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795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docx

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

2015昌平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于在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它属于(  )

A.氧化物B.混合物C.有机物D.盐

2.(2分)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铝箔B.青铜C.铁板D.不锈钢

3.(2分)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矿泉水B.稀HClC.FeCl3溶液D.Fe(OH)3胶体

4.(2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NH4ClB.KOHC.ZnSO4D.CH3CH2OH

5.(2分)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B.

C.

D.

6.(2分)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氯原子的是(  )

A.

B.

C.

D.

7.(2分)下列第三周期的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SB.FC.NaD.O

8.(2分)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KOHB.NaOHC.Mg(OH)2D.Al(OH)3

9.(2分)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ClB.C2H2C.Na2O2D.NaOH

10.(2分)某陨石中含有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子数28B.核电荷数12

C.电子数28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16

11.(2分)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是(  )

A.FeB.NaC.AlD.Ag

12.(2分)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稳定性:

HCl>H2SB.碱性:

NaOH>LiOH

C.中子数:

O>

CD.原子半径:

P>O

13.(2分)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分)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

A.H2﹣2e﹣═2H+B.Cu﹣2e﹣═Cu2+C.2H++2e﹣═H2↑D.Zn﹣2e﹣═Zn2+

15.(2分)CaCO3和HCl反应的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一组是(  )

组号

温度(℃)

CaCO3的状态

盐酸浓度(mol/L)

A

20

块状

3

B

30

小颗粒

2

C

30

块状

4

D

30

小颗粒

4

A.AB.BC.CD.D

16.(2分)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SO2、O2、SO3同时存在

B.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2

C.SO2、O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D.消耗SO2的速率与生成SO3的速率相等

17.(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将蒸发皿中固体完全蒸干停止加热

B.过滤操作时,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

C.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8.(2分)已知反应:

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C.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

19.(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

Cu+Fe3+═Cu2++Fe2+

B.金属钠投到水中:

Na+H2O═Na++OH﹣+H2↑

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

OH﹣+H+═H2O

D.石灰石投入到稀盐酸中:

CO32﹣+2H+═CO2↑+H2O

20.(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的摩尔质量为28

B.22.4L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

C.1L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K+离子数为NA

D.2molO2的质量为64g

21.(2分)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

C.

D.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2.(2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可用作致冷剂

B.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装浓硫酸

C.氢氧化铝可用作医用胃酸中和剂

D.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23.(2分)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浓硫酸粘到皮肤上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砂子灭火

24.(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25.(2分)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实验Ⅰ: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实验Ⅱ:

分离苯和水

C.实验Ⅲ:

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D.实验Ⅳ:

收集氨气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必答题(共30分)

26.(3分)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KClO3+6P═3P2O5+5KCl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消耗1molP,则生成  molP2O5.

27.(3分)在①油脂②纤维素③蛋白质三种物质中,可用于制肥皂的是  (填序号,下同),遇浓硝酸显黄色的是  ,可用于造纸的是  .

28.(4分)现有下列4种物质:

①Na2O2、②SiO2、③FeCl3溶液、④NaHCO3固体.其中,难溶于水的固体是  (填序号,下同);与水反应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固体是  ;受热分解产生气体的是  ;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

29.(4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B中的干燥剂是  .

(3)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  (填“F”或“G”).

30.(8分)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和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如下操作,得到了Fe2O3、Al2O3和金属Cu.

请回答:

(1)固体A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B→D的离子方程式  .

(3)溶液B中的阳离子有  .

(4)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  (用化学式表示).

31.(8分)现有A、B、C、D、E、F六种物质,其中A、B、C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若组成A的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组成B的元素与组成A的元素属于同主族,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①组成C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②下列关于D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只有还原性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若B由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组成,A可用于制漂白粉,F属于盐.

①用A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在一定条件下NO和E反应能生成C和水,当转移6mol电子时,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32.(4分)《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某食品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显示如下:

使用方法

开袋即食,或用微波炉加热1分钟后食用

部分配料

①小麦淀粉②棕榈油③食盐④柠檬黄

生产日期

见封口或喷码

保质期

12个月

上表所列配料中,属于调味剂的是(填序号,下同)  ,富含糖类的是  ,属于着色剂的是  ,富含油脂的是  .

33.(8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阿司匹林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治感冒药.  

