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299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热电评价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电评价方案.docx

《热电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评价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电评价方案.docx

热电评价方案

 

一、   总则P2-P3

二、   企业用热扩初设计图审核要求P3-P4

三、   企业用热施工图设计审核要求P4-P13

(一)   施工图设计说明的要求

(二)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

(三)   采暖方式设计要求

(四)   用热用户热力网形式

(五)   热用户热水入口装置

(六)   供热调节

(七)   水力计算

(八)   管网布置与敷设

(九)   管道材料与附件

(十)   计量站

(十一) 热水热力站及热力设备

(十二) 热网监测数据传输要求

 

 

 

 

 

(暂行)

 

一、总则:

1、为适应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热水供应的市场化发展的需求,节约

能源,保护环境,完善供热设施,保证供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供热工程的设计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使供热工程设计满足国家与供热行业的设计规定及开发区的区域供热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开发区的供热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补充规定。

本规定是在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结合本区域供热特点的补充规定。

2、适用范围:

(1)           本规定明确了开发区企业(包括单一业主公建用户)新建、扩

建及改建的热水热力管道及热水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的扩初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审核具体要求与规定。

(2)企业的热水热力管道及热水热力站等工艺系统扩初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应符合本规定。

3、热水供热设计除符合本规定外,未涉及部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

4、引用标准、规范及法规文件: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CJ34-2002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城镇直埋管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81-98

《低温热水地板敷设供暖技术规程》DB29-55-2003

《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42-2003

《板式换热机组》CJ/T191-2004

《天津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试行)管委会令第101号

《天津开发区住宅配套设施设计规定》开发区建设发展局

二、企业用热水采暖扩初设计图纸要求:

1、用户需提供以下图纸资料:

(1)工程设计说明

(2)公建总平面图

(3)室外综合管网图

(4)采暖平面与系统图纸

(5)用热负荷计算依据及说明

2、企业热水采暖设计应在用热设计说明中应说明

(1)采暖方式、暖气片采暖、地板采暖与风机盘管采暖。

(2)           单体建筑物建筑面积、采暖面积、建筑物设计耗热指标、采暖

热负荷。

采暖耗热设计指标及热负荷数据按下列要求列出并汇总表。

 

 

 

 

 

采暖设计数据汇总表:

序号

建筑物使用名称

建筑面积

采暖面积

单层高度及总高度

单位耗热设计指标

采暖形式

耗热

热负荷

——

——

——

——

 

 

——

——

小计

 

 

 

 

 

 

 

(3)设计应提供采暖一级水、二级水及总热负荷及流量,一级水接入口管径与接入口位置。

采用汽水换热采暖设计应提出所需蒸汽流量,二级水热负荷、蒸汽接入口管径与接入口位置。

直接用供热经营方提供的二级水直接采暖用户应提供二级水所需流量总热负荷与接入口管径。

(4)热水采暖设计并非最终规模应说明设计最终热负荷情况。

如果设计总热负荷按最终考虑,应对采暖管道及热水热力站是否按最终规模设计加以说明。

(5)设计一二级水管网,应对是直埋还是架空敷设方式进行说明,并说明保温结构与材料。

直埋管应对直埋管材料与补偿方式进行说明

(6)用户必须按供热经营方提供的一二次水供回水温度作为工程设计介质参数依据。

并在设计中作文字说明。

(7)一二级水只能应用于企业采暖,不能应用于其它用途,例:

洗澡、生活用水等用途。

三、企业用热水采暖施工图要求:

(一)施工图设计说明要求:

1、设计说明有以下内容:

设计热负荷数据统计汇总表,其中含建筑面积,单层高度、建筑物总高度、采暖面积、设计指标、热负荷及上述数据全部的累计值。

2、说明设计所需一级水热负荷最大流量及管径,二级水每支线管路最大流量设计热负荷,及压差一级水管网介质流速、比摩阻设计值;二级水管网介质流速、比摩阻设计值。

3、管网敷设形式与补偿方式。

4、直埋管道材料及施工要求,焊接探伤要求。

5、管网试压方案。

6、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7、厂区采暖系统的说明。

8、暖气片形式规格、管道材质等。

(二)供热介质设计参数:

1、热水设计参数

一级水按供回水温度125/80℃考虑设计保温结构与应力强度计算。

热源出口一级水网一供回水温度110/70℃作为流量与管径的设计依

据。

用户换热站入口以供回水温度100/65℃作为换热器的设计依据(由于用户入口距一级水主网的远近不同及管网输送中造成的温度下降,故换热站入口设计供回水温度选100/65℃)。

以及水管网设计压力为1.6MPa。

2、供热经营方直供二级水设计温度80/60℃,二次水设计压力为

1.0MPa;供回水压差为0.05MPa。

3、热电厂低温循环水供回水设计温度60/45℃设计压力为1.6MPa

4、户自建水水热力站二级水设计温度、压力根据用户采暖方式

确定。

用于暖气片的二级水供回水温度宜为80/60℃,设计压力为1.0Mpa;用于地板采暖的二级水供回水温度应为60/50℃,设计压力为1.0Mpa。

(三)采暖方式设计要求:

直接用供热经营方二级水采暖的用户应采用暖气片采暖方式,不应采用风机盘管采暖方式。

如果用户特殊需要风机盘管采暖方式,设计方案中盘管入口水温应符合供方提供的二级供水运行调节温度。

设计方案必须经供方审核同意方可实施,未经供方审核同意,供方不保证室内供热温度。

设计暖气片采用铸铁暖气片,应采用树脂砂芯铸铁暖气片。

(四)用热用户热力网形式:

热水热力网宜采用双管制。

(五)热用户一级热水入口装置。

热水热力网一次水直埋管入口处必须设入户关断阀门及阀门井。

井内装置由供回水阀门与过滤器组成;井结构为混凝土井,并应有防渗漏设计措施。

过滤器应能除去大于或等于2mm微粒,滤网应使用不锈钢。

(六)热水热力站供热调节:

1、水水换热热力站应采用了自动组合机组的,运行时应有人工调

节与自动调节切换装置。

2、用户水水换热机组应能限制一次侧回水温度,不得大于65℃。

(七)水力计算:

1、设计流量:

(1)           热水热力管网设计流量应按《热力网设计规范》与相关规范设

计。

一二级水设计中应严格按供热经营方提供的供回水温度参数计取。

设计流量按冬季-9℃时最大耗热量计算所需流量。

(2)二级水循环流量应能满足采暖系统水力平衡要求,每平方米采暖面积宜按2.5-3T/m2的循环水量计算,以保证二级水网水力平衡。

2、水力计算:

(1)           热水二级热力网管道应进行水力计算并绘制水压图。

(2)水力计算应符合相关设计规定。

3、水力计算参数:

(1)确定热水网管径应采用经济比摩阻,比摩阻可采用30-70Pa/m

(2)热水热力网应流速的选择,一级水流速≤1.5m/s、二级水流速≤3m/s。

(八)管网布置与敷设:

1、制埋敷设的热水管道:

(1)热水网管道通过可采取架空与直埋敷设。

直埋管道与管件应按《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脂泡沫塑料预制直

埋保温管》(CJ/t114),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护层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29)。

标准选择成品管。

(2)           热力网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

方。

严禁敷设在道路下方。

(3)热力网管道过路埋地应加承重钢套管。

(4)热水管网热补偿方式:

一级水宜采用一次性波纹管补偿器做预热补偿;

二级水宜采用冷安装无补偿敷设设计,但必须经计算后方可采用。

(5)补偿器宜选择管道波纹管轴向补偿器,材质应选择抗氯离子腐蚀材质。

2、地上架空敷设热水管道,在不影响交通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应大于0.5m。

(九)管道材料及附件:

1、管道及连接:

(1)热力网管道材料应严格执行《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

定。

管道及钢制管件的刚号不低于下列规定:

(2)热水管网当管径<DN200,应采用无缝钢管;

热水管网当管径≥DN200,可以采用无缝钢管及城市供热热网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CT/t3002-92)材质钢号应符合相关规定。

(3)架空敷设热水热力管道在室外部分的管道阀门与附件严禁采用灰铸铁制品,应采用钢制的阀门及附件。

DN≤150宜采用球阀;DN>150宜采用蝶阀。

(4)架空敷设热水热力管道放汽阀≤25mm可用螺纹连接,但连接管应采用厚壁管。

放汽阀>25mm应采用法兰连接不应采用螺纹连接。

2、附件与设施:

(1)热水管道高点应设放汽阀。

(2)热水管道低点应设放水阀。

(3)热水直埋敷设管道安装的非一次性波纹补偿器、阀门、除污器、放水阀,应设检查井室。

3、一二级热水管道应做管道应力计算和作用力计算。

4、管道保温:

(1)架空敷设热水管道,保温材料应选用保温性能好的岩棉等优质材料。

保护层应选用优质镀锌薄板。

(2)直埋保温管保温材料应严格按国家相关制作标准选择。

聚氨脂保温材料密度为40-80Kg/m3;导热系数<0.023W/m.K;强度≥200Kpa;保温厚度应≥40mm。

架空敷设热水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应按《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5执行。

(3)露天管道阀门应做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5、独立建筑物及多建筑物的二级水每个供水支路应装压差调节阀,或流量调节阀(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每个支路管设计应说明热负荷、流量及压差数据。

(十)计量站:

1、计量站位置:

热水计量站应建在企业红线10米内。

特殊情况必须大于以上距离

时,应由用户按照实际距离和管网参数按月承担管网损失费。

损失费额度由供热经营单位根据标准确定

2、计量站建筑的室内长度与宽度应能满足计量表对直管段要求,要有自然通风设计及采光设计。

计量站可以与换热站合并。

4、热水计量装置由供热经营方设计选型,组织专业队伍施工,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用户应承担计量装置及安装费用。

5、热水贸易结算表的形式及选型原则。

(1)热水计量表选用进口超声流量计。

耐压P≥2.5MPa,耐温T≥130℃.

