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806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地区的地理空间暨领土历来都是有疆界的,国家疆域因此沉淀并演绎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民族等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

但此层面的疆界多从人类为主位的角度来界定及研究,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

若从自然层面来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如森林、草原、荒漠、土壤、灌丛、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系都有明显的分界线。

与人文层面的边疆相比,自然界的边疆,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要丰富、精彩得多。

自然、生物界既然存在着边界,那生态边疆的客观存在及其影响历史及现实的一条条分界线,就成为界线内外的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相互区分、不会逾越及打破的疆界,一旦疆界被打破或跨越,就会导致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类群的减少、退化,甚至是生态系统的紊乱、衰减或灭亡。

故生物、生态及其环境视域中的边疆内涵及实际意义不同于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层面的边疆,而是因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阻隔,因温度带、干湿带分隔而形成的自然特色浓厚的一道道分界线。

边疆具有多维的内涵。

生态层面的边疆与行政区划、领土层面的边疆,无论是边界线还是疆域,既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的则是各自独立的存在。

国家疆域,无论陆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但一个国家却可能存在多条民族、文化、经济、宗教、军事等人文特点明显的、大多重合的分界线,气候、自然环境等在其形成中不起主导作用。

从自然界的视角来看,在生物物种的分布及其生态系统疆界的形成中,行政、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占主要作用。

若从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

但因历史进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可能毫无联系——在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带、不同降雨带,会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横向的生态界线上也有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

因此,一个国家尤其疆域狭小的国家,可能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或只有疆域线而没有生态边疆线;疆域面积大的国家可能有多条生态边疆线,生态边疆线可能因自然地理结构——气候带、水域面积、地理地貌的分割作用而与疆域线重合,也可能完全不重合。

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是既靠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也靠宗教、文化、思想意识、民族等的差异来维系,其改变是因实力与差异发生了程度、高低、大小的改变而发生重组。

生态层面的边疆是自然力量划分的,早期生态边疆完全以降雨、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及水域、地理地貌等因素维系,这种自然形成的边疆及其变迁多指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

当时,生物的分布及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较少;虽然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不可避免,其中也发生物种的人为引进,但很多越界移民的生物也往往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被当地生物同化,但生态边疆受被同化的移民物种的影响并不大。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疆域在地理空间上历来有疆界,它沉淀、演绎了历史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存在也有疆界。

B.若从自然层面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有边界的,个人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自然界的疆界都要比人文层面的疆界丰富、精彩得多。

C.一个国家的陆疆和海疆的疆界在同一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却可能存在多条人文特点明显的其形成与气候等无关的分界线。

D.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与生态边疆不同,前者随着军事、政治、文化、民族等的实力与差异的改变而发生重组,后者靠自然力量划分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森林、草原、荒漠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分的分界线,不同于那些具有能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疆界,它们是从自然层面来划分的。

B.生态边疆一旦被打破或跨越,其中的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轻则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类群会减少、退化,重则这个生态系统会紊乱、衰减或灭亡。

C.生态层面的边疆与国家疆域的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两者的界线既可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原因在于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因素。

D.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那时生物的分布及生态系统受人为的干扰较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生态及环境视域中的边疆,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层面的边疆,他们的内涵及实际意义是不相同的。

B.疆域面积狭小的国家与疆域面积大的国家相比,虽有疆域线,但前者面积小使得生态边界线最多只有一条,后者却可能有多条。

C.生态边疆线的数量、分布与国家疆域的大小有关,也与其跨越的气候带、水域面积、地理地貌等自然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D.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带、不同降雨带,可能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的生态界线上也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

【答案】1.C2.C3.B

【解析】

1.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项,“一个国家的陆疆和海疆的疆界在同一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无论陆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选项忽略了“在不同方向、位置上”这一限制词,故错误。

2.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设题的误区如下: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项,“原因在于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因素”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若从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因历史进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可能毫无联系”,因果关系颠倒。

