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447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0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docx

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八年级下学期教案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类在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与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人类从哪里来?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人得由来,首先看一下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投影示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2-7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及课本里的插图,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下来,8分钟后检测,比谁能在检测中得满分。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谁?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

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区别?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露西”少女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4.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说出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哪些变化?

(衣着,运动,工具)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一)学生看书,教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

过渡语:

课本内容并且看懂的请举手?

好,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比一比,看谁能在检测中得满分,请两位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拿出自己的练习本。

检测题:

1,-------世纪,著名进化论建立者------------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由于-----------的改变和----------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逐渐进化发展成人类。

现代类人猿仍过着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3,“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说明当时人类的运动方式是------------,“东非人”的石器说明当时人类已经具有--------能力。

4,下列关于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方式B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C祖先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

5,观察人类起源和发展示意图,简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看这两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后请同学们举手更正。

(二)讨论

评第二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

注:

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使东非大裂谷地区的热带丛林,一部分变成稀树草原。

森林消失,下地生活人类

森林古猿大猩猩

树栖生活类人猿黑猩猩

长臂猿

猩猩

评第四题:

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根本区别:

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

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类人猿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类的脑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评第五题: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是个逐步进化的过程。

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知道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

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注:

发展:

森林消失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能够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五当堂训练

1,识记知识点。

2,作业<<基训>>1,3,4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知道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人得生殖(投影示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8-12的内容,注意课本上的插图,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下来,8分钟后比谁能在检测中得满分。

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这一过程靠什么来完成?

2,男女生殖系统各由哪些器官组成?

各有什么功能?

3,什么是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结合的?

4,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一)学生看书,教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要认真、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

过渡语:

课本内容并且看懂的请举手?

好,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比一比,看谁能在检测中得满分,请两位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拿出自己的练习本。

检测题:

1,人类通过那个系统形成生殖细胞产生新个体()

A运动系统B神经系统C生殖系统D循环系统

2,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结合,通过---------发育成新个体。

3,在男女生殖器官中,能分泌性激素的是-----------和----------,输送生殖细胞的是

-------------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4,生殖细胞指的是睾丸产生的--------和卵巢产生的---------,二者在-----------结合形成受精卵。

5,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怀孕指的是---------植入子宫内膜,怀孕后8月左右发育成--------------。

6,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

7,怀孕到第----周时,胎儿成熟,---------和---------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四、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位同学的板演情况,发现错误及时举手更正。

(二)讨论

评1、2、男女生殖系统是不一样的,并且各器官的功能也不相同。

评3、4、

1通过自学,我们应该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其中膀胱属于泌尿系统

2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就是受精,一个精子只与一个卵细胞结合。

(注:

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

评5,6,

①怀孕的整个过程:

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

(注:

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十周左右初具人形,40周时胎儿成熟分娩)

②胎儿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途径: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五当堂训练

(一)识记知识点

(二)作业《基训》

 

第三节青春期

学习目标:

知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身体变化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青春期(投影示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4-17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6分钟后比谁能在检测中得满分。

1,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是什么?

2,青春期的变化有哪些?

心理变化有哪些?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一)学生自学,教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要认真紧张自学。

(二)检测题

过渡语:

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请看投影检测题,找两个同学板演。

1,-----------是人的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

2,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迅速发育,男孩出现----------女孩会来----------。

月经来潮与---------和--------------周期性变化有关。

3,分析图片资料,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分别是------------和-------------。

4,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是长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

B保证睡眠,促使身心健康成长

C,女孩子担心脂肪积累而禁食含脂肪的食物D男女同学保持正常的交往。

5,下列是关于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现象,你认为不正常的是()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B常常会有矛盾的心理

C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D失眠多梦,频繁遗精

四、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着两位学生的板演内容,发现错误及举手更正。

(二)讨论

评1,我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无论在心理还是身体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只有我们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变化,才能健康的成长。

评3,男孩:

10-11岁,女孩:

8-9岁

女孩比男孩的发育早,男孩和女孩体型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

五、当堂训练

1,识记知识点

2,作业,《基训》

第四节计划生育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2,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婚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节计划生育(投影示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8-20的内容,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下来,6分钟后比谁能在检测中得满分。

1,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具体要求是什么?

