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催眠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811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经络催眠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络催眠篇.docx

《经络催眠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催眠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络催眠篇.docx

经络催眠篇

4 第四章 经络篇 4.0 引言 4.1 经络系统

4第四章 经络篇

4.0引 言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针灸、推拿、气功等各方面积累经验,并结合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各科,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络学说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如《灵枢?

经脉》: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医学入门?

运气》则更有“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之说。

4.1经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

《医学入门 经穴起止》说:

“经”,径也。

径直者为经,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即是说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并像网络一样相互联络。

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则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

正如《灵枢?

经脉》所说: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即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

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他连属部分所组成。

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故《灵枢海论》说它是“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现分述如下:

4.1.1十二经脉的循环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

足三阴经,由头走足;足三阳经,由足走腹(胸)。

4.1.2经络系统结构图

4.1.3经脉

经脉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三类。

十二正经:

共有十二条,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点、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与体内的相关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奇经八脉:

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此八条经脉同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所不同,奇经八脉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彼此间也无表里相配,它们穿插循行于正经之间,主要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4.1.4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循行部位较经脉为浅。

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其中除别络外,大多无一定的循行路径。

十五别络:

是络脉系统中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

浮络:

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

是最细小的络脉,络脉的分支从较大的络脉分出后,逐渐变小,直到孙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从而同人体各部分组织发生紧密的联系。

4.1.5连属组织

经络系统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并与经脉、络脉有着紧密的联系。

经筋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络脉在皮肤的经络分区。

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

 

4.2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如奇经、经别和络脉等都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发挥作用的,所以十二经脉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2.1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而每一条经脉又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

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即是结合了阴阳、手足及脏腑等三方面要素而命名的。

内为阴,外为阳:

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属阴,外侧属阳的原则,即可将各条经脉按其所属脏腑,并结合其循行于四肢的部位,从而订出各经之名称。

上为手,下为足:

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

手足三阴有少阴、厥阴、太阴之别;手足三阳则有少阳、阳明、太阳之异。

根据阴阳之气的盛衰多少而定:

阴气最盛的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

阳气最盛的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及经筋等都是如此。

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这即是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以及手足阴阳的分类。

4.2.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从上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由此可见,十二经脉不但有其一定的循行走向,而且各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联系途径则体现于交接的规律。

在十二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其交接规律大致为如下三个方面,即:

A.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

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

B.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

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

C.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4.2.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

4.2.3.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头面部位:

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分布特点:

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耳颞部)。

足厥阴肝经也循行于巅顶部;其分布规律: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

躯干部位:

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

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四肢部位: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

内侧分为三阴,外侧分为三阳。

大体上是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四肢的分布:

阳经外侧走,阴经内侧行,表里两经配。

4.2.3.2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如下表: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表                                         里

----------------------------------------------------

手太阴经 -------------------------------- 手阳明经

手厥阴经 -------------------------------- 手少阳经

手少阴经 -------------------------------- 手太阳经

足太阴经 -------------------------------- 足阳明经

足厥阴经 -------------------------------- 足少阳经

足少阴经 -------------------------------- 足太阳经

----------------------------------------------------

 

4.2.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分布于人体之内外,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

经脉所运行之气血,系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布于肺,自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形成十二经的循环。

4.2.5十四经脉流注次序

4.2.6十四经脉的循行 

4.2.6.1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

 

4.2.6.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4.2.6.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4.2.6.3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頦唇沟相交于承浆穴,返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至额。

直行者:

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

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经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

 

4.2.6.4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

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上连舌本,散舌下。

 

4.2.6.5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

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

从心系走出,直行上肺,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4.2.6.6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经手背,沿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4.2.6.7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直行者:

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复出于外,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

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经过臀部,沿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

从后项分出向下,经肩胛内侧,自附分穴挟脊(距背中线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再下行经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4.2.6.8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

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

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4.2.6.9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

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抵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至掌中(劳宫穴),循中指桡侧,出其端。

分支:

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出其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4.2.6.10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向上经手腕背面,沿前臂外侧中线,即尺骨、桡骨之间。

过肘尖,沿上臂外侧至肩部,向前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

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耳上角,再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4.2.6.11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上至头角,向下到耳后,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

分支:

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又折向后下方,过颊,下颈,与前脉合于缺盆后,入体腔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行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

自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至第四趾外侧端。

4.2.6.12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4.2.6.13督脉(见下节4.3奇经八脉)

  

4.2.6.14任脉(见下节4.3奇经八脉)

