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8790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docx

第六届教学法评优一等奖教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教案

课次

课时

1课时

班级

周次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学科

哲学与人生

教师

徐敏

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题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

能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

运用

能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把个人的向往和追求融入当前的社会理想中去,确立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难点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学资源

PPT投影黑板,教学画板

教学方法、手段

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分组教学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时间

2分钟

2.复习导入时间

3分钟

3.讲授新课时间

35分钟

4.归纳小结时间

2分钟

5.作业布置时间

3分钟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组织教学

课程介绍

问候学生,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精彩亮点。

听讲

在课前先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预热效果。

环节二、复习导入

追忆童年的理想

1.播放音乐《红蜻蜓》,伴随着背景音乐,提问学生:

“还记得小时候的理想吗?

”开始导入课程。

回忆自己童年时的理想,举手回答。

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也为之后教学理想的含义和分类,以及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教学,作铺垫和伏笔。

2.让同学回忆起童年的向往

环节三、讲授新课

讲解理想的含义和分类

1.结合同学们的回答,讲授理想的含义。

听讲,思考

通过让学生们回忆童年的美好理想,能更自然地引导出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归类出理想的类型,使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理想的内涵。

2.展现画板,结合同学们所提出童年时的理想,把他们归类,引出理想的类型

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辩论赛

1.继续结合学生们童年的理想提问:

“同学们现在还有多少人还坚持着那时的理想呢?

思考并举手回答。

1.通过趣味辩论环节,使学生们能通过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并结合社会生活谈论理想与现实的联系,为讲解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铺垫。

2.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收集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收集正反双方材料,有助于学生进行双向思考,更好地促进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知识点教学。

2.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

预设答案,有些同学依旧坚持着儿时的理想,在努力奋斗着;但有些同学已经放弃了原有的理想,根据目前的现实状况重新设定了一个新的理想,引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组织学生就“中职生应追求理想还是注重现实?

”展开辩论。

并请双方代表准备,宣布辩论开始;引导趣味辩论赛。

1.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抽签决定正反方。

2.双方学生做简短自我介绍。

3.展开激烈辩论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辩证关系);理想高于现实

1.肯定和感谢两组同学为辩论所收集的资料,引出:

两组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各自所提出的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观点正是在社会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点,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直面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帮助学生理解理想是高于现实的。

2.促进技能和运用目标的达成

2.讲解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总结一下正方同学观点,提问:

同学们,当你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你们会怎么选择?

是放弃,还是克服他?

3.结学生回答。

提出:

在现实之中,有很多的假、恶、丑,同时,你也会遇见很多挡在你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我们应该不被现实中的困难以及假、恶、丑等现象所迷惑和打败,要坚持追求理想,要靠自身的努力,奋力拼搏,克服现实中的困难,实现理想。

继而引出:

所以说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能成为引导现实的旗帜,把握现实的力量。

最后总结出:

理想高于现实。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辩证关系);理想源于现实

1.提问,同学们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辩论材料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他们两者之间是否也有着联系呢?

听讲,思考并回答

1.利用在课前让同学们收集的是正反两面材料的这样一个事前准备,所以这点更有利于学生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发现。

2.通过图文并茂的漫画形式能够影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更直观地引导学生理解理想是离不开现实的,理想是源于现实的。

2.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出理想与现实在社会生活中是有联系的;理想不能离开现实,理想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理想是对现实的反映,离开了现实,就不能产生理想,离开现实的想象必然是空想。

理想的实现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按照理想的设计认真的改造现实,才能实现理想,离开了现实,就不可能实现理想。

3.展示画板,分享故事《少年皮尔》,提问学生,故事中哪些情节是能说明上述观点的呢?

