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57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1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1页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练习题Word格式.docx

  B.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归因

  7.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

  D.消退

  8.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

  A.发现了迁移的心理机制

  B.最早进行迁移实验研究

  C.否定了普遍迁移的说法

  D.用实验事实否定了形式训练说

  9.将学业成绩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A.学习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2.以清楚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1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15.观察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

  A.项目检核表

  B.双向表

  C.评定量表

  D.轶事记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______对知觉的研究。

  2.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______、______、巩固程度和______。

  3.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______引起的,消退随______的推移自动发生。

  4.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5.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中_______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智慧技能活动的简略、压缩和自动化。

  6.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_____。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______和_______。

  8.在学习迁移的整合机制中,_____是指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9._____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10.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_____。

  11.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_____的理解。

  12._____是心智技能形成的一个阶段,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13.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_____知识的。

  14._____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15._____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

  2.简述如何提高动作技能的练习效率。

  3.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

  4.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5.简述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6.应从哪些方面理解态度的定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2.论述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心理学家认为,采用个别教学方式最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

它的优点是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最合适的教学。

  2.C[解析]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3.C[解析]“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他认为青少年认知的发展源于主体的动作,依赖于主体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4.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

成长需要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是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的。

  5.C[解析]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6.A[解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包括学习任务、教师、家长等,内部因素包括兴趣、自我效能感、归因等。

  7.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8.D[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

桑代克等人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同要素的领域。

迁移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

  9.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绩。

它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0.A[解析]思维的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即反应迅速而众多。

  11.A[解析]B项属于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项属于稳定的外在原因,D项属于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12.C[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13.A[解析]个别化教学是指以学生个人的水平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包含的范围较广,具体的内容包括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14.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5.B[解析]观察法的记录方式一般包括三种:

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轶事记录。

  二、填空题

  1.威特金

  2.速度数量学习的迁移

  3.记忆痕迹衰退时间

  4.直观概括

  5.内部言语动作

  6.11、12岁到l4、15岁

  7.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8.顺应性迁移

  9.神经元

  10.感觉适应

  11.事物间关系

  12.原型操作

  13.陈述性

  14.自觉纪律

  15.问题空间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利用教材呈现技术,提高教材可懂度;

  

(2)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

  (3)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

  2.[参考答案]

  

(1)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2)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

  (3)提供恰当的反馈。

  3.[参考答案]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

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4.[参考答案]

  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有:

  

(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

知识学习的各个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知识理解得越深,知识巩固得越牢固,则知识的应用就越迅速和正确、

  

(2)课题的性质。

知识应用的难易与所解决课题的性质有关。

一般说来,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课题比带有具体情境的课题容易;

单一的计算题比综合应用题容易;

单纯的文字题比需要实际操作的课题容易。

  (3)智力活动方式。

学生解题时的智力活动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

例如,有的学生解题时缺乏目的性,盲目尝试,有的却能有目的、按步骤进行;

有的缺乏思维灵活性,时常套用老方法,有的却能随机应变、灵活应用等。

  (4)解题时的心理状态。

学生在应用知识解题时,如果缺乏动机或动机过于激烈、情绪过分紧张或满不在乎、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会妨碍知识的应用。

  5.[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俸今后的行为。

  (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6)注意个别差异。

  6.[参考答案]

  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行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四、论述题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的保持。

  

(2)程序化训练模式。

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

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

  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

  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

  ③析疑一—明确材料中的难点。

  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5)合作学习模式。

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

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

  

(1)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以及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知识、技能体系,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要对其正确理解和大体掌握。

  

(2)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备课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来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3)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等,都应当给予重视。

  (4)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

  (5)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材料。

  (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角落][飞语]发表于:

12-12-1920:

40[只看该作者]

南京苏科教育培训中心内部资料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1.论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

⑴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

⑵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

2.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所谓消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

这样的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

一方面,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消退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

这样,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

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辨别学习的?

