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127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部分 专题3 学案11.docx

第1部分专题3学案11

学案11 城市与地理环境

【考纲点击】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典例1

 (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 

(1)D 

(2)C

解析 第

(1)题,城市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并沿交通线分布。

东欧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两片③类功能区均位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交通线;南部③类功能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近交通线,由此可判③为工业区;可排除A、B项;②功能区位于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为绿化区;①功能区位于郊区,且与老城区背向布局,为高级住宅区——别墅区,D项正确。

(2)题,商业零售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广,应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交通便捷、地价较低的地区;随东部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线建设,城市中心向东扩展,城市的空间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C项正确。

1.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区位及成因

功能分区

形态

区位特征

位置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商业区

呈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①历史因素

②经济因素:

主要从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考虑③社会因素④行政因素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2.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

(1)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

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如果当地有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如果当地为季风区,则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2)从河流流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3)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居民区的合理布局:

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利用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方法技巧]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城市基本功能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判断功能分区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根据数据判断,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区占地面积中等。

第二,根据分布判断,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住宅区位于城市中间位置,工业区位于外围。

第三,根据特点判断,商业区高楼林立;工业区交通方便、有污染;住宅区高级和低级分化明显。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按照距市中心付租水平高低划分,a、b、c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答案 

(1)B 

(2)C

解析 第

(1)题,a功能区距市中心近,地租水平高,因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所以为商业区;c距市中心远,地租水平低,为工业区;b位于二者之间,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为住宅区。

(2)题,b1接近市区,为低级住宅区,而b2位于城市郊区,盛行风的上风向,且接近景点,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

考点二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例2

 (2013·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答案 

(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② ③ ①

解析 

(1)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图1可直观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

(2)由图2可看出苏南地区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特点。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能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5)结合题干材料及问题,很易作答。

1.城市化差异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3年8月31日新浪网消息:

8月30日清晨起,深圳市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强降雨。

此次降雨来势猛,导致多处低洼区域受灾严重。

据初步统计,全市共发生水浸约180处,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

据此回答

(1)~

(2)题。

(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下图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土地 ②混凝土方砖 ③新沥青路面 ④草地

B.①草地 ②土地 ③混凝土方砖 ④新沥青路面

C.①新沥青路面 ②混凝土方砖 ③草地 ④土地

D.①混凝土方砖 ②草地 ③土地 ④新沥青路面

(2)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 ②气温高,多上升气流 ③车流量大,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 ④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B 

(2)D

解析 第

(1)题,由降雨损失量曲线可知,①>②>③>④,根据草地、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对地表径流和下渗量的影响进行判断。

(2)题,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岛环流使市区上升气流加强,有利于云的形成;城市建筑的摩擦阻碍作用使锋面等天气系统在市区的移速减慢,使云层滞留时间长。

考点三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典例3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D.受铁路影响

答案 

(1)C 

(2)D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一类地价分布在市中心可以判断其地价最高,由此可以判断一类地价到六类地价价格依次降低,根据图中M—N一线的图例变化即可判断。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区域离市中心较近且交通条件好,土地形状规则。

但P区域距离铁路近,噪声污染等导致其地价较低。

地租变化曲线图常见的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1)坐标图

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的距离,纵坐标表示地租水平。

市中心地租最高,从市中心向外出现两个地租次高峰,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处往往形成商业区。

(2)立体图

(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方面。

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公路、高速公路、河流)两侧地租偏高,等值线数值由里向外递减,可用等值线判读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判读等值线弯曲处的数值高低。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B.二环路

C.三环路D.环城路

(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 

(1)C 

(2)B

解析 第

(1)题,图中市中心地租水平由低到高的三条线分别是工业、住宅和商业。

功能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线,①线是住宅功能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线,图中显示在一环和二环路之间住宅功能区付租能力最高,则住宅功能区就主要分布在一环与二环之间。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在一环与三环之间,住宅付租能力都是最高,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2)题,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占地面积大,地租成本较高,同时对交通要求较高,所以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

市中心交通拥堵,二、三环路交通的改善,以及市中心地租的上涨都会使大型商场向二、三环路附近转移。

知识专题练

一、选择题

(2013·海南文综)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1~2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根据题目叙述: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第2题,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与人类。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

