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155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docx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

矿料级配曲线的绘制方法:

首先要按对数计算出各种颗粒粒径在横坐标轴上的位置,而表示通过百分率的纵坐标则按普通算术坐标绘制,绘制好纵坐标,横坐标后最后计算所得的各种颗粒粒径的通过白分率绘制的坐标图上,在将确定的各点连接成光滑的曲线。

矿料混合料组成设计:

1、数解法

(1)基本假定、

(2)计算过程2:

图解法

(1)准备工作

(2)绘制框图(3)确定各集料用量(4)合成级配的计算与校核。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的操作方法和特点

能够产生4000~6000Pa负压压力的负压筛析仪、孔径为0.080mm的试验用负压方孔筛1)清理吸尘器中的水泥积存物,接通电源打开负压筛,检查仪器是否能够达到4000~6000Pa负压压力。

(2)称取25g水泥试样,记作m0,倒入负压筛上,开动负压筛析仪,持续过筛2min。

如在筛析过程中看到有水泥附着在筛盖上,可通过敲击使试样落下。

(3)筛析结束后,用天平称取筛中的筛余物,记作m1。

用筛余物的多少表示水泥的细度。

为卡仪法稠度测定的方法:

1)用湿布擦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中,在5~10s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然后高速搅拌120s停机。

(2)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3)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

(4)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试锥法中调整水量法和用固定水量法的关系及超着步骤1)采用固定用水量法测定时,拌和用水量为142.5mL,精确到0.5mL。

(2)用湿布擦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中,在5~10s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然后高速搅拌120s停机。

(3)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去多余净浆。

(4)抹平后迅速将试模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

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处,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5)用调整用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6)用固定用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1)计时30min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装有初凝用试针的标准维卡仪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读数。

读数后,再将试件放入养护箱中。

(2)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初凝状态,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3)达到初凝时应立即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起始时间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用“min”计。

坍落度试验操作步骤:

用湿布抹湿坍落筒、铁锹、拌和板等用具将拌合物通过漏斗分三层装入坍落筒,每层装填1/3桶高。

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25次最底层插捣到底部,其他两层捣至下层约20~30mm刮去多余混合物,抹平筒口,清除桶底周围的混凝土,立即提起坍落筒。

整个过程在150S内完成。

 

EDTA滴定试验

目的:

快速测定水泥和石灰稳定土中水泥和石灰的剂量,并可检查拌和的均匀性

适用范围:

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试剂:

EDTA二钠标准液、氯化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钙红指示剂

标准曲线准备:

(1) 取样:

取工地用石灰和集料,风干后过筛(2mm),并测试含水量;

(2) 混合料组成计算:

按设计配比计算混合料湿土、湿石灰、水泥以及应添加水质量;

(3) 准备5种试样,其中有两种试样含水泥和石灰剂量大于工地实用剂量,有两种小于实用剂量,剂量差可设为2%,每种试样2个样品;

(4) 在盛有试样的搪瓷杯中,加规定剂量的氯化铵溶剂,充分搅拌,后放置沉淀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将上部清液转移到烧杯内,搅匀。

(5) 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悬浮液10ml到200ml三角瓶内,再用量筒量取50ml1.8%的氢氧化钠倒入三角瓶中,然后加入钙红指示剂,溶剂呈玫瑰红色,用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到纯蓝色,记录EDTA消耗量。

(6) 对其它试样同样方法滴定,记录EDTA耗量。

(7) 以水泥(或石灰)剂量为横坐标,以相应剂量试样消耗的EDTA量(2样品均值)为纵坐标制图,得到一根顺滑的曲线,即为标准曲线。

试验步骤:

(3) 称取有代表性的水泥土或石灰土混合料(300g),放在搪瓷杯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加规定氯化铵溶液,按制定标准曲线步骤进行滴定,得到EDTA耗量。

(4) 在标准曲线上根据该滴定耗量,得到混合料中实际的水泥和石灰剂量。

 

抗压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操作步骤、结果计算

1)将养护到指定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取出,擦除表面水分,检查外观尺寸。

(2)以成型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将混凝土的置于压力机的中心并使位置对中。

施加荷载时,对于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加载速度为0.3~0.5Mpa/s;强度等级≥C30时,取0.5~0.8Mpa/s的加载速度。

(3)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的油门,直到试件破坏,记录破坏时的极限荷载。

(4)强度计算:

fcu=k×Fmax/A0(k为尺寸换算系数,A0试件受压面积为40×40mm)

混凝土抗折(抗弯拉)强度:

(1)将养护到指定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取出,检查外观,如发现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等缺陷,则该试件作废。

