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6225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前言

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邓家庄村附近,生产能力9O万t/a,为单独保留矿井。

为贯彻《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执发【2009]272号)精神,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委托山西智德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组。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组根据有关规定,将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性、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自燃、煤层冲击倾向性、坚硬顶板需人工强制放顶以及其它自然因素等8个类别,根据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条件,首先确定该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然后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找出重大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依此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并进行现场检查。

通过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

通过危险性评价,认定评价对象发生事故危险性的等级,按照危险程度确定矿井的重大危险源等级。

在对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同时,我们对该矿的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进行了专门评价。

最后针对矿井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并编制了本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

1.确定该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分析;

3.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4.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5.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等级进行认定。

第二节重大危险源评估的主要依据

1.《安全生产法》;

2.《煤矿安全规程》;

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号);

4.《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

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国家两局21号令);

6.《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国家两局22号令);

7.《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总局17号令);

8.《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l.025—2006);

9.《矿井瓦斯抽放规范》(AQl027—2006);

1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鉴定规范》(AQl024—2006);

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l029—2007);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13.《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

14.《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第二批);

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7.《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18.《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

19.《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执发[2009)272号);

20.《山西省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晋煤安发[2009】24号);

21.《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监督管理规定》(晋安监煤字【2008】2号;

2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山西煤监局关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管监察办法暨关于煤矿安全生产许可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100号);

23.《山西省煤矿安链‘产监督管理规定》(晋煤监办字【2004】第171号);

24.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5.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其鉴定结果批复文件;

26.现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27.矿井地质报告及其批文;

28.矿方编制的《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29.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文;

30.其它资料。

第三节矿井概况及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邓家庄村附近,向南距柳林县城约20km,向东距成家庄约5km,行政区划分属柳林县西三家沟乡、成家庄镇、孟门镇及临县碛口镇管辖,该矿原为村办煤矿,生产能力6万t/a,2001年被山西美盛物资贸易公司收购,2002年,新增划定矿区的开采范围,2004年颁发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60.6048km2,批准总的生产能力165万t/a(其中一号井45万t/a,二号井120万t/a)。

2007年经山西省资源整合办、晋煤整合办字(2007)4号文批复山西美盛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邓家庄煤矿分立采矿权,分立后一号井采矿权人为山西美盛公司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矿山名称为:

山西美盛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邓家庄煤矿,该矿2007年5月领取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13.1779km2,批准开采2#、4#、5#煤层,生产规模45万t/a。

2008年3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8】153号文批复该矿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生产能力提高到90万t/a。

2009年9月10日,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2009)33号文核准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生产能力、矿区面积及开采煤层均不变,重组后煤矿企业名称预核准为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隶属山西东辉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11月领取采矿许可证。

二、生产状况

1.采掘系统

山西柳林东辉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采用斜一立井开拓方式,现采5#煤层。

现有一个综采面,一个备用工作面,两个综掘面,一个开拓工作面。

该矿有3个井口,主斜井装备带式输送机,井筒内设行人台阶,扶手与胶带输送机架固定在一起,设胶带检修道,担负煤炭提升、行人和辅助进风任务,兼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副立井装备1t单层单车罐笼,担负矿井升降人员、矸石提升及材料、设备下放等辅助提升、进风任务,回风立井担负回风任务,内装梯子间,兼作矿井另一安全出口。

现采山西组中下部5#煤层,平均厚度3.86m,井田内大部分地段与4#煤合并,结构简单,煤层结构为单一稳定煤层,煤层倾角1°~3°。

顶板岩性为细一粗砂岩,砂岩泥岩,泥岩、粉砂岩为主。

现采15202工作面,工作面长180m,采高为3.75m。

循环进度0.6m。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选用MGTY300/730—1.1D电牵引采煤机割煤并装煤,sGz一764/630刮板输送机运煤。

ZZ5200/20/42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管理为自行垮落。

15206备用工作面长170m,采用高档普采采煤法,6MG-200w采煤机割煤,刮板机运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该工作面作为综采工作面遇地址构造或设备出现大的故障时的临时生产工作面。

