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545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docx

申论复习资料合集

申论是笔试的难点,得申论者的天下,76%的考生因为申论没过线而落榜,大家普遍反映很难在申论部分获得高分,申论答题技巧在笔试中显得尤为重要。

申论是说真话还是说套话?

申论答题的时候要不要喊口号?

申论万能模板有用吗?

以下是原申论阅卷组老师,畅销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编撰成员黄伟强老师为考生总结的几条申论写作技巧。

申论答题技巧之了解申论题型

1考生如果没有能领悟到“申论是一道证明题”这一基本观点,那么任何申论复习技巧都是没有意义的。

每年都有把申论写成了散文、杂文的考生。

申论的本质是议论文,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总论点明确、分论点清晰。

2阅卷组不会期望考生在试卷中的对策有多么的完善,多么的深刻,国家出台政策需要多方论证和小范围试点,申论的大多数考题都是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每天在思考的问题,命题组不会苛求考生在一个多小时里能提出“真正”的对策,其实对策都在材料里,申论最重要的答题技巧只是论证考题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因此“申论是一道证明题”。

申论答题技巧之分析申论材料

1申论考试的一部分功能等同于企业招聘中对面试者的价值观考核,你否认国家的现行政策就等同于你去企业面试时否认了企业的价值观,哪怕你是对的,但也不会被录取。

2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不要只看文字表面。

申论命题一般按照先选择主题,然后在此主题基础上进行内涵、外延及对策的界定,最后根据此界定的脉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背景材料。

经典的申论复习方法是对命题人思维的一个逆向过程。

通过材料内容的逆向分析,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对一个陌生的领域所存在问题进行合理的论证,如果你不能领悟这一答题技巧,则很难取得高分。

3可以将文章的论点设置为题目。

申论考试中这个看似简单的答题技巧能让阅卷老师快速知道文章的核心观点,让阅卷老师认为论点突出,能在考官心里形成加分点。

申论答题技巧之“口号问题”

1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写申论喜欢喊口号,以为喊几句口号、用几句排比句、借鉴几篇社评里面的观点就能得高分。

我要告诉你这样是大错特错。

2记得在有一年阅卷中,“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句话60%以上的考卷中都出现了,但在批阅中,却发现大多数试卷没有找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三个词相关的内容。

有位考生写道“围海造田损害了周边居民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首先要保证居民利益,二要完善机制,三要加强管理……”,但“全面”、“协调”、“可持续”并没有体现,勉强可以认为“保证居民利益”与“协调”原则有点关系(但不全面,这只考虑到居民一方的利益,而协调代表的是多方。

)考生卷面上写的是在各个方面都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在论证的时候确没有写出来,试问这样的考卷能得高分吗?

3申论答题技巧并不是喊华丽的口号,如果在论述论证的时候运用了辩证思维,即使用很平凡的语句,阅卷老师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相反,如果你没有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生硬地去套用这些口号,是肯定得到不到高分的。

申论答题技巧之卷面问题

申论考试判卷是人工阅卷,在阅卷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主观性。

我在和其他阅卷老师交流中发现,大家都比较青睐清晰整洁的考卷,同样的一份试卷,整洁清晰的卷面可能多得3-5分,因此申论答题技巧同时包括卷面整洁。

申论写什么,怎么写?

“写什么?

”通常指申论写作的主题,往往是由给定材料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有准确的把握。

一般而言,申论给定材料会有很多个角度供考生发挥,但是主题却是唯一的。

考生在确定自己写作角度的时候,要紧紧围绕“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的原则,即角度要小要窄,但视野要开阔,也就是说要选择一个小的角度进行发挥,但是这个角度的选取一定要新,让考官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怎么写?

”就是在确定写作角度之后,如何将自己对文章的立意和篇章布局写出来,也就是说如何阐述、演绎文章的观点、如何走出卡壳的困境、如何跨越写不下去的心路历程。

  一、事件切入法。

事件切入法是为了使阅卷人关注考生所表达的主题,而采用发生的事件为引子,导入自己所表述的主题思想。

对此,考生可以引用材料给定的事例或者一些典型的社会现象作为引子,导入主题。

  二、名言引入法。

引用名言切入法,就是从表述材料层次的观点出发,选择伟人语录、名人名言或谚语等作为材料的表述,这样显得庄重、明快、深刻。

这种以援引名句,以印证、补充、对照自己的本意,就是引用。

引用是修辞的一种,它可以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引用时需明白指出所引的文字的出处和来源,如“孙中山曾经说过: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等;暗引就是不单独引出,也不说明出处、来源,直接把引用的话组织到文章里,使它和文章浑然一体。

