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726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9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docx

02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208

 

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说明书

 

东莞市万江区办事处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2008.12

前言

2006年7月,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把“创园”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城市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的是打造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和谐幸福家圆。

借此契机,结合环境“五整治”活动,全市各镇街结合各自发展特征开展绿地系统规划。

万江区位于东莞市区的西部,是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江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万江按照“一城、两区、三河、四带、五组团”的发展格局,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优化城市环境,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设宜居、宜业万江,打造“水岸新城、和谐万江”的城市形象。

2007年3月,受万江区办事处的委托,我院承担了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

随后项目组着手进场踏勘、收集基础资料、确立构思原则,5月份形成了规划初步方案,与规划所多次交流后于9月份正式向区领导汇报,规划方案的整体构思和空间布局得到充分的肯定,于2007年11月份召开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会。

会后,项目组针对各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邀请了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技股股长刘颂颂高级农艺师作为项目顾问,形成了本规划的最终成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万江区办事处的重视和支持,使本次规划能够顺利的开展,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篇1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意义1

(一)规划背景1

(二)规划目的与意义2

二、工作阶段划分与技术路线3

(一)工作阶段划分3

(二)技术路线4

第二部分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

一、概况及现状分析5

(一)概况5

(二)城市绿化现状调查分析7

二、万江区规模确定15

(一)万江区与东莞市对比分析15

(二)相关规划指引与万江区未来规模确定17

三、重点问题思考20

(一)如何确定合理的绿化建设指标20

(二)充分体现滨水地区建设的特点20

(三)充分考虑滨水地区和全区的关系20

(四)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21

(五)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和景观特色21

(六)滨水地区用地功能的重组21

(七)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22

(八)滨水地区开发和防洪设施的关系22

(九)重视渐进式开发与可操作性23

四、规划总则23

(一)规划范围23

(二)规划年限2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23

(四)规划理念26

(五)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27

五、城市绿地空间结构29

(一)规划结构29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文化意义30

六、城市绿地系统布局33

七、城市绿地分类规划33

(一)规划手段33

(二)城市绿地分类34

(三)公园绿地(G1)规划35

(四)生产绿地(G2)规划42

(五)防护绿地(G3)规划44

(六)附属绿地(G4)规划46

(七)其他绿地(G5)规划52

八、园林绿化植物规划52

(一)园林植物种植与生长现状53

(二)植物资源与生长环境分析57

(三)规划原则58

(四)园林植物规划58

九、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65

(一)总体现状分析65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65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66

(四)保护措施与对策67

(五)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68

十、古树名木保护规划68

(一)古树名木范畴及分级标准68

(二)古树名木分布、数量及树种69

(三)古树名木保护规划74

十一、分期建设规划75

(一)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75

(二)中期建设规划(2011-2015)76

(三)远期建设规划(2016-2020)76

十二、实施措施77

(一)法制保障措施77

(二)行政管理措施77

(三)资金保证措施78

(四)舆论宣传措施78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篇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意义

(一)规划背景

1、国家和省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的要求

近几年来,东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与环保意识,因此,城市建设比较分散和零乱。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膨胀,城市环境和自然生态存在着恶化的趋势。

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新的理念的提出,引发了政府对发展转型期的思考,即如何保证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何搞好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现代文明城市成为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

2、东莞市美化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整治的相关要求

2005年东莞市政府提出东莞生态整治的目标,并指定了《东莞市整治生态环境工作指引》,要求全市各镇区创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绿化体系,维系东莞生态安全格局。

万江区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品位提升,努力扩大生态绿化的覆盖面,全力打造水岸新城。

新一轮的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城市环境的竞争”。

通过绿地系统的建设,全面提高万江的整体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

3、万江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万江区的“十一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万江坚持“工贸万江、水岸新城”的发展定位,按照“一城、两区、三河、四带、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城市建设辐射带动战略,注重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优化城市环境,逐步提高城市档次、品位和形象。

在此基础上,区政府提出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建设宜居宜业万江。

4、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重要性

2002年,在《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的框架和基础上,东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15)》,规划区域为97平方公里,对于东莞市市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没有完全包括万江区,因此,03版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发展空间不适合万江区生态建设的需求。

2006年,为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东莞市政府组织了《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范围覆盖全市域,其中市区171平方公里是规划重点地区。

从规划区范围来看,也没有包括万江整个行政区范围,因此,在人均指标以及区域绿地规划中存在缺失,需要补充区级绿地系统规划。

近年来,万江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建成区依托东江支流迅速扩张,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需要更多的城市绿地来为市民开辟更多的绿化休闲空间,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安排新的空间布局。

东莞市要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力争城市绿化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创园作出贡献。

此外,国家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要大力建设节约型绿地,绿地系统规划要相应的提出建设指引。

