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24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诊断学教材01Word下载.docx

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①下午3-5时热甚,称为日晡潮热,又称“阳明潮热”。

见于阳明腑实证。

②午后及夜间低热:

阴虚、瘀血

③身热夜甚,可见于温病热如营血。

3.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征。

(1)恶热往来,发无定时:

见于少阳病。

(2)恶热往来,发有定时:

见于疟疾。

(3)恶热往来亦可见于气郁化火。

二、问汗

(一)病理性汗出的概念及诊断意义:

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汗多,或仅见身体某一局部汗出,为病理性汗出。

是诊断病邪性质及人体阴阳盛衰的依据之一。

(二)问汗的内容:

有汗无汗、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其主要兼症等。

1.有汗无汗:

可判断病邪的性质和病证之虚实。

(1)表证有汗:

见于中风表虚证或外感风热之表热证。

(2)表证无汗:

见于外感风寒之表寒证。

(3)里证汗出:

见于里热证;

阳气亏虚卫表不固;

阴虚内热迫津外泄。

(4)里证无汗:

见于久病阳虚或津血亏耗。

(二)特殊汗出:

在汗出时间和状况等有特殊表现的病理性汗出。

1.自汗:

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更甚。

多见于气虚证、阳虚证。

2.盗汗:

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

多见于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

3.绝汗:

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汗不止。

将导致亡阴、亡阳。

若高热烦渴,汗出如油,热而粘手的为亡阴之汗;

身凉肢厥,大汗淋漓,汗稀而冷的为亡阳之汗。

4.战汗:

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恶寒战粟而后汗出。

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若“汗后脉静,身凉则安;

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三)局部汗出

1.头汗:

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

2.半身汗:

中风、截瘫、痿病。

3.手足心汗:

阴虚内热、阳明热盛、中焦湿热。

4.心胸汗出: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5.阴汗:

指外生殖器、阴囊及其周围部位出汗较多。

多属下焦湿热。

三、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要点:

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等。

(二)疼痛的病因病机:

属实者,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食滞、虫积所致,其病机是不通则痛;

属虚者,多因气血不足,阴精亏损所致,其病机为不荣则痛。

(三)问疼痛的性质

1.疼痛的性质及意义

胀痛:

疼痛而胀。

多为气滞。

头目胀痛,多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

刺痛:

痛如针刺。

多为瘀血。

绞痛:

剧痛如刀绞。

多为有形实邪阻闭或凝滞所致。

隐痛:

疼痛可忍,但绵绵不休。

多属虚证。

冷痛:

痛有冷感而喜暖。

多为寒凝或阴虚所致。

灼痛:

痛有灼热感且喜冷恶热。

多属热证。

重痛;

痛有沉重感。

多属湿盛的表现。

走窜痛:

痛处游走不定。

多为气滞或风湿痹病。

固定痛:

痛处固定不移。

胸胁脘腹等处出现固定作痛,多属血瘀;

肢体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多为寒湿痹证。

掣痛:

抽掣牵扯而痛。

多为经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

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空痛:

痛有空虚之感。

多属气血精髓亏虚的表现。

2.疼痛之虚、实证的鉴别要点

新病暴痛,痛势较剧,持续不解,痛而拒按者,多属实证。

久病痛缓,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者,多属虚证。

(四)疼痛的部位

1.头痛:

头痛连项,病属太阳经;

两则头痛,病属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属阳明经;

巅顶痛,病属厥阴经。

头痛有虚实之分,凡因外邪、痰饮瘀血等阻滞所致者,多属实;

凡因正气不足所致者,多属虚。

2.胸痛:

胸部为心肺所居,故胸痛多为心肺病证。

左胸心前区憋闷疼痛,见于胸痹,多因痰浊、瘀血等阻滞心脉所致;

胸痛剧烈,手足青冷,见于真心痛,因心脉急骤闭塞所致。

肺病胸痛吐脓血者,多属肺痈;

高热咳喘而胸痛者,属肺热;

胸痛而伴有潮热盗汗者,属肺痨。

3.胁痛:

