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729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docx

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王老师的人生哲学:

1、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2、善于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人才有更广阔的前景。

3、不愿努力攀登的人只能看山脚的风景。

 

小测验:

判断正误

1、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2、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3、《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

4、阅读说明文,不妨从理清顺序入手。

5、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如《故宫博物院》就是空间顺序。

6、说明文的结构主要有是两种:

⑴总分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

⑵递进式。

7、说明文的语言要具备科学性,材料、数据不允许任何的错误、夸张。

8、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

9、阅读说明文一般要做到六点:

、、

、、、。

10、说明的方法有比喻、拟人、引用、列数字、举例子、画图表、对比、排比、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

 

答案:

1、√,2、√,3、×,4、×,5、×,6、×,7、×8、×9、找对象、抓特征、明结构、理顺序、知方法、品语言10、×

阅读说明文的

一般步骤和方法

我们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那么,说明文有没有所谓的说明文的要素?

我们暂且不管它有没有说明文的要素,但是,我们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一定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如能做到这样,那么一篇说明文可以说基本掌握了。

1、首先,应弄清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即这篇文章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还是阐明某一事理的。

然后再看介绍了这一事物的哪些特征,或阐明了哪种事理。

有时候说明文的标题往往就是课文说明的对象,比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题目即说明的对象。

然后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带着这样的思想去阅读分析说明文,才能正确把握其说明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先谈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了鲜明的印象。

这一点《苏州园林》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前面两篇都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说明事物)的说明文,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篇事理性(说明事理)的说明文。

文章向读者阐明了什么是物候?

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2、其次,应弄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不论是说明事物还是说明事理的说明文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介绍,常用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说明文大多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大多采用逻辑顺序。

如《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故宫博物院》则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有主有次第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3、应弄清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或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等。

恰当的说明方法能将深奥的复杂的知识通俗化简单化,将抽象的理性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因此,我们如果善于识别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作用,就更有助于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辨识说明方法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寻找显著的语言标志。

如:

“例如”就是举例子的标志,“像”(通常的情况下)可以看作是打比方的标志,等等。

4、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在阅读中,我们要用准确、简明、周密这把尺子来衡量说明文的优劣。

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的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

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晰,用简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所谓周密,就是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

如:

《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句话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到处都有”,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只是说明石拱桥在我国比较广泛。

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周密的特点。

还有列举的时间、数据,以及某些程度的限制,有些可十分确切肯定,有些则只能表示一种估计。

但无论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

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条:

符合实际。

如《中国石拱桥》说到“旅人桥”时,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枯寂、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另外为了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还要注意词语运用的顺序。

比如《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与“技术”的顺序就不可以颠倒,否则就不足以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匠心了,苏州园林的美也就无从谈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