(2)将试件安放在调整好的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先慢慢施加大约1KN的初始荷载,接着以0.5~0.7Mpa的加荷速度连续加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荷载。

但当断面出现在加荷点外侧时,则试验结果无效。

(3)公式计算:

 fcf=FL/bh2(L为支座间距,450mm;b、h标准均为150mm)

试验数据评定方法:

无论是抗压强度还是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均以3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任一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超过中值的15%,取中值为测定结果;如两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都超过15%,该组试验结果作废。

 

石灰类习题

一、填空题

1.石灰按其氧化镁含量,分为(钙质)和(镁质)两大类石灰

二、判断题

1.生石灰的主要化学是成份是Ca(0H)2,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份是CaO。

(×)

2.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

3.石灰“陈伏”使为了降低熟化时的放热量。

(√ )

三、选择题

1.GB1594-79标准规定,钙质生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为68%,该生石灰为(A )级。

AI级   B II级   CIII级  D等外灰

2.有效氧化钙测定中,酚酞指示剂加入试样溶液中,溶液呈D 色。

 A.黄            B.红              C.玫瑰红            D.粉红

3.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石灰土中石灰剂量试验中,钙红指示剂加入石灰土和氯化铵反应中,溶液呈  A    色。

 A.玫瑰红        B.黄              C.红                D.兰

4.石灰的最主要技术指标(  C )

A、 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含量;B、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C、活性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5、氧化镁含量为(A)是划分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的界限。

   A、5%B、10%C、15%D、20%

水泥类

(一)

一、填空题

1.水泥新标准规定用沸煮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可以采用两种试验方法,标准法是指雷氏夹法,该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沸煮箱 中沸煮后的             值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的。

2.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时间为     三个月      。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温度不低于50%,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5.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三个月,在存放样品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地点\人员的密封印.

6.GB175—1999中对硅酸盐水泥提出纯技术要求有细度 、凝结时间 、体积安定性 

7.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时根据   水泥胶砂强度        试验测得的    3    天和     28     天强度确定的。

8.水泥胶砂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锅的最小间隙  3  mm,应  一   月检查一次。

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适用于 硅酸盐    水泥、 普通硅酸盐     水泥、矿渣硅酸盐 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 复合硅酸盐     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           水泥的抗压与抗折强度试验。

10.水泥胶砂试件成型环境温度应为    20±2℃        ,相对湿度应为   50%    。

11.水泥细度试验中,如果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 负压筛    法为准。

12.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试拌时,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应在保持(水灰比 )不变的条件下,调整(水泥浆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13.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水泥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

1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组成).(养护湿度和温度)和(龄期),其中(材料组成)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15.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经济性).(结构物设计强度).(施工工作性)和(环境耐久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16.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主要由(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水泥实际强度)等因素确定,用水量是由(最大粒径和设计坍落度)确定,砂率是由(最大粒径和水灰比)确定。

17.抗渗性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之一,S6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7  )Mpa的水压力而不渗漏。

18.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为95%  。

或温度为 20±2℃ 的不流动的Ca(OH)2 饱和溶液养护。

试件间隔为 10-20mm   。

19、砼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方面含义。

20、测定砼拌合物的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  和维勃绸度法 。

21、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

W/C 、砂率 、 用水量W 

22.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组成    )、(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和(龄期    )。

23、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是以 150       mm×   150    mm×   550      mm的梁形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后,采用        点 双支点三分      处加荷方式进行弯拉破坏试验,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强度值。

24.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

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    ±1%         ,试件破坏荷载必须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但小于压力机全程的  80%      ,压力机应具有 加荷速度指标      装置或 加荷速度控制      装置

25.水泥的技术性质?

答:

水泥技术性质:

物理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力学性质(强度、强度等级)

                 化学性质(有害成分、不溶物、烧失量)

29.水泥细度试验几种方法的比较

答:

(1)负压筛法

  

(2)水筛法:

  (3)水泥比表面积法:

它是以单位质量水泥材料表面积的大小来表示细度;

30.水泥净浆标稠的试验步骤

答:

准备工作:

(1)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2)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3)搅拌机运行正常

(4)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

试验过程:

(1)称取试样500g;

(2)根据经验用量筒量取一定的用水量,                                        注:

用同一只量筒

(3)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再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水泥加入水中           注:

小心有飞扬物飘出

(4)安置好搅拌机,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测定步骤:

(1)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以置于玻璃板上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2)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竟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3)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4)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5)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6)拌合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7)重新调整用水量,若距底板大于要求,则要增加用水量;若距底板小于要求,则要减少用水量。

31.水泥凝结时间的试验步骤

答:

(一)初凝时间的测定:

(1)当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2)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竟将表面接触。

(3)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4)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5)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二)终凝时间的测定:

(1)取下试针换上终凝针;

(2)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

(3)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4)在最后临近终凝时间的时候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

(5)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终凝状态,时间阶段为终凝时间;

(6)达到终凝状态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32.水泥的安定性是由什么引起的

答:

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造成的,如三氧化硫、水泥煅烧时残存的游离氧化镁或游离氧化钙。

目前采用的安定性检测方法只是针对游离氧化钙的影响。

33.进行水泥安定性检验的试验方法?

