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91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docx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外科部分-3-2

(总分:

103.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49,分数:

103.00)

1.全胃肠营养液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是

(分数:

2.00)

 A.1:

1

 B.1:

2 √

 C.2:

1

 D.1:

3

 E.3:

1

解析:

[解析]氨基酸注射液内应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外,并含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一般为1:

2。

2.要素饮食,1ml溶液中含有热量

(分数:

2.00)

 A.3

 B.4 √

 C.2

 D.6

 E.5

解析:

3.要素饮食的适应证是

(分数:

2.00)

 A.消化道瘘 √

 B.严重烧伤和感染

 C.坏死性胰腺炎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肝功能衰竭

解析:

[解析]要素饮食常用于消化道瘘、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胰腺功能不全和短肠综合征等。

4.用来代表全身脂肪和肌肉情况的是

(分数:

2.00)

 A.三头肌皮皱厚度

 B.上臂中部周长 √

 C.肌酐/身高指数

 D.血清转铁蛋白量

 E.氮平衡试验

解析:

[解析]因难以直接测定全身脂肪和肌肉,故可用上臂中部周长来代表全身脂肪和肌肉的状况。

5.下列哪项不是输血适应证

(分数:

2.00)

 A.补充营养 √

 B.凝血异常

 C.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D.急性大量失血

 E.重症感染

解析:

[解析]输血适应证为:

凝血异常、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急性大量失血、重症感染。

6.关于输血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

2.00)

 A.加强观察,输血后血袋立即处理掉,以减少对医务人员的污染 √

 B.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血单

 C.输注速度:

依病情而定,成人一般控制在4~6ml/min,小儿10滴左右

 D.老年人和心功能较差者应以较慢速度输注,急性大出血时,可加压快速输注

 E.不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或溶液,以免产生溶血或凝血

解析:

[解析]输血后血袋应保留2小时,以便必要时化验检查。

7.一位术后贫血并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输入以下何种血细胞制品最恰当

(分数:

2.00)

 A.浓缩红细胞 √

 B.洗涤红细胞

 C.冰冻红细胞

 D.少含白细胞红细胞

 E.库存全血

解析:

[解析]输血的适应证是出血(输全血)、贫血(输红细胞)或血浆蛋白过低(输蛋白)等,也就是说,缺什么补什么。

该病人为贫血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输浓缩红细胞可补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之不足,还可避免因输库存全血而增加心脏负担。

8.男性,20岁,急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禁食,当天应补充液体。

下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分数:

2.00)

 A.2000~2500ml液体

 B.50h,碳酸氢钠250ml √

 C.氯化钠5g

 D.葡萄糖150g

 E.氯化钾3g

解析:

[解析]碳酸氢钠不做为术后短期禁食补液的常规。

9.健康成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可通过人体的代偿使之逐渐恢复而不用输血

(分数:

2.00)

 A.600ml √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E.2500ml

解析:

[解析]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20%,经晶体扩容后,如果循环稳定,HCT≥0.3,不必输血。

10.处理循环超负荷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

2.00)

 A.立即停止输血

 B.面罩吸氧

 C.病人平卧,头侧一边,防止血性泡沫痰误吸 √

 D.使用强心、利尿剂,去除过多的体液

 E.四肢扎止血带

解析:

11.下列哪种成分最适合需要多次输血而有发热的贫血病人

(分数:

2.00)

 A.浓缩红细胞

 B.全血

 C.冷冻红细胞

 D.洗涤红细胞 √

 E.血小板

解析:

[解析]洗涤红细胞除去全部血浆和90%白细胞及血小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斥反应。

12.下列哪项不是血液成分制品

(分数:

2.00)

 A.白蛋白

 B.浓缩红细胞

 C.冷沉淀

 D.血浆代用品 √

 E.新鲜冰冻血浆

解析:

[解析]血浆代用品是经天然加工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胶体溶液,不是血液制品。

13.大量输注库存血后引起的并发症不包括

(分数:

2.00)

