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34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标准化复习题.doc

一、判断题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企业自主创建为主,程序包括自评、申请、评审、审核、公告、颁发证书和牌匾。

2.评审单位及其评审人员要按照“服务企业、公正自律、确保质量、力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

3.当申请企业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专业)时,按行业(专业)选定评定标准后逐一评审,出具行业(专业)评审报告,行业(专业)达标后颁发行业(专业)证书。

只有对申请企业包含的行业(专业)全部评审达标后,才能颁发申请企业的整体证书。

4.评审单位实施现场评审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标准化评审质量。

原则上,单个企业的现场评审时间不得少于1天,大型企业现场评审时间不得少于2天。

5.规模以上企业现场评审时,评审组至少由5名以上具有相关专业评审资质的评审人员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不少于2名。

6.评审小组一般按照《评定标准》的要素分为管理组、设备设施组、作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组(或作业环境组)。

设备设施组可以细分为机械设备组或工艺设备组、电气设备组、燃爆设备组。

7.基础管理考评部分,对人员抽查考评数量不少于现场(或在册)人数的10%;设备设施安全考评部分,按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H)比例抽样:

H≤10,抽100%;10<H≤100,抽10台;100<H≤500,抽10%;500≤H≤1000,抽50台;H>1000,抽5%

8.评审单位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应留下评审痕迹,其中包括评审人员在被评审企业评审活动的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至少有:

评审组全体人员在厂门口合影、首次会议照片、评审人员现场评审照片、末次会议照片。

规模以上企业至少8张。

9.相序色:

A相—黄,B相—绿,C相—红,N相—蓝,PE相—黄/绿。

二、单选题

1.安全隐患泛指: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3年。

证书和牌匾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监制,统一编号。

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应遵循:

以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

8.关键装置: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三、多选题

1.创建工作程序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流程一部分。

它主要有创建实施工作、企业评审和持续改进三个阶段。

创建实施工作阶段主要有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过程。

企业评审阶段主要有企业自评、评审申请过程。

2.要件审核和现场审核重点是各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否决条款是否符合要求,评审报告与企业现状是否相符,现场安全隐患是否在评审报告中正确反映,相应整改措施是否适当等。

现场审核要重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不得通过。

3.剧毒化学品管理“五双”制度:

即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制度。

4.隐患治理五到位是指:

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

四、简答题

3企业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1)化学品危险性信息:

①物理特性;②化学特性,包括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等;③毒性;④职业接触限值。

(2)工艺信息:

①流程图;②化学反应过程;③最大储存量;④工艺参数(如:

压力、温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

(3)设备信息:

①设备材料;②设备和管道图纸;③电气类别;④调节阀系统;⑤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4.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6.企业生产装置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

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②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③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定;④编制并落实了开车方案;⑤操作人员培训合格;⑥各种危险已消除或控制。

7.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包括:

辨识、分级记录;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事故应急预案;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评估报告。

8.企业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执行下列程序:

(1)检维修前:

①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②编制检维修方案;③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④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⑤检维修前对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确认;⑥为检维修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⑦办理各种作业许可证。

(2)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3)检维修后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

五、自习要点

1.评审单位根据申请企业的行业、企业规模等特点编制评审方案。

评审方案包括:

确定评审范围、确定评审依据(评审办法、评定标准等)、确定评审时间、组成评审组、指定评审组长、选定评审方法、明确评审要求等内容。

2.重点部位: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5.十二个A及要素包括:

1法律、法规和标准,2机构和职责,3风险管理,4管理制度,5培训教育,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7作业安全,8职业健康,9危险化学品管理,10事故与应急,11检查与自评,12本地区的要求

B级要素:

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2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

2.1方针目标,2.2负责人,2.3职责,2.4组织机构,2.5安全生产投入;

3.1范围与评价方法,3.2风险评价,3.3风险控制,3.4隐患排查与治理,3.5重大危险源,3.6变更,3.7风险信息更新,3.8供应商;

4.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2操作规程,4.3修订;

5.1培训教育管理,5.2从业人员岗位标准,5.3管理人员培训,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5.6日常安全教育;

6.1生产设施建设,6.2安全设施,6.3特种设备,6.4工艺安全,6.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6.6检维修,6.7拆除和报废;

7.1作业许可,7.2警示标志,7.3作业环节,7.4承包商;

8.1职业危害项目申报,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8.3劳动防护用品;

9.1危险化学品档案,9.2化学品分类,9.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9.4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9.5危险化学品登记,9.6危害告知,9.7储存和运输;

10.1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10.2应急救援设施,10.3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10.4抢险与救护,10.5事故报告,10.6事故调查

11.1安全检查,11.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11.3整改,11.4自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