现掘15200轨道巷和皮带巷,掘进循环进尺1.5m,均采用EBJ一120TP(EBZ一120)掘进机割煤,皮带输送机运煤,锚杆、金属网、锚索支护。

2.通风系统

邓家庄煤业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总进风量5125m3/min,总回风量5188m3/min,其中综采工作面供风1490m3/min。

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FBCDZ-~26风机,电机功率2×185kw,备用风机与运行风机同型号同功率。

局部通风采用FBD~6.0/2×18.5kw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局扇实现“风电、瓦电”闭锁及“双风机、双电源”,并有自动切换装置。

3.瓦斯防治系统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8】1119号文批复,CH4相对涌出量为2.54m。

/t,CO2相对涌出量为1.69m3/t,CH4绝对涌出量为2.58m3/min,CO2绝对涌出量为1.71m3/min,该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该矿装备了KJ70N型安全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主机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监控分站6台,配备了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负压、风门、馈电、开停等传感器。

配备了瓦斯检查员18名,光干涉瓦斯检定器40台,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140台,采煤机、掘进机设有机载式甲烷检测报警断电仪。

4.防治水系统

主排水泵选用3台D85-45×5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两台工作,一台备用,额定流量为85m3/h额定扬程225m,主排水管沿主斜井铺设两趟3寸排水管路,将积水集中排至地面。

主水泵经检测,1#水泵实测流量76.61m3/h,实测扬程177.5m;2#水泵实测流量79.22m3/h,实测扬程173.1m,3#水泵实测流量74.19m3/h,实测扬程183.8m,实测扬程均大于排水高度161.5m。

配备了zL一750型探水钻机2台,用于巷道掘进及其它地点超前探放水。

5.综合防尘系统

根据2009年8月21日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尘爆炸性检验报告,该矿5(4+5)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因此,该矿井属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

矿井建有完善的防尘管路洒水系统,地面工业广场建有消防水池,井下铺设有防尘管道。

井下各主要进、回风大巷按规定设置风流净化水幕,各转载点进行喷雾洒水,采煤机、掘进机设内外喷雾洒水装置,掘进工作面进行喷雾洒水,冲洗井壁巷帮、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

在主运输巷、回采工作面顺槽、掘进巷道等地点均设置了隔爆水棚。

6.矿井防灭火系统

2009年8月21日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检验报告,该矿5#煤层自燃等级为I级,为易自燃煤层。

根据邻近矿井开采实践,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

消防管路利用防尘系统的地面消防水池和防尘洒水管路,皮带运输机巷道每隔50m、其它巷道每隔l00m设置支管和阀门。

7.供电系统

该矿井供电电源为双回路,电源取自穆村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和刘家山llO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引入该矿35kv/10kv地面变电站,该站另有一台500KvA柴油发电机到井下采区变电所。

本变电站室外安装29-8000/35kv/10.5kv容量为8000kvA主变压器2台和S9-400/10kv/0.4kv容量400kvA变压器2台,8000kvA主变压器一用一备,一台主变压器检修或故障停运后,另一台主变能保证矿井所用用电负荷正常运行。

400kvA变压器一用一备,供给工业广场、生活区、办公楼等地点用点。

变电站以双回路10kv电压电源供地面工业广场10kv变电所、主斜井井口房、主风机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下2#变电所用电,该矿井地面电压等级为10kv、380v/220v。

井下供电取自地面35kv/10kv变电站不同的母线段,双回路电源分别向中央变电所、2#变电所供电,中央变电所内设GCKY-1矿用一般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4台,另有GKY-11矿用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9台,KBSG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3台(KBSG-200/10kv一台、KBSG400/10kv两台),所内动力变压后通过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向井底车场主水泵、南大巷皮带运输机、东上山绞车等负荷供电。