结合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新的发展态势,以及城市到2020年的远期发展目标,万江区办事处提出,以“创园”及“五整治”为契机,构建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沿东江及支流的“绿色珠链”,打造“工贸万江、水岸新城”的城市形象;因此委托编制万江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及重点地段园林景观详细规划。

(二)规划目的与意义

1、科学规划,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具有万江完整的城市绿化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从绿地系统的布局、数量、种类等各个方面注重生态效益的综合发挥,以求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最大化。

2、以创园为契机,协调城市各类绿地全面均衡发展,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万江区对于公园绿地建设比较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各个社区均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小区游园,但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建设仍有待提高。

绿地系统规划就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各类绿地全面、均衡发展,使城市绿地建设指标符合并超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3、科学引导,为万江城市建设指明方向,实现“工贸万江,水岸新城”目标

对万江绿地景观系统及开放空间进行技术研究,为万江未来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为近期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

二、工作阶段划分与技术路线

(一)工作阶段划分

根据项目工作特点与区政府规划意图,整个项目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展开: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阶段:

根据《建设部关于引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规范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尤其突出景观、文化功能。

(2)城市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建议书阶段: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十一五”城市发展目标,形成项目示范与带动效应,推动全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

(二)技术路线

图1-1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概况

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万江区地处北纬23о—23о05′之间;东经113о41—113о44′之间。

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东江下游西岸,东临莞城区,南至南城区,西邻望牛墩镇,北壤高埗镇。

107国道、广穗大道、环城路等穿越境内,水陆交通便利。

2)气候条件

万江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靠近海洋,属海洋性气候。

四季温暖,气候湿润,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适中,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3)地形地貌

万江区内部地势平坦,傍江穿流。

东江南支流、汾溪河、东莞水道、厚街水道等,蜿蜒曲折,丰富了本区的自然景观,奠定了万江水乡特征。

其中东莞水道在万江境内长10.7公里,流经万江、金泰等10个社区居委会;厚街水道在万江境内长7.8公里,流经坝头、简沙洲、新和等区域。

东江是珠江在省内三大水系中水质较好的江河,但万江处于东江下游,近二十年受石龙及莞城的工厂和乡村废水的污染,水质较差。

2、社会经济发展

1)行政区划与现状人口

万江区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内辖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滘、简沙洲、新和、新城等19个社区。

2006年现状建成区2150.80公顷,总人口114782人,其中户籍人口39800人,暂住人口74982人,暂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5.33%。

2)经济发展

①经济增长

经过20多年来的累积与发展,万江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至2006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48.98亿元,比2005年增长20.3%;工业总产值57.21亿元,比2005年增长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3.8%,税收总额6.45亿元,同比增长42.6%,外贸出口总值3.0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其中以三资企业出口为主,总值达1.8亿美元。

表2-12001年以来万江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1年以来平均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175693

213919

269593

329849

404658

489800

22.76

②主导产业

目前,万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万江区的五大支柱产业,未来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资金的运筹、政策的倾斜等措施扶持这些支柱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发展数字装备及机械设备、软件及集成电路、光电材料及元器件、汽车零配件、生物医药、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新兴产业。

3、城市规划建设

十五期间,万江区紧紧围绕市委“一网两区三张牌”、“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城市规划建设进展迅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万江区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划分不同的组团,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凝聚力、承载力、服务力,实施“一城、两区、三河、四带、五组团”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度开发建设城市中心区。

今后五年,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方针,以及“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形成一片”的原则,以城市中心区为重点,把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资金向中心区倾斜、商贸服务项目向中心区靠拢、建设向中心区集中,就业向中心区集聚,着力提升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形象。

4、历史文物古迹

东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万江区内也存有不少文物古迹,例如金鳌洲塔、沙亭古渡、文烈张公祠、天街、何氏大宗祠、大汾古桥;此外,还存在许多地方名胜,例如万江八景(梅园放鹤、印洲渔唱、虹桥春霁、古渡归帆、天街夜月、宗祠夕照、鹤苑钟声、水角浪涛)、小享八景(东山踏青、关口榕阴、教场练武、台下观潮、芦洲落雁、龙树僧归、梅亭月照、北门渔唱)、大汾十二名胜(三将晨昏舞鹤、素庵竹影朝霞、种德桥梁夜月、西鸦滘口烟村、连步树荫钟韵、红花池畔飞龙、沙庙庭前古渡、南天紫极魁灵、北坊杨枝甘露、浮山尾跌汾村、玉佛光腾莲沼、青云浦里渔歌等),旅游设施、休闲设施日臻完善,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水岸新城正在崛起。