3.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前者面积小使得生态边界线最多只有一条”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可能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徐可

启功先生生前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古砚,上有砚铭: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先生多次书写这则铭文,并把自己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启功出身皇族,是清雍正帝的第九世孙,可是由于降袭制,到他曾祖父这一辈,受封爵位的俸禄已经连养家都不够。

到他这一辈,为了养家糊口,启功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了。

苦难的生活,磨炼了启功的意志。

他一边教家馆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寻找工作,同时跟随几位老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诗词文章,练习书画创作。

他不拘一格,师从百家,如饥似渴地学习传统文化,奠定了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启功最可贵的是不盲从前人,更不迷信权威。

他向溥心畬学画,溥心畬总说“要空灵”。

至于怎样“空灵”,他也说不上来。

启功就一边临摹学习一边用心琢磨,终于有一天明白了“空灵”的道理。

关于书法的结字、用笔,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赵孟頫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

”这一观点流传了几百年,从来没有人怀疑。

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却不同。

他认为:

“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与结字是辩证的关系。

但从学习书法的深浅阶段讲,则应是以结字为上。

”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了学书的奥妙: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启功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

他天天临帖,几乎从未间断。

当浮躁之气充斥书画界,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美学原则,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字。

2000年4月,88岁的他在《光明日报》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就《论语》中的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03年10月,91岁高龄他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对中国诗歌韵律来自印度的说法予反驳。

2004年7月,他出版了《启功讲学录》等三本书,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重要观点。

改革开放之后,启功先生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他的书法声名日隆,一字千金。

先生并没有以此自矜,对一些修理工、服务员,他反倒是主动赠字感谢他们的劳动。

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社会上对他的字太“滥”的非议。

而先生毫不介意,因为他本来就没像有的人那样拿字卖钱。

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辞色了。

一位商人向他求字,说要制成匾额挂在酒楼上,但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甚是无礼。

启功先生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还批评了他毫无诚意。

还有一次,一位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态度蛮横。

启功缓缓问道:

“我要不写,你们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

”那人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赶紧回答:

“那当然不会。

”启功说:

“那我就放心了你走吧。

对于原则问题,先生从不苟且。

1993年,他发现有人假冒他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进行鉴定,造成书画市场的混乱。

对此,老先生非常愤怒,发表声明:

“从今以后,启功不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鉴定真伪,凡有以‘启功’名义在个人收藏的古字画上题签的均为假冒,概与本人无关。

凡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的,属于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

先生对自己无情解剖、严格要求。

1938年,启功失业后,为生活所迫,曾短暂地在日伪政府里做过一个比科员还低的小职工,总共不过三个多月为此他一直深深自责,视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

新中国成立后,启功主动向陈垣校长坦白了这件事,陈校长听了,只说了一个字:

“脏!

”这一个字,启功记了一辈子,并且郑重地写进了《口述历史》中:

“就这一个字,有如当头一棒,万雷轰顶,我要把它当作一字箴言,警戒终身——再不能染上任何污点了。

”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启功不惜自曝其丑,没有掩饰自己,更没有美化自己,这不但是“不为尊者讳”,而且是“不为自己讳”了。

(《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有删改)

相关链接:

某日有一个专门假冒启功书法的人去书画店销售赝品,恰巧被启功先生堵住。

作伪者尴尬恐慌无地自容,哀求老先生高抬贵手。

不料启功只是宽厚地笑道:

“你要真是为生计所迫,仿就仿吧,可千万别写反动标语啊!

(李兴濂《启功的豁达与幽默》)

启功先生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博导”,货真价实。

他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他总是说:

“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

”1999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人家告诉他这是“部级”,先生就故意打岔说:

“不急,我真不急!

”实际上当时启功先生还真的不是“部级”;直到2000年之后,享受了“副部级待遇”。

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震惊!

