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348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导读:

本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梯形在哪里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经学习了关于图形的有关知识,并且也非常的喜欢图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

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认识梯形》这个活动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

  2、具有初步的观察力、想象力。

  3、能按活动规则独立进行操作,愿意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

房子图一张;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图片若干。

  学具:

给图形宝宝涂色一组、正方形、长方形白纸若干、剪刀若干、蜡笔一盒、不同形状的卡片若干、铅笔若干,印尼2份、操作单若干、夹子每人一个。

  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

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过程

  1.有趣的房子。

  

(1)巩固认识长方形。

  教师出示房子图:

这是什么?

房子的墙是什么形状的?

  

(2)认识梯形。

  ①教师:

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这个图形和长方形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回答。

  ②引导幼儿比较梯形和长方形的外形特征,说出两个图形的异同:

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有两条边是平平的;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是一样长的,梯形的四条边事不一样长的。

  ③教师出示多种图形,引导幼儿找出梯形。

  教师:

这些图形里哪些是梯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尝试找出梯形并说出其基本特征。

  2.梯形在哪里。

  (1)教师:

“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像梯形?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

“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像不像梯形?

  教师出示梯子、台灯(底座是梯形)等图片,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3.小组操作活动

  

(1)给梯形宝宝涂色

  活动规则:

能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给他涂上颜色。

  教师:

梯形宝宝在跟我们捉迷藏呢,他躲在了这张卡片上,请你们找到梯形宝宝,给他涂上一种颜色。

  

(2)图形变变变

  活动规则:

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

  教师:

我这有张什么形状的纸?

我要变魔术了,看我把正方形纸折一下,它就成了什么形状?

我这还有剪刀,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用剪刀把这张纸变成梯形。

桌子上还有很多纸,等一会请你们用折或剪的方法,把白纸宝宝变成梯形。

  (3)有趣的拼搭

  活动规则:

用不同的形状拼搭物体,一定要用到梯形,拼完之后数一数用到了几个梯形。

用到了几个梯形就用铅笔在操作单上点几个点

  教师:

我这有几幅图片,都是用不同的形状拼出来的,但是里面都用到了梯形,你找到了吗?

我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不同形状的卡片,请你们也来拼一拼,你拼的图形里一定要用到梯形,拼完之后数一数用到了几个梯形,用了几个梯形就请你用铅笔点上几个点。

  4、集中交流,展示和讨论。

  

(1)出示幼儿活动一、二的操作单和活动三的照片进行集体评价。

  

(2)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到教室外去寻找梯形宝宝。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

  

(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篇二:

各种各样的笔  一、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

你们知道制笔厂吗?

(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工人叔叔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

(油画棒、蜡笔)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颜色、粗细、高矮、种类)

  小结:

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

那怎么分呢?

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

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

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

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

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

贴上标志。

  小结:

刚才我们按颜色分,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

(水彩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

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

(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

笔筒上有什么?

(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的水彩笔”“绿色的铅笔”“*的铅笔”“黑色的水彩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

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

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

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结束活动

  1.师:

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

(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2.在给孩子送笔的环节中,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四、活动结束  篇三:

各色各样的花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中班数学活动的教授方法与孩子的学习表现,为家长在家里教数学提供依据,小精灵儿童网站根据班级数学活动的课程进度选择了这个活动。

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念。

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俗话说:

“玩是幼儿的天性。

”在心理学上,这正是幼儿的一个正常年龄特点。

小精灵儿童网站特别是对于数学,倘若一味的乏味,只会让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各方面的能力。

中班的孩子也渐渐开始变得越来越活泼、好动,因此,我结合了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通过数字、数点及各数量的关系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按数取物,进一步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2、将相同种类的物体分类摆放。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2、材料袋:

二种不同颜色、花瓣数、大小不同的花的卡片。

  3、神秘箱,1-9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㈠根据要求摸花,能按数取物,进一步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1、出示装有花朵图片的神秘箱。

请个别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摸出相应数量的花朵图片,并数一数摸得是否正确。

如,摸3朵、4朵、5朵。

  2、这些花都一样吗?

什么地方不同?

你能把一样的花放在一起吗?

数数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㈡给花儿分类,将相同种类的物体分类摆放

  1、引导幼儿将花朵分类。

  2、同伴之间交流分类的标准,说说自己把什么样的花放在了一起。

  3、帮助幼儿明确:

按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摆法。

如,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花瓣数分。

  ㈢各色各样的花

  1、出示操作材料《各色各样的花》,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朵花。

  师:

请你把相同的花圈起来,数一数有几朵,然后和圆盘中的一样数量的数字或点子连线。

  2、引导幼儿按花的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或贴上数字粘纸。

  3、引导幼儿认识具体物体、圆点与抽象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它们能表示同样的数量。

  活动结束

  收取活动材料,并逐一检查批改。

  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教师在前面展示图片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被教师遮挡了,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改变提问策略站在左边提问后马上又站到右边提问照顾到幼儿全体那样活动效果就更好一些。

  小温馨提示: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篇四:

区别远近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步测的方法,区别物体的远近。

  2、学习使用不同工具测量同样的距离,初步感知距离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区别远近

  1、教师站在黑板前,幼儿呈半圆形面对教师坐在座位上。

请幼儿目测:

谁离教师最近,谁离教师最远?

  2、教师站在门和窗之间,幼儿目测:

老师离门近还是离窗近?

  3、使用幼儿用书第7页,看看哪个小动物跳得远,哪辆汽车进车库的路远,并用小棒量一量。

  二、用步测的方法测量距离,体验工具不同,测量次数也不同。

  1、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起步测教师长度(从教室前面到教室后面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幼儿边走边数共走了几步,然后将幼儿测量的结果分别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

老师和小朋友都走了相同距离的路,为什么老师走的步数少,小朋友走的步数多呢?

  三、请幼儿用长短不同的小棒量一量桌子,边量边数,看看测量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1、幼儿发现: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一样的距离,需要测量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测量工具越长,需要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的工具越短,需要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2、游戏:

机器人。

  篇五:

整体与部分 活动目标:

  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

  活动过程:

  一、拼图游戏

  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

幼儿述说。

师: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

请幼儿组合。

问幼儿:

你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

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

  师:

如果我们把这一张大图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请小朋友给这一张张小图片起个名字。

  幼儿起名(部分)

  我们刚才就把这整体分成了四部分,然后又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整体。

  三、操作活动

  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

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得,然后再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整体比他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四、游戏:

找朋友

  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

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

那怎么办呢?

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是你手中的画面上的一部分就赶紧贴在你的画上,看谁拼的又快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