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728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docx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

(二)

2019.5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达到相应研究目的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用3H标记氨基酸

B.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时,用14C标记CO2

C.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D.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用3H标记胸腺嘧啶

2.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

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pH≈5),与细胞质基质(pH≈7.2)显著不同。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

B.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不需消耗能量

C.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

D.溶酶体内pH升高会影响其细胞内消化功能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上具有重复的同源序列,则可能出现错配(图1)。

图1细胞中染色体发生错配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两个如图2所示。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B.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

C.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

D.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

4.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

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C.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D.再经历十几年演替会发展到茂密的森林阶段

5.下图为农杆菌Ti质粒的T-DNA区段结构示意图。

农杆菌附着植物细胞后,T-DNA首先在农杆菌中从右边界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继而诱发细胞异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i质粒存在于农杆菌的拟核DNA之外

B.植物肿瘤的形成与A、B两个基因的表达有关

C.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

D.利用T-DNA进行转基因时需保留LB、RB序列

6.近日,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蓝藻人造叶片系统,其核心是一种可以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系统利用了蓝藻的光合作用

B.理论上,系统山水量小丁进水量

C.可用银氨溶液检验产物中是否含蔗糖

D.该系统有望为人类探索太空时解决生存难题提供新思路

7.下列事实可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解释的是

A.镀锌铁比镀锡铁更耐腐蚀

B.铝箔在加热时,熔化的铝不滴落

C.铁在氧气中燃烧所得氧化物中,铁有两种化合价

D.常温时浓硝酸可用铁制容器盛放,而不能用铜制容器盛放

8.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

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

W(s)+I2(g)=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

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C.W(s)+I2(g)=WI2(g)为放热反应

D.碘蒸气的作用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

9.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

B.该过程中BMO表现较强氧化性

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10.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止确的是

A.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B.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C.若用RisOH作反应物,产物可得H218O

D.酯化过程中,川浓硫酸有利于②的过程

11..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12.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amol/LFcCI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推测合理的是

A.由①、②可知,pH越大,+2价铁越易被氧化

B.由②、③推测,若pH>7,+2价铁更难被氧化

C.由①、③推测,FeCI2被O2氧化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60℃、pH=2.5时,4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大于0.15amol/(L.h)

13.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3能级的激发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波长最长的辐射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能级n=1能级产生的

C.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2.09eV

D.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3.6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14.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B.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C.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D.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15.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电路如图所示,加正向电压时,图中光电管的A极接电源正极,K极接电源负极时,加反向电压时,反之。

当有光照射K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无关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

C.只有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才会有光电流

D.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

16.如图,细绳一端固定于悬挂点O,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悬挂点正下方A点处钉一个钉子。

小球从B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C的时间为t1,从C点向右摆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2。

摆动过程中,如果摆角始终小于5º,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变小

B、t1>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变小

C、t1>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不变

D、t1=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不变

17.某行星外围有一圈厚度为d的光带,简化为如图甲所示模型,R为该行星除光带以外的半径。

现不知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当光带上的点绕行星中心的运动速度v,与它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满足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图像关系时,才能确定该光带是卫星群

18.霍尔元件是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电学元件。

其结构和原理如图所示,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E、F、M、N,它就成了一个霍尔元件。

在E、F间通入恒定的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则薄片中的载流子就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向着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方向漂移,使M、N间出现了电压,称为霍尔电压UH。

当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关于M、N极板电势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管载流子带电性质如何,电极N的电势一定高于电极M

B.不管载流子带电性质如何,电极N的电势一定低于电极M

C.只有当载流子为负电荷时,电极M的电势才高于电极N

D.只有当载流子为正电荷时,电极M的电势才高于电极N

19.图甲所示是工业上探测物件表面层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涡流探伤技术的原理图。

其原理是用通电线圈使物件内产生涡电流,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改变,从而获得物件内部是否断裂及位置的信息。

如图乙所示的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的跳环实验装置,将一个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其中,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将立刻跳起。

对以上两个实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涡流探伤技术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跳环实验演示了自感现象

B.能被探测的物件和实验所用的套环必须是导电材料

C.以上两个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的电源都必须是交流电源

D.以上两个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的电源也可以都是稳恒电源

20.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率为v0,乙的速率为2v0,两者方向互相垂直。

小工件(看作质点)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乙的宽度足够大。

工件与乙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B.摩擦力的大小逐渐增加

C.摩擦力的方向是变化的

D.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21、(18分)实验题

为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提供以下实验器材:

小灯泡L(额定电压3.8V,额定电流0.32A)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

电流表A(量程0.5A,内阻约0.5Ω)

电阻箱R0(0~9999.9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Ω,2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00Ω,1A)

学生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关于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应选择_______

A.分压式连接B.限流式连接

(2)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关于测量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应选择________

A.安培表内接法B.安培表外接法

(3)实验提供的电压表量程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需要把电压表的量程扩大到4伏,改装电压表时,应将电阻箱阻值调至_________Ω,并与题中所给电压表_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4)请在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5)为操作方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R1或R2).你的选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如下图(a)所示,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现将与题中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与另一电源E0(电动势4V,内阻1.0Ω)和一阻值为9Ω的定值电阻连接成如图(b)所示电路。

此电路中每个小灯泡的两端的实际电压为_____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16分)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可视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x=1.6×103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m/s。

已知飞机质量m=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飞机的加速度a的大小;

(2)飞机受到平均牵引力的大小;

(3)飞机受到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

 

23.直流电动机是常见的用电器,其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景。

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直流电源与间距为L的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轨道MN、PQ连接,整个装置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电阻不计。

质量为m0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放在轨道上,且与轨道接触良好。

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导体棒ab电阻为R。

闭合开关,导体棒ab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并通过光滑定滑轮提升质量为m的重物。

(1)求闭合开关的瞬间,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2)导体棒ab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总是削弱电源电动势的作用,因此称为反电动势,其大小可以表示为E反=BLv。

请选取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结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证明:

电路中的电流

(3)重物从静止开始向上提升,当重物提升高度为h时,导体棒速率为v,计算此过程安培力做的总功。

 

24.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它为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提供了依据。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为2m的滑块B,其左侧面固定一轻质弹簧,现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A,以初速v0正对B向右运动,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AB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1)求: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的速率v;

(2)求:

滑块B的最大速率vB;

(3)若在滑块B的右侧某处固定一弹性挡板C,挡板的位置不同,B与C相碰时的速度不同。

已知B滑块与C碰撞时间极短,B与C碰后速度立刻等大反向,B与C碰撞的过程中,可认为A的速度保持不变。

B与挡板相碰后立即撤去挡板C。

此后运动过程中,AB系统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Pm,挡板位置不同,EPm的数值不同,求EPm的最小值。

 

25.(17分)缓释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按照官能团分类,A所属的类别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试剂X的结构简式是____。

(4)F—G的反应类型是____。

(5)H的结构简式是。

(6)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7)缓释布洛芬能缓慢水解释放出布洛芬,请将下列方程式补充完整。

(8)以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丙酮酸甲酯

的合成路线如下,请补充完整(无机试剂任选)。

26.(13分)某小组模拟工业上同收分银渣中的银,过程如下:

(l)Na2SO3溶液和氨水均可作浸出剂,但由于氨水易(填物理性质),故用Na2SO3溶液更环保。

(2)I中主要反应:

研究发现:

其他条件不变时,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浸出时问过长会使银的浸出率(浸出液中银的质量占起始分银渣中银的质量的百分比)降低,可能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研究发现:

浸出液中含银化合物总浓度与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及浸出液pH的关系如下图。

①pH=10时,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②解释①中变化趋势的原因:

③pH=5时,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与pH=10时不同,原因是____。

(4)将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5)Ⅲ中回收液可直接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的浸出率会降低。

从回收液离子浓度变化和反应限度的角度分析原因:

27.(13分)过硫酸(H2S2O8)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易水解。

(l)依据硫酸和过硫酸的结构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硫酸和过硫酸均为共价化合物

b.过硫酸分子中含有与过氧化氢分子中相同的化学键

c.过硫酸分子可看作2个硫酸分子脱去1个水分子

(2)工业上利用过硫酸铵制备过氧化氢的一种方法如下图。

①电解法制(NH4)2S2O8过程中,得到S2O82-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其他条件一定,电解相同时间后,测得生成液中

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

电解时通常控制15℃而不用更低温度的原因:

③X的化学式是____。

④过硫酸盐的水解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⑤下图中字母a~e表示

中的部分化学键,则

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选填字母)。

(3)过硫酸钾氧化法可用于分析锰钢中Mn元素的含量:

取样品ag,加入过量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将Mn溶出,再用bL过硫酸钾溶液将溶出的Mn2+全部转化为MnO4-,检测MnO4-浓度,计算得出样品中M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

①该实验条件下氧化性:

S2O82-MnO4-(填“>”或“<”)。

②该过程中过硫酸钾溶液的浓度至少是mol/L(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8.(15分)某小组研究SCN-分别与Cu2+和Fe3+的反应。

实验中,

I.KSCN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如下。

资料:

i.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

ii.(SCN)2称为“拟卤素”,在水溶液中呈黄色;(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与水、碱等发生反应。

(l)a中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b中试管内溶液pH减小,可能的原因是。

(3)b—c:

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

Ⅱ.同学们根据相同条件下氧化性Fe3+>Cu2+,预测Fe3+与SCN-也可发生类似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4)向Fe2(SO4)3溶液中滴人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表明发生了反应:

Fe3++3SCN-=Fe(SCN)3.

(5)基于(4)继续实验:

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6)查阅资料并讨论后得出:

溶液中离子在反应时所表现的氧化性强弱与相应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

由此分析a中反应发生的原因:

生成CuSCN沉淀使Cu2+的氧化性增强,并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

补充的实验是。

(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

该实验结果与(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解释原因:

____。

(8)为了进一步证实(7)中的解释,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其操作及现象是

29.(18分)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

科研人员为研制针对MERS-Co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

(1)MERS-CoV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PP4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

如图1所示,S1与DPP4结合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__________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

MERS-CoV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_________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

(2)RBD是MERS-CoV的S1上与DPP4结合的部分。

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BD的特异性结合能力。

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

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

在实验过程中将________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加入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

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

实验结果表明。

(3)研究发现MERS-CoV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病毒传播方式。

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MERS-CoV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面的DPP4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MERS-CoV的转移。

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MERS-CoV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

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注:

鼠DPP4与人DPP4存在结构和序列上的差异)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

抗体甲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无细胞融合

抗体乙

部分细胞融合

抗体丙

部分细胞融合

对照组1

不加抗体

表达鼠DPP4的细胞

无细胞融合

对照组2

抗体丁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部分细胞融合

对照组3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表达人DPP4的细胞

部分细胞融合

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

(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BD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BD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BD的区域部分重叠。

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_______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

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30.(18分)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SD)的致病原因多样。

某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新的SD患病家系,对其致病机理展开研究。

(1)由图1推测,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家系中Ⅱ-2的致病基因遗传自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

(2)已有研究表明,常染色体上M140基因的突变与SD的发生有关。

为确定图1家系SD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对其成员M140基因进行了测序,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致病的M140基因在箭头所指位点的碱基对为_________。

结合图1、图2可知,该家系SD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产生致病基因的可能原因是在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发生了M140基因的突变。

(3)科研人员对M140基因在S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M140基因敲除(KO)小鼠,然后检测野生型小鼠和KO小鼠软骨组织中基因D(与骨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情况,发现野生型小鼠基因D的mRNA含量低于KO小鼠。

已知M140基因只转录不翻译,结合上述结果可提出两种推测:

推测一:

M140基因的RNA促进基因D的mRNA降解。

推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体外培养野生型小鼠软骨细胞,先在培养液中加入转录抑制剂,然后向实验组细胞中导入足量M140基因的RNA,对照组导入与M140基因的RNA_____________不同的无关RNA。

然后在第0.5h、1h、2h、4h分别检测细胞中基因D的mRNA含量。

结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基因D的mRNA含量都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推测一。

进一步研究发现,M140基因的RNA通过与基因D的mRNA互补结合,进而促进其降解。

③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使野生型小鼠M140基因发生与患者致病基因相同的变化,并得到纯合突变小鼠。

这些突变小鼠表现出骨骼发育不良。

研究人员对小鼠软骨细胞基因D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统计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小鼠基因D的mRNA比值(如图3)。

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纯合突变小鼠基因D的mRNA含量_______。

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1.(14分)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糖尿病患者多会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1)胰岛素作为________分子调节血糖含量。

健康人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

葡萄糖在细胞中通过______过程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原或转化为_________。

(2)已有研究发现物质A与肥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为研究物质A的作用,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大鼠正常心肌细胞,用适量胰岛素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

实验中使用高糖高脂培养基模拟的是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为胰岛素调节的主要信号通路。

为进一步研究物质A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检测了上述实验中高糖高脂培养基中细胞内相关物质含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