所谓“辨别学习”,就是从泛化走向分化的学习过程,即有机体精确地只对条件刺激作反应。

小学教师容易忽视辨别教学有小学仍然具有基础性,应该列在小学生教育和教学序列的最初部分。

教师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而看轻了辨别学习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⑴小学里的辨别学习最明显地体现在识字和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中。

汉字的形体区别只在一点一划的有无和长短上;

音乐教学中也首先要求学生聆听时能辨别音阶和节奏,歌唱时更要自我监控对音阶和节奏的操作;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善于帮助学生辨别和抓住动作到位睦的肌肉感觉。

⑵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概念学习中。

需要运用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技巧,在概念所辖的成员里个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儿童能对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作正确的分类。

⑶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日常行为守则学习中。

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既活泼可爱,又遵守纪律。

可是他们常常把握不好其间的分寸,有时太过拘谨,有时又雀跃欢腾得妨碍当前工作的进行。

这些都是泛化的表现。

正需要教师通过辨别教学过程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情境,从而作出合乎情境的反应行为 

要言之,我们通过辨别学习,使学生知道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或条件下作出何种行为反应是恰当的。

4.论述用语言来控制儿童行为的优点。

⑴方便。

不必呈现真实的事物,不必制造实际的事件,就能有效地控制儿童的行为。

⑵安全。

对于有些真实的事物或实际的事件改用语言来控制,则可以避免伤害。

⑶传递。

不但可以指着事物或事件来解释一个词,而且还能够以另一个词来解这一个词。

1.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少年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学校教育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

⑴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

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三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

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个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异。

⑵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有很大差异。

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

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

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

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

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

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

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2.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

体现在:

一是皮亚杰独立于学校的教学来考察儿童认知的一般发展。

因此,如果他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就为学校教学奠定了基础,坚定了我们关于教学的程度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信念,从而不会去拔苗助长。

二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启发教师去思考,通过怎样的具体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或顺应一个新样例。

这样的思考是与在我国目前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接得上口的。

3.论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我国教师说的“跳起来摘到果子”可以看作“最近发展区”的一个形象的表达。

维果茨基的最近概念冲击着流行的学校教学观。

根据这个概念把辅助学生学习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

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战性的作业;

同伴讨论,合作学习也都是必要的。

但是如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怎样的作业算是“稍稍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

班级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之间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没有对这些具体实践问题做出明确的说明,需要我们的教师自己去探索。

4.论述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主要方法。

训练观点采择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这要求个体暂时置身于他人的处境,并按这一处境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

可见角色扮演促使人们更好地知觉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此处境下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了观点采择能力的水平。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其他同学在旁观时练习分析与评论,为也有助于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师应有所总结。

5.论述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教育含义。

⑴他都集中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亦即道德观念。

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道德观念的教学。

⑵他把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看成是同义的。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学校进行道德观念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现成的道德观念陈述,而应该讲清理由;

讲清理由也不能仅仅按照“因为……所以……”、“假如……那么……”之类的句式来做。

柯尔伯格和皮亚杰在研究中采用的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启发我们的是:

学校道德观念的教学要富有智力挑战性,要使学生在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中领悟道德观念及其理由。

⑶他探究儿童赖以进行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的活思想,这特别值得教师借鉴。

⑷灵活。

人的特殊性在于主要是按词的意思来控制行为的,因此其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口音、语气等物理线索的影响。

5.论述处罚及其作用、局限和有效使用的原理。

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师们对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互解行为的结构,因此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

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⑴惩罚要有效,即惩罚不能违法。

⑵惩罚要有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

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

⑶惩罚有有效,则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

于是要注意两点:

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

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6.论述两种期望的转化及教育含义。

期望也是一种内部表征。

期望分为对象-对象期望和行为-结局期望两种。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两种期望可以转化:

一方面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就会操控之,并一个对象会出现,这就转化为行为-结局期望了。

另一方面,行为-结局期望可以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看”,放在头脑里想,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

期望的教学含义:

如果预料的关系屡试不爽,那么关于特定关系的期望就会转化为“信念”,其中对象-对象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世界观的砖石,而行为-结局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人生观的砖石。

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的期望之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⑴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形成对象-对象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自然观、宇宙观和无神论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⑵道德和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行为-结局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符合我国教育理想的历史观、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铸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