 答:

测定水泥体积安定性是雷氏夹法(标准法)和试饼法(代用法)

34.安定性试验的沸煮法主要是检测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三氧化硫。

(F)

35.水泥胶砂强度的结果如何处理

答:

组三个试件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舍去该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五个结果的平均数±10%,则该次试验结果作废。

36.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

答:

(1)计算初步配合比

  

(2)提出基准配合比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4)换算工地配合比

37.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单位用量表示法和相对用量表示法

38.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中水泥品种及其适用性;P256

39.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答: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包括新拌和时的工作性和硬化后的力学性质

40.工作性就是流动性(F)

 解释:

因为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个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

41.工作性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使用范围

答:

(1)坍落度法:

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31.5(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和物

 

(2)维勃稠度试验:

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塑性混凝土

                    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以及维勃时间在5S-30S之间的干稠性水泥混凝土

4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

答: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钢板上,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约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3、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馒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坍落后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要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每次需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

6、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记录。

棍度:

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

“上”:

表示插捣容易;

“中”:

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

表示很难插捣。

含砂情况:

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

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

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

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粘聚性:

观测拌和物各组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

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

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

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无”:

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四、结果计算及注意事项

a)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计,结果精确至5mm。

在测定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时,实测坍落度,若与要求坍落度不符,要求调整材料组成,重新拌和,重新测定,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提出基准配合比。

43.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答:

(1)原材料特性

(2)单位用水量(3)水灰比(4)砂率

44.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答:

(1)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2)集料特性(3)浆集比;(4)养护条件;(5)试验条件

45.降低水灰比是否影响其流动性

答;降低水灰比,会影响到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小。

46.降低水灰比是否影响其强度

答:

降低水灰比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47.混凝土配合比中确定砂、石的用量时所具备条件

答:

水灰比、最大粒径、粗骨料的品种

48.混凝土离析的原因

答:

(1)砂率过小,砂浆数量不足会使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产生离析和流浆现象;

 

(2)水灰比;(3)单位用水量;(4)原材料特性

 

49.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答: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

抗冻性、混凝土的耐磨性、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50.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通过测定贯入阻力的试验方法,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凝结时间的(T)

51.150×150×550mm的小梁试件,以三分点双荷载方式,按0.5-0.7mpa/S的加载速度( T )

53.一组三根标准水泥混凝土抗折试件进行抗折试验,其极限破坏和在分别是36.55、37.55、43..33,则最后的试验结果是(37.55   )

53.混凝土的最佳砂率是指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使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最大的砂率(F )

二、判断题

1.水泥试验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要求,此水泥可在不重要的桥梁构件中使用。

(×)

2.沸煮法主要检测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游离CaO,游离MgO和三氧化硫。

(× )

3.评价水泥质量时,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凝结时间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则该水泥为废品。

(×)

4.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属于不合格品。

(√ )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

6.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7.采用比表面积方法比筛析法能够更好的反映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T)

8.水泥胶砂强度试件应在脱模前进行编号。

对于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件,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放在一个龄期内。

(×)

9.与水拌和后成为塑性胶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10.我国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从GB177-85过渡到GB/T17671-1999(即ISO法),原水泥标号525相当于ISO强度等级42.5。

11.GB/T1767-1999水泥胶砂强度方法(ISO法不适用于粉煤灰水泥。

(×)

12、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硅酸盐水泥。

( F)

13.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应采用坍落度扩展法测定稠度。

(√)

14.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在拆模后可放在温度 为20±2℃的不流动的水中进行养护。

×

15.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主要从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四个方面来判断其综合性能。

(√)

16.烧失量试验主要是测定各类土中有机质成分及测定水泥、石灰、粉煤灰 中含碳物质燃烧的完全程度。

( )

17.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尺寸的四分之一。

(T )

18.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如果保持工作性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 ×)

19.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

20.水泥混凝土流动性大说明其和易性好。

(×)

21、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22、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时,要考虑使用水泥的实际强度。

(√)

23、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