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941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拓印教案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拓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拓印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处处弥漫着美的气息,如美丽的风景、图画、音乐等。

本次活动选用的材料都来来源于如钱币,有凹凸面的字、画、树叶等物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幼儿在园里经常做些美工活动,但利用这些物品来进行美工活动,对幼儿来说却充满了新奇,因为兴趣是幼儿探索问题的根源,我利用幼儿熟知的事物,在探索操作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科学课《拓印》,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

  1、知识目标:

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探索拓印的奥秘。

  2、技能目标:

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拓印。

  3、情感目标:

让幼儿对拓印产生兴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

让幼儿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尝试、再操作,加上教师的指导,对拓印的方法有所了解。

  难点是:

引导幼儿探索拓印的奥秘,让幼儿观察,发现,引起兴趣。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进行操作,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为什么会印在纸上画,想办法知道。

教师作为引导者及支持者,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探索拓印的奥秘。

因此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

  1、各种各样的树叶,硬币,有凹凸面的字画若干。

  2、教师范例画一幅。

  3、胶棒、纸、铅笔人手一份。

  根据《纲要》中对科学所定的目标、内容等要求,结合本次活动的重点及难点,我为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流程是:

  激发兴趣——探索讨论——动手操作——互相交流——继续操作——展示作品

  一、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发现其中的秘密,引出兴趣。

“小朋友看看这幅画和你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吗?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二、探索讨论

  幼儿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并探索其中的秘密。

“小朋友想想这是怎么画上去的,你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再告诉老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三、动手操作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来进行拓印示范,然后请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每个盘里都有许多材料,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来进行拓印,看看你们选择的材料拓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

”在操作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幼儿发展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可进行个别指导,为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多注意幼儿操作过程。

  四、互相交流

  幼儿自选材料后,与其他幼儿交流自己选的材料是否能拓印,拓印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你的画拓印好了吗?

如果印不出来,为什么呢?

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有没有印出来?

为什么?

  五、继续操作幼儿失败后,发现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尝试、探索来解决问题。

只有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才能再创新。

掌握了拓印的方法及什么样的物品才能进行拓印。

小朋友发现有的物品可以拓印而有的物品没法拓印,为什么呢?

原来只有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才能拓印,较薄的可以拓印,过厚的物品不易拓印,在拓印时还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六、展示作品

  幼儿拓印完,请每位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区,进行展示。

一起分享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本次教学活动按照新《纲要》的要求,以幼儿为主,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

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观察法:

教师出示范例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事物的特点及获取一些感性经验。

教师要引导幼儿全面、系统、有序的观察,即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整体,又要引导观察其细节。

以保证幼儿观察的全面性,同时要为幼儿创设自由的观察空间,以免造成幼儿被动学习。

  2、讨论法:

教师通过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学习在“碰撞”中对不同观点进行相互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培养幼儿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品质,接纳、尊重同伴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方法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并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思维社会化。

  3、尝试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带幼儿选择材料进行拓印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在失败中吸取经验,享受探索的过程。

教师要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探索的兴趣,鼓励幼儿进行猜想并对其验证,让幼儿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及成功的体验。

此法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新《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形式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此外我还运用加入了操作法、审美熏陶法、激励法,使整节课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和谐统一。

同时促进了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的发展。

  效果:

本节活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教授,幼儿学习的旧观念,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探索问题,操作解决,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保持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喜欢参与。

我预想本节活动的效果应该不错。

玩滑梯的安全及伤害说明

案例

下午,我们班的孩子在玩滑梯,大家都很遵守规则,开心地滑着。

突然发生了一个小意外,陶宝在滑滑梯的时候太兴奋,因为急着往下滑,没有坐好,结果他一条腿弯着就滑下来了,当滑到底的时候,弯着的腿先着了地,好在他滑得不是太快,没有造成伤害。

分析与措施

分析

1.班里幼儿对滑梯很感兴趣,每次户外活动时,我都会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滑滑梯,每次都提醒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

排队、不争抢、不倒着滑滑梯。

2.陶宝在玩滑梯的时候可能过于兴奋,还没有等前面的小朋友滑下去就紧跟着往下滑了,没有控制好姿势。

措施

1.让配班教师负责其他幼儿继续滑滑梯。

教师让陶宝暂时停止滑滑梯,检查了他的身体,并询问他是否有疼痛的地方。

2.告诉该幼儿,下次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动作不能太快,要坐稳了再向下滑。

3.向全体幼儿再次强调规则:

滑滑梯的时候,一定要坐好以后再向下滑,不能弯着腿滑。

二、玩滑梯的伤害说明

伤害预见

1.玩滑梯的时候过于拥挤,易导致幼儿被挤倒。

2.滑梯零件松散、凸起,易导致幼儿被磕伤。

3.幼儿头朝下往下滑,易导致头先着地被磕伤。

4.滑梯攀爬入口无防护,易导致幼儿从滑梯上摔下。

5.前面的幼儿没滑到底,后面的幼儿就接着滑下来,易导致前面的幼儿被压倒或踹伤。

伤害面对

1.教师应保持冷静,先检查幼儿受伤的部位,查看幼儿是否伤到了骨头,如果幼儿不能移动,请保健医到现场检查幼儿的情况。

2.如果是皮外伤,带幼儿到保健室进行处理即可;如果伤情严重要将幼儿送到医院医治。

伤害补救

1.受伤幼儿在园期间,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受伤的幼儿,在离园时将幼儿的情况告知家长,做好家园共护。

2.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滑滑梯的安全。

3.日常生活中,通过身边发生的伤害事例教育幼儿,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