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政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2106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苏州历史政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历史政治.docx

《苏州历史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历史政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历史政治.docx

苏州历史政治

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4.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

2.“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郡、县两级行政区划。

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秦朝实行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农耕织布炼水银、朱砂

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5.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6.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

“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

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

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7.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

8.主题最恰当的是①农业合作化;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9.“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

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

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第10题第15题

10.不符合史实的是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文革”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11.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中国经济总体上比美国落后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

“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

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恩格斯说:

“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14.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

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

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

A.1688年宫廷政变B.《权利法案》颁布C.《独立宣言》发表D.《人权宣言》制定

15.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B.殖民霸权的确立C.垄断组织的出现D.工业革命的发展

16.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人使用

1840年前后

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17.“……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固有观念。

”造成这次打击是A.牛顿B.达尔文C.爱迪生D.爱因斯坦

18.右图说明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A.巴黎和会B.华盛顿C.慕尼黑D.雅尔塔

19.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第一任务是

A.突袭波兰B.突袭苏联C.偷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

20.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第18题第20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商朝时期,因书写材料不同而形成了甲骨文和金文两种文字。

22.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3.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4.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欧洲的社会进步。

25.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形成了“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互相竞争”的局面。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西汉史学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

28.1935年1月,▲会议的召开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的伟大决策。

29.20世纪20年代,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材料二

材料一

30.(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1)材料一图片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

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2分)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苏州的那段运河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2分)

3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

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

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

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

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1分)

3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分)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2分)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D

3.B

4.C

5.A

6.A

7.B

8.D

9.B

10.C

11.A

12.D

13.A

14.B

15.D

16.C

17.B

18.A

19.C

20.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A

22.A

23.B

24.A

25.B

26.A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司马迁《资治通鉴》

28.遵义改革开放

29.新经济罗斯福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

(1)通道:

丝绸之路。

(1分)

意义:

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发展。

(任答一点给1分)

(2)名称:

江南河。

(1分)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任答一点给1分)

(3)变化:

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1分)

原因: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

(任答一点给1分)

31.

(1)运动: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任答三点给3分)

(2)特点:

现代化启蒙。

(1分)

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任答一点给1分)

(3)作用:

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任答一点给1分)

32.

(1)核心内容:

美苏冷战或两大阵营的对峙(美苏对峙、冷战对峙)。

(2分)

(2)计划: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分)

目的:

防止革命;控制西欧;遏制(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任答一点给1分)

(3)评价:

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代价;又推动了科技发展。

(任答两点给2分)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I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

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16分。

1.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正式交付海军。

A.武汉舰  B.中山舰  C.辽宁舰  D.昆仑舰

2.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  。

A.医学奖B.文学奖C.物理学奖D.化学奖

3.2012年11,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A.16  B.17  C.18  D.19

4.2013年3月26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 举行。

A.俄罗斯莫斯科 B.中国上海   C.印度新德里   D.南非德班

5.2012年10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  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发布。

A.体育  B.智育  C.美育   D.德育

6.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我国重视保护学生的

A.智力成果权 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  D.生命健康权

7.专门成立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庭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C.社会保护 D.学校保护

8.下列情形中错误做法是

A.夜里家中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电灯,然后去关闭煤气阀门

B.被困在失火房间,用湿布捂住口鼻,防止烟呛窒息

C.被坏人劫持时,冷静沉着,记住坏人特征,不做无谓抵抗

D.一人在家时,面对陌生人叫门不随意开门,注意保护自己

9.“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属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②受从众心理影响的行为

③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④要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0.据新华网报道,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主要保护了公民的

A.受教育权      B.隐私权C.劳动权        D.平等权

11.某市民利用自己的博客发布了一条某地十多人患禽流感死亡的虚假信息。

发帖者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这说明

A.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B.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受限制的

C.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必须以遵守法律为前提

D.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发表言论纯属个人私事

12.“爷爷的偶像是江姐,爸爸的偶像是雷锋,我的偶像是杨利伟。

”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④是与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的

13.“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可以震倒我们的房屋,但震不垮我们的脊梁。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C.勤劳节俭D.爱好和平

14.下表是我国与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的比较:

科技研发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

中国

1.4%

50%

40%

创新型国家

2.0%

30%

70%

启示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必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②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5.上述材料表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D.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6.上述材料还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决定权

C.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D.最高国家审判机关,行使国家审判权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基本政策。

    

18.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就是指各民族充分行使平等的权利。

19.生产“毒羊肉”、“毒生姜”等有毒食品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20.下图中的主人公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权利与义务关系。

 

21.合作促进发展,竞争则阻碍发展。

 

22.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3.挫折对所有人的影响都是一样的,都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24.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因此,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6.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表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是意味着风险和挑战。

 

第Ⅱ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要回答: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7.材料一:

苏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中的有关数据

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比上年增长(%)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均在14%以上

38000

20000

注:

2012年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苏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增加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提高民生质量。

更大力度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4分)

(2)我市应如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

(4分)

28.

(1)在讨论中有同学认为:

实现个人的成才梦想就在于个人奋斗。

”请你运用九年级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分)

(2)请你运用九年级“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的有关知识,就中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成才梦想拟写一份发言提纲。

(注意:

至少写出三个要点,多写不扣分)(3分)

四、分析说明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9.某校九年级

(2)班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

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有关太湖保护的法律和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民的环保意识和道德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太湖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和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太湖水资源保护的监督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

(1)针对以上问题,请你运用八年级或九年级“法律部分”的有关知识,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太湖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依据)。

(6分)

(2)将同学们的建议反映给有关国家机关可通过哪些渠道和形式?

并请说明参加这类活动对中学生自身成长有何意义(例如:

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4

(注意:

每项都只需列举一条。

多列举不扣分。

回答“意义”时不得与举例雷同。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6分)

1

2

3

4

5

6

7

8

C

B

C

D

A

D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C

D

B

C

C

A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B

A

A

B

A

B

B

B

B

27. 

(1)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人水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人增长速度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但城乡居民收人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发展还不够协调。

(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收人分配公平;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分。

答出四点给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8. 

(1)认为个人成才需要奋斗是正确的。

因为,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②但认为个人的成才就在于个人的奋斗是片面的。

因为,个人离不开社会。

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分。

如从“成才的因素”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确立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奋斗的志向;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等。

(分。

答出三点给3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 

(1)不断完善法律和法规,理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理由是道德与法律紧相连,要坚持以德治国;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