,做好实验总结。

52.运用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

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

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运用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

1.实习作业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实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

3.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或体会,并进行评阅和评定。

53.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教学方法的运用要:

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5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来自学生方面:

学生的上课风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的疲劳程度、

学生的自制力、对教师的期望

2.来自教师方面:

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威信、教师的语言、声调、动作、表

情、教师的注意分配情况、教师的教育机智

3.来自课堂学习环境的因素

4.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

课堂管理的跨度、课堂教学常规、师生关系

55.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2017年小学材料分析45题课堂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树立教师权威

4.做好课堂监控5.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56.课堂轻度问题行为处理的策略与要求(2015年中学材料分析43题)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2.使用非言语线索和细小的停顿

3.表扬与问题行为相反的正确行为4.表扬其他学生

5.言语提醒6.反复提醒7.执行结果

57.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6.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58.有效师生沟通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同理原则2.以诚相待原则3.师生沟通中相互尊重的原则

59.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60.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客观方面:

1.家庭教育失误2.学校教育不当3.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观方面: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2.消极的情绪体验

3.道德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5.性格上的缺陷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

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61.小学的德育内容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新时期德育内容:

1.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

2.安全教育3.升学就业指导

6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3.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尊重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