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942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语的写作方法.docx

导语的写作方法

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紧接在消息电头的后面,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提炼和构思导语,是把握和掌控新闻全篇的关键环节和第一步。

  

新闻正文通常由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而导语是整个新闻中的核心环节。

通常,记者在采访之前、采访中间和采访之后,头脑中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

所采新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恰当地来表现它。

而这种思索一旦成型并付诸文字,最先落实的部分往往就是新闻的开头——导语。

导语完成了,新闻标题的拟定和新闻正文的写作也就比较顺畅了。

  

网络新闻编辑阅看的新闻,往往已经有了现成的导语。

但是,这并不能代替编辑本人的思考、选取和提炼过程。

编辑首先需要领会和把握新闻的内容,把看到的导语与自己心中拟写的导语加以比较。

提炼和构思导语,是把握和掌控新闻全篇的关键环节和第一步。

  

编辑在阅读来稿时,同时就在审视和思考新闻的要点和表达的逻辑和用词。

编辑如果发现某一稿件在内容和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准,那么这一报道就可以通过了,可以进入刊发播出的程序。

假如编辑发现稿件特别是导语不理想,而补充材料又基本凑手,那么他们就需要自己动手修改。

  

导语的修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导语虽然位居新闻报道开篇之首,但是它的形成往往是总揽全篇材料和内容之后概括和提炼的结果。

编辑的这种概括提炼的功夫和能力,需要长期积累;只有在敏锐的挑选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支持下,才能写好导语,才能写好新闻报道。

导语的类型

  新闻导语的写作在本质上强调直入主题,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导语都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开门见山”模式。

所以,导语也有一些变化。

在传统的纸介传媒上,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可以有下列类型:

直述式

  这种导语是直接把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单直接地概括叙述出来,是最典型的“开门见山”式。

渲染式

  这种导语先进行概括性陈述营造背景,然后再进入对最新动态事实的报道。

与渲染式导语类似的还有点题式、故事式、比兴式等等。

它们大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开头,然后把最新鲜的、最重要的新闻内容和盘托出。

这类做法的得失利钝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来判断的。

这种导语的分寸感比较难掌握,编辑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导语和消息来慢慢体会。

设问式

  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

下面的例子是以设问句为导语的开头:

“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的凯旋门门洞飞过吗?

巴黎的英雄们正在做着他们的试验。

”在这则实例中,读者首先读到的是一个未知结果的悬念,而且导语中“巴黎的英雄们”究竟是谁,也颇费猜想的。

于是,读者只有接着往下读,才能找到答案。

设问模式的优点是有“悬念”,缺点是有点绕弯子。

值得提醒的是:

一旦弯子绕得太大,“悬念”又没有抓住人的话,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引语式

直接引语用作导语是传统媒介上常见的样式之一。

在网络环境中使用时,应该多加小心。

有几点特别值得提出。

首先,所用引语一定是加引号的严格的直接引语,转述的间接引语已经等于改编,不属于这里讨论的问题。

其次,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掷地有声”的“点睛”之语,能起到一语胜千言之效,否则引语的使用反而给人笨拙的印象。

再次,所用引语应该让受众很容易解读其语言含义,不要让人感到很费解。

  

修改导语有时就是重新撰写导语。

在下笔改写导语时,上述导语类型都可以纳入考虑的范围。

具体采取何种类型或样式的导语并不是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是要根据新闻素材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安排。

在构思和改写过程中,经验不多的编辑新手可以从拟写直陈叙述式导语入手,先采取平直的方式写出导语,然后再进行修改和加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传播表达的技能。

导语的审阅

1.要抓住和突出最主要的内容,不要主次不分,把一堆信息都塞进导语;  

2.遣词用语要直接准确,不要抽象含混,拖沓罗嗦;  

3.可强调内容、结果、现状、意义和特点,不要纠缠于过程或次要枝节;  

4.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对内容信息尽可能做多方核对,不要轻易认可或否定离奇或看似合理的内容;  

5.要有批评的审视意识,不要不加分析地接受新闻稿件内提供的内容和结论;  

6.要把事情和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不要把自己都没有搞懂的,或者和目标受众关系不大的内容或信息甩给读者;  

7.要注意客观平衡,不要直接进行主观评论;  

8.要注意审核语言的表达,不要出现常识、逻辑或用语上的错误。

  

9.导语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细节在导语中应该如何运用

选材和结构

新闻媒体发展到今天,竞争十分激烈。

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个事件,怎么才能胜出呢?

