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044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docx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关于社会用语的略微探析

-------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

【摘要】语言的变化就像种子,在土里偷偷地发芽,要发现变化是怎么开始的,最好趁变化正在进行时去观察。

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对人及个性的尊重;市场发育趋向成熟,广告由功能诉求转向个性诉求,开始对信息传达技巧的追求;整个社会对创新与个性的鼓励等等,促进“种子”的发芽和成长。

【关键词】十字街头语言文字社会用语

社会用语指的是面向公众的用语,包括文字的和口头的。

作为语言学意义上的概念,社会用语准确但不够亲切,让人有距离感。

“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属于社会用语,主要包括各类广告、招贴、标语、店家名称、路牌、交通提示牌、公约、启事、布告、说明书、服务用语、流行口语、寒暄语等。

选用“十字街头语言文字”这个称谓,是试图拉近人们与社会用语的距离,让大家感觉到自己也可以为社会用语的建设和发展做一点事情。

街道两边用语新鲜、巧妙的广告,名号各异的店铺,温馨、亲切的交通提示牌,充满人情味儿的标语、横幅,还有人们口中时尚、新鲜的说法,给人感觉到“十字街头”就是语言文字的博览会,展示着当下语言生活的丰富多彩。

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是语言系统活动的外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语言系统整体的变化。

英国语言学家简·爱切生在《语言变化:

进步还是退化?

》一书中说语言的变化就像种子,在土里偷偷地发芽,“要发现变化是怎么开始的,最好趁变化正在进行时去观察。

”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对人及个性的尊重;市场发育趋向成熟,广告由功能诉求转向个性诉求,开始对信息传达技巧的追求;整个社会对创新与个性的鼓励等等,促进“种子”的发芽和成长。

与根元先生在《广告、标语、招贴……用语评析400例》一书中说:

“社会用语是整个语言中的一个部分,做社会用语这样的研究是学习人民大众的语言。

语言的发展,从人民大众中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这样的调查也是一种采风,了解语言里面反映出来的社会的情况,也是为了发展语言。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了,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和变化,而这一切又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就像语言生活的显示器,忠实地记录和折射着这些变化。

这个时期的社会用语体现了八个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倾向:

情感化和人性化倾向;新鲜值增加,保鲜期缩短(创新和个性化倾向);卡通化和情趣化倾向;细节化倾向;文化含量增加;现代科技与语言的联姻;外来词和国际化倾向;公益化倾向。

㈠情感化和人性化倾向

十字街头语言文字的情感含量增加了,出现了更多体现尊重、关心、亲切的用语。

设计者将更多的情感因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挚坦诚融入语言之中,命令和口号少了,商量和巧妙的提醒少了。

有一个建设中的小区,已经入住的居民对施工噪音和粉尘很有意见,于是写了一个意见贴在了施工工地上,坚决要求讨还“扰民债”。

建筑公司和住户经过“磋商”达成了协议:

规定了每天施工的时间,尽可能不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

很快,一块富有人情味儿的木牌也出现在了工地和居民楼之间:

“我们在这里施工,一定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请您谅解。

”之后出现的场面却是这样的,每天,这个话语温馨的宣传牌下面都要聚集好多老人下棋、打牌、聊天,老人们笑着、说着,对工地上的噪音“充耳不闻”,建筑公司和住户从此相安无事。

由“施工重地,闲人免进”之类的口号式、命令式语言到“用您的理解、支持和我们的双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文学式语言,再到“我们在这里施工,一定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请您谅解”之类既“文学”又体现尊重的礼貌或语言,建筑工地的提示牌展现了社会用语的变化。

礼貌的交际语言不仅能体现尊重,有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顾客可能因为几句话就对商家有了好感和信任,成了回头客。

台湾商人马民泽曾在上海、广州、北京三地成功地开办JJ迪厅。

在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上海作为最早的投资地时,马民泽说是因为有一次他在上海街头买烟,卖烟的老太太对他说了声:

谢谢侬。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马民泽透过一句“谢谢侬”看出了上海人尊重消费的意识。

北京现在许多大商场在顾客消费后也说“谢谢”了。

一句或是几句话,改善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化解了可能激化的矛盾,甚至带来了商机。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而语言恰恰可以架起互相尊重与理解的桥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㈡新鲜值增加,保鲜期缩短(创新和个性化倾向)

充满创造、表现个性的语言文字是十字街头的亮点,体现出追求创新的时代精神。

具体表现途径、样态有:

⒈直接亮出追求个性、鼓励创新的主张。

举个例子,一则手表的广告:

100%力量,100%美丽,这就是我,你呢?

⒉通过“组合”和“搭配”来创新。

一家美发店取名叫“伊人在线”。

五四前后的文学作品中常用“伊”指女性,“伊人”意为那个人,也多指女性。

“在线”是网络时代的新词语,英文是online。

“伊人在线”,古新新词搭配,有文化内涵,也有时代感。

就好比如有些情侣选择共同开创一项事业,有些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日久生情地称谓情侣,这样的爱情被称作“合资爱情”。

这种契合的组合不仅不突兀,而且充满了创意的闪光。

⒊思维出发点、角度的多元化带来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一个喝茶的地方可以有多种叫法:

“茶馆”“茶室”“茶屋”“茶社”“茶舍”“茶房”“茶吧”“茶楼”“茶室”,有的地方及单写一个“茶”字。

⒋有的创新是对某一个新的构词元素的同比类推。

“考研”“考博”“考本”“考计”“考托”;“的士”“面的”“轿的”“船的”“板的”“飞的”“摩的”“的来的去”“的哥”“的姐”;“酒吧”“网吧”“氧吧”“水吧”“书吧”“茶吧”“彩吧”“剪吧”都是这样的例子。

⒌有的创新扩大了命名单位。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以句子命名思维店铺,像“好吃不过饺子”(一家饺子馆)“就是这里”(某餐馆)“爱你,宝贝!

