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912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docx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1989年)

初赛试题

说明:

下列各题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5分,满分为100分。

答题时间为90分钟。

1.用杆秤称物体质量,如果秤砣发生缺损,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则结果是

(A)称出的质量仍等于物体真实质量;(B)称出的质量一定大于物体真实质量;

(C)称出的质量一定小于物体真实质量;(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图1

2.关于图1中的物体乙的受力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乙只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

(B)乙只受甲的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

(C)乙受到甲的压力、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D)乙受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

3.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为v,河水流速为v0,船顺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时间是t1,该船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时间为t2。

(A)t1=t2;(B)t1>t2;(C)t1

4.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质量比铜球大。

5.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

再注入高度为h1的某种液体,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下h2。

如果水银密度为ρ0,则该液体密度ρ应等于

(A)ρ0(h1+h2);(B)ρ0h2/h1;(C)ρ0h1/h2;(D)ρ0(h1-h2)。

6.实心的铝球和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用弹簧秤分别称两球的示数相同。

分别把它们全部浸没在酒精中再称时,弹簧秤示数(铝的密度2.7×103千克/米3,酒精密度O.8×103千克/米3)

图2

(A)仍相同;(B)称铝球时,示数较大;

(C)称铁球时,示数较大;(D)无法判断。

7.如图2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放在地面上,如果始终垂直于棒,并作用于粗端的力F缓缓把棒抬起,则

(A)F将越来越大;(B)F不变;

(C)F将越来越小;(D)F先变大,后变小。

8.运动员用200牛力把重5牛的静止足球踢到20米远的地方,则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A)0焦;(B)400焦;(C)100焦;(D)都不正确。

9.5℃的冷水和60℃的热水混合,得到50℃的温水。

若不计热损失,可以判断

(A)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不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

(B)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

(C)热水质量不一定比冷水质量大;

(D)热水质量一定比冷水质量大。

10.摩擦过的物体带正电,是因为该物体

(A)失去了离子;(B)失去了电子;(C)获得了电子;(D)电子没有损失。

11.以下关于电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电阻的单位是伏/安;

(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强度大小成反比;

(D)电阻率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性质。

12.在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温度没有改变;(B)物体与外界未发生热传递;

(C)外力未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未对外做功;(D)以上B、C两现象同时存在。

13.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5~15厘米长、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尺去量一本书的厚度。

学生甲得5.1毫米,学生乙得5.14毫米,学生丙得5.0毫米,学生丁得5毫米。

则测量结果书写正确的是

图3

(A)甲;(B)乙;(C)丙;(D)丁。

14.A、B、C三种物质的质量对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可知:

(A)ρA>ρB>ρC,且ρC>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C>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15.两种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液体相混合,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

(A)ρ=(ρ1+ρ2)/2;(B)ρ=(ρ1-ρ2)/2;

(C)ρ=ρ1·ρ2/(ρ1+ρ2);(D)ρ=2ρ1·ρ2/(ρ1+ρ2);

16.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4

17.在下列四种情况中,(a)在光滑地板上匀速滚动的小球;(b)正在下落的石块;(c)天花板下的电灯;(d)用力推物体、推不动。

属两力平衡的是

(A)c、d;(B)a、c;(C)b、d;(D)a、c、d。

18.把体积大小相同的软木球和铜球投入水中,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其所受浮力

(A)铜球大于木球;(B)木球大于铜球;

(C)铜球等于木球;(D)不能确定。

19.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则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其温度

(A)容易升高,容易降低;(B)不易升高,不易降低;

(C)容易升高,不易降低;(D)不易升高,容易降低。

20.两体积相同的物体,密度之比为3:

2,比热容之比为1:

4。

若都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所需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3:

8;(B)1:

4;(C)3:

2;(D)4:

3。

21.图5是热水炉的示意图,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c为受热部位。

其中画得正确的是

图5

图6

22.如图6所示,一杠杆在三个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果将力F均减小一半,则该杠杆将:

(A)向左倾斜;(B)向右倾斜;

(C)仍旧平衡;(D)无法确定。

23.使用简单机械做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省力,不能省功;(B)若省力,必费距离;

(C)能省功,不能省距离;(D)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24.用一力去推水平桌上的物体,但未能推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B)推力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C)推力可能大于摩擦力;(D)推力一定小于摩擦力。

2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B)固体有惯性,液体和气体没有;

(C)固体和液体有惯性,气体没有;(D)固体、液体、气体均有惯性。

26.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颠倒;(B)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

(C)像和物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D)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颠倒。