 A.溶血反应 √

 B.高血钾症

 C.氨中毒

 D.肺梗塞

 E.低钙血症

解析:

[解析]溶血反应常见原因为误输ABO血型不配合的红细胞所致,少数可能由于血液在输入前处理不当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所致。

14.下列哪种疾病,不是输血传播的疾病

(分数:

2.00)

 A.疟疾

 B.梅毒

 C.急性肾功能衰竭 √

 D.乙型肝炎

 E.艾滋病

解析:

15.对输血前血袋中出现不能输注的情况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

2.00)

 A.血浆呈黄褐色

 B.血浆呈玫瑰红色

 C.血浆呈橙黄色,血细胞沉淀 √

 D.血袋中有较多的泡沫

 E.血浆浑浊,有絮状物

解析:

16.输注羟乙基淀粉代血浆时,下列哪项不是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的作用

(分数:

2.00)

 A.增加血容量

 B.维持胶体渗透压

 C.补充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和提供碱储备

 D.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 √

 E.作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容量治疗及手术中扩容的常用制剂

解析:

17.下列哪项不属于成分输血

(分数:

2.00)

 A.输注冷沉淀

 B.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

 C.输注白蛋白

 D.输注丙种球蛋白

 E.预存式自体输血 √

解析:

18.对稀释式自体输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

2.00)

 A.先输最先采集的血 √

 B.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

 C.可节约用血

 D.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

 E.术中的失血是已被稀释了的血液

解析:

[解析]应最先输最后采集的血液,最先采集的由于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和凝血因子宜最后输。

19.麻醉状态下的手术病人,出现溶血反应,下列哪一项对诊断最重要

(分数:

2.00)

 A.溶血性黄疸

 B.血红蛋白尿

 C.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D.手术野渗血,血压下降 √

 E.大量血性泡沫痰

解析:

[解析]手术中病人因无法主诉,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术野渗血和血压下降。

20.一术后病人术后输血50ml,突然主诉头痛、头面潮红、恶心、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剧烈疼痛、心前区压迫感,应诊断

(分数:

2.00)

 A.细菌污染反应

 B.溶血反应 √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E.发热反应

解析:

[解析]头痛、头面潮红、恶心、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剧烈疼痛、心前区压迫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这些都是溶血反应的症状。

21.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引起的并发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

2.00)

 A.低体温

 B.碱中毒

 C.高血钾症

 D.溶血反应 √

 E.凝血功能异常

解析:

22.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宜输血

(分数:

2.00)

 A.出血性疾病

 B.贫血

 C.急性左心衰 √

 D.凝血功能异常

 E.大手术出血

解析:

[解析]急性左心衰时机体对血容量增加承受力小,不宜输血。

23.男,3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6小时入院,输血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39℃),尿量正常,诊断

(分数:

2.00)

 A.过敏反应

 B.变态反应

 C.发热反应 √

 D.细菌污染反应

 E.溶血反应

解析:

[解析]发热反应多由致热原引起,先有怕冷或寒战,随后高热及头痛,血压稳定。

处理宜肌注异丙嗪25mg,症状很快缓解。

24.输血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是

(分数:

2.00)

 A.疟疾

 B.梅毒

 C.回归热

 D.乙型肝炎 √

 E.艾滋病

解析:

[解析]与输血相关传染病有:

①病毒,如HIV、肝炎病毒等;②细菌;③原虫;④螺旋体。

25.关于成分输血的优点,叙述最正确的是

(分数:

2.00)

 A.制品容量小,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B.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少

 C.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D.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E.以上答案都正确 √

解析:

[解析]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少;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26.溶血反应的早期表现是

(分数:

2.00)

 A.腰背剧痛,心前区压迫感 √

 B.局部潮红,荨麻疹

 C.休克、黄疸

 D.血红蛋白尿

 E.皮肤出血点和淤斑

解析:

[解析]通常输血约20ml后,病人即感心前区压迫感,腰背剧痛,出现呼吸急促、寒战、高热,甚至休克,血红蛋白尿等,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则表现为输血后创面广泛渗血和血压下降。