2,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向综采工作面、机掘工作面及采区其它负荷供电。

2#变电所内设有BGP50-10型矿用隔爆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4台,KBZ型矿用隔爆型选择性漏电保护低压真空开关12台,KBSG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2台,其中局扇专用变压器一台,采区低压供电系统有短路、过负荷、漏电闭锁保护。

8.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主提升系统:

主斜井提升采用DSP--DXS00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功率280kw,控制系统采用KJD2A型矿用胶带输送机可编程(PLC)控制系统,对皮带起控制、检测与保护功能。

辅助提升系统:

副立井安装2JK-2.5/20E用提升机,功率132kw,装备一对一吨矿车单层单车罐笼,担负矿井升降人员、矸石提升及材料、设备下放等辅助提升任务,并有提升机超速、过卷、闸瓦磨损等联锁保护装置。

主运输系统:

运输大巷采用1000mm560kw×2和200kw×2带式输送机运输,皮带机具有综合保护装置。

回采工作面采用40T刮板运输机。

辅助运输系统:

采用调度小绞车牵弓l矿车运输材料。

9.通信系统、压风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产量监控系统

矿井对外装有程控电话机,矿内行政及调度通信系统采用CTC-CIII型程控交换机,容量为256门,调度通信电话分布于井上各工区办公室、井下各条主巷道和硐室。

在地面工业广场空压机房安装3台GAll0-7.5型螺杆式空压机,2用1备,压风管路由副立井进入井下,再通过辅助运输大巷到达井底用风地点,压风机除电控装置带各种保护外,在气包上安装安全阀、释压阀等安全保护装置。

选用K卜128A型矿井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和BH-WTA型产量监控系统。

10.爆破器材储存、使用

井下设有爆炸材料库,炸药最大储存量1.4吨,雷管库最大储存量2752发。

该矿井下爆破选用的炸药是2号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和矿用瞬发电雷管进行爆破,使用MFd-100型矿用发爆器引爆。

爆破所需的炸药及雷管数量由专职爆破工领取、登记。

爆破工作结束后,爆破工核实炸药、雷管的消耗数量,并由班长签字后,由爆破工将剩余的炸药、雷管交到井下爆炸材料库办理退库登记手续。

三、矿井自然安全条件(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构造

(1)区域构造

该井田地处河东煤田离柳矿区西部,而河东煤田属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按地质力学观点,本煤田为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脊柱东侧盾地与东翼内带之间一沉积煤盆地,由于受各时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态比较复杂,而东翼以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构造为主。

(2)井田构造

该井田位于离柳矿区西部,三交一柳林单斜的中部。

井田整体为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从北至南,由北北东渐变为南北向,倾向由北西一西,倾角平缓,一般为5—10°。

井田内有宽缓的小褶区,断层稀少,仅348号孔中遇断距很小的断层。

地表及孔内均未见陷落柱。

未发现岩浆活动。

井田构造属简单类。

1)褶区

总体而言,该井田基本上是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

井田东北角表现为宽缓的波状起伏。

5线以北地层走向基本为北北东,5线以南地层走向近南北向。

仅在井田东部由底板等高线可看出发育有宽缓的褶区,地表未见。

2)断层

井田内断层不发育,仅在348号孔中遇见1条断层,断距为11m。

井田内1个钻孔所遇断层:

348号孔逆断层:

断点深度417m,位于太原组L4石灰岩附近,断距11m。

3)节理

井田内节理共发育2—3层,x型共轭节理,由此可知井田内主应力方向应为北东一北北东向。

4)其它构造

该井田有滑坡地质现象,多发生在Q2及Q3地层中。

井田内地表及钻孔均未见陷落柱。

在今后的采矿过程中要注意隐伏构造的存在,要严格遵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方针。

总之,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为一类。

2.含煤地层

(1)含煤性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含煤16层,自上而下编号为01、02、03、1、2、4、5(4+5)、5、6.L、6、7、7下、8、9、10、11号。