27.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

(A)入射角大于反射角;(B)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28.下列所述光学仪器中所使用的透镜,不是凸透镜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镜头;(C)近视眼镜;(D)远视眼镜。

29.用相同的灯泡和相同的电源接成如图7线路,安培表的示数最大的是图

图7

3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像位于镜后,镜后的像和镜前的物与镜面距离相等;

(B)像的颜色和物的颜色相同;

(C)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D)在看不到物的地方,一定看不到像。

31.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若将黑纸遮去透镜的下半部,这时屏上的像将

(A)没有任何变化;(B)变暗,但大小不变;

(C)上半部消失,下半部不变;(D)下半部消失,上半部不变。

32.一支没有分度的温度计旁边放一根毫米刻度尺,温度计的冰点对着6毫米刻度处。

沸点对着206毫米刻度处,温度计的水银柱达到100毫米处的温度是

(A)40℃;(B)47℃;(C)48℃;(D)50℃。

33.阻值分别为1/2欧和1/4欧的电阻相并联后,它们的总阻值是

(A)1/6欧;(B)1/3欧;(C)4/3欧;(D)6欧。

34.图8中,在电键K断开时只有一盏灯熄灭的是

图8

35.凹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如果在球心放一个点光源,那末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将

(A)经原路射回;(B)会聚在焦点;

(C)成平行光线:

(D)成发散光线。

36.将b、c两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而静止。

现用带正电荷的a球分别靠近b、c两球,发现a、b间排斥,a、c间相互吸引。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球原来一定带正电荷,c球原来一定带负电荷;

(B)b球原来可能带负电荷,c球原来可能不带电;

(C)b球原来一定带正电荷,c球原来可能不带电荷;

(D)b、c两球原来可能带同种电荷。

37.人们在电影院里观看银幕上出现的情景,这些情景对人的眼睛而言

(A)它是物;(B)是放大正立的实像;

(C)是放大、正立的虚像;(D)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38.一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5伏上升到6伏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增大了0.5安。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A)12欧;(B)11欧;(C)10欧;(D)2欧。

39.为了测定固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和要求是

(A)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可测出固体所具有的任何温度;

(B)可将温度计固定在固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得到固体的准确温度;

(C)可将温度计放在固体的上表面,利用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使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与固体相同,即可测出固体的温度;

(D)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通过计算得到固体的初温度,但固体的初温度不能高于所用液体的沸点。

40.在用混合法测定固体或液体比热容的实验中,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但热损失仍然存在。

考虑到热量的损失,那么测出的比热容数值大小与其真实值相比较,应当

(A)一定大于真实值;(B)一定小于真实值;

(C)只要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一定完全等于真实值;

(D)如果被测物质是放热物质,则测量值一定小于真实值;若是吸热物质,则测量值一定大于真实值。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1989年)

初赛试题解析

说明:

下列各题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5分,满分为100分。

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1.用杆秤称物体质量,如果秤砣发生缺损,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则结果是

(A)称出的质量仍等于物体真实质量;(B)称出的质量一定大于物体真实质量;

(C)称出的质量一定小于物体真实质量;(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秤砣发生缺损,质量变小,平衡同样重量的物体时,力臂变大,从而使读数比原正确值大,即称出的质量一定大于物体真实质量

图1

42.关于图1中的物体乙的受力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乙只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

(B)乙只受甲的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

(C)乙受到甲的压力、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D)乙受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

【C】隔离物体分析受力:

乙受到三个力

43.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河水流速为v0,船顺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时间是t1,该船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时间为t2。

(A)t1=t2;(B)t1>t2;(C)t1

【B】

44.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质量比铜球大。

【D】因为ρ铁小于ρ铜,所以当铁的体积小于铜的时候质量必小于铜

45.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

再注入高度为h1的某种液体,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下h2。

如果水银密度为ρ0,则该液体密度ρ应等于

(A)ρ0(h1+h2);(B)ρ0h2/h1;(C)ρ0h1/h2;(D)ρ0(h1-h2)。

【B】

46.实心的铝球和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用弹簧秤分别称两球的示数相同。

分别把它们全部浸没在酒精中再称时,弹簧秤示数(铝的密度2.7×103千克/米3,酒精密度O.8×103千克/米3)

图2

(A)仍相同;(B)称铝球时,示数较大;

(C)称铁球时,示数较大;(D)无法判断。

【B】解:

由“实心的铝球和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用弹簧秤分别称两球的示数相同”,可得F铝示=F铁示,即G铝-F浮铝=G铁-F浮铁.