4.总结出因此,我们应当从现实基础开始,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走好现实通往理想的道路,并总结出:

理想是源于现实的。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辩证关系);两种极端错误倾向

1.电子板书“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关系的结构图,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听讲,思考并回答

1.利用电子板书,“直方图”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直观印象。

2.充分利用辩论中学生们提出的观点,提炼出两种极端错误的观点直接点出,能更贴近学生,让他们直观地发现理想与现实在社会生活的两种错误理解。

2.通过学习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提出:

在辩论中,也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同学提出了一些比较极端的观点(如果在辩论中没有出现极端的观点,就自己引出极端的观点)。

所以同学们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必须要避免两种极端的错误倾向,一、理想脱离现实、二、用现实否认理想。

颁奖典礼

同学们理解了“理想脱离现实和不能用现实否认理想”后,请双方代表上台握手,并根据双方代表在辩论中的一系列表现,宣布辩论的获胜方。

学生代表上台领奖

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疲劳

讲解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含义

1.讲解个人理想的含义。

结合画板上同学们所设立的个人理想,展开讨论,归类一下画板中的个人理想各属于哪一类。

听讲,思考并回答

1.通过社会理想含义的讲解,联系实际,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现阶段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社会理想,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列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理想,让学生们对社会理想在不同时代的作用有更直观的感受。

帮助达成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的运用能力目标。

2.展现社会理想的含义,同时提问:

“同学们,请根据含义,思考一下,我们目前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3.总结学生们的回答,对学生们所提出的社会理想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角度进行归类。

总结出,我们目前共同的社会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展现我国分别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之后和21世纪今天的社会理想,总结出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理想也是不同的。

讲解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1.展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1.举手回答,说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名人和反面人物的个人理想和实现情况

2.听讲,思考并回答

1.同学们不能很直观地去理解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引出下面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去理解其内涵。

2.鼓励学生们发现问题的共性,有助于更好地去启发学生,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含义,化解教学难点。

3.增强了互动交流形式,活跃了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课前让学生们收集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身平事迹,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他们的个人理想都实现了吗?

3.总结学生们的发言,并在黑板上记录同学们所提出的人物姓名,按年代和正反面人物进行排列

4.引导同学们观察和对比这些所提出人物,找出规律一:

纵向比较,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的主流个人理想都不一样,但是却都体现和符合了各自时代的大背景。

5.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结合上述“两者联系一”,结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思考一下,上述联系说明了什么?

6.在画板上同时展现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7.总结学生们的回答:

说明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中每个个体的努力奋斗。

8.继续引导同学们观察和对比这些所提出人物,找出两者联系二:

横向比较,正面人物的个人理想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于是,他们的个人理想都实现了;反面人物的个人理想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违背,于是,他们的个人理想都破灭了。

9.提问,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下,结合上述“两者联系二”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定义”,思考一下,上述联系说明了什么?

10.总结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上述辩证关系说明了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变成现实。

任何人的个人理想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

播放视频,感动教育

1.播放学生家长对于学生们的个人期望,希望他们能学好技能,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并能为社会服务,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收看视频内容

2.当事人学生上前思考并回答问题

3.个别学生带动部分学生一起去感受视频中的内容,一起思考问题

1.通过家长的言语和声貌,更深刻地感触到当事人学生,并由此感染到其他学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能把个人的向往和追求融入当前的社会理想中去,树立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个人理想。

有助于达成情感目标的教学。

2.通过一个学生的情感去影响另一部分学生的情感,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有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2.请当事人学生起身回答,在感受父母期望的同时,结合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试着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里包含着哪些知识点呢?

应该怎样树立一个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个人理想呢?

3.总结学生回答。

总结到:

树立一个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个人理想,要把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统一起来。

环节四、归纳小结

总结

1.书写本堂课的总结内容的板书。

举手抢答问题

有助于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回答兴趣,帮助他们积极思考和回忆。

2.利用学生抢答的方式对整堂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

环节五、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结合学生们对于课程内容的总结情况,引出课堂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树立一个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个人理想。

1.随着音乐的播放,在彩色纸上写上自己的个人理想。

2.随着音乐的播放,举起右手,放飞载有自己个人理想的纸飞机。

1.播放适合的音乐,有助于营造氛围。

2.用彩色纸象征着多彩的理想,叠成纸飞机象征着让学生们去放飞自己的理想,更贴近学生的本意和兴趣,增加学生的认同感。

3.放飞理想的环节也为下一课时(教学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埋下伏笔。

2.请同学在彩色纸上写下你们的个人理想。

同时播放背景音乐《WhatWillBe》(将来会怎样)。

并随随机询问个别学生的个人理想。

3.请同学们将写有个人理想的彩色纸叠成一架纸飞机,举起手臂将飞机飞向天空。

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4.结束语,理想已经放飞,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个人理想吧。

板书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一)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1.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

2.理想的类型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2.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一)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含义

(二)社会理想和人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1.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

2.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