煤层总厚19.80m,含煤地层总厚156.20m,含煤系数12.7%,可采煤层有1、2、4、5(4+5)、6、8、9号7层,其中1号为零星可采煤层,2、6号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15.67m,可采含煤系数10.0%。

山西组含01-5下号8层煤,煤层总厚9.15m,地层总厚68.20m,含煤系数13.4%。

可采煤层总厚7.83m,可采含煤系数11.4%。

太原组合6上-11号8层煤,煤层总厚10.65m,地层总厚88.00m,含煤系数12.1%。

可采煤层总厚7.74m,可采含煤系数8.8%。

(2)可采煤层

l号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中上部,上距K4砂岩约24m,在全井田内为局部可采,但由于井田面积较大,在井田内的可采范围约为6.0km2,主要位于井田的中东部。

见煤点厚度0-2.22m,平均0.92m。

可采点厚0.70-1.55m,平均0.82m。

含0-2层夹矸,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少数为细、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或炭质泥山石。

2号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中上部,上距K4砂岩约31m,在全井田内仅362号孔尖灭,井田东部外126号孔尖灭。

见煤点厚度0-1.75m,平均1.03m。

属薄一中厚煤层,平面上厚度变化是北部厚于南部。

可采区主要位于7线以北。

可采点厚0.71-1.75m,平均1.16m。

不含或偶合1层夹矸,结构简单。

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少数为细、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或炭质泥岩。

本层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5(4+5)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煤厚1.69-6.32m,平均3.86m。

井田内大部分地段与4号煤合并。

合并区煤厚3.24-6.32m,平均4.37m。

属厚煤层。

北部335号孔最厚达6.32m,最薄为122号孔,厚3.24m。

煤厚变化总趋势是西部厚于东部,东部厚度多小于4m。

厚度大于5m者,中西部和北部有两小片。

占主导地位的煤层厚度在4—5m间,分叉区煤厚明显小于合并区,厚1.69-3.75m,平均2.45m,属中厚煤层。

东北角分叉区,由西往东厚度递减,规律明显。

自东部往西部,煤层明显增厚。

含夹石0—7层,多数为1-2层,夹石单层厚度0.02--0.60m,一般在0.06-0.20m之间,岩性以炭质泥岩和泥岩为主。

顶板为中、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

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和粉砂岩。

本层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是井田的主要开采对象。

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段中部,L5灰岩为其直接顶板,距下部8号煤层顶31.1lm左右,煤层厚0.00-1.50m,平均为0.76m。

可采煤层厚0.70-1.10m,平均为0.77m。

为结构较简单,层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灰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段中部,L1灰岩为其直接顶板,距下部9号煤层顶9.20m左右,煤层厚2.14-4.67m,平均为3.25m。

为结构较简单,层位稳定的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灰岩,底板为泥岩、细粒砂岩、砂质泥山石。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段下部,距太原组底部约26.1m左右,煤层厚1.70-5.98m,平均厚度为3.73m。

一般含0-7层夹矸,夹矸厚0.15-0.20m,为结构中等一复杂,层位较稳定的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井田位于柳林泉域西北部,以东聚财塔断层以北,地势东高西低,被黄土大面积覆盖,冲沟两侧基岩出露,塬、梁、峁、丘广泛分布,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黄土常形成陡崖、残柱、陷穴、天桥等微地貌。

黄河从井田外西部300m从北往南流过。

湫水河从井田西北部穿过,流经井田长约6.5km,河谷宽约200m左右,河流两岸分布1-2级阶地,据林家坪观测站资料,多年平均流量为3.216m3/s,沿途经沟谷季节性水流的补给,由北向西南于临县碛口镇汇入黄河。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时有短暂洪水从地表沟谷中流出,向西北或西南最后汇入黄河。

井田内各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各含水层均沿裂隙、岩溶向深部迳流或以泉水形式排泄。

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标高1059.5m。

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标高652.70m。

最大相对高差406.8m,一般相对高差100-150m。

地表迳流较快,不易积水。

根据临县气象站资料,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为497.3mm,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黄河与锹水河从井田西一西北缘流过,河床标高为+650m,9号煤层在河流流经处标高为+220m,河底与煤层间距达430m,经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河下采煤是安全的。