”(某影楼)……以句子命名的店铺招牌在众多以词命名的店铺中比较显眼,原因是突破了长久以来以词为单位的命名习惯,从视觉和朗读的两个角度都体现了新意。

⒍体态语的新颖变化。

某高速公路收费处的工作人员服装新颖别致,在和行人告别时,手心轻轻一摊,指向车辆要去的地方,特别优雅。

一个动作涵盖了“谢谢”“请慢走”“再见”,从语言的使用原则上看,更经济,更有新颖度,从表达上看,也更加含蓄了。

㈢卡通化和情趣化倾向。

卡通的运用是实现社会用语情趣化的手段之一。

北京六里桥有一个巨幅户外广告:

去北京(看)世界公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都(高兴)。

括号里的字都是在这里为了说明才贴上去的,本来是没有的。

广告上这几个地方不是字,是卡通画:

一只大眼睛表示“看”;四个卡通人物表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跳起来的“我”则代表“高兴”。

文字的空白并不影响对整个广告的理解,卡通画的介入既增加了广告的趣味性,也给画面加入了跃动感。

单纯的文字广告不容易体现视觉上的跃动感。

㈣细节化倾向

细节化也是现阶段社会用语的倾向之一。

康师傅绿茶和统一绿茶的竞争从小小的饮料瓶就开始了。

“好心情,其实很简单。

看看云,兜兜风,晒晒太阳。

或者就像现在,和一口清爽的绿茶。

———康师傅绿茶,绿色好心情。

“统一绿茶”更追求古典意境: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香飘室内外,味存一瓶中。

———统一绿茶,亲近自然。

因为饮料瓶上的有创意的小词小品,是一瓶普通的饮料变得耐人寻味。

㈤文化含量增加

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用语更加艺术,更加巧妙,更加有“文化”了。

房地产广告也是其中的一个小例子。

在每一条告诉公路旁,我们都能看到巨幅的房地产广告。

楼盘的名字越来越诗情画意:

有叫花园的,比如今典花园、光大花园、圆明园花园、曙光花园;有叫家园的,比如富润家园、当代城市家园、国兴家园;还有叫公寓的,光彩国际公寓、世贸国际公寓、京达国际公寓、新青年公寓;别墅也频频亮相,绿色家园别墅、天润别墅、玫瑰园别墅等等。

理发店就采用对联作为广告语,“相逢尽是弹官客”“此去应无搔首人”,婉转得体,为店家招来不少生意。

㈥现代科技与语言的联姻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语言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色彩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手机使用的低龄化,短信息输入的简化,促使使用的人有意无意进行“创作”,短信息会更加充分地展示新鲜、智慧、幽默、精当的语言特点。

这一切理所当然需要技术的支持,“科”“计”的紧密结合是短信息蓬勃发展的保障。

㈦外来词和国际化倾向

新词新语,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

新词新语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外来词,外来词给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异民族异国土的知识和见闻。

外来词负载着新事物、新概念,如SARS(世界卫生组织将非典命名为“SARS”,即SeverAcuteRespiratorySyndrome.后频频出现在各种宣传物上,意为“微笑,并保持微笑”,其全称为SmileAndRetainSmile.)、量贩(来自日本,有“货源充足,价格低廉,多买多实惠”的意思)、CBD(中央商务区),等等。

还有一种新表达法就是汉英杂糅。

比如“一起去party”、在面对“隐私拷问”时,学生可以举出PASS卡。

㈧公益化倾向

地铁、车身、灯箱……漫步街头,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迎面而来,以情动人,以意取胜。

2001年7月,45块廉价公益广告灯箱出现在浙江台州最热闹的人民路两侧,“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

”一幅幅警醒的标语,仿佛是一个个路标,向过往行人提示着正确的人生之路。

但是,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有些广告、招贴、标语、路牌、店名在用语上不够规范,还有许多错误。

一些标牌上使用的英文不准确,有的甚至是“ChineseEnglish”(中式英语)。

有的窗口行业、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嘴里说着“您好、慢走、欢迎再来”,脸上却毫无表情,一点诚意都没有。

一些单位定了“服务忌语”,工作人员倒是不说“忌语”上的话了,但说出来的更有“创意”,更伤人。

礼貌语言和不说“服务忌语”有时成了样子货。

很多类似的广告反而到头来适得其反,比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汤锅”之类的广告条幅竟然堂而皇之地亮相在了某饭店的门口,似乎有点俗。

徜徉在十字街头,感觉到这些默默服务于生活的语言文字,折射着城市的文明,反映着时代的发展。

作为语言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是一面镜子,是全社会语言生活的缩影。

通过它,我们多少可以把握语言生活的脉搏,从一个方面研究语言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关系,寻找做好语言工作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根元等主编《广告、标语、招贴……用语评析400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设,1992。

2.赵俐等著《语言以人为本——第三轮语言哲学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3。

3.[英]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

变化还是退化?

》,徐家祯译,语文出版社,1997。

4.《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于根元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

7.《文汇报》,2002年2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