可启功先生对什么级别、什么待遇从来都毫不介意、毫不在乎,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急”。

(徐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由于降袭制,启功这一辈已经没有优越的家境,这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奠定了他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B.某个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启功拒绝他时,语言温和中透着坚决,表现出一个学者的幽默与智慧。

C.启功先生88岁时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91岁高龄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反映了先生博闻广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D.溥心畬认为书法“要空灵”他也说不出怎样“空灵”,而启功通过琢磨发现“空灵”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字”。

E.启功自爆其丑,不掩饰自己,不美化自己,表现了启功严格自律、勇于解剖自己的一面,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进一步突出其“净”,照应标题。

5.启功把自己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且自号“坚净翁”,有何寓意?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BE5.

(1)此举与启功先生的砚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的含义相通,是为勉励自己,鞭策自我,表现了先生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2)坚,指坚强、坚韧,坚如磐石,主要体现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坚韧不拔、决不苟且;启功先生学术和书画上坚持执着、认真、敢于怀疑。

举例的事迹略。

(3)净:

指纯净如水,主要体现在人品上平易近人、不图名利、不媚权贵、坦诚而勇于自我剖析。

举例的事例略。

【解析】

4.试题分析:

A项,“启功这一辈已经没有优越的家境”错误,只是当时没有优越的家境;C项,“反映了先生博闻广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说明的是启功做事认真;D项,是“学画”,不是书法。

5.试题分析:

先答出“坚”“净”的含义,然后分析目的“是为勉励自己,鞭策自我,表现了先生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点睛:

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注意答出含义然后分析目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孙道荣

①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

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

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也是父亲第一次喊我坐到他的身边,与他坐同一条板凳。

②第一次坐在父亲身边,其实挺别扭。

不过,从那以后,只要我们父子一起坐下来,父亲就会让我坐在他身边。

如果是我先坐在板凳上,他就会主动坐到我身边,而我也会像父亲那样,往一边挪一挪。

③工作之后,我学会了抽烟。

有一次回家,与父亲坐在板凳上,闲聊,父亲掏出烟,自己点了一根。

忽然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把烟盒递到我面前说,你也抽一根吧。

那是父亲第一次递烟给我。

父子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闷头抽烟。

烟雾从板凳的两端漂浮起来,有时候会在空中纠合在一起。

而坐在板凳上的两个男人,却很少说话。

与大多数农村长大的男孩子一样,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少,我们都缺少这个能力。

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和父亲最多的交流,就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默默无语。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种沟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

④父亲并非沉默讷言的人。

年轻时,他当过兵,回乡之后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算是村里见多识广的人了。

村民有矛盾了,都会请父亲调解,主持公道。

双方各自坐一条板凳,父亲则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诉说,再给他们评理。

调和得差不多了,父亲就指指自己的左右,对双方说,你们都坐过来嘛。

如果三个男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了,疙瘩也就解开了,母亲就会适时走过来喊他们,吃饭,喝酒。

⑤结婚之后,有一次回乡过年,与妻子闹了矛盾。

妻子气鼓鼓地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闷闷不乐地坐在另一条板凳上,父亲坐在对面,母亲惴惴不安地站在父亲身后。

父亲严厉地把我训骂了一通。

训完了,父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坐过来!

又轻声对妻子说,你也坐过来吧。

我坐在了父亲左边,妻子扭扭捏捏地坐在了父亲右边。

父亲从不和女人坐一条板凳的,哪怕是我的母亲和姐妹。

那是惟一一次,我和妻子同时与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⑥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请父母进城住几天。

客厅小,只放了一对小沙发。

下班回家,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指着另一只沙发对父亲说,您坐吧。

父亲走到沙发边,犹疑了一下,又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转身对母亲说,你也过来坐一坐嘛。