4.3奇经八脉

4.3.1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故曰“奇经八脉”。

4.3.2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

其走向也与十二经脉不同,除带脉外,余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4.3.3奇经八脉的共同生理功能

A.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联系总任一身之阴经;带脉约束纵行诸脉。

二骄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

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B.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十二经脉气有余时,则蓄藏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由奇经“溢出”及时给予补充。

C.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4.3.4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4.3.4.1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B.分支:

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C.生理功能

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

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

督脉属脑,络肾。

肾生髓,脑为髓海。

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主生殖功能:

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4.3.4.2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B.分支:

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

C.生理功能

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

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4.3.4.3冲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起于胞宫,下出于会阴,并在此分为二支。

上行支:

其前行者(冲脉循行的主干部分)沿腹前壁挟脐(脐旁五分)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其后行者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

下行支:

出会阴下行,沿股内侧下行到大趾间。

B.生理功能

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

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主生殖功能:

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

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

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这里所说的“太冲脉”,即指冲脉而言。

另外,男子或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衰退。

调节气机升降:

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

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

4.3.4.4带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B.生理功能:

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4.3.4.5阴跷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人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矫脉会合而上行。

B.生理功能:

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

4.3.4.6阳跷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

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

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B.生理功能:

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运动。

4.3.4.7阴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足内踝上五寸足少阴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再上行交于任脉的天突穴,止于咽喉部的廉泉穴。

B.生理功能:

维系阴经。

4.3.4.8阳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A.循行部位:

阳维脉起于足太阳的金门穴,过外踝,向上与足少阳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A.生理功能:

维系阳经。

4.4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主要表现于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感应传导,以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等方面。

4.4.1联系作用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这些脏器组织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机能功能活动的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

十二经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络属于脏腑和官窍之间;络脉则能加强表里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经筋与皮部则联络筋脉皮肉。

因此,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则使人体不仅组织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其联络的具体形式是:

A.与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

B.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官窍,多是经脉循行所经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亦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如: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联“目系”。

4.4.2感传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感觉具有的传递通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

经络感传现象,是目前已知的几种经络现象之一,是指当刺激一定穴位时,人体会产生某种酸、麻、胀、重等感觉,并可沿经脉的循行路线而传导放散,这种感传现象,即是通过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而产生的。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所谓的: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可能是对经络感传现象的最早记载。

中医则称之为“得气”或“气至”。

可以认为,经过古代医家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观察,所总结形成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行部位,以及络属脏腑等理论,则正是经络感应传导与放散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4.4.3濡养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方能实现。

故《灵枢?

本脏》说: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指调节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及每日每时,少年,老年,男女发育,女性月经的产生闭止等气血阴阳的变化),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4.4.4调节作用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可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

刺节真邪》)之目的。

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则可对各脏腑机能产生调整作用,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使其兴奋,从而达到协调平衡。

 

4.5腧穴

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

腧穴的“腧”字具有“输注”的含义,穴含有“孔”、“隙”的意思。

《素问气府论》解释穴位是脉气所发。

腧穴是气血输注的部位,针灸按摩刺激点,邪气所克之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所言节者(穴位),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4.5.1穴位的分类

经穴:

凡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因其分布在十四经的偱行路线上,所以以经脉关系密切,能反映和治疗十四经及所属脏腑的病症。

奇穴:

奇穴是指没有归属十四经的腧穴,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

又因其在十四经之外,故又称为“经外奇穴”。

 

阿是穴:

《内经》所言“以痛为腧”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痛处为穴位。

4.5.2腧穴的定位方法

体表标志法:

如双眉中间取印堂,双乳中间取膻中。

简便取穴法:

如取风市,患者双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

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

有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法(一夫法)。

骨度分寸法:

即骨节为主要标记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定出尺寸,用于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无论高矮胖瘦,只要部位相同即尺寸便相同。

4.5.3经络穴位点推作用

疏通经络:

对穴位和经络刺激可以激活和调整经气,使郁闭之气疏通,进而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

调理脏腑:

推拿刺激相关经络穴位,具有双向调整脏腑功能作用。

调和气血:

推拿具有调和气血、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

舒筋活血:

推拿经穴能加强血液循环,肌肉放松,消除疼痛的作用。

4.6点穴的基本手法(学员登录后阅读)

 

4.7催眠常用穴位

4.7.1中府穴(学员登录后阅读)

中府穴:

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性功能:

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

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4.7.2曲池穴(学员登录后阅读)

  

  【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