2,通过探究说出晚婚晚育的意义是什么?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一)学生自学,教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自学,尤其注意资料分析

(二)检测题

过渡:

刚才大家自学的效果都很认真,下面来检测大家的自学效果,找两位学生上来板演。

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A晚婚B少生C计划生育D优生

2,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提高--------。

具体要求是--------、---------、--------、----------。

3,我国法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女不得早于------周岁,晚婚是比法定结婚晚------年。

4,---------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有利于提高人口的质量。

5,下列关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提倡晚婚和晚育B不到晚婚年龄不能结婚

C稳定低生育D通过婚前体检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病的孩子

四、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着两位同学的板演情况,如有错误请上来纠正。

(二)讨论

通过几位同学的更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评1,2,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P18资料分析中讨论题:

1,2

要点:

1,1764—1989年

2,1949---1989年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卫生等设施健全,死亡率逐渐下降。

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升高,那么人口增长会带来哪些危害?

要点:

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制定了一项政策。

评3,5

补:

1,我们国家提倡晚婚、晚育。

但并不是不到结婚就不能结婚。

2,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指根据具体情况要少生,并不是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小孩。

3,禁止近亲结婚,是优生的重要措施。

评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探究:

坚持晚婚晚育有什么意义?

坚持少生、优生有什么意义?

要点:

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少生: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优生:

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五:

当堂训练

1、识记知识点。

2、作业《基训》

第一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那个样物质

2,知道各营养物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生物体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21-27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和探究里的内容,找出思考题的答案,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怎样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水约占体重的多少?

有什么作用?

4,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有哪些?

缺乏时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5,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取的维生素有哪些?

缺乏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后教

评1,2,题

过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要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过渡: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糖类:

主要的能源物质

要点脂肪:

备用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

人得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补充:

1,人身体比较虚弱应该补充什么食物?

为什么?

2,病人几天吃不下饭,身体明显消瘦,消耗的是什么物质?

3,儿童、青少年以及病员应吃含什么多的食物?

过渡:

用什么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含量?

选用什么食物,怎样计算?

(探究提示①②③)

评:

3,4题

过渡:

水是万能之源,人们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不能几天不喝水。

要点:

1,60%-70%

2,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运输

过渡:

无机盐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被吸收,人体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有哪些?

要点:

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钙儿童:

佝偻病中老年:

骨质疏松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锌生长发育不良

评,5题

过渡: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有维生素,根据溶解性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脂溶性: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

维生素B族,维生素C

过渡: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需要量也很小,但是作用却很大,缺乏时会出现一定的症状。

补:

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五、当堂训练

1,识记知识点

2,作业<<基训>>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

学习目标:

1,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尝试理解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怎样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物质?

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示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29-34的内容,注意探究和资料分析里的讨论题,找出下面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什么组成?

消化道有什么组成?

2,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是什么?

包括哪些器官?

各有什么作用?

3,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出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变化?

为什么?

4,什么叫做消化?

主要通过什么起作用?

5,消化腺由什么组成?

分成哪两大类?

各有什么作用?

消化腺

消化液

消化酶

消化的物质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肝脏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后教

评1,2,

过渡:

通过大家的自学,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首先来看第一题:

要点:

消化系统消化道

消化腺

过渡:

消化道是一个很长的管道,是食物进出的通道,通过观察图Ⅳ-21,找个学生,说一下消化道由哪些器官组成?

要点: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过渡:

消化系统具体由什么组成?

要点:

消化系统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大消化腺:

肝脏、胰、唾液腺

消化腺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补充:

十二指肠是小肠,盲肠是大肠,阑尾结构虽小,但作用很大,参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它就像一个死胡同,食物一旦进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阑尾炎。

过渡:

那么,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是什么?

里面包括哪些器官?

各有什么作用?

要点:

牙咀嚼食物

口腔舌搅拌食物

唾液腺(导管的开口)分泌唾液

评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糖类),淀粉有甜味吗?

(没有)馒头在口腔中咀嚼一段时间后会变甜,这是为什么呢?

要点:

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有甜味)

过渡:

这种变化和牙齿、舌、唾液腺的作用有关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探究。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设置3组实验:

图一图二图三

 

将A馒头碎屑放入

(1)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将C馒头放入3号试

号试管中,注入2ml唾中注入2ml清水,并进行管中,注入2ml,不

液并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变蓝)进行搅拌(变蓝)

(滴加碘液不变蓝)

现象:

2号,3号试管,滴加稀碘液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

要点:

1号试管中的馒头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它与唾液充分混合,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转变成了麦芽糖,所以不变蓝。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遇碘变蓝。

2,淀粉遇到淀粉酶被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3,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度。

评4,

过渡:

淀粉在口腔中只起初步消化的作用,麦芽糖还需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中不被消化,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叫消化?

消化主要通过什么起作用?

要点:

1,消化酶(催化剂)

2,口腔中只有唾液淀粉酶,没有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评5,过渡:

消化酶存在于消化液中,消化液由消化腺分泌,那么构成人体的消化腺有哪些?