肝与胆位于右胁,而两胁均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故胁痛多为肝胆病证。

如肝郁气滞、肝胆火盛、肝胆湿热以及悬饮等病证。

4.脘痛:

脘是胃腑所在部位,故又称胃脘痛,病变在胃。

进食后痛加剧者,多属实证;

进食后痛得缓解者,多属虚证。

5.腹痛:

腹部分为大腹、小腹、少腹等部位。

根据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可察知病变所属不同脏腑。

脐以上为大腹,病属脾胃。

脐以下为小腹,病属肾、膀胱、大小肠、胞宫。

小腹两侧为少腹,病属足厥阴肝经。

6.背痛:

背部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所过,背部疼痛常与上述经脉相关。

如脊痛不可俯仰者,多因寒湿或督脉损伤;

背痛连项者,常为风寒客于太阳经脉所致。

7.腰痛:

腰部酸痛,痛以两侧为主者,多属肾虚;

腰脊或腰骶部疼痛者,多为寒湿痹证,或瘀血组滞;

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放射,多属结石;

若腰痛连腹,绕如带状,为带脉损伤。

8.四肢关节、肌肉痛:

常见于痹病,多由风寒湿邪所致;

若四肢疼痛乏力者,多为脾胃虚损;

如独见足跟或腰膝酸痛者,多属肾虚。

9.周身疼痛:

是指头身、腰背、四肢均觉疼痛者。

一般来说,新病周身疼痛,多属实证,以感受风寒湿邪为多。

若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疼痛,多属虚证,是气血亏损,经脉失养所致。

四、问头身胸腹

问头身胸腹不适的范围:

除疼痛之外,头身、胸腹部位的其他不适,如头晕、心悸、脘痞、胸闷、胁胀、腹胀、身重、麻木等。

1.头晕:

患者自觉头脑晕旋,重者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站立不稳。

问头晕要问引发或加重头晕的因素及兼症。

头晕常见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内阻、瘀血阻滞等证。

2.胸闷:

患者自觉胸部有痞塞满闷之感。

(1)胸闷胁胀者:

属肝气郁结。

(2)胸闷气短者:

属心阳气不足。

(3)胸闷刺痛者:

属心血瘀阻。

(4)胸闷痰多者:

属痰湿阻肺。

3.心悸:

病人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

是心神和心脏病变的主要症状。

心之阴、阳、气、血亏虚,心血瘀阻等皆可引起本症。

心悸、惊悸、怔忡的关系与区别:

惊悸、怔仲均属心悸,是病人心跳悸动不安,不能自主的症状。

惊悸是心悸而惊、恐惧不安的症状,多时发时止,全身情况较好,病情较轻;

怔忡是心跳剧烈,自觉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持续时间较长,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

4.胁胀:

胁肋的一侧或两侧胀满不舒的感觉。

主要见于肝胆病变,如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可出现本症。

5.脘痞:

病人自觉胃脘部胀闷不舒。

是脾胃病变反映。

脘痞而嗳腐吞酸者,为饮食伤胃;

脘痞而恶心,苔腻者,为湿邪困脾;

脘痞而食少,便溏者,为脾胃虚弱。

6.腹胀:

病人自觉腹部胀满痞塞不舒,如物支撑。

多反映脾胃或胃肠病证。

腹胀喜按者属虚,多见于脾胃虚弱;

拒按者属实,多因食积、热结所致。

腹胀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称为鼓胀。

7.身重:

病人感觉身体沉重酸困。

多与湿病及气虚相关。

8.麻木:

麻木是指病人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多为气血亏虚、肝风内动、痰湿瘀血阻络的病理反映。

9.阳痿:

肾阳虚、肝郁、肝胆湿热

10.遗精:

包括梦遗、滑精,可因于肾阴虚、肾气虚等。

五、问耳目

问耳目可诊察耳目局部病变及肝、胆、肾、三焦等脏腑病变。

(一)问耳

1.耳鸣

(1)暴发耳鸣,声大如雷,或如潮水声,按之鸣声不减者:

实证。

(2)渐觉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

虚证。

2.耳聋

(1)新病暴聋者:

多属实证。

(2)久病渐聋者:

3.重听:

是听声音不够清楚,声音重复。

(1)骤发重听者:

见于痰浊。

(2)渐致重听者:

见于肾虚。

(二)问目

1.目痒:

两目痒甚,伴灼热者,多属火热;

目微痒而势缓者,多属血虚。

2.目痛:

痛剧者,多属实证,多为肝火上炎、处感风热;

痛微者,属虚证。

多为阴虚火旺。

4.目眩:

指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如有花物、蚊蝇飞动。

病机同头晕。

5.目昏:

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

6.雀盲:

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

7.歧视:

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

六、问睡眠

睡眠的生理与卫气循行、阴阳盛衰、气血盈亏、心肾的功能有关。

(一)失眠

失眠的含义:

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睡易惊醒,甚至彻夜不眠。

失眠的原因:

营血不足,心神失养;

阴虚火旺,内扰心神;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不安。

(二)嗜睡

嗜睡是指不论昼夜皆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

嗜睡与昏睡的区别:

嗜睡呼之即醒,醒时神志清楚;

昏睡呼之不醒,神志不清,属昏迷范畴,如温病出现高热昏睡,是热入心包之象。

嗜睡的病机:

痰湿困脾——困倦嗜睡,伴胸闷、苔腻。

心肾阳虚——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畏寒肢冷,脉微细。

脾气不足——饭后嗜睡,食少纳呆。

七、问饮食

(一)口渴与饮水

1.口不渴饮:

多见于寒证、湿证或无明显燥热之证。

2.口渴欲饮:

多见于燥证、热证。

3.大渴喜冷饮:

里热炽盛,津液大伤。

4.口渴多饮,多尿:

消渴病。

5.渴喜热饮,饮量不多:

痰饮内停或阳虚水津不布。

6.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内有瘀血。

7.口渴而不多饮,兼有身热不扬:

湿热内蕴

8.口渴而不多饮,见有身热夜甚:

热入营分。

8.先渴饮而后作呕,或饮后即吐:

水饮内停的水逆证。

9.先呕吐而后渴欲饮水:

津伤饮水自救之象。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

指不想进食,食量减少。

又称纳呆、食少、食欲不振等。

见于脾胃虚弱、湿邪困脾、食滞胃脘。

2.厌食:

指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

厌食兼嗳气酸腐,脘腹胀满者,见于食积。

厌食油腻食物,兼脘腹胀满者,为脾胃湿热。

厌食油腻厚味,兼胁肋疼痛者,为肝胆湿热。

孕妇厌食,轻者多属生理现象。

若伴有严重呕吐者,属妊娠恶阻。

3.消谷善饥:

食欲过旺,食后不久即有饥饿感,进食量多。

消谷善饥,形体消瘦者,常为消渴病,因胃火亢盛。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者,则多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

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多属胃阴不足之证。

蛔虫内扰也可见之。

5.嗜食异物:

常见于虫积。

8.除中:

指危重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

是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

(三)口味

1.口淡乏味:

多属脾胃虚弱,也可见于寒证。

2.口甜:

多属脾胃湿热,也可见于脾虚。

3.口粘:

主湿证。

4.口酸:

多为宿食停滞、肝胃郁热。

5.口苦:

多为各种热证,以心火、肝胆火为多。

6.口咸:

多为肾病及寒证。

7.口涩:

多为燥热伤津、脏腑热盛。

八、问二便

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

因于热、虚所致。

(2)泄泻:

指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多属大肠湿热,或食滞胃肠,或脾胃虚寒,或肾虚命门火衰。

完谷不化:

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久病多属脾虚、肾虚,新病多属伤食。

溏结不调:

大便时干时稀,属肝脾不调;

大便先干后溏,属脾虚。

脓血便:

大便中夹有脓血粘冻,多见于痢疾、肠癌。

便血:

血色鲜红者,为近血,出血部位多在肛门附近;

血色按红或紫黑,为远血,出血部位多在胃部。

肛门灼热:

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多见热泻或湿热痢。

里急后重:

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

为痢疾主症之一。

排便不爽:

见于肝脾不调、大肠湿热、伤食。

肛门气坠:

见于中气下陷。

泻下黄糜,色黄味臭:

属大肠湿热。

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是谓五更泄,由肾虚命门火衰,阴寒湿浊内致。

(二)小便

1.尿量增多:

多属虚寒,也常见于消渴病。

2.尿量减少:

多见各种热证或水肿病。

3.小便频数:

指排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

短赤急迫者,多为下焦湿热;

尿多而频者,多为肾阳气虚。

4.癃闭: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曰隆;

小便不通,点滴不出,称闭,统称隆闭。

可由肾虚、湿热、结石、瘀血引起。

5.小便涩痛:

排出不畅而痛,多见于淋病。

6.余溺不尽:

小便后点滴不尽。

7.小便失禁:

小便失控而自遗。

8.遗尿:

睡中小便自遗。

九、问经带

(一)月经

1.月经生理

(1)经期:

28日左右行经1次,行经期一般3~5日。

(2)经量:

50~100ml。

(3)经色:

正红色。

(4)经质:

不稀不稠,不夹杂血块。

2.经期异常

(1)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经常提前7日以上。

属气虚或血热。

(2)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经常错后7日以上。

虚者多由营血亏损或阳气虚衰所致;

实者多因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探视阻滞。

(3)经期错乱:

月经周期或提前或错后不定。

虚者多因脾肾虚损所致;

实者多由肝气郁滞所致。

3.经量异常

(1)月经过少:

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

虚者多因营血衰少,肾气亏虚所致;

实者多由寒凝、血瘀、痰湿阻滞而致。

(2)月经过多:

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多由血热或气虚所致。

(3)崩漏:

非经期阴道出血。

势急量多者为崩;

势缓量少者为漏。

多因热伤冲任、瘀阻冲任或脾肾气虚所致。

(4)经闭:

行经年龄末孕而停经超过3个月,以及非哺乳期月经不来潮者。

虚者多由气虚血亏所致;

实者多因气滞血瘀或寒凝痰阻所致。

4.经色、经质异常

(1)经色淡红质稀:

血少。

(2)经色深红质稠:

血热。

(3)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寒凝血瘀。

5.痛经:

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甚至难忍。

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多属气滞血瘀;

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多为寒凝或阳虚;

若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为气血两虚。

(二)带下

1.白带:

带下色白量多,质稀,淋漓不绝。

多因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所致。

2.黄带:

带下色黄,质粘而臭秽。

多由湿热下注所致。

3.赤白带:

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杂见。

多因肝经郁热或湿热下注所致。

 

第二章望诊

第一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神与精、气的关系非常密切,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三者盛则同盛,衰则同衰。

所以,观察病人神的旺衰,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故《内经》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二)神的具体表现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的体现,具体反映于人体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而望诊的重点又在于观察两目。

(三)神气的分类及判断

神的表现可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四种。

1.得神:

又称有神。

得神的表现:

目光灵活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神情自然,肌肉未削,动作自如,神识清楚,言语清晰等。

得神的意义:

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的表现。

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病轻。

2.少神:

又称神气不足。

少神的表现:

面色暗淡少华,精神不振,机体倦怠,动作迟缓,思维迟钝,声低少语。

少神的意义:

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

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也可见于体弱者。

3.失神:

又称无神。

失神的表现:

面色晦暗暴露,精神萎靡,表情呆滞,肌肉已脱,体态异常,意识朦胧,语声断续,甚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失神的意义:

脏腑精气虚衰,病情较重。

4.假神:

是危重病人出现一些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现象。

假神的表现:

目似有光,但眼珠呆滞;

原是面色晦暗,忽然泛红如妆;

原是精神衰颓,突然精神一时振作;

原是神昏,突然烦躁不安;

病人本来不欲饮食,突然能食;

原是声微懒言,突然声高多语。

假神的意义:

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古人比作“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假神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突然出现和迅速消失两个方面。

