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573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

  这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2、能力目标:

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

  3、情感目标:

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诸子那纵横捭阖的雄辩,亲历躬行的实践,高尚傲岸的品格,光耀千古的思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现象,筑就了我国历史上不为多见的文化巅峰,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拜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感受庄子的人格光芒,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自主学习

  

(一)读中有品

  分成两组演来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

然后点评字音、停顿及语气是否到位。

  

(二)读中有思

  学生借助注释、口译课文,说说应该掌握的重点词语。

然后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字词释义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读中有编

  演读课文——编演课本剧

  我特别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当年庄子惠子的'对话场景重新演绎一下。

小组准备一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前的战国时代。

  师: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

“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

”请学生续老师的表演往下演绎。

  三、小组合作讨论

  四人小组讨论取得共识后发言:

  

(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围绕什么辩论?

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或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惠子说:

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

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

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

  

(二)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

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三)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

  庄子很聪明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

关键是“安”字,在惠子那里,“安”的意思是“怎么”?

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

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你在哪里知道?

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

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

他靠耍小聪明,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

  (四)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取胜?

用逻辑推理。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

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五)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

  境由心生。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境由心生:

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

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

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归纳

  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本文的寓意。

  师:

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揭示本文的寓意。

  例1:

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来看待事物呢?

  例2:

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要从严密的科学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

  例3:

世界上处处都是美,只是你没有用心感受,只要你用心感受,世界会用心回报。

  例4:

我们要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我们就会从世界中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

  例5:

鱼就是我,我就是鱼。

  例6:

事物本来没有好与坏,是用我们的情绪去决定的。

  例7:

用心去品味自然,自然的外物似乎与我的心情融为一体。

  例8:

为什么会不快乐呢?

你看看青山,你看看绿水,你听听蝉鸣,你听听风声,我们本来就是这大自然的一物,闭上眼睛感受吧。

  例9:

追求快乐自由,追求诗意地生活。

  五、课堂小结

  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在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让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多一些诗意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言:

梳理庄、惠辩论的过程及其逻辑。

  2、意:

理解庄子的思想。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二、一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自己不确定的字音和停顿。

  2、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和停顿。

  3、齐读课文。

  三、二读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演绎对话。

  2、梳理庄子、惠子二人的辩论过程。

  四、三读课文,读懂庄子

  1、品“庄子之知”,理解庄子“物我齐一”的思想。

  2、品“鱼之乐”,理解庄子“发展自然本性”“自由”的思想。

  五、再读对话,课堂总结

  篇五: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

(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

出示PPT1。

  /惠子: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二、正读

  1、师:

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

(1分钟)

  3、学生评价。

师:

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

(2分钟)

  4、我会读:

师出示PPT2。

(5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你应该读出?

(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

师:

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

(1分钟)

  三、译读

  1、师:

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

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

(2分钟)

  2、PPT3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

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

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

(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

我们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一下2000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辩。

  老师读叙述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

  五、辩读

  1、师:

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

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出示PPT4:

知?

不知?

  2、师:

惠子他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

(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3、师:

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

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

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师:

惠子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

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

  师:

惠子多了不起啊!

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5、师:

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

(庄子)

  6、师:

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

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到来看。

  7、师:

原来是这样。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

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有依据吗?

  PPT5: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8、师:

无论是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

  生:

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师:

还有一个“游”字,庄子他们在游得时候心情怎样?

(开学、放松)

  10、师:

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

惠子和庄子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得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11、师:

其实,庄子也是多么了不起啊!

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说的——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PPT6)

  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

追求快乐自由。

  生:

诗意地生活。

  生:

……

  六、延读

  1、师:

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看两个故事:

  2、故事一:

鼓盆而歌(PPT7)

  故事二:

庄周梦蝶(PPT8)

  故事三:

楚王请庄子做宰相

  七、课堂小结:

  1、师:

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

(PPT9)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2、师:

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

在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3篇

  一、导入新课

  1、课题是什么?

  2、我们来看看庄子是谁,对*人有什么影响?

  *人的达观有一部分和他有关。

他很穷,大部分时间靠编草席为生。

但他穷得很傲,有一次他向人家借………他很怪,老婆死了,他敲盘而歌。

他给我们留下了33篇散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庄子,了解他,思考他。

通过我们的质疑、思辨,思考庄子对于个体价值、文明社会的意义何在。

  二、看一段文字,读后说说庄子是个什么人,你从哪里看出。

补充一句:

课文就是由这段文字开始的。

  幻灯片出示“曳尾涂中”一段。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约三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

  针对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

这是个隐士形象

  生2:

他和自然融为一体

  生3:

他很高傲

  生4:

自由、自然、不拘束

  从哪些词句中看出:

不顾、吾将曳尾于涂中

  三、作者怎样看庄子,对庄子精神作何评价

  要求学生速读2-6段,划出评价语句

  1、清洁的精神:

可以……

  师:

清洁什么意思?

  生5:

可以抵御一切的诱惑。

  师:

还是什么?