(2)铁制船体在海水中容易生锈,可以在船身装上锌块保护船身.  

(3)高铁列车车窗用的是普通玻璃,抗震性能好.  

(4)钢铁厂的酸性废水可以采用中和法进行处理.  .

34.(8分)钢铁厂在冷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酸性含铁废水,主要含有H+、Cl﹣、Fe2+、Fe3+等,其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危害是  (填字母).

a.腐蚀水利设施b.影响水生生物的自然生长

(2)石灰乳用于中和含铁废水中的酸,写出石灰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过氧化氢的主要作用是  (填字母).

a.还原剂b.氧化剂

(4)某研究小组对钢铁厂高浓度酸性含铁废水进行监测时,取其样本稀释,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离子

H+

Cl﹣

Fe2+

Fe3+

浓度(mol/L)

0.16

0.94

0.12

稀释后的溶液中c(Fe3+)=  mol/L.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解答】A.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而维生素C中有三种元素,故A错误;

B.维生素C(C6H8O6)由一种分子构成,是纯净物,故B错误;

C.维生素C(C6H8O6)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维生素C(C6H8O6)不含有离子,不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A、铝箔是铝,属于单质,故A选;

B、青铜中含有铜、锡、铅,属于合金,故B不选;

C、铁板中含有碳、铁,属于合金,故C不选;

D、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碳,属于合金,故D不选.

故选A.

 

3.【解答】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100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Fe(OH)3胶体.

A.矿泉水属于矿物质离子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稀HCl属于氯化氢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FeCl3溶液属于FeCl3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Fe(OH)3胶体分散质大小为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A.NH4Cl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故A错误;

B.KOH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B错误;

C.Zn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C错误;

D.CH3CH2OH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A.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

B.图为易燃液体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B错误;

C.图为自燃物品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C错误;

D.图为剧毒品标志,能使人或动物中毒,与腐蚀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6.【解答】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A.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9,表示氟原子,故A不选;

B.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表示氟离子,故B不选;

C.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表示氯原子,故C选;

D.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表示氯离子,故D不选;

故选C.

 

7.【解答】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原子半径减小,不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S>O>F,故F原子半径最小,

故选B.

 

8.【解答】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

则金属性K>Na>Mg>Al,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所以KOH的碱性最强,

故选A.

 

9.【解答】A.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乙炔分子中C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同位素

的质子数为12,质量数为28,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12,中子数为28﹣12=1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16﹣12=4,故选B.

 

11.【解答】A、Fe处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故A正确;

B、Na为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在加热条件下难以分解,故B错误;

C、Al为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在加热条件下难以分解,故C错误;

D、Ag为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故D错误;

故选:

A.

 

12.【解答】A.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正确;

B.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B正确;

C.

O中中子数为16﹣8=8,

C中中子数为14﹣6=8,二者中子数相等,故C错误;

D.P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O有2个电子层,则原子半径P>O,故D正确.

故选C.

 

13.【解答】A.氢气中两个H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其电子式为H:

H,故A正确;

B.氯气中两个氯原子之间形成了一对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氯气的电子式为

,故B正确;

C.H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HCl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氯化钠的电子式为

,故D正确;

故选C.

 

14.【解答】该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选C.

 

15.【解答】A中温度最低,反应速率最慢,B、C、D中B的浓度小,反应速率慢,而C、D中温度、浓度相同,D中接触面积大,则D中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D.

 

16.【解答】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SO2、O2、SO3同时存在,所以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无法判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是否变化,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SO2、O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正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正确;

D、消耗SO2的速率与生成SO3的速率相等,表示的是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7.【解答】A、蒸发操作时,不能讲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当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A错误.

B、过滤操作时用玻璃杯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漏斗外面,故B正确.

C、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气体流向相反,冷凝效果好,所以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故C正确.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如果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会使残留的下层液体又混入上层液体,故D正确;

故选A.

 

18.【解答】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X的能量与Y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故A错误;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B正确;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C错误;

D.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9.【解答】A.铜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Cu2++2Fe2+,故A错误;

B.金属钠投到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故C正确;

D.碳酸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H2O+CO2↑,故D错误;

故选C.