(2)含水层

1)中奥陶统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①上马家沟组

根据区域资料,本组厚约228m,岩性以石灰岩、泥灰岩为主,岩溶发育,多为蜂窝状溶孔,连通性好,溶孔直径一般为1—6cm,含水层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钻孔揭露本组时,大量涌水或漏水,为井田和区域最主要的含水层。

井田北外侧311号孔揭露本组45.55m,放水试验单位涌水量达0.82L/s·m。

另外本组和峰峰组进行了4次混合放水试验,地下水主要来自本组。

其中114、133、356号孔抽放水试验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86、0.32和0.979L/s·m,102号孔单位涌水量为0.031L/s·m,从平面上来看,井田内本组富水性强,且均一;从垂向上来看,富水性不随深度增加而减弱。

井田位于柳林泉域西北边界的深埋区,为奥灰岩溶水弱径流一滞流区,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水交替缓慢,长期水溶滤作用,使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含量较高。

本组水质为c1一Na型,矿化度3.398g/L一5.008g/L,硬度为1722.85—3799.03mg/L,为极硬的咸水。

由以上分析可确定本组为富水性强、矿化度高,含F一及H2s气体的C1一Na型古封存水。

②峰峰组

本组在井田东部外围出露,平均厚度119.54m。

由石灰岩、泥灰岩、石膏、膏岩带、白云质灰岩及角砾状灰岩组成。

以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

含水层以溶孔、溶蚀裂隙为主,溶孔常呈孤立状,方解石簇晶呈半充填状态,岩溶发育规律是浅埋区强于深埋区,富水性亦如此,深部311、325号孔单位涌水量为0.0089和O.00038L/s·m,富水性弱。

浅部的359号孔,单位涌水量为O.082L/s·m,富水性相对较强。

奥陶系上部古风壳的发育使得顶部含水层石灰岩中多充填有黄铁矿、铝质泥岩和泥岩,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富水性。

总体来看,本组富水性弱。

井田内地下水径流条件差,呈滞留状态,水交替缓慢,长期溶虑作用,

使地下水背景值较高,本组水质为SO4.C1一Na到,矿化度为2.118—2.212

g/L,为较硬的咸水。

奥灰水水位标高一般为801.26—805.80m。

就水位资料来看,地下水流场难以确定,但总趋势自北向南排向柳林泉。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裂隙岩溶承压含水层组

本组石灰岩在井田东部外围沟谷中出露,由东向西埋深逐渐增大。

含水层为L1一L5石灰岩。

受出露条件的限制,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地下水仅在浅部具较强的富水性,而在深埋区,岩溶裂隙不发育,溶孔连通性差,故地下水富水性弱。

井田东部103、359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分别为1.218L/s·m和0.041L/s·m。

井田南部边界外柳林县吉家塔镇煤矿,井筒施工揭露L5和L4石灰岩,涌水量约20—30L/s,本组在浅部富水性较强。

浅埋区钻孔钻进揭露本组后,钻孔均发生明显的涌漏水现象,也可说明这点。

在深埋区的325孔,单位涌水量为0.00078L/s·m,说明含水层富水性弱。

本组水位标高718.95-833.01m,地下水由东向西或向西南深部缓慢运移。

水力梯度约为0.015。

本组水质类型为HCO3·C1一Na型,矿化度0.634-1.272g/L,井田北部硬度为1O.84-44.44mg/L,为软的徼成水,而在井田中部至南部,硬度为142.24-713.80mg/L,为较硬的微成水。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本组在井田东界外围出露,含水层主要由K3及S4-S5等砂岩组成,岩性为细一粗粒砂岩,厚度变化大,裂隙不发育,钻孔钻进本层,回次水位及冲洗液消耗量均无明显变化,325、343、359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分别为干孔、0.000285、0.0035L/s·m,表明本组富水性弱。

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