沙发太小,两个人坐在一起,很挤,也很别扭,我干脆坐在了沙发帮上。

父亲扭头看看我,忽然站了起来,这玩意太软了,坐着不舒服。

只住了一晚,父亲就执意和母亲一起回乡去了,说田里还有很多农活。

后来有了大房子,也买了三人坐的长沙发,可是,父亲却再也没有机会来了。

⑦父亲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乡,我都会主动坐到他身边,和他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父亲依旧很少说话,只是侧身听我讲。

他对我的工作特别感兴趣,无论我当初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后来调到报社上班,他都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是我升职之后不久,我回家报喜,和父亲坐在板凳上,年轻气盛的我,一脸踌躇满志。

父亲显然也很高兴,一边抽着烟,一边听我淘淘不绝。

正当我讲到兴致时,父亲突然站了起来,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翘了起来,我一个趔趄,差一点和板凳一起摔倒。

父亲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稳喽。

不知道是刚才的惊吓,还是父亲的话,让我猛然清醒。

这些年,虽然换过很多单位,也做过一些部门的小领导,但我一直恪守本分,得益于父亲给我上的那无声一课。

⑧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没机会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了。

每次回家,坐在板凳上,我都会往边上挪一挪,留出一个空位,我觉得,父亲还坐在我身边。

我们父子俩,还像以往一样,不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坐着,坐在陈旧而弥香的板凳上,任时光穿梭。

(以上内容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8期上,有增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种沟通,不如说更像一种仪式”,虽然缺乏沟通,但更多的是父与子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的形式,他已经把我当成大人来看待了。

B.第⑦段中“父亲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稳喽”,表层指父亲不希望我摔倒,其实是暗示我在踌躇满志之时,不该骄傲,更多的应该是恪守本分,这样才能坐稳。

C.第④段属于补叙,写父亲年轻时为他人调解矛盾,主要是让大家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体现父亲年轻时的威严,丰富人物形象。

为下文写父亲调节我和妻子矛盾的情节埋伏笔,增加文章的内涵。

D.小说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平实而亲切的叙述;小说的结尾写“我”坐板凳留出空位,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答案】6.C7.①沉默寡言,父亲与我坐同一条板凳,闷头抽烟,跟我很少有交流;②爱护孩子,父亲虽然不了解我的工作,但他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的爱;③智慧朴实,从父亲在我得意之时劝告我做人应该恪守本分不可骄傲自满可知。

【解析】

6.试题分析:

“主要是让大家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体现父亲年轻时的威严”错误,不是“体现威严,是和好”。

7.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如此题从“父亲与我坐同一条板凳,闷头抽烟,跟我很少有交流”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此题从“沉默寡言”“爱护孩子”“智慧朴实”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传

辛文房

①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

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②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

“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时事。

因奏颂一篇。

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

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帝每欲官,妃辄阻之。

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

赐黄金,诏放归。

③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

”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④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⑤或云:

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所业投贺知章所业:

所写的诗文。

B.帝每欲官,妃辄沮之沮:

通“阻”,阻止。

C.白浮游四方浮游:

漫游。

D.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赡:

周济;帮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纵横”即纵横术。

纵横家为古代九流之一,以审时度势、游说人主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谋取权势。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主张连横,连六国以抗秦。

B.“供奉”,官名,唐初设侍御史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唐玄宗时有翰林供奉,专备应制。

C.“金陵”,指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又称建康、江宁、石头城等。

D.“节度”即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

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

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

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1.把下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答案】8.D9.A10.D

11.1)(李白)曾经大醉走上御前,草拟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高力士为此感到羞耻。

(上,草,耻各1分,句意通顺1份)

(2)我们离开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所以,去,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份)

【解析】

8.试题分析:

赡:

充足,赡逸:

天赋过人。

9.试题分析: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主张合纵。

点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战国时纵横家苏秦主张合纵。

10.试题分析:

原文“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选项时间错误。

11.试题分析:

注意重点词语“上”“草”“耻”“所以”“去”和判断句的翻译。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

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

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

又客居任城。

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