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8840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docx

生理与解剖心理学专业

解剖

第三章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组成、常用术语:

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聚处因呈灰色,叫灰质。

(皮质)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处因呈白色,叫白质。

(髓质)

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散的灰质小块。

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聚处。

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神经细胞散在其中,形成灰、白质交错的区域,称网状结构。

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起止点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1)刺激:

凡是能引起机体活的细胞、组织活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任何环境因子均称为刺激;

刺激的种类:

机械的、温度的、化学的、电刺激等;

2)反应:

由刺激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

3)兴奋:

活组织在有效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冲动的反应过程;

4)兴奋性:

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的能力;

引起兴奋的主要条件:

(1)刺激强度:

阈强度及其以上的适宜刺激;

(2)刺激作用时间:

时间阈值及其以上。

(时间阈值,指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引起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3)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大小的变化速度。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强度变化率越大,越容易引起兴奋;

(电压一定时,电刺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引起兴奋)。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平衡发生机制:

静息电位:

1、:

细胞未受剌激时(静息状态)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膜表面的电位是相等的;膜内外存在电压差;规定:

膜外的电位为零电位。

2、电位产生的原理:

(1)细胞膜内外Na+、K+分布不均;

(2)安静时,细胞膜对Na+、K+通透性不同,对K+通透性高;

(3)Na+—K+泵的作用;

动作电位:

1、:

可兴奋细胞在阈强度及其以上的适宜刺激作用下,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传播的电位波动,称动作电位;膜受到刺激后,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倒转和复原;

2、电位产生的机制:

(1)膜内外Na+、K+分布不均;

(2)受刺激时,膜对Na+、K+通透性不同,对Na+通透性升高;

(3)降支与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有关;

(4)Na+—K+泵的作用

相对——绝对不应期等:

单位时间内组织只能产生一定次数的兴奋!

绝对不应期:

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

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

超常期:

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低常期:

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

生理意义:

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融合。

神经传导的基本特征(“全或无”):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非递减性

4.绝缘性传导

5.相对不疲劳性:

与肌肉组织相比,神经具有相对不易疲劳的特性。

在适合条件下,50-100次/s的电脉冲连续刺激神经9-12h,神经纤维仍可产生和传导冲动。

决定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

(1)髓鞘:

有髓神经纤维比无髓纤维快;

(2)神经纤维粗细;

(3)温度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或细胞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

突触的分类:

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轴突突触

突触的功能分类:

兴奋性突触——含兴奋性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含抑制性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突触后电位:

根据递质对突触后膜通透性影响的不同:

(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AP传至突触前膜,膜Ga2+内流→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对Na+和K+通透性↑,Na+内流大于K+外流,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EPSP总和,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AP传到突触前膜,前膜Ga2+内流→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K+外流Cl-内流,后膜超极化,形成IPSP→IPSP总和,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

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常与多个突触前神经末梢构成突触,产生的突触后电位既有EPSP也有IPSP。

突触后膜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EPSP和IPSP何者占优势。

神经递质的储存、分解和产生部位:

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和核糖体

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

运动神经末梢与肌纤维形成的突触.

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前终末)——内有突触小泡(含乙酰胆碱Ach);

突触间隙——含胆碱酯酶AchE,可水解Ach;

突触后膜(终板膜,运动终版)—有乙酰胆碱受体(N2受体);

传递过程

(1)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Ca2+进入膜内,部分突触小泡移向前膜,释放Ach进入突触间隙。

(2)Ach与终板膜的Ach受体结合,终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产生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3)Ach被突触间隙的AchE水解,终板膜复极化,肌肉舒张。

量子释放:

一个量子,即一个突触小泡所含的递质量;突触小泡所含的递质量一次性释放,称量子释放。

(每次冲动传递约有200-300个突触小泡破裂)。

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可被毒素、药物阻断。

(1)Ach受体的阻断剂——箭毒(肌肉松弛剂)

(2)抗胆碱酯酶物质——如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乐果等)、新斯的明。

解毒剂:

氯磷定+阿托品

肌丝滑行:

暗带中含有的肌丝较粗,称为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

明带中含有的肌丝较细,称为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收缩蛋白: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

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肌肉的收缩形式:

1、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缩短,但张力不变。

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不能缩短,仅表现为张力的变化。

2.单收缩

单收缩:

肌肉接受单个刺激时,发生一次收缩。

分为,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

 

3.强直收缩

递质:

神经反射活动: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反射。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1、感受器: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2、传入神经:

将冲动传到中枢;

3、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4、传出神经:

将冲动传到效应器;

5、效应器:

对刺激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肌、腺体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所致;

2.中枢延搁:

指兴奋在中枢传导所需的时间。

与兴奋在中枢所通过的突触数目有关。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时间约0.5ms(0.2—0.9ms);

3.总和:

是信息在细胞水平的整合过程;

4.后放:

当刺激的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刻消失,反射常常会延续一段时间;

反射时:

从刺激感受器开始,到效应器出现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

(约0.5秒)(包括:

感受器兴奋、冲动传入中枢、中枢延搁、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效应器的潜伏期。

)。

中枢神经元间的联接方式:

神经元的数量:

中枢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1.辐散原则——可以在空间扩大作用范围(如,传入神经元)。

2.聚合原则——形成最后通路的结构基础(如,传出神经元)。

3.链锁状联系——可以在空间扩大作用范围(如,中间神经元)。

4.环状联系——形成反馈。

正反馈可以在时间上得到加强。

正反馈与负反馈(举例、判断):

(1)正反馈——可使反射效应增强的反馈。

形成条件:

环状回路内都是兴奋神经元。

(2)负反馈——可使反射效应减弱的反馈。

形成条件:

环状回路内有抑制性神经元。

神经系统解剖: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

颈膨大位于第5颈节至第1胸节,连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腰骶膨大位于第2腰节至第3骶节之间,连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

膨大的形成源于此处脊髓节段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

人类上肢技巧运动发达,颈膨大比腰骶膨大更为显著;

脊髓在外形上无明显的节段性,通常把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共分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C1-8)、胸髓12节(T1-12)、腰髓5节(L1-5)、骶髓5节(S1-5)、1个尾节(C0);

3个月以前的胎儿,脊髓与椎管的长度基本相等,脊髓各节段与相应的椎骨大致平齐,脊神经根基本呈水平方向行向相应的椎间孔;

脑神经及其发出部位:

Ⅰ嗅神经:

鼻腔嗅粘膜—→嗅球

Ⅱ视神经:

视网膜→外侧膝状体→视觉中枢

Ⅲ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核→眼外肌(上、下、内直肌、下斜肌)动眼神经副核→调节瞳孔、晶状体

Ⅳ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眼的上斜肌

Ⅴ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核←—头面部:

感觉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

Ⅵ展神经:

展神经核—→眼的外直肌

Ⅶ面神经:

面神经核—→表情肌

Ⅷ位听神经:

前庭神经核←—位置觉蜗神经核←—听觉

Ⅸ舌咽神经:

疑核——→部分咽肌下涎核——→腮腺孤束核←—舌后1/3味觉、颈动脉窦、体。

Ⅹ迷走神经:

疑核——→咽喉肌迷走神经背核—→胸、腹部脏器孤束核←—内脏感觉

Ⅺ副神经:

副神经核→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核——→舌肌

椎体的位置:

快适应、慢适应感受器:

感受器的适应:

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会逐渐减小或频率降低。

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

慢适应感受器:

提供持续的刺激信息和对机体进行持久的调节;

快适应感受器:

很快适应环境,有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躯体的感觉(浅、深):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的分类

1.浅部感觉:

皮肤粘膜感受的痛、温、触、压觉。

2.深部感觉:

(本体感觉)肌肉、肌腱、关节等的感受器感受的位置觉、运动觉。

3.内脏感觉:

内脏感受器感受的感觉。

4.特殊感觉:

视、嗅、听、前庭、味觉。

1.深部感觉传导路

特点:

先上行再交叉

2.浅部感觉传导路

特点:

先交叉后上行

大脑皮质感觉定位(投射):

特异投射系统:

感觉冲动沿特定的传入通路,到大脑皮质感觉区,引起特异性感觉。

一般认为,如皮肤浅感觉、深感觉、听觉、视觉、味觉(除嗅觉外)的传导束和神经元序列是固定的,他们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区(主要终止于皮质的第四层细胞)。