进一步简化可得:

(ρ铝-ρ水)V铝=(ρ铁-ρ水)V铁,从而可得

47.如图2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放在地面上,如果始终垂直于棒,并作用于粗端的力F缓缓把棒抬起,则

(A)F将越来越大;(B)F不变;

(C)F将越来越小;(D)F先变大,后变小。

【C】抬棒时,重力臂越来越小,重力矩越来越小,F的力臂不变,故F越来越小。

48.运动员用200牛力把重5牛的静止足球踢到20米远的地方,则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A)0焦;(B)400焦;(C)100焦;(D)都不正确。

【D】解:

运动员对足球的力为200N,但足球在此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不知道,所以功求不出来.而足球运动的20m是由于惯性向前运动的,此时没有外力促使它运动.

故选D.

49.5℃的冷水和60℃的热水混合,得到50℃的温水。

若不计热损失,可以判断

(A)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不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

(B)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

(C)热水质量不一定比冷水质量大;

(D)热水质量一定比冷水质量大。

【D】

50.摩擦过的物体带正电,是因为该物体

(A)失去了离子;(B)失去了电子;(C)获得了电子;(D)电子没有损失。

【B】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51.以下关于电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电阻的单位是伏/安;

(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强度大小成反比;

(D)电阻率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性质。

【C】电阻与电流大小无关

52.在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温度没有改变;(B)物体与外界未发生热传递;

(C)外力未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未对外做功;(D)以上B、C两现象同时存在。

【D】

解:

A、在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发生了热传递,故A是不符合题意的;

B、改变物体内能除了热传递外,还有做功的方法,故B是不符合题意的;

C、除了做功,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是不符合题意的;

D、发生了热能改变,要么是有做功现象,要么是发生了热传递,不存在其他的方式,故D是符合题意的;

故选D.

53.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5~15厘米长、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尺去量一本书的厚度。

学生甲得5.1毫米,学生乙得5.14毫米,学生丙得5.0毫米,学生丁得5毫米。

则测量结果书写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A】测量值=精确值+估读值

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尺可以精读到毫米位,但还要加1位估读值,因此5.1,5.0符合,排除B,D

这里要注意,测量值毕竟是有误差的,因此必须要加估读值,就算你拿尺测出来是5毫米,在测量结果里也要写成5.0毫米!

图3

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5.0和5.1是有效测量数据,因此(5.0+5.1)/2=5.05,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为5.1

54.A、B、C三种物质的质量对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可知:

(A)ρA>ρB>ρC,且ρC>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C>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B】

55.两种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液体相混合,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

(A)ρ=(ρ1+ρ2)/2;(B)ρ=(ρ1-ρ2)/2;

(C)ρ=ρ1·ρ2/(ρ1+ρ2);(D)ρ=2ρ1·ρ2/(ρ1+ρ2);

【D】

(1)

(2)

解得D

56.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4

解:

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C.

57.在下列四种情况中,

(a)在光滑地板上匀速滚动的小球;(b)正在下落的石块;

(c)天花板下的电灯;(d)用力推物体、推不动。

属两力平衡的是

(A)c、d;(B)a、c;(C)b、d;(D)a、c、d。

【B】分析受力判断

(a)在光滑地板上匀速滚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因为地板光滑,摩擦力为零,物体靠惯性滚动,因此水平方向不存在力,符合二力平衡;

(b)正在下落的石块,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在自由下落时,由于重力加速度,石块在做加速运动,重力大于阻力,二力不平衡,故不符合二力平衡;

(c)天花板下的电灯,受到重力和灯绳对灯的拉力的作用,因为灯处于静止状态,则二力一定平衡,故符合二力平衡;

(d)用力推物体、推不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因推力的存在,使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物体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因此,这也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物体共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故不符合二力平衡.

综上分析,四种情况中(a)(c)符合题意.

故选B.

58.把体积大小相同的软木球和铜球投入水中,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其所受浮力

(A)铜球大于木球;(B)木球大于铜球;

(C)铜球等于木球;(D)不能确定。

【A】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铜球下沉,排开水的体积大。

解:

∵ρ铜>ρ水>ρ木,

∴放入水中后,木球漂浮、铜球下沉,

∵铜球和木球体积相等,

∴铜球排开水的体积比木球排开水的体积大,

∵F浮=ρ水v排g,

∴铜球受到水的浮力比木球受到水的浮力大,

故选A.