  三、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就是把要表述的主题思想,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向阅卷人发问,目的是在促进人们的思考、寻求答案的同时,推出自己表述的思想观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于2015年10月29日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1.以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为基础。

  2.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的经济领域:

  1.网络经济: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2.蓝色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3.区域经济:

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平衡城乡经济。

  4.绿色经济: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

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的经济动力:

三驾马车与创新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1.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2.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3.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重点生态建设领域及内容: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1.建设四局一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2.两发展一革命

  1)低碳发展:

  低碳交通——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自行车。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

  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控制碳排放——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2)循环发展: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3)能源革命:

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等

  3.两个价值观

  依靠教育,从小培养生态价值观。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4.建设主体功能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申论技巧和答题技巧最新汇总(一到十三)

申论考的是:

解决问题、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写作运用等的能力。

申论考试不需要很好的文笔,但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总结大段的材料,并针对某种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是公务员必要的素质。

所以,申论对知识面的积累和阅读理解归纳总结有很高的要求,这方面一定要加强一下,对于申论这很重要。

这方面能力不行的考生建议去练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利于你抓住文章脉络和重点,利于文章理解、归纳总结分析。

一、学习贵在不偏“航向”

左右申论高分的因素无外乎:

材料驾驭能力、审题能力、日常素材积累以及文字表达。

对这四者关系的理解,复习的侧重点直接影响了考生是否可以赢取高分。

如果把重心完全放在热点的关注上,放在名言警句的积累上,忽视材料阅读能力的训练,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果你把重心放在材料阅读能力的训练上,外加热点及政策方针的辅助,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很多考生多次参加考试仍不理想,如果归结原因,你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又将如何应对呢?

  一、材料是“地基”

  俗话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地基打不牢,则难以成高楼,即使建起高楼,也是一座危楼。

同样,材料理解能力训练不到位,申论就难以取得高分,即使偶尔取得高分,也只是意料之外。

从这个层面讲,加强材料理解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那训练什么呢?

首先,要训练阅读的速度;其次,要训练提炼概括材料含义的能力;再次,要训练材料逻辑分析能力,以此达到准确找要点的目的。

  那又如何做呢?

  第一,广阅读。

历年国考申论真题中的给定材料、各大权威媒体上的报道性材料和新闻评论等,坚持每天阅读不少于半小时,坚持下来,阅读的速度和反应力也会随着提升的。

  第二,写评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单纯地阅读他人的资料,很难快速地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基于此,考生要在阅读之后,写一写自己的观点,每次写一般不少于300字,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想性就会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第三,悟方法。

材料阅读是有章可循的,考生需要自我总结抓准要点的基本方法,如关键词法、逻辑关系分析法等,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熟练的程度。

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训练不佳,在考场上如果遇到未关注到的申论话题,大部分考生会束手无策,最终是一团乱麻。

  二、题目是“方向”

  高楼建设需要按照规划进行,偏离规划很可能会漏洞百出,最终导致短时间夭折。

同样,申论备考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这个方向就是申论题目。

如果不会审题,甚至审不懂题目,就无法统筹协调已经找到的“资源”,甚至还会出现不知道找什么资源的问题。

所以,审题的确很重要。

如何才能审好题目?

一句话,思路简单的题目快速审,暂时没思路的题目仔细审。

  三、积累是“装饰”

  无论是名言警句,还是经典案例;无论是先进人物事迹,还是名人传记;无论是原理效应,还是政策方针;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经典妙语.....这些都好比是申论答卷的“装饰品”。

而细细想来,朴素是一种美;华丽也是一种美;“仰望星空”体现的高度是一种美,“脚踏实地”展现的地气也是一种美。

各有各的优点,但不管如何,这些都更多地辅助于文章写作。

好文章如是说,立意准确,见解深刻,风格可以千差万别。

  明方向、抓基础、重积累,三管齐下,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赢得更多机遇。

二、教你命中申论作文"靶心"

 申论文章写作千变万化,如何从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抓住不变的东西呢?

如何从这些变化的情况下抓住文章的总论点,让自己不会把作文写偏题呢?

