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804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docx

届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53

九年级历史(下)第一课

《俄国向何处去》测试题

一、精彩四选一

1.“无论声名武功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如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二世。

”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一场革命推翻的,这场革命是:

()

A、1917年二月革命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C、1789年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引了寂静的夜空,……”,这是下列哪次革命开始时的场景()

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3.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的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

C、苏联D、俄罗斯

4.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宫殿,下面这些宫殿中,座落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是:

()

5、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二月革命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布尔什维克党攻占冬宫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D.①②③④

6.在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A、喀秋莎到市场上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C、农民家中不得存有剩余粮食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7、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8、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二、图说历史

9、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历史诊断

1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的发言,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

起义军英勇善战,很快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起义取得了胜利。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在探索俄国富强之路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四、人物专访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3)请你搜集有关他的故事,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五、史料分析

12、材料一: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

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

───列宁《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

───前苏联文件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

 

(2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

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13、阅读下面材料: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J3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回答:

(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两次革命?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新高潮”的任务而选择了什么方式?

六、历史论坛

14、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

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你是怎样认为的?

请阐明理由。

 

七、时事链接

15、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中俄之间的关系曾经历了对抗、盟友、对手、邻居加朋友几种模式。

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双方决定于2006年首先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中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俄国是现代史上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结合中俄革命和建设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十月革命是先在城市取得胜利,然后领导农村斗争取得胜利;而中国的革命走的却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中国革命是在俄国革命指导下进行的,为什么会走上不同的道路呢?

请你结合中国和俄国的历史进行一下比较,并简单谈谈你的想法。

(2)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它的发展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仕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八.社会实践

电视台将要拍摄一部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电视连续剧,假如你是该剧的监制,你将如何完成一下以下工作:

(1)这部电视剧的名称:

(2)你将去哪些地方拍摄?

并说说理由?

(3)为什么要拍摄这一部片子?

 

参考答案

一、精彩四选一

1、A2、D3、C4、B5、B6、C7、B8、D

二、图说历史

9、

(1)列宁回到彼的格勒亲自领导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攻打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2)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历史诊断

10、

(1)错误:

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改正:

列宁亲自领导了十月革命

(2)错误:

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改正:

最大据点——冬宫

(3)错误:

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改正:

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

(4)错误:

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改正:

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四、人物专访

11、

(1)列宁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故事(略),品质:

谦虚、诚实,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等。

五、、史料分析

12、

(1)材料一: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建立苏维埃政府后,实行新经济政策

(2)前者农民剩余粮食无法自由支配,由政府部门统一支配。

作用:

保证了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

后者的粮食等由农民全权处理。

作用: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3)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关注农民,减轻农民负担

C.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有用人才

D.各部门协调发展

13、

(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2)暴力夺权的革命方式。

六、历史论坛

1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不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这是因为:

(1)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时国内形势严峻,小农生产占优势,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生产.

(2)新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因此,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七、活动与探究

15、

(1)主要是各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

当时的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比较发达,主要集中在城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革命先从城市开始。

中国当时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够,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且各种反对势力集中在城市,所以不宜在城市发动革命,应把力量拉到敌人力量相对弱的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2)探索:

1918年,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早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社会实践

答案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