选材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是其一个关键点。

苏轼说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待一个事物往往有多种角度,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若有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吸引读者,报纸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传统的新闻写作以倒金字塔为精髓,强调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导语。

但新闻事实中有五个“W”,究竟哪个最为重要,读者最想知道哪个“W”,就是在考验记者的新闻写作功力了。

面对同一个“W”,高明的作者也会选取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拳王泰森当年仅用85秒就击败挑战者,新华社记者的原稿是:

  

世界重量级拳王泰森今晚以85秒的时间,击垮挑战者威廉斯,创造了历时最短的一场拳皇卫冕战。

  

这一导语没有像晾衣绳一样将全部要素列出来,而是抓住了事情比较重要的要素:

WHEN、WHAT、WHO,可以说是一个符合标准的导语,但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当时的新华社的编辑则根据拳击比赛的特点和“85秒”这一关键信息,以这短短的“85”为切入点,将导语改成:

  

85秒!

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

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

300万美元进入腰包。

  

改写后的导语则紧扣“85”这个不同寻常的要素,用排比的手法,连续三个“85”,给人以一种紧迫感,就像拳击手的出拳一样,用这种方式将新闻中的要素表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能很快吸引受众的眼球。

效果

新闻作品见报之后,对读者都会产生效果。

一般认为导语有四种,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型导语,不同的导语会给读者不同的传播效果。

导语采取何种方式来写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语的效果。

概述型的导语以一种直接陈述的方式,以简洁、平实、自然的语言,将信息“报告”给读者。

新华社有关央行上调利率的消息《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双双”上调》中的导语: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这是近10年来中国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这一导语平实简洁,无一多余字眼,将信息完整地告知读者,使读者于阅读的第一时间获得最重要的信息。

描述型导语则不同,它通过截取新闻事实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场景、某一画面,加以细致的描述,给读者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修辞

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若能在导语写作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会让导语增色不少。

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为导语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设问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叙述无生命事物时用拟人的手法则使导语具有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打动读者;运用对比则造成巨大的反差,形成“阅读势能”,有助于突出重点;排比在文学上具有增强气势的作用,在导语写作中也不例外,排比使导语具有节奏感。

  

1988年7月12日,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在北京开幕。

《北京日报》刊发的消息的导语是:

 

由北京图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的纪录着88岁高龄的女作家冰心从1918年在《晨报》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到现在为止的“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7月12日到31日在北京图书馆展览厅展出。

  

这条导语确实将要素交待给了读者,但长句却使得导语显得冗长、拗口,更谈不上形象生动。

同是这个题材,《北京晚报》却写得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昨天,热爱月季的冰心先生,接受了北京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献给她的一簇最美丽的月季——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在北京图书馆开幕。

  ]

这条导语的作者打破了常规写作模式,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开幕比成是“一簇最美丽的月季”,自然贴切,新颖别致,不仅使导语更加简明扼要,而且使导语文采斐然,洋溢着诗意,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给读者一种审美愉悦。

只要因“文”制宜,巧加运用修辞,导语的语言便会大为增色,大放异彩。

  以上所述细节,在导语写作中能起到以下作用: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引人入胜;增加趣味性,吸引受众;有利于深化主题。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19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

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

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

“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

又怎样挽回了外汇?

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

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

‘嗨,下午好!

’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

“嗨,下午好!

”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

“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

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

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

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1.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

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

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

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2.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

“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3.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

”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4.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

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

“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

”“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5.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

“‘精彩,实在精彩!

’‘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

’‘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

’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6.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

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

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7.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8.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

“85秒!

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

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

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

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

”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19.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

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