表2-2万江区历史文物情况

名称

位置

年代

级别

金鳌洲塔

金鳌洲村

明朝1264

省级

沙亭古渡

大汾乡

宋朝1304

文烈张公祠

万家租村头坊永宁里

清朝1895

天街

万江居民管理区村头坊

1644

何氏大宗祠

 大汾村

明朝1529

谢氏宗祠

滘联村

清朝

重光社学

小享村

1368

大汾古桥

大汾村

明朝

省级

其中

连步桥

第八家坊

明朝

青云桥

大汾欢音围坊与下坣坊之间

明朝

种德桥

明朝

5、生态环境状况

万江区是东莞市现有四个市区中水系最多的一个区,河流纵横交错,构成别具特色的水系网络,形成东莞市中心城区独一无二的江河穿流的自然景观,因此,万江区树立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最关键的是利用绿地,充分做好“水”的文章。

(二)城市绿化现状调查分析

1、园林绿化建设现状

万江区地势处市区低位,主要为平原河网地形,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和苗木花卉为主。

建成区内总人口为11.48万人,区内现有绿地548.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46平方米。

绿地率25.5%,绿化覆盖率26.2%。

但分布不均,使各类用地内的绿色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不能得到均衡的发挥,绿化系统不完善,绿色网络结构不能形成连续的整体。

表2-3万江区各类绿地现状指标一览表

序号

类别

代号

类别

名称

绿地面积

(公顷)

绿地率(绿地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

(m2/人)

1

G1

公园绿地

97.07

——

8.46

2

G2

生产绿地

74.34

3.46

——

3

G3

防护绿地

6.80

——

——

4

G4

附属绿地

370.04

——

——

合  计

548.25

25.5

——

备注:

2006年现状城市建设区用地2150.80公顷,现状人口11.48万人,规划总面积4860.51公顷。

1)公园绿地

万江区主要因借东江等水系滨水地带发展公园绿地,现状公园绿地景观还不成系统,优越的水网条件亦未善加利用,许多公园绿地远离居住区或被道路分割,缺少与周围地区联系,影响整体系统的形成。

表2-4万江区现状主要公园一览表

名称

公园类型

地址

总面积(公顷)

金鳌洲主题公园

综合公园

金泰社区

3.8000

江滨公园

综合公园

万道路路口

2.6000

江都公园

综合公园

莞穗大道旁

0.2800

曦龙广场

综合公园

万江黄鹤苑

4.3700

内环南路公园

综合公园

曲海大桥旁

2.5000

金泰小公园

社区公园

金泰村委会河边

0.3000

简沙洲公园

社区公园

简沙洲村小组

0.1286

石美公园

社区公园

石美小组

0.4274

石美卢鹚涡公园

社区公园

卢鹚涡小组

0.2500

大莲塘公园

社区公园

大莲塘村

0.5542

蚬涌蚬一公园

社区公园

蚬涌社区

0.2933

蚬涌蚬二公园

社区公园

蚬涌社区

0.1980

蚬涌企石公园

社区公园

蚬涌社区

0.4500

牌楼基社区公园

社区公园

牌楼基社区办公大楼

0.1800

牌楼基村仔广场

社区公园

牌楼基社区村尾

0.1100

牌楼基岳潭岳翠园

社区公园

牌楼基岳潭居民小组

0.2300

黄粘洲公园

社区公园

黄粘洲社区

0.1559

简沙洲广场

社区公园

简沙洲社区

0.2900

官桥滘公园

社区公园

官桥滘社区

0.1200

共联豪侠滘广场

社区公园

共联社区豪侠滘村

0.2700

共联豪侠滘村公园

社区公园

共联社区豪侠滘村

0.1600

水蛇涌滨江公园

社区公园

水蛇涌社区

0.3500

水蛇涌望溪祖公园

社区公园

水蛇涌社区

0.3000

水蛇涌文化广场

社区公园

水蛇涌社区

0.4000

水蛇涌办公广场

社区公园

水蛇涌社区

0.2800

水蛇涌荔枝基

社区公园

水蛇涌社区

0.7000

共联古屋村公园

社区公园

共联社区

0.1952

共联莲子村公园

社区公园

共联社区

0.1962

下坝公园

社区公园

坝头社区

0.3300

莫屋旧村公园

社区公园

莫屋社区

0.2010

拔蛟窝西坊公园

社区公园

蛟窝社区

0.5047

石美茶艺园

社区公园

石美社区

0.8930

汾溪河北岸绿化带

社区公园

石美社区

2.8356

赵屋村公园

社区公园

赵屋社区

0.6785

虾公饮公园

社区公园

简溪路

0.4398

新和公园

社区公园

新和社区

2.5557

新和下塘公园

社区公园

新和社区

0.1857

滨江体育公园

专类公园

万江坝头

18.7000

金鳌塔公园

专类公园

东江河边(金泰社区)

