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31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Word文档格式.docx

1)皇帝制

2)中央管理制度:

秦三公九卿制

汉三公九卿制、中朝

北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明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

清沿袭明朝、清初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增设军机处

3)地方行政制度:

秦郡县制

汉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时解决王国问题

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元行省制

明三司分权

4)选官制度:

战国按军功授爵

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5)军事制度:

西魏至唐朝府兵制

唐朝玄宗起募兵制

北宋禁军制、更戍法、保甲制、将兵法

金猛安谋克制

清八旗制度

6)监察制度:

秦中央设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元中央设御史台

明提刑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5、兴衰历程:

1)萌芽于战国:

①理论上:

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

②实践上:

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

①内容:

政治: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

经济: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

文化:

书同文;

推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

3)巩固于西汉:

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

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封建正统思想。

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用分散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

科举制使官员的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特别提醒: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在形式上与西方的三权分立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三省分权是为了加强皇权,是专制主义的表现,三权分立是为了防止独裁的出现,是民主政治的表现。

5)加强于宋元:

北宋:

集中军权:

设三衙(有统兵权无调兵权)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有调兵权无统兵权)相互牵制;

实行更戌法,以防止武将专权。

集中行政权: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

派文官任知州,各州设通判,二者相互牵制。

集中财权:

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

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强干弱枝;

在中央分割相权的基础上实行地方分权。

行省制度的开始对中国地方省制的先河,影响至今;

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特别提醒: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全面分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分化事权,相互牵制,而元朝相对于宋朝,各级机构的权力相对集中,中央由三省变更为一省,地方上行省长官拥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权力,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但也威胁了中央集权。

6)强化于明清:

①明初: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统治;

设置厂卫机构,以保卫皇权;

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清朝:

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皇权空前强化,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同时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7)结束于1912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是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整体上看适应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到明清消极影响已经占据了主导,主要体现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6、隐含的两对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两对矛盾: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发展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对中央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7、评价:

1)积极影响(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

政治:

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经济:

能够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关系:

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中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化: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晚期):

政治:

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8、消亡原因: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灭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产生并得到发展,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

外来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传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特别提示:

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上的控制。

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

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的旧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加消极的作用。

古代官制:

(一)中央管制:

1、三公九卿制:

1)三公: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为“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

负责管理军事。

2)九卿:

丞相之下设九卿,分掌政务。

2、三省六部制:

1)内容:

中书省:

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

尚书省:

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下设六部。

2)影响:

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过了行政效率。

②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内阁制: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逐渐形成内阁制,内阁成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无决策权。

4、军机处: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①办事效率高:

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②办事机密:

地处内廷,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且严禁外官擅入。

③临时性:

军机大臣的任命、职务,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完全出于皇帝的个人意志;

军机处无专官,全为兼职。

④机构简单:

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

军机大臣一般不超过8人。

(二)地方官制

1、郡县制:

商鞅变法,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县制。

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特别提示: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大不同之处:

郡县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而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则可以世袭,容易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2、行省制:

元朝在地方推行。

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古代选官制度

(一)察举制(由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

推举、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

前期以才能和品德作为推举的依据,后期变成门第族望作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少数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出现。

(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注重门第,实行九品中正制。

(三)科举制

1.形成和演变: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

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1)隋朝: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朝:

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北宋:

①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②殿试成为定制;

③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

⑤增加录取名额;

⑥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整顿太学,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为官。

4)明清: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

1898年,百日新政的内容规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

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清废科举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亡;

②科举制本身存在弊端,不能选拔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③戊戌变法促进了人们解放思想;

④随着西方侵略的加深,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加深。

意义:

①有利于打破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促进人们解放思想;

②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建立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

④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

⑤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2.特点:

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3.评价:

1)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③考试制度体现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选拔性原则,推动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④推动了唐宋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⑤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影响:

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4、选官制度和中央集权的关系:

1)地方官由中央选任,是实现大一统国家的客观要求;

2)中央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中央掌握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了官制;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

古代的文化专制政策:

①秦朝的“焚书坑儒”;

②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的八股取士;