27.女,47岁,因子宫肌瘤、阴道出血先后在某医院输注ABO同型全血两次,共800ml。

两次输血后均出现全身荨麻疹,且有广泛性皮肤瘙痒。

此次入院准备做子宫切除需要输血,最好选择下列何种血制品

(分数:

2.00)

 A.保存全血

 B.红细胞悬液(添加红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洗涤红细胞 √

 E.新鲜全血

解析:

[解析]浓缩红细胞主要用于需补充红细胞的各种贫血;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均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洗涤红细胞还适用于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尿毒症等对血浆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

28.库血保存时间不超过

(分数:

2.00)

 A.3天

 B.1周

 C.3周 √

 D.4周

 E.5周

解析:

[解析]目前常用抗凝剂CPD和ACD抗凝血可保存21天。

29.手术中输血过程发现手术野渗血不止和低血压时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分数:

2.00)

 A.酸碱及电解质失衡

 B.心力衰竭

 C.细菌污染

 D.溶血反应 √

 E.发热反应

解析:

[解析]通常输血约20ml后,病人即感心前区压迫感,腰背剧痛,出现呼吸急促、寒战高热、休克及血红蛋白尿等,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则表现为输血后创面广泛渗血和血压下降。

30.某贫血病人需要多次输血,应予输注

(分数:

2.00)

 A.冰冻红细胞

 B.全血

 C.浓缩红细胞 √

 D.红细胞加血浆

 E.冰冻血浆

解析:

[解析]贫血病人成分输血,应主要补充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用于稀有血型。

31.右旋糖酐最大用量为

(分数:

2.00)

 A.800ml

 B.1200ml

 C.1500ml √

 D.2000ml

 E.2500ml

解析:

[解析]右旋糖酐有引起出血倾向,不应超过1500ml。

女,55岁,3月前曾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1天前突然出现有上腹痛、寒战、高热,呕吐约1000ml,入院后即予输血。

输血10小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迫感,腰背部酸痛,血压8.0/6.0kPa。

(分数:

4.00)

(1).该病人可能发生(分数:

2.00)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

 C.过敏反应

 D.变态反应

 E.细菌污染反应

解析:

(2).该病人应采取的最佳治疗为(分数:

2.00)

 A.抗体克、碱化尿液

 B.抗休克、碱化尿液、利尿 √

 C.抗休克

 D.碱化尿液

 E.利尿

解析:

[解析]紧急处理的重点是抗休克和保护肾功能,包括输氧、注射肾上腺素、静滴氟美松、输入碳酸氢钠、用速尿及甘露醇利尿等,有条件者采用换血治疗法。

∙A.变态反应

∙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溶血反应

∙E.细菌污染反应

(分数:

4.00)

(1).发生在输血1~2小时内的是(分数:

2.00)

 A.

 B. √

 C.

 D.

 E.

解析:

(2).输血的同时输注低渗性液体易发生(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循环超负荷

(分数:

4.00)

(1).女,12岁,输血后90分钟,出现畏寒、寒战、高热,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此时应考虑为(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2).男,75岁,因外伤致失血性休克就诊,经快速输血输液治疗休克纠正,但不久又出现头痛,呼吸急促,发绀,咳嗽并咳吐血性泡沫痰,此时应考虑为(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32.长时间用全胃肠外营养,理想的静脉为

(分数:

2.00)

 A.上肢静脉

 B.头静脉

 C.大隐静脉

 D.颈外静脉

 E.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

解析:

[解析]补给途径分两种:

浅静脉营养(适用于用量小、不超过两周者)、深静脉营养(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33.评价外科病人的营养状态,最简单而实用的指标是

(分数:

2.00)

 A.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B.血清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

 C.握力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D.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 √

 E.氮平衡试验

解析:

[解析]以上选项均为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其中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最简单而实用。

34.下列哪项是肠外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数:

2.00)

 A.局部出血

 B.气胸

 C.空气栓塞 √

 D.损伤胸导管

 E.局部感染

解析:

[解析]空气栓塞严重者可致猝死。

35.哪种病人不需使用全胃肠外营养

(分数:

2.00)

 A.短肠综合征

 B.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

 C.胆囊造瘘术后 √

 D.坏死性胰腺炎

 E.癌肿化疗致严重呕吐

解析:

[解析]全胃肠外营养适应证:

①不能从胃肠道进食的;②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③消化道需要休息;④特殊病情:

如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等。

胆囊造瘘术后不需使用全胃肠外营养。

36.下列哪项不符合全胃肠外营养所用的营养液的要求

(分数:

2.00)

 A.每日供氮应达0

 B.氮(g)和热量比为1:

100kcal √

 C.含有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D.适量补充胰岛素和脂肪乳剂

 E.所补充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一般应为1:

2

解析:

[解析]氮(g)和热量比应为1:

(150~200)kcal/kg。

37.关于营养状态评定的指标,下列哪项不正确

(分数:

2.00)

 A.体重及三头肌皮皱厚度

 B.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C.血糖测定 √

 D.内脏蛋白质测定

 E.氮平衡试验

解析:

[解析]营养状态评定的指标应为:

①体重及三头肌皮皱厚度;②三甲基组氨酸测定;③淋巴细胞计数;④内脏蛋白质测定;⑤氮平衡试验。

38.关于肠内营养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合适

(分数:

2.00)

 A.为方便使用,应一次大量推注营养液 √

 B.为使肠道适应,初用时可稀释12%浓度,以50mL/h速度输入

 C.每8~12小时后逐次增加浓度及加快速度

 D.营养液的输入应缓慢、匀速,常用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

 E.3~4小时后达到全量,即浓度24%,100mL/h,一天总输液量2000ml

解析:

39.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不包括哪一项

(分数:

2.00)

 A.空气栓塞

 B.高血糖

 C.低血糖

 D.不利切口愈合 √

 E.微量元素缺乏

解析:

40.全营养混合液不包括

(分数:

2.00)

 A.葡萄糖

 B.脂肪乳

 C.皮质激素 √

 D.维生素

 E.氨基酸

解析:

41.关于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下列哪项不正确

(分数:

2.00)

 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氨基酸可分为必需氨基酸、条件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

 C.支链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正常机体的蛋白质需要量为0

 E.应激、创伤时的蛋白质需要量1

解析:

42.长期肠外补充营养的首选途径是

(分数:

2.00)

 A.鼻胃管

 B.鼻十二指肠管

 C.头静脉

 D.大隐静脉

 E.颈内静脉 √

解析:

43.下列哪项不是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分数:

2.00)

 A.大面积烧伤

 B.双下肢多发骨折

 C.消化道瘘 √

 D.复杂大手术后

 E.脑外伤引起昏迷的病人

解析:

44.下列哪项不是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原因

(分数:

1.00)

 A.低血糖中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过大

 B.低血糖中由于突然停止输注高浓度葡萄糖(含胰岛素)溶液

 C.机体的糖利用率下降可导致高血糖

 D.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E.葡萄糖输注速度过慢可致低血糖 √

解析:

45.关于人体的能量储备和需要,下列哪项不正确

(分数:

1.00)

 A.机体消耗脂肪时,蛋白质的氧化供能停止 √

 B.饥饿时消耗脂肪供能,对组织器官的功能影响不大

 C.糖原的含量有限,只占一天正常需要量的1/2

 D.蛋白质作为能源会使器官功能受损

 E.机体的能量储备包括糖原、蛋白质、脂肪

解析:

∙A.对静脉壁的刺激很大

∙B.有显著节省蛋白质的作用

∙C.导致高血糖、糖尿甚至高渗性酮性昏迷

∙D.代谢过程无变化

∙E.转化为脂肪而沉积在器官内损害其功能

(分数:

3.00)

(1).24小时补充葡萄糖100g(分数:

1.50)

 A.

 B. √

 C.

 D.

 E.

解析:

(2).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有限,过量或过快输入可能(分数:

1.50)

 A.

 B.

 C. √

 D.

 E.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