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878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计算机专业除外)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 3 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

  32 学时

一、 课程教学目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计算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必不可缺的工作和生活工具。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和Microsoftoffice2010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还介绍了与计算机相关的新技术,如:

与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相关概念和技术,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和Microsoftoffice2010的基本操作,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二、 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本概念;

(2)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和Microsoftoffice2010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掌握网络拓扑结构及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服务及接入方式,掌握IP地址;了解网络安全基础;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4)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了解多媒体数据的编码与压缩技术、基本的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基本的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掌握基本的动画处理技术。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

(6)培养基本的计算机素养;

(5)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

三、 先修课程

无先修课程

四、 课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的发展史

(2)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CPU及存储器的功能,存储器的分类

(4)Windows7操作系统的使用。

(5)文档的建立、编辑,文档的排版,表格处理,图形混排。

(5)工作表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图表创建与编辑,Excel数据库使用方法。

(6)创建普通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一般美化以及演示文稿的放映方法。

(7)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8)IP地址与域名。

(9)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

(1)四种进制的表示及相互转换。

(2)文件的路径概念以及如何查找文件。

(3)文档的排版;图形处理。

(4)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Excel数据库管理功能、排版打印。

(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五、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堂板书相结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的教学形式。

通过上机实验,深刻领会并掌握课程中各种算法的设计思想,学会使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4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构成;掌握不同数制间的转换;掌握计算机信息的表示。

教学内容: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计算机部件;数制及其转换;计算机信息的处理。

教学提示:

重点是计算机部件和数制间的转换

第二章  操作系统基础(4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掌握Windows7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

教学提示:

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

第三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6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Word2010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ord2010中有关文字、表格、图文混排和排版打印的有关操作。

教学内容:

Word2010的窗口组成,文档编辑和排版,表格的制作,文档页面设置与打印。

教学提示:

重点是Word2010环境下文档编辑和排版,表格的制作,文档页面设置与打印。

第四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6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Excel2010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Excel2010中数据录入、工作表的操作、公式及函数的灵活应用,掌握数据库管理和排版打印的有关操作。

教学内容:

Excel2010的窗口组成,数据的录入,工作表的格式化,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及数据管理的有关操作,打印。

教学提示:

重点是数据的录入,工作表的格式化,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及数据管理的有关操作和排版打印。

第五章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4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10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和编辑,灵活应用主题、母版对幻灯片进行修饰,在实践中综合应用超链接、动画和切换。

教学内容:

PowerPoint2010的窗口组成,演示文稿的创建和编辑,幻灯片的修饰及超链接、动画和切换的操作,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和打印。

教学提示:

重点是演示文稿的修饰及超链接、动画和切换的操作,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和打印。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及中的表示与处理。

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及中的表示与处理。

教学提示:

重点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及中的表示与处理。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3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网络的组成、发展、功能和分类及网络硬件和软件的相关知识,了解Internet的基本技术及应用,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功能及类型。

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硬件,局域网,Internet基本技术与应用,搜索引擎。

教学提示:

重点是网络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的相关知识和Internet的基本技术与应用。

第九章 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安全概念及技术,了解职业道德与相关法规,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教学内容:

信息安全概念及技术,职业道德与相关法规,标准化与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教学提示:

重点是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第十三章 计算机新技术简介(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

教学提示:

重点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七、 实验教学内容

1.实验设备与要求

主要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

软件环境:

WINDOWS7/XP操作系统;Microsoftoffice2010

由于每个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要求:

实验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先了解实验目的、内容、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仔细。

2.实验学时计划

本课程的实验共8个,32学时;具体学时安排表如下: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1

指法练习

2

验证型

2

Window操作系统软硬件的设置

2

验证型综合型

Window操作系统文件及文件夹操作

2

验证型综合型

3

Word2010文字编辑及修饰

2

验证型综合型

Word2010表格

2

验证型综合型

Word2010图文混排

2

验证型综合型

Word2010排版打印

2

验证型综合型

4

Excel2010数据录入及修饰

2

验证型综合型

Excel2010函数与公式

2

验证型综合型

Excel2010数据库管理

2

验证型综合型

Excel2010打印排版

2

验证型综合型

5

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编辑与修饰

2

验证型综合型

PowerPoint2010动画 切换 超链接

2

验证型综合型

6

网络与Internet

2

验证型

7

综合练习1

2

验证型综合型

8

综合练习2

2

验证型综合型

合计

32

说明:

由于每个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充上机时数,熟练实验内容。

3.实验内容

实验一  指法练习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并能应用正确的打字姿势;

2.掌握用键盘的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常用键的指法。

二、 实验内容

在金山打字通中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对应的指法练习,如:

基本键位练习、常用键位、汉字录入、英文录入等

实验二  Windows7操作系统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Windwos7操作系统的功能;

2.掌握桌面的相关操作;

3.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5.掌握控制面板的功能及操作;

6.了解系统小工具的应用。

二、 实验内容

1.桌面的相关操作,如:

开始菜单的设置、任务栏的设置等;

2.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3.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4.控制面板的功能及操作;

5.系统小工具的应用。

实验三  Word2010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Word2010应用程序的窗口组成;

2.掌握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3.掌握文字的编辑及格式化;

4.掌握表格的编辑及各种操作;

5.掌握基本图形、图像的操作;

6.掌握打印排版。

二、 实验内容

1.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2.文字的编辑及格式化;

3.表格的编辑及各种操作

4.基本图形、图像的操作

5.打印排版

实验四  Excel2010应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Excel2010应用程序的窗口组成;

2.掌握工作簿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3.掌握工作表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4.掌握数据的录入及单元格的格式化;

5.掌握电子表格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6.掌握数据库管理的操作;

7.掌握打印排版。

二、 实验内容

1.工作簿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2.工作表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3.电子表格中数据的录入及单元格的格式化;

4.电子表格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5.数据库管理;

6.打印排版。

实验五 PowperPoint2010应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PowperPoint2010应用程序的窗口组成;

2.掌握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3.掌握幻灯片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4.掌握幻灯片中各种内容的编辑及格式化;

5.掌握切换、动画设计、超链接等操作;

6.掌握幻灯片的放映设置;

7.掌握演示文稿的打印。

二、 实验内容

1.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2.幻灯片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3.幻灯片中各种内容的编辑及格式化;

4.切换、动画设计、超链接等操作;

5.幻灯片的放映设置;

6.演示文稿的打印。

 

实验六  网络与Internet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的功能及应用;

2.掌握Internet中网页浏览、文件的上传下载、邮件收发。

二、 实验内容

1.浏览网页

2.上传下载文件

3.收发电子邮件

实验七  综合实验1

一、 实验目的

1. 巩固键盘指法

2. 巩固Windows7

3. 巩固Word2010

二、 实验内容

1.键盘指法练习

2.Windows7练习

3.Word2010练习

说明: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实验八   综合实验2

一、 实验目的

1.巩固Excel2010

2.巩固PowerPoint2010

3.巩固Internet

二、 实验内容

1.Excel2010练习

2.PowerPoint2010练习

3.Internet练习

说明: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八、 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4

2

操作系统基础

4

4+1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

6

8+1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

6

8+1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

4

4+1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2

0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

3

2

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

1

0

十三

计算机新技术简介

2

0

总计

32

32

九、 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闭卷

2.成绩构成

总成绩=平时成绩(作业,考勤,课堂讨论等)*30%+期末成绩(卷面分数)*70%

十、 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 甘勇 尚展垒等,《大学计算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2] 朱红康,《大学计算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3] 朱红康,《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4] 甘勇 尚展垒等,《大学计算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