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062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宁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1.默写(每空1分。

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水至清则无鱼,。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5)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6)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__________,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会改变人,但莲的“__________,

”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

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景的名句是:

__________,。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秦风》)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6)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7)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8)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9)人们经常引用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其一》里的两句诗“__________,

”来激励自己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奋斗目标。

1.树枝与名片

【日】西村寿行

①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海捕鱼。

②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

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灯,以使迎面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③我因为是新手,所以担当着监视轮船往来、举灯告急的任务。

④冬天的夜海,风刀霜剑,寒风刺骨。

我特意多穿了几件衣服,但它吸尽了海上的潮气,感觉更加沉重冰凉。

⑤小船摇荡于波涛中,吃力地在波峰浪谷里跃动。

⑥父亲睡去了,我继续监视着海面。

倦怠中,突然发现涌动的海面泛起粼粼波光,定睛一看,一艘彩灯闪烁、装饰豪华的客船迎面开来了,它看见了我举起的红灯,似乎在回避着我们。

⑦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

他们穿戴时髦,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珠光宝气。

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

一个贵妇人笑着扔下了一截枯萎的树枝,那树枝轻轻落在我的肩头,却像火一样炽烈地灼烧着我的脑海。

⑧我仰视客船上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向他们传达着愤懑与烦躁,可他们看不见我的表情,他们无动于衷,专心致志地和彩灯一起装饰着客船。

留在我脑海里的,是一种冷艳冷酷的印象。

⑨客船远去了,但它蓄意制造的小山一样的怒涛经久不息地向我们袭来。

⑩我目送着豪华客船消失在黑暗中,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哦!

我想起来了,前面有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呢!

那是一座多么辉煌灿烂的都市啊!

11刹那间,我感到一阵悲哀,悲哀得想哭。

12我是一个有着古铜色粗糙皮肤的贫穷渔夫的后代,那些从我眼前一晃而过的红男绿女和我无缘,那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也和我无缘,只有贵妇人丢弃的枯萎树枝靠近了我,我感到无限的悲哀。

1320年后,我奇迹般地在那座辉煌灿烂的都市东京居住了下来,我当上了作家。

14我是海的儿子。

每天晚上,我都要沿着妙正寺河散步,然后带一身水的气息回家去。

河水流速很慢,两岸璀璨的灯光悠悠地落在河面上,好似闪烁的银带随风起伏。

它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拽住我的脚步让我伫立岸边久久地凝望。

我觉得,河面上粼粼波光竟和20年前我的故乡的河面毫无二致,而其中的一部分似乎还吐露着鲜明的濑户内海以往的气息。

15忽然间,一阵冷风吹过,仿佛一件沉重而冰凉的衣服裹在了我的身上。

16当我惊异于冷风的肆虐时,蓦地瞥见河面上荡漾着一条小渔船。

渔船上,渔夫正在撒网。

和20年前不同的是,渔夫的儿子并没有从事我少年时的工作,他正在为父亲撒网搭着手,他们合力探寻着妙正寺河对城市的奉献。

17过了一会儿,那少年开始仰视我了,使我蓦然间处于20年前豪华大客船上红男绿女的位置。

我看不见少年细致的表情,却可以揣摩出他面对岸上的“西装革履”是如何地感到卑微和不安。

一时间,我以作家的名义深深地体味出底层人民的悲哀是怎样沉重地浸润着从濑户内海到东京妙正寺河的每一段航线!

我掏出以作家的身份印制的名片向少年扔去——我想会有那么一天,少年循着名片的地址找到一个渔民出身的作家。

我看见,那张名片在昏黄的夜空中飞舞了一会儿随即落到了少年瘦削的肩头。

18我希望少年能读懂名片,读懂我抛下名片的意义,就像20年前我读懂了那个贵妇人丢弃在我肩头的枯萎的树枝一样。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5第5期)

【小题1】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20年前,“我”在小渔船上,

(1);现在,少年在小渔船上,

(2)。

【小题2】揣摩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5分)

(1)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

(“鸟瞰”与“俯视”意思相近,可是后一句为什么用“鸟瞰”而没有沿用前面的“俯视”?

)(3分)

(2)那些从我眼前一晃而过的红男绿女和我无缘,那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也和我无缘,只有贵妇人丢弃的枯萎树枝靠近了我,我意到无限的悲哀。

(“只有”一词在表意上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3】分析第15段“忽然间,一阵冷风吹过,仿佛一件沉重而冰凉的衣服裹在了我的身上”在文中的作用。

(3分)

【小题4】“我希望少年能读懂名片,读懂我抛下名片的意义,就像20年前我读懂了那个贵妇人丢弃在我肩头的枯萎的树枝一样。

”这句话的含义,你读懂了吗?

请写下你的理解。

(4分)

2.阅读《燕子来时》,回答小题。

燕子来时

王琪

(1)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

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

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

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2)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

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

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

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3)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

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

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

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

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4)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

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

十分壮观,异常美丽。

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

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

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5)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

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6)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

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

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7)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

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小题1】请结合文章第

(2)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3分)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3分)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

(1)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

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3)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5)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小题4】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

请简要分析第(7)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5分)

现象:

作用:

1.(12分)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3)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加点词(2分)

(1)不足为外人道()

(2)欣然规往()(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处处志之()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欲穷其林欲与天公试比高B.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C.便舍船屋舍俨然D.渔人甚异之水陆草木之花【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4】桃花源中的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

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5】你觉得文末写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有什么言外之意?

(2分)

答: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4分)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小题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

(2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趣是什么呢?

趣是你开心时的粲然一笑,是你忧伤时的双泪潸潸,是你思念时的一封书信;趣是你指尖弹奏出的美妙乐曲,是你歌喉里飞出的动听歌声,是你在书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悟,是你饱览自然风光时的陶醉和惬意……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享受的乐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