(2)热水计量表安装在供水管上。

(3)热水计量表结算单位为吉焦。

(4)热水计量表流量设计按用户申请的额定流量并经供热经营方校核计算后选型。

(5)热水计量表口径在200mm以下采用电池供电;口径在200mm以上采用220V电源供电,此计量装置设计断电计时钟装置。

(6)热水表的计量精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热水表系统精度不低于1.5%。

(7)超声波表安装对值管段要求表前10D、表后5D。

(十一)热水热力站及热力设备:

1、设计选型换热机组应有下列数据及设计图:

(1)热负荷

(2)对换热器压降要求

(3)一二次水流量

(4)一二次水供回水温度

(5)循环泵与补水泵扬程与流量

(6)应有电气与自控的原理图

(7)应有换热机组系统图

2、机组的设计形式:

(1)由业主投资建成后移交供热经营方运行管理的热水热力站应按《板式换热机组》标准设计选择自动组合机组。

其中控制器可以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应符合热电经营方统一要求。

(2)由业主自行投资建成后自行运行管理的热水热力站,可按《板式换热机组》标准设计可选择自动组合机组。

企业因公建供热面积过大,或供热工艺不允许,可以选择非自动组合机组。

3、《板式换热机组》的控制等级选择

(1)供热经营方建设和业主投资建设移交供热经营方运行管理的机组,自动控制等级为Ⅱ级,即应有温度控制、水泵变频、热量计量、通讯功能。

机组控制模式为全自动无人职守远程通讯控制。

(2)由业主自行投资建设、自行运行管理的企业热水站机组控制等级可以选择Ⅰ级或Ⅱ级。

但机组控制等级不应低于Ⅰ级,应有温度控制、水泵变频、热量计量。

应选择单回路温度控制(有人职守)或者全自动无人职守现场控制的控制模式。

4、《板式换热机组》的控制器通信方式、协议和数据远传的设计要求:

(1)供热经营方管理的Ⅱ级控制等级的机组控制器应与供热经营方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通信方式应符合国际通用协议,并符合监控中心要求。

(2)Ⅰ级机组的数据远传要求:

机组热量计量表应选择有通讯模块的超声波流量计,并应有信号转换装置。

热计量表的运行数据应与供热经营方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3)           机组附带热计量表不作为贸易结算表。

贸易结算表选型与设计

见10条5款。

机组附带热计量应满足10.5条款技术要求。

5、设计选择机组应有标牌,内容包括:

(1)应有制造厂名称与商标。

(2)应有机组热负荷、设计温度、设计压力。

(3)应有一二次侧设计压降。

(4)应有一二次侧设计流量。

6、非组合自动机组热水热力机组设计要求:

应在一级管设置电动调节阀,应能达到自动调节温度要求,调节阀应选择线性或对数量特性的阀门。

换热机组宜有温度控制、变频、计量功能。

7、热力站一级水回水管路应安装自力式温度调节阀,控制一次侧回水温度不大于65℃。

8、热水站板式换热器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1)选用工作可靠、传热性能好的换热器。

(2)换热器板材应选用抗氯离子腐蚀性能良好的不锈钢材料。

(3)换热器传热系数应按污垢修正系数考虑传热系数的降低。

(4)换热器面积的确定应按供热经营方提供的一次水运行温度参数来计算换热面积计算应能满足最不利气温条件下的用热要求。

换热面积要求应有一定富余度。

(10%—15%)

9、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及直流速应小于1.5m/s,二次侧流速应小于3m/s。

10、组装机组或非组装机组的循环泵循环流量与扬程选择:

(1)循环流量应满足设计二次水最大流量,循环泵扬程应大于换热机组本身阻力及管网系统阻力之和。

(2)循环泵与补水泵的设置:

循环泵≥2台、补水泵>1台。

11、二级水补水的设计要求:

(1)二级水补水应采用软化水;二级水补水装置应设自动软水器或者自动加药装置。

(2)二级水补水水箱按1-1.5小时补水量考虑。

12、换热器供水管应安装安全阀,安全阀排放管引入下水排入口。

13、换热器一次侧供回水管路应设连通管及阀门阀门应设两道球阀或蝶阀。

14、换热站一级水供回水管路必须安装放汽阀。

放汽阀安装在热水表后。

15、二级水回水管路应安装过滤器。

16、按采暖面积收费的企业自管热水换热站,在一次水入口管道上也应装热计量,达到供热经营方符合调度统计要求。

热计量表选形同10.4条款。

(十二)热网监测数据传输设计要求:

1、供热经营方与企业投资建设移交供热经营方运行的自动组合机组,运行数据应传至供热经营方监控中心,通信方式与通信协议符合监控中心要求。

2、企业自行投资建设自行管理的机组,贸易结算表的计量数据应传至经营方控制中心。

其中计量表的通信转换装置费用列入计量费用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