④清朝的文字狱。

古代兵制

1.府兵制

1)源于西魏的鲜卑族,实行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实行军民异籍。

2)隋朝沿用,实行军民同籍、兵农合一,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3)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

唐玄宗时开始实行,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军队。

但易于形成军阀,导致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3.保甲法: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法,保丁平时务农,战时作战,是一种兵农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4.猛安谋克制: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

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政治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八旗制度: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

古代监察制度

1.发展历程

1)秦朝: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

西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东汉:

刺史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元朝:

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

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

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2.评价: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特别说明: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高度集中,因此监察职能有限。

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

1、藩汉分治制度:

辽统治者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契丹制管理契丹人,以汉制管理汉族地区。

2、猛安谋克制: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推行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八旗制度: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

中央在西南和西藏地区实行的地方官制

1、元西南的土司制度

2、明在西藏设立僧官制度

3、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4、清朝对西藏实行册封制度、金瓶掣签制度和驻藏大臣制度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改革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改革

1)背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私田出现;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

③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君缴纳;

2)目的: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3)内容:

①军事:

全国设置常备军,士兵按居住区域编制,经常在一起操练。

②经济:

“相地而衰征”

4)实质:

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5)历史趋势:

井田制的瓦解趋势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趋势

6)影响:

管仲改革稳定了齐的统治秩序,有利于生产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改革:

战国变法

1)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①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社会变革;

②经济基础:

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③阶级基础:

新兴地主阶级队伍日益壮大。

(新兴地主来源:

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工商地主;

新兴地主的主张:

政治上建立地主阶级政权,经济上建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争霸影响:

为了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必须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增强国力;

⑤巩固统治: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强国并巩固统治;

⑥思想基础: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思想顺应统治阶级要求。

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典型:

魏国李悝(战国前期)、楚国吴起(战国中期)、秦国商鞅(战国后期)

4)影响:

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商鞅变法:

1)变法内容: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奖励耕织,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重农抑商,以法律来加强和巩固一农业为本的封建基础,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统一度量衡(方便了税收,有利于经济交流);

③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①“令什民为伍”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强化了社会秩序);

②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了直属于秦国国君的地方);

军事:

奖励军,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废除了贵族特权,有利于提高新兴地主的政治地位);

思想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抑儒尚法;

思想专制)

注意:

商鞅第二次改革较第一次改革在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方面加大了力度。

2)意义: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3)评价:

①积极为主:

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为次:

商鞅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有消极影响。

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措施;

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秦孝公重用支持是重要因素。

3、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措施的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注意均田制);

①性质: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封建化改革);

②影响:

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2)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①开始:

宋仁宋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1043年),进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

②内容:

A.整顿吏治: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B.其它: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③影响:

是对封建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有利于生产发展,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

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④结果:

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阻挠而失败。

王安石变法:

1开始: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2目的:

富国强兵;

3措施:

理财措施:

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的收入

募役法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的差役复旦,保证了生产时间

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社会收入

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引起隐匿田市,逃避赋税

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也有增加

军事措施保甲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减少了军费开支

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度:

a、废明经诸科

b、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整顿太学;

a、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

b、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授官

这就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或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

4意义:

a、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c、军事力量增强。

⑤败因:

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是依靠地主阶级,以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为根本目的实行的一些改良措施。

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不可能进行根本调整,社会主要矛盾就得不到根本缓和。

主要原因:

a、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最主要)(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c、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当政

4、关于改革的几个问题:

1)原因概述: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商鞅变法;

②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如管仲改革;

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如商鞅变法、戊戌变法;

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取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过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⑤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通过改革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如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

2)目的概述:

实现富国强兵;

建立封建的统治基础;

克服封建统治的危机;

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3)评价标准:

①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

②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4)成败原因:

①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根本);

②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③是否得到皇权的有力保障;

④是否用人得当;

⑤知道思想是否正确与进步;

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

三、古代盛世局面

1、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1)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是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

3)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4)周边政权的安定

2、盛世出现的规律:

1)背景:

①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王朝建立初期出现的;

②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2)内容:

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减轻刑法、提倡节俭、整顿吏治

完善制度、善于纳谏、任用贤臣等;

3)结果:

都出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3、盛世下的矛盾与危机:

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

2)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

4、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