每一种感觉的投射路径都是专一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1)特点:

①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②与皮层第Ⅳ细胞形成突触;

③倒置分布;

④投射面积与外周感受野有关;

脊休克:

脊休克:

脊髓被横断以后,断面以下部位,一切反射活动立即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称脊髓休克。

脊休克的表现:

横断面以下肌张力降低或消失、血压降低、粪尿潴留,感觉和随意运动全部丧失;

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

由于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节。

脊髓反射的恢复:

脊髓休克后,脊髓反射可以逐渐恢复。

脑干在调节脊髓反射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对肌紧张的调节;

去大脑强直:

去大脑强直:

在动物的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亢进现象:

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角弓反张),称去大脑强直。

主要是伸肌紧张性亢进。

僵直原因:

切断了皮层、纹状体等部与脑干抑制区的功能联系→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肌紧张加强。

(僵直)

临床上的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

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交感、副交感):

内脏神经系统:

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

分布于平滑肌、心肌、腺体。

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

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

交感中枢:

胸1—腰3的灰质侧角发出节前纤维→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节后纤维→平滑肌、心肌、腺体。

2)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中枢:

脑干副交感核(III.VII.IX.X)和骶髓2—4节段灰质侧角内。

副交感中枢,发出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平滑肌、心肌、腺体;

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因此节前纤维短而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节通常位于效应器管壁内,因此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

交感神经一根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节后神经元发生联系;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仅和少数节后纤维发生联系;

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1)内脏的双重神经支配

(2)自主神经中枢的紧张性作用

(3)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交互抑制

(1)内脏的双重神经支配

绝大多数内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仅有少数内脏和组织如汗腺、竖毛肌、皮肤和骨骼肌内的血管只受交感神经支配;

在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效应往往是拮抗的;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骨骼肌血流加快、瞳孔扩大等效应,有利于机体进行紧张性活动;

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心跳和血流减慢等,有利于机体能量的储备;

内脏器官功能的稳定、机体整体对环境的适应;

(2)自主神经中枢的紧张性作用

交感、副交感神经及其神经节仅仅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他们的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身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说明心交感神经也有紧张性冲动传出。

(3)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交互抑制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拮抗作用不仅存在于外周,在交感与副交感中枢之间也存在交互抑制关系,即交感中枢紧张性增强时,副交感中枢紧张性就减弱,反之亦然。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拮抗关系表现为一种协调活动,保证内脏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3.自主神经末梢的化学传递

化学递质:

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

神经纤维:

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Ach);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释放NE)

受体:

胆碱能受体—M型(M1-M5)、N型(N1型、N2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α型(α1-α2)、β型(β1型、β2型、β3型)

(1)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都释放Ach,作用于N1型受体;

(2)交感节后纤维释放NE,作用于α和β型受体;

α型受体兴奋→心肌收缩加强、血管平滑肌收缩

β型受体兴奋→心肌收缩加强、血管平滑肌舒张

(3)副交感节后纤维释放Ach,作用M型受体;

(4)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释放Ach,作用N2型受体;

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

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把内脏活动与躯体运动和内分泌联系起来。

摄食行为调节

(1)摄食行为调节

①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

电剌激→过度摄食;破坏→食量减少或拒食,甚至饿死;

②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

电剌激→饱感、拒食;破坏→过度摄食,肥胖;

下丘脑腹内侧区还分布着葡萄糖感受器,当血糖升高时,导致饱中枢兴奋,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

(2)体温调节

实验研究:

若在下丘脑下缘横切脑干,则动物不能维持体温;若在间脑以上水平切除大脑,则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3)水平衡调节

①饮水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后缘):

电剌激—→过度饮水(尿量明显增多);破坏此区,动物饮水明显减少;

②抗利尿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分泌)→使尿量减少。

(4)对内分泌腺的调节

下丘脑对多种神经元有内分泌的功能,分泌多种神经激素,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影响各种内脏功能。

(5)对生物节律的调节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视上核)与昼夜节律有关。

破坏该核团,导致动物原有的一些昼夜周期节律性活动如饮水、排尿等节律紊乱或丧失。

机理:

通过视网膜-视交叉上核,视束来感受外界环境光暗信号的变化,使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环境的昼夜节律同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