消化腺

消化液

消化酶

消化的物质

唾液腺

唾液

淀粉酶

淀粉

胃腺

胃液

蛋白酶

蛋白质

肠腺

肠液

蛋白酶、脂肪酶

消化糖类的酶

糖类

脂肪、蛋白质

胰液

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

乳化脂肪

补充: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是一种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对食物中的脂肪起乳化作用

五,当堂训练

《学习检测》一、三、四

第二节消化和系统

(2)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33-34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找出下面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既积极又准确:

1,口腔、胃、小肠中分别含有哪些消化液?

2,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为什么?

3,食物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什么被吸收?

4,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技能训练)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后教(讨论、更正)

评1,

过渡:

上一节我们讲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大家回忆一下消化主要通过什么作用?

要点:

消化酶,

过渡:

消化酶存在于消化液,那么口腔、胃、小肠中分别含有哪些消化液?

分别由什么分泌的?

补充:

(口腔)唾液腺唾液淀粉

(胃)胃腺胃液蛋白质

(小肠)肠腺肠液糖类、脂肪、蛋白质

胰腺胰液糖类、脂肪、蛋白质

肝脏胆汁(乳化)脂肪

过渡:

含消化液最多的器官是什么?

要点:

小肠

评2,

过渡: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为什么?

要点:

①小肠

②a小肠长b小肠绒毛c毛细血管d消化液最多

注:

⑴小肠很长,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

⑵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

⑶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便于吸收。

评4,过渡:

前面我们讲了食物中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液的分解,最终分解成什么才能被吸收的呢?

要点:

蛋白质氨基酸(胃)

脂肪脂肪酸+甘油(小肠)

(糖类)淀粉葡萄糖(口腔)

过渡:

下面我们具体通过曲线图进一步了解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

(技能训练)

要点:

X淀粉口腔

Y蛋白质胃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

五,当堂训练

1,识记知识点(5分钟)

2,作业《基训》一,三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学习目标:

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上,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也就是注意,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二,自学指导

认真默读课本P35-39的内容,注意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6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既积极又准确:

1,通过图片分析说出人们为什么要合理饮食?

2,平和膳食宝塔中的五大类食物指的是哪五大类?

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按名称?

按营养物质)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如何做到安全饮食?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后教

评思考题1,

过渡:

在以前的生活中,人们在一起吃饭都问“吃饱了吗”?

现在人们都说“吃好了吗”,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开始注意食品的营养合理

要点:

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

过渡:

在这里应该注意,不管吃什么东西都要注意量,防止过犹不及,例如,能量过多导致肥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缺乏Vc,容易牙龈出血,高血压患者少吃盐。

评2,

过渡:

为了能够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我们吃的食物分为五大类,并形象地

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

要点:

谷类(糖类)---蔬菜水果类(维生素类)----鱼禽肉蛋类(蛋白质)

----奶豆类(无机盐)------油脂类(脂肪)

过渡:

通过观察,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我们每天对其需要量是怎样变化的?

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要点:

1,由多到少。

2,⑴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⑵每天早中晚能量比30%,40%,30%

⑶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评3,

过渡:

在生活中除了注意合理营养,还要注意食品安全。

要点:

发芽的马铃薯不能吃,买肉时要看是否有检疫合格率,刚买的新鲜水果,蔬菜应浸泡一段时间再食用,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毒蘑菇不能吃,少吃油炸食品,食物之间搭配禁忌。

要点:

⑴能量配比合适

⑵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五,当堂训练

1,识记知识点

2,作业《基训》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呼吸系统及呼吸道的组成

2,理解呼吸道各组成成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那么呼吸系统由什么来组成?

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自学指导:

认真默读课本P43-46的内容,注意资料分析及小字部分,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画下来,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什么组成?

呼吸道由什么组成?

2,呼吸道有什么作用?

呼吸道的什么结构特点决定呼吸道的什么作用?

3,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4,咽有什么作用?

吃饭时为什么不能大说大笑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后教

评1,

过渡语:

刚才大家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请看第一题:

要点:

呼吸道咽

呼吸系统喉

气管

支气管

评2,

过渡语:

了解了呼吸系统及呼吸道的组成,那么各组成成分有什么作用呢?

要点: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使到达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过渡语:

结构决定功能,呼吸道的什么结构决定了呼吸道的作用?

要点: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2,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粘液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粉尘和细菌,鼻腔内的粘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过渡语: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病菌的侵袭吗?

要点: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保持环境中空气清洁非常重要,否则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如哮喘,肺炎,尘肺等。

评3,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