59.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则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其温度

(A)容易升高,容易降低;(B)不易升高,不易降低;

(C)容易升高,不易降低;(D)不易升高,容易降低。

【B】Q=CmΔt,m,Q相同,C大则Δt小

60.两体积相同的物体,密度之比为3:

2,比热容之比为1:

4。

若都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所需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3:

8;(B)1:

4;(C)3:

2;(D)4:

3。

【A】两体积相同的物体,密度之比为3:

2,则质量之比为m1:

m2=3:

2,C1:

C2=1:

4。

Q=CmΔt,Q1/Q2=C1m1/C2m2=3:

8

61.图5是热水炉的示意图,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c为受热部位。

其中画得正确的是

图5

【D】解:

热水炉加热时首先加热下面的水,然后下面的水通过热传递把热量传递给上面的水,最后一起达到沸点,故热水炉的进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

故选D.

图6

62.如图6所示,一杠杆在三个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果将力F均减小一半,则该杠杆将:

(A)向左倾斜;(B)向右倾斜;

(C)仍旧平衡;(D)无法确定。

【C】力矩平衡,力臂没变

63.使用简单机械做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省力,不能省功;(B)若省力,必费距离;

(C)能省功,不能省距离;(D)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C】一切机械不能省功。

64.用一力去推水平桌上的物体,但未能推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B)推力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C)推力可能大于摩擦力;(D)推力一定小于摩擦力。

【C】水平方向考虑力的平衡,如水平推,则推力=摩擦力;如斜向推,则推力大于摩擦力(推力的水平分量=摩擦力)

6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B)固体有惯性,液体和气体没有;

(C)固体和液体有惯性,气体没有;(D)固体、液体、气体均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趋向于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66.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颠倒;(B)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

(C)像和物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D)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颠倒。

【D】作图判断

(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上部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射到了光屏的下部,下部的光照到了上部,小孔成的像上下是颠倒的;

(2)物体左边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右边,右边的光射到了左边,小孔成的像左右是颠倒的.

故选D.

67.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

(A)入射角大于反射角;(B)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D】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折射定律判断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要发生反射和折射: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又因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故选D.

68.下列所述光学仪器中所使用的透镜,不是凸透镜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镜头;(C)近视眼镜;(D)远视眼镜。

【C】近视眼镜为凹透镜,摸一下镜片中心和边缘的厚度即可判断

69.用相同的灯泡和相同的电源接成如图7线路,安培表的示数最大的是图

图7

【C】判断安培表串联的电路哪个电阻最小即可

7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像位于镜后,镜后的像和镜前的物与镜面距离相等;

(B)像的颜色和物的颜色相同;

(C)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

(D)在看不到物的地方,一定看不到像。

【D】常识

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位于镜面两侧,故A正确;

B、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镜中的像与与颜色相同,故B正确;

C、像与物大小相同,故C正确;

D、平面成像根据的是光的反射原理,物体发出的光进不到人眼时,经平面镜反射后可能进入人眼,故看到不物的地方可能会看到像,故D错误.

故选D.

71.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若将黑纸遮去透镜的下半部,这时屏上的像将

(A)没有任何变化;(B)变暗,但大小不变;

(C)上半部消失,下半部不变;(D)下半部消失,上半部不变。

【B】只是阻挡住一半的光,使像变暗,但像是不变的,因为从像发出的所有光经凸透镜上半部分折射后就能成像

72.一支没有分度的温度计旁边放一根毫米刻度尺,温度计的冰点对着6毫米刻度处。

沸点对着206毫米刻度处,温度计的水银柱达到100毫米处的温度是

(A)40℃;(B)47℃;(C)48℃;(D)50℃。

【B】刻度尺上每2mm代表1度,从6mm到100mm变化了94mm,说明温度变化了47度.

73.阻值分别为1/2欧和1/4欧的电阻相并联后,它们的总阻值是

(A)1/6欧;(B)1/3欧;(C)4/3欧;(D)6欧。

【A】用电阻并联公式

74.图8中,在电键K断开时只有一盏灯熄灭的是

图8

【D】直接判断。

a与c图中的灯泡保持并联,但开关在干路上,在电键K断开时两盏灯都会熄灭,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灯泡与开关K保持串联,电键K同时控制两盏灯的发光或熄灭,不符合题意;

d图中电键K只与一盏灯串联,断开时能熄灭这盏灯泡,而另一盏灯泡仍正常工作,符合题意.

故选D.

75.凹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如果在球心放一个点光源,那末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将

(A)经原路射回;(B)会聚在焦点;(C)成平行光线:

(D)成发散光线。

【A】从球面镜球心到球面的线也就是半径,这条半径也就是反射面的法线,故入射角为0度,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末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将经原路射回.

故选A

76.将b、c两球用绝缘细线悬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