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713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

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有上述三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8、教育学发展历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术观点及正确评论

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1)孔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2)苏格拉底:

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她不可能学到真知;

第二步、定义,在问答中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第三步、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的出结论

(3)柏拉图:

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帮助未来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

《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

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该有一个共同目的,所有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尔》、康德、佩斯泰罗齐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是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构建教育学科体系的人。

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他的贡献在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

认为多方面的教育应该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个中心思想。

(2)杜威:

与赫尔巴特的思想针锋相对。

《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交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是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思想,为科学教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马卡连柯:

《教育诗》

(2)凯洛夫:

《教育学》

(3)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现代教育学:

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里姆

9、现代教育学发展的特征及趋势

(1)教育学领域研究不断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紧密(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10、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一定性质的教育总是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而一定的教育又给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都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不同政治经济形态的社会其教育的性质是不同的。

那种超时代、超历史的教育是没有的,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和超政治的教育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但是,教育绝不是消极和被动的,相反,它可以能动的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政治经济制度起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这种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制造舆论力量和促进政治民主化来实现的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主要表象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通过国家权利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通过经济调控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以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或控制教育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从生产关系上消除了造成教育权不平等的阶级因素,这才为实现受教育的真正平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各类人才。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A、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C、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和教育内容与手段的选择。

然而,教育可以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技术来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与两方面: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力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两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在生产对劳动里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他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

B、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江随之出现新变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包括学校教学科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更新。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超越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B、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对促进生产起重要作用,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综上所述,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反过来,教育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而教育可以通过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途径对科学技术发挥作用。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主要通过思想理论和技术手段两种途径来对教育施加影响。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A、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在生产;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专业化);

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D、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4、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任何一种文化特性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与深化,都将影响它生存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5、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并从中分析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数量观念和质量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互动学习、终身学习)(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获取知识的可能性;

B、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题地位;

C、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对话)。

6、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7、学生文化的特性: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通常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人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1)一般规律:

A、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B、阶段性:

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

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

C、不平衡性:

时而猛涨,时而缓慢,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

D、互补性:

首先要求教育者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鉴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发展来达到与一般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

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以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身心的协调,统一发展;

E、个别差异性:

男女差异,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的差异,个性倾向上的差异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能够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影响因素:

主要有遗传素质(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成熟、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于发问;

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设疑;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还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4、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相关理论及观点

(1)内发论:

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所决定的。

(2)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与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和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5、分析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谈谈如何对中学生实施教育

(1)年龄特征:

中学生教育:

A、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B、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C、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D、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

E、重视安全教育,防止以外伤亡发生;

F、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G、重视人生观教育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含义、意义、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依据和指南,是社会把握教育活动的根本所在。

对端正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有重要作用。

含义: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意义: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组成:

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作出规定,以期培养出与一定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

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使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

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选择作用、协调作用

2、关于人的培养目的和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追求或实现某种价值的倾向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价值取向的最基本问题是如何看待和解决社会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超越“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偏激与局限,需要超越人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予以基本确认,“预示某些新的社会动态”的教育目的要求实施终身教育,以使人在文化多样性世界中得到发展

3、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的基本含义

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求有合理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且还要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同时还有赖于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

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也是我过体现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和实践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更高、更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4、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各级各类人才,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的。

(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5、我们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概念

(1)德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

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热爱党和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式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2)智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体育:

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4)美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和对艺术作品的艺术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意境,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课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上平的能力。

6、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教育现象

(1)概念:

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发展全体国民和每一个劳动者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活动。

狭义的素质教育特指学校素质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的调控方式使所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自由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创造性的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2)素质教育的要求:

A、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B、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D、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1、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应该享有的合法权利

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受《宪法》《婚姻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2、学生的基本特点

本质属性:

独立的人、正在发展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特点:

生理发育成熟期提前;

思维活跃敏捷,但对学校学习兴趣不高;

多元价值观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影响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观;

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心理问题增多。

3、作为教师应该剧本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教师是多种多样角色的统一,是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与人格形象的统一。

4、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

5、师生关系的意义及对我们应有的启示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

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启示:

要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6、应该建立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7、教师的职业形象应该是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三者的统一体。

8、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9、教师的职业角色:

学习者和学者;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示范者;

学生的朋友;

10、教师的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

精通所交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先进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教育能力;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的定义:

(1)各抒己见:

课程即学科和教材;

课程即学科和活动;

课程即学习经验。

(2)定义:

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质某一们学科。

(3)分类:

根据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或管理层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学生的身心发展、课程理论

2、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相关原理

(1)课程目标: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程度。

简言之,课程目标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

课程目标的确立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

(2)课程设计:

指定某个学程的具体体现。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其结构大致包括: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教科书设计

(3)课程结构:

指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它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它是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和形成的,是课程目标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