甲图为“北京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北京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密度 ②交通通达度 ③制造业分布 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读乙图,1996年、2001年北京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B.R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R值变大,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读图甲可知:

服务业空间分布密度由市中心向远郊迅速递减,服务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口,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通达度高,接受服务的人口多,故A项正确。

第4题,首先,理解R值的含义:

R=制造业人口密度/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R大于1——制造业人口多于服务业人口,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R小于1——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R值变小(分子变小或分母变大)——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R值的极大值所在地,制造业人口密度大,为工业区(城市功能区);其次,读图乙归纳R值变化的规律:

与1996年相比,2001年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升高,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R值的极大值由1996年的距离市中心20千米处向外推移至30千米处,说明工业向郊区迁移,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由上分析可判B项正确。

5.(2013·广东文综)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城市空间形态比较集中紧凑,扇状特征比较明显,A项错误;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分布比较分散,北部、东北部和西南部都有分布,其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不会很完善,B项错误;新开发区靠近科研文教区,适合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C项正确;外来人口的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D项错误。

(2013·上海地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读图回答6~7题。

6.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  )

A.a区B.d区

C.e区D.g区

7.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  )

A.住宅区B.文化区

C.工业区D.中央商务区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判定山谷和山脊。

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

图中有河流穿过,则图中等高线分布代表的地形部位为山谷,山谷等高线凸往高处,所以a处为河流的上游,g处为河流的下游。

开发漂流旅游项目出发地应选择在河流上游。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第7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读图回答8~9题。

8.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9.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B.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C.外来人口迁入D.逆城市化发展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根据等值线数值判读很容易地找出地租水平最高的②地,即选B。

第9题,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大学新城和创意软件园等高附加值产业带动了地价的上涨,故选A。

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但城镇化要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大城市。

读“拉美主要国家城市化程度表”,据此完成10~11题。

国家

委内

瑞拉

乌拉圭

阿根廷

智利

巴西

墨西哥

哥伦

比亚

秘鲁

世界

平均

城市化

程度%

93

90

88

86

78

75

73

72

45

10.表中所列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其城市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吸引人口流入导致城市化

B.城市商业高度发达,推动城市化

C.农村生存条件差,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

D.工业化程度高,人口和劳动力进入第二产业导致城市化

1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拉美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等级关系的是(  )

答案 10.C 11.D

解析 第10题,拉美城镇化畸形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不相符。

城乡差距大是城镇化的主要原因。

第11题,拉美国家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大城市。

只有D图符合。

下面图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原条件下)。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

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

13.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图乙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  )

答案 12.D 13.B

解析 第12题,由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农业区。

但图中①②③功能区的分界点划分错误。

每个功能区应该位于该类经济活动付租能力最强的地段。

第13题,Ⅰ为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Ⅱ为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放射线与环线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使同类经济活动向城市外围延伸。

二、综合题

14.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五座城市的分布特点。

并描述从古到今,城镇迁移的规律。

(2)根据材料二,说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

(3)为提升该地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 

(1)分布于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绿洲。

城镇向河流上游(源头)迁移。

(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和谐度先降后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呈非线性关系)。

(3)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整治河道,统筹流域开发,合理规划用水,节约用水。

解析 第

(1)题,从地理位置切入,南疆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城市的分布应与水资源有关,而干旱地区的水源区主要是河流、冲积扇、绿洲,再结合图中五城市的具体位置总结其分布特点。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干涸,所以城镇向河源地带迁移。

(2)题,本题需观察图中城市化率与和谐度两个指标,二者分别用两纵轴表示,呈现出的关系是和谐度随城市化率先降后升。

第(3)题,人口增加、城市化加快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资源的供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应从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的控制与水资源保护两个方面组织答题。

15.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上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

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1)1948~1958年和1998~2008年是北京人口两个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说出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 

(1)1948~1958年阶段:

政治中心的确立;医疗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量大。

1998~2008年阶段:

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2)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的有关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分析,解读信息,整合信息,并归纳答题要点。

1948~1958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作为首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量大。

1998~2008,北京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是造成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