  生6:

不同流合污。

  师:

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7:

对庄子的崇敬、激赏。

  四、出示整理过的学生提问

  (在这堂课之前,布置学生自读本文,并将发现的问题写在纸上,上交。

教师根据学生问题整理出最有价值的几类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第1段“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落崖惊风”怎么理解这句话,特别是“吓”字?

(余均、杨瑜)

  作者为什么把庄子比作“一棵孤独地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陈春梅、马郑列)

  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

  “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作者为什么用一连串否定的表贬斥的词语?

  庄子为什么不做官?

为何能对做官之事如此释然?

  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后三个词的顺序能否掉换?

  师:

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多集中在第4、8段和最后一段。

现在我们分组讨论这些问题。

  生8:

庄子的思想在当时比较叛逆,不合常理,所以“吓”着人们。

(结果呢?

)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庄子的思想与当时社会比较矛盾。

当时社会重权势,而庄子不愿同流合污。

而当人们仔细思考他的意见时,发现他是正确的。

  齐读:

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

  师:

我们今天来读读庄子,会给我们展现一个广阔的境界,柳暗花明。

  师:

齐读第四段,来体会一下句子的含义。

  生9:

叛逆者。

  生10:

战国时期,月亮是庄子心中的道德象征。

  师:

一个“槁项黄首或”的老头子,怎么会妩媚呢?

  生11:

精神妩媚。

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权力是很好的东西,但他只喜欢自由。

  师:

普天之下,能这样做的人有多少?

所以“孤独”。

  生12(接着):

“妩媚”是不被认同的美,不被常人理解,这种信念已不再被很我人坚守。

  师:

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可以用一句古诗来概括她的话。

吟诵《*雪》。

  师:

庄子的行为都是跟当时的情、理、逻辑相违背的。

所以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

  齐读最后一段。

  庄子怎么会出现眼冷心热?

庄子眼前的客观世界是怎样的?

黑暗、残忍决定了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

偏激、反叛、哲学困境。

于是就出现了“眼冷心热”。

“眼冷”是出世的,“心热”是入世的。

他的处世态度是反叛的。

但仅仅读出“反叛”,还不是真正读懂庄子。

  与之“周旋”什么意思?

周旋的目的是为了“外化”而保持“内不化”。

  对第6个问题词序能否掉换的回答:

  生13:

逻辑上看应该不能互换。

  师:

这代表我们走近庄子的一种规律。

你们现在有无对肃然起敬?

  下一个问题:

庄子认为天下污浊,但为什么他没有做官呢?

他只会用文字抨击社会,但为什么不想去做点什么呢?

如果去做官,不是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吗?

  庄子既然对世俗不满,那么他为何不做官,通过自己的努力云改变社会的现状?

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这是不是很自私?

  讨论:

你如何看待庄子的“拒绝入世”?

你觉得庄子的精神对个体生命和社会文明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师提问:

*历史上哪些人与庄子有渊源?

  生:

李白、陶渊明、苏东坡、阿q

  其中一生问:

阿q怎么会和庄子有渊源?

  一女生回答,因语速过快,听不清。

  师:

庄子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庄子的思想能救人,但能否济世?

请思考。

  好了,我们的课就要告一段落了。

今天,什么是“无路可走”?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庄子又何来引导我们的精神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4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庄子》寓言的内容、寓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寓意,体会古代寓言故事的文学性及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谨曾说: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庄子,庄子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或许更有一种同时伍的感受和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混沌之死》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混沌之死》,学生划分朗读节奏,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结合书下提示和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并将疑难之处作好记号。

  3、释疑解惑。

  4、齐读课文,背诵。

  三、分析课文,体会文章主题。

  1、结合学生阅读,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故事中“倏、忽、混沌”命名的.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混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

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

有为的所谓成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

  3、了解文章的寓言

  A、学生讨论。

  B、教师明确: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了事物本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

因此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

  C、联系实际,谈谈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教师示例:

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要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四、学生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呆若木鸡

  一、导入新课

  在先秦诸子之中,庄子的生活经历可谓是贫穷加上平淡,造就里他的自然、无为的哲学理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庄子的《混沌之死》,了解了他清淡无为,尊重生命自然状态的态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呆若木鸡》的寓言故事。

  二、学生阅读课文。

思考:

  A、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B、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主要得益于什么?

  三、分析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节奏。

  2、学生讨论上述问题。

  3、教师归纳:

  A、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四个阶段:

恃气--------犹应--------疾视-------无变

  B、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四、了解寓意:

  1、学生齐读后,谈谈读了这则寓言后自己总结的寓意:

  明确:

本文意在提醒人们,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威自怒,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要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就能百战不怠。

  2、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例如:

遇事沉着冷静,原都是要经过训练和磨练的。

只有真正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处变不乱,取得重要的胜利。

经过严格训练和生活磨练的人,其所具有的气质,确实能令人望而生畏。

  3、成语意思的变化。

  明确:

文中的“呆若木鸡”指养到家的斗鸡看似木鸡,实则大智若愚。

这个词语在长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涵义,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五、交流寓言

  1、学生将搜集的庄子寓言整理成故事后,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同学听。

  2、教师或学生总结庄子寓言的内容和影响。

  3、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