 

20.【解答】A、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氮气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故A错误;

B、一定体积,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压强,甲烷所处的状态是标准状况下,则22.4L甲烷为1mol,不是标准化状况,可能不是1mol,故B错误;

C、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K+离子浓度为2mol/L,钾离子物质的量1L×2mol/L=2MOL,再根据N=nNA可知钾离子数目2NA,故C错误;

D、2molO2的质量为2mol×32g/mol=64g,故D正确;

故选D.

 

21.【解答】A.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钠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

B.苯与硝酸反应,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

C.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碳原子分别结合了1个溴原子,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乙醛氧化生成了乙酸,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

C.

 

22.【解答】A.因液氨易气化,吸收热量,则液氨可以做制冷剂,故A正确;

B.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与酸反应,发生钝化现象,可以用铁制或铝制的容器来盛放浓硝酸或浓硫酸,故B正确;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碱性较弱,能与盐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

D.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23.【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有强腐蚀性,且酸碱中和放热,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浓硫酸会引起二次伤害,故A错误;

B、由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故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导致水的溅出,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故B错误;

C、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是否漏气容易引起爆炸,应在漏气口涂上肥皂液,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来检验,故C错误;

D、金属钠能和氧气、水反应,且燃烧产物过氧化钠还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不能用含水或二氧化碳的灭火器来灭,只能用沙土,故D正确.

故选D.

 

24.【解答】A.AlO2﹣、MnO4﹣等酸根离子中含有金属元素,所以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故A正确;

B.H2、CO、SO2等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判断是氧化剂还是氧化剂需从化合价的变化角度分析,故B错误;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2I﹣→I2,是被氧化的过程,Cu2+→Cu是被还原的过程,故C错误;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如2Fe3++Fe=3Fe2+,故D错误.

故选A.

 

25.【解答】A.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配制溶液,图中装置不合理,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苯与水混合后分层,图中分离装置不合理,应利用分液装置,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在试管中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则利用向下排空气收集,图中装置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必答题(共30分)

26.【解答】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KClO3为氧化剂,P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被氧化,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若消耗1molP,则则生成0.5molP2O5.

故答案为:

KClO3;P;0.5.

 

27.【解答】①油脂(动物油、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进行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和丙三醇(甘油);

②纤维素可以用来造纸;

③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故答案为:

①;③;②.

 

28.【解答】SiO2难溶于水,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FeCl3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

故答案为:

②;①;④;③.

 

29.【解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碱石灰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氨气,故答案为:

碱石灰;

(3)氨气极易和氯化氢气体反应:

NH3+HCl=NH4Cl,生成固体颗粒氯化铵,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故答案为:

产生大量白烟;

(4)F装置能防止发生倒吸,G装置容易发生倒吸,故答案为:

F.

30.【解答】

(1)根据流程图中可以知道,完成回收铁红、Al2O3和金属Cu,先加过量铁粉,2Fe3++Fe═3Fe2+,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粉把铜置换出来,Cu2++Fe=Fe2++Cu,过滤得到Fe、Cu,

故答案为:

Fe、Cu;

(2)过滤所得溶液B中含有Al3+、Fe2+,加氯水,+2价的铁离子被氯水氧化,2Fe2++Cl2=2Fe3++2Cl﹣;该反应中氯气中氯元素从0价变为产物中的氯离子,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答案为:

2Fe2++Cl2=2Fe3++2Clˉ;

(3)金属铁可以和铁离子、铜离子之间反应,过滤所得溶液B中含有Al3+、Fe2+,故答案为:

Fe2+、Al3+(H+);

(4)金属铁可以和盐酸、稀硫酸之间反应,但是金属铜和稀盐酸、稀硫酸之间不反应,据此实现金属铁和铜的分离,所以试剂G是稀盐酸或是稀硫酸,分离Al3+、Fe2+,需加强碱,氢氧化铝既可以和强酸反应还可以和强碱反应,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离子,说明试剂H是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

NaOH.

 

31.【解答】

(1)若组成A的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则A应为S,组成B的元素与组成A的元素属于同主族,应为O2,则D为SO2,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应含有Na盐酸,则C为Na,E为Na2O2或Na2O,F为Na2SO4或Na2SO3,

①C为N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ⅠA族,故答案为:

第三周期ⅠA族;

②a.D为SO2,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cd;

(2)若B由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组成,应为H2,A可用于制漂白粉,应为Cl2,则G为HCl,E为氢化物,F属于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