0.4500

东江西岸绿化带油九段

带状公园

万江区办事处内

1.1540

东江西岸绿化带曲海段

带状公园

曲海村内

9.4294

上坝公园

带状公园

万江区办事处坝头上坝股份合作社旁

0.1681

阳光海岸公园

带状公园

曲海桥南边

4.0000

运河西路小公园

带状公园

运河西路坝头段

0.2518

莫屋新村公园

街旁绿地

莫屋新村

1.1871

金泰大道休闲公园

街旁绿地

金泰大道(花园粥城旁)

4.2300

鸿福西路旁园林绿地

街旁绿地

鸿福西路旁(坝头段)

3.2980

水闸头公园

街头绿地

牌楼基村头

0.1500

从现状公园绿地来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①公园绿地系统不完善,等级较低,未能满足居民所需

目前,万江区内的公园大多是以社区公园为主,综合公园以及专类公园的数量、面积都很小。

市级公园仅为滨江体育公园,居住区级的公园以及纪念性公园几乎没有;加上大型城市公园绿地不足,使得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构不能形成,城市公园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②公园绿地数量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根据现状调研数据,2006年万江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46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2005年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8平方米的标准,但与广东省要求的10平方米、东莞市要求的12平方米差距较大。

表2-5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指标控制表

绿化指标

单 位

2005年

国家

东莞市

绿 地 率

%

≥30

≥33

≥35

绿化覆盖率

%

≥35

≥35

≥38

人均公共绿地

M2/人

≥8

≥10

≥12

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

M2/人

≥4

≥5

≥6

③城市景观凝聚力不强,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万江区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主要以植物景观为主,各公园绿地无明确的主题,特色不突出,相关的配套设施未实施到位,再加上现状公园绿地植被景观层次和应用树种不够丰富,配置形式比较单一,使得整个区的公园景观质量水平不能得到提高,所形成的景观层次略显单薄。

④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内涵不高,未能体现地方特色

在现有的公园绿地中,已达到较高绿化建设标准和恰当的反映本区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艺术水平的精品较少,仅有金鳌洲塔公园和曦龙广场,发掘不够,面积较小,难于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2)生产绿地

规划区现有生产绿地74.34公顷,已满足“生产绿地面积应不低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2%”的国家规定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没有指导和促进民营苗圃建设的制度、规划等具体措施,大多数苗圃缺乏发展战略规划,规模小、分布零散,苗木种类少,只求急功近利;

2、外来树种有大幅增加之势,必须重视外来生物入侵对本地乡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表2-6万江区生产绿地(苗圃、花圃、草圃)调查统计表

名  称

位  置

面积(公顷)

何佳泉花甫场

107国道旁

0.2450

花甫

北庙三洲

0.6000

村委会

蚬涌村委会蚬三

0.1000

蚬涌小学

蚬涌罗屋

0.2000

万江中学

汾溪路旁

5.3000

万江敬老院

汾溪路边

0.7000

第四检测站

万江工业城

0.2000

谷涌花圃

谷涌

0.0840

永兴花木场

107国道旁

0.5090

万松园花场

107国道旁

0.4510

明记盆景场

107国道旁

0.4530

粤海花场

107国道旁

0.4460

万景园艺场

107国道旁

0.6910

奇艺盆景场

107国道旁

0.2180

松江花场

107国道旁

0.1400

东城园艺场

107国道旁

0.7030

亚健园艺场

107国道旁

0.2020

新天地花圃

107国道旁

0.0710

万桂财盆景

107国道旁

0.3120

王胜球花场

107国道旁

0.3250

杰强花场

107国道旁

0.2490

周明惠苗圃

107国道旁

0.2104

金银沙养殖场

谷涌东围

0.6130

金银沙养殖场

谷涌东围

1.9860

花卉场

麦屋

1.5318

公墓

海心洲

5.3282

花圃富贵竹

登龙桥村沙梨基田

0.2000

花圃花场

汾溪公路工业区旁

4.3300

严屋花场

严屋村

0.2000

卢屋花场

卢屋五甲

6.0016

圣茵花场

赖屋村

4.8806

下二花场

独洲

4.1321

下一花场

大道

4.6661

旧宁基花场

南面

2.6623

村尾花场

独洲

11.8056

新宁基花场

六字号

0.4617

周屋基村花场

金泰周屋基村

2.8466

金鳌洲村花场

金泰金鳌洲村

2.0666

江滨花园

金泰万道路旁

0.3120

眼龙花场

牌楼基

0.4940

陈屋州花场

牌楼基

1.7900

岳潭花场

岳潭

0.2001

花场

水蛇涌村甩州田

1.3200

花场

水蛇涌古屋村田

4.6200

绿茵花场

新谷涌上村

3.3164

圣茵花场

新谷涌村

2.0117

领南园林花场

坝头上坝禾田滘

4.6669

下坝村花场

坝头下坝村沙塘

4.0002

阳光花场

赵屋村村后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