所谓“突然出现”,是指精神“好转”与危重的病情不符。

如病人本来精神萎靡或神昏,突然神识清醒,欲见亲人;

病人本来面色晦暗,突然两颧泛红如妆;

病人本来不欲饮食,突然能食。

所谓“迅速消失”,是指假神是暂时的,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出现假神的病人也多在短时间内死亡。

重病好转,是病人由重而轻,由失神向得神转变。

其好转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渐的,如食量渐增,精神渐佳,面色渐润等。

其中任何一项好转,都与整个病情相一致。

这与假神的突然出现,“好转”与整体状况不统一,且为时短暂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望色

(一)望色的原理

1.面部的血脉丰富,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故《内经》说: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所以望面色就可以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

2.面部与脏腑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可以反映在面色。

故通过望面色就可以了解内脏的病变。

所以,望色主要望面色。

(二)色与泽的意义

望面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

1.面部的颜色属血、属阴。

可以反映血液的盛衰和运行情况。

在病理上,可以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变。

如“青黑为痛”,指疾病的性质;

“青为肝”、“黑为肾”,指疾病的部位。

2.面部的光泽属气、属阳。

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

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凡面色荣润光泽者,为脏腑精气不衰,属病轻或无病;

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主病重。

(三)常色与病色

1.常色

常色的特点:

明润、含蓄。

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主色:

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其面色、肤色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中国人的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客色:

人的肤色,特别是面色,随季节、昼夜、气候等的不同,而也有相应的正常变化,此种变化叫客色。

2.病色

病色的特点:

晦暗、暴露。

一般而言,新病、轻病、阳证面色鲜明显露但尚有光泽,而久病、阴证则面色暴露与晦暗并见。

善色:

即面色光明润泽。

见于病者,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

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故称善色。

恶色:

即面色枯槁晦暗。

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

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故称恶色。

(四)五色主病

1.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

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

面色白光白者,多属阳虚证;

若白光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者,多属阳气暴脱或阴寒内盛。

2.黄色:

主脾虚、湿证。

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

面色萎黄者,属脾胃气虚。

是因脾胃虚衰,水谷精微生成不足,机体失养,面色淡黄无华而呈萎黄。

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

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

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

面黄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

3.赤色:

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4.青色: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所致。

面色青黄,又称苍黄,可见于肝郁脾虚的病人。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

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属血瘀日久所致。

(五)望色十法

1.浮沉:

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表,主表证;

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主里证。

面色由浮转沉,是邪由表入里;

由沉转浮,是邪自里达表。

2.清浊:

清是面色清明,主阳证;

浊是面色浊暗,主阴证。

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

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3.微甚:

微是面色淡浅,主虚证;

甚是面色深浓,主实证。

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致实;

由甚转微,是病由阴转阳。

4.散抟:

散是面色疏散,主新病,或病邪将解;

抟是面色壅滞,主久病,或病邪渐聚。

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

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5.泽夭:

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

夭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

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重危;

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三、望形

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的异常表现来诊察病情。

(一)望形诊病的原理

形体与脏腑密切相应,脏腑精气充养形体,脏腑精气的盛衰和功能的强弱可通过形体反映于外。

不同的形体气阴阳盛衰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发展转归也不同。

所以,望形体可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抗病能力的强弱,以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预后。

(二)望形体的内容

1.形体强弱

身体强壮,示内脏充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身体虚弱,示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

2.形体胖瘦

体胖能食,肌肉坚实,神旺有力,为形气有余。

属精气充足,身体健康。

体胖食少,肉松皮缓,神疲乏力,为形盛气虚。

属阳气不足,多痰多湿。

体瘦颧红皮肤焦干,为形瘦阴虚。

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

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为脏腑精气衰谒,气液干枯。

属病危。

3.体质形态

阴脏人:

体型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

阳较弱而阴偏旺,患病易从阴化寒。

阳脏人:

体型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俯,阴较亏而阳偏旺,患病易从阳化热。

平脏人:

体型介于前两者之间。

阴阳平衡,气血调匀。

四、望态

望态,又称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望姿态诊病的原理:

一是病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