下面来解答。

  首先,申论文章写作虽然命题形式灵活,却离不开这三种形式:

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材料细节分析类作文。

  一、命题作文,又分为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1、全命题作文

  【2013年4月13四川省考】根据给定资料,结合资料中所述“如果给我们一个杠杆,我们也能撬动地球”,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拟角度,写一篇文章。

(5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800~1000字。

  【解析】这就是一篇全命题文章,题目中已经指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总论点)是围绕新时代工人的力量来写,这样直接指出主题的形式就是全命题。

这样的作文形式,考生在写文章时最容易抓住总论点,不容易写偏题,就围绕“新时期工人力量”来写就可以。

  除上述这种全命题形式外,还有一种全命题作文:

  【2013年国考副省】“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

  要求:

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解析】和前面的全命题作文一样,这也是一种全命题的形式,都是明确指出了文章的主题(总论点),但是区别在哪里呢?

对于“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个主题,单单从题干中不能看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需要考生回到材料中去,去看材料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回到材料中,不难发现这“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是讲岁月虽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石头”能够表达,这里的“石头”指的是中华的传统化文化,所以考生就应该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来写。

  2、半命题作文

  【2013年国考地市】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35分)

  【解析】题干中给出了一个角度“让......大放异彩”,但是中间缺乏一个主语,这就需要考生从材料中去寻找整篇材料的主题。

整个材料都是在讲中华传统文化,那么这里也就应该填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是考生写作的总论点。

从这里不难发现,申论文章写作的总论点就是材料的主要话题。

  二、话题作文

  【2012年国考地市】“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解析】题干中要求考生结合刘女士和李老太之间的感人事迹来写文章,首先需要交代刘女士和李老太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然后通过这个故事总结一定的道理和教训,本题中也就是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解决当前存在的道德滑坡的问题。

像这种以一个故事或者是一则材料中的案例为话题进行文章写作的,就需要考生先概括出这则故事或者这则案例,然后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这则故事和案例中得出一个道理,也就是文章的总论点。

  三、材料细节类文章

  【2012年9月多省公务员考试】给定资料3中提到“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300多年前,德国先哲莱布尼茨对中西方文明这样期待。

”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解析】所谓材料细节类文章是指就材料中的某一句话的思考进行写作,考生需要做的是回到材料中去找到这样的一句话,联系上下文找总论点。

联系材料,就会发现这句话的上下文都是围绕文化展开的,那么这也就是考生写作的主题。

所以在材料细节类命题作文中,考生需要回到材料中出现这句话的地方,联系上下文,结合材料的主题来寻找总论点。

  以上申论文章题目的三种不变的形式,考生要注意三者的特点和要求,在写作文时候,只要你能抓住这三种形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答题的预设逻辑

申论考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字能够直接表达考生的思想,通过一定的逻辑将文字串联起来,能够让文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申论的文字要求是书写规范、简洁,在各个题型中都有这样的要求。

但在真实的书写过程中,考生可能因为阅读能力较差,无法找到要点,或者找到要点却不会精简,造成“想说的没说成,不想说的一直在表达”,答题内容出现重复等情况。

这样不仅不利于采全要点,也会与申论的作答要求背道而驰。

  而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发现,在精准阅读、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有一个预设逻辑是很重要的。

预设的逻辑能够支撑文字脉络,让零散的文字找到依附,最终使整个申论答题内容更加紧凑。

所以,在审题时将预设逻辑的思想渗透到申论备考中,能够帮助考生树立答题的大局观。

  一、预设逻辑在各题型中的运用

  

(一)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中针对答题对象展开要点的找寻工作,在审题后,针对对象梳理逻辑。

如,对象是争议,则可以先找寻争议的焦点,之后再找正方反方观点和理由,进行分别阐述。

审题时形成这种思路后,会帮助考生在阅读时,快速锁定正方反方及焦点内容,之后在加工及书写的过程中,答题就如填空一样,逐个对应填入即可。

  

(二)提出对策

  提出对策在审题时,预设逻辑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正常的逻辑,即总分结构;另一种,则是递进逻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

比如12年国考中考查“整治食品安全的建议”,在答题时,预设逻辑体现为“吃透精神、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宣传动员、多措并举、总结汇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填充要点,才能高效作答。

  (三)贯彻执行

  这个题型的预设逻辑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种,确定基本答题逻辑,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对不同文种的撰写方式有足够的把握,在此不作赘述。

  (四)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在审题时的预设逻辑很重要。

以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题干中出现一句话,让考生谈谈看法。

如果读完题,毫无逻辑,只是去材料给定的范围找寻答案,由于一个个要点零散在材料中,考生组合成答案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因此在审题时,结合关键词分析法,对题干中的这句话进行基本判断和定性,进行预设逻辑,不仅能够提高做题效率,而且也不会给考生在答题时造成太多压力。

  以12年黑龙江省考中,“动物的平等伦理权利”存在“伦理悖论”为例。

考生在读完题以后,也明白应该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但因为具有驳论性质,所以又和以往的答题有区别。

因此,在审题时,对于驳论性题型,如果之前有预设逻辑,在审题时要充分审清题干,就会事半功倍。

想要反驳一个事物,应该首先还原事物的真相(是什么),之后找出弱点集中攻破(为什么),最后树立正确的观点(怎么办)。

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有这样的预设逻辑,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冷静应对各种题型。

  (五)申发论述

  近几年各省考试多热衷于在申发论述题的题干中放一句话。

如13年黑龙江省考中,“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

在写作文之前需要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度的认识,因为题干中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

根据就近原则,“这句话”就是指我们前面这句话。

在这句话的理解基础上,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这实际上就给了考生线索,首先应该把这句话弄明白,之后再写作文也不迟。

  那么这句话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审清这个作文题干,考生需要弄明白三个问题,才能真正找到作文立意。

第一,“他们”是谁?

考生应带着问题回到材料中找寻,确定主体。

第二,根据句式可以看出,“安身立命”“有尊严”“抬头仰望星空”是呈递进关系,所以在作文结构中已经可以基本确定采取递进式逻辑会更加合适。

第三,“抬头仰望星空”是什么意思?

  如果考生将这三个问题在审题时都能弄清楚,那么在写作时就会举重若轻。

了解作文的深层表达是“他们”“抬头仰望星空”,但需要有“安身立命”和“有尊严”的过渡。

那么在结合材料确定主体以后,就可以按照递进的思维进行论述,最后帮助“他们”“仰望星空”。

  二、预设逻辑使用注意事项

  1、预设逻辑主要运用在审题过程中,帮助考生树立答题骨架。

  2、预设逻辑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材料进行适当的增减,要从始至终坚持“材料为王”的原则。

  3、预设逻辑与结构的区别在于,结构是在材料阅读完成后进行选择,而预设逻辑是在审题时进行大胆假设而形成的答题思路,在预设时应尽量详尽,之后根据材料进行增减,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

四、答题技巧:

申论训练指南

实践出真知,再好的理论没有练习都是空谈,申论是写出来的,只是看看范文,永远写不好申论。

专家以此提出了以下公务员备考申论练习方法。

  多角度、多层次练习

  申论题型同样有多种,字数要求也有不同,就好像游泳的方式有很多种,长短距离也会不一样。

有的人写文章永远只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并且只能写到800字,就好像游泳只会仰泳,只能游到100米远,有一天要考的是蛙泳、要游200米就傻了,最后还是按照仰泳来游,这些人的心态是反正我能够游到终点就是了,哪里还管什么样式。

这和很多人写文章是一样的,反正凑够字数就行了,哪里还管什么样式。

这样的做法过于消极保守,很难做好事情。

唐太宗在写给儿子李治的《帝范》中说到: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就是这个道理。

  反复练习修改

  这里的反复练习,就是一道题写一遍,改一遍,再改一遍……一直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写之前不要去对什么参考答案,许多参考答案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这并不是说所有参考答案都有问题。

写到你认为满意了,再去对应,自然会发现问题。

有些人因很多年都不写作了认为自己写得很差,简直惨不忍睹,根本就不想修改,这是完全正常的。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有勇气直面自己惨淡的写作能力,并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写好。

没有不会写的,只有不愿写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练习时很投入,一天就做一套题,十天做了十套题,每套题都是50分,最后加起来还是50分。

如果十天都在做一套题,并且不停地修改,第一天是50分,最后一天可能修改到及格甚至更多,这样不仅学会了做这套题,还掌握了可以考到及格的方法。

这正是《老子》中所谓的“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通过一套或者几套题作为申论写作的范式,对题目的选取考生可参考历年真题进行练笔,然后按照这样的范式去写各种不同的申论。

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在申论练习时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比如一道概括题,要你写300字以内,你就先写300字。

写完了,修改到你自己比较满意了,你再想一下,如果要求你写200字怎么写,如果要写500字甚至更多,你又应该怎么添。

在概括题中,既有3000多字的材料要求用200字以内来概括的(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也有3000多字的材料用1000字来概括的(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因此在练习时就必须考虑到题目本身可能的变化。

另外一个就是语言表达,很多时候语言表达都千篇一律,也就是所谓的语言表达的套话,这并不是套话就一定不好,即便是套话,也会有很多种,所以学套话也要多学几套,不要总是那一套,这样写作时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除了套话之外,还有些非套话,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