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94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考试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单选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下列试剂能一次性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开来的是()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酚酞溶液D.石蕊溶液

2、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化合物

D.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能制得氧气,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少量铁锈在足量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音的

鉴别硬水和软水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镁

案1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通过浓硫酸

静置,然后过滤

方案2

加肥皂水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A.

向一疋量稀硫

酸中加入NaOH

溶液

B.

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C.

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

相同条件下,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为氯酸钾

6、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

A.反应开始前,测量是NaOH溶液的pH

B.b点时,NaOH和HCI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处的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处的溶液可与Fe反应产生气体

7、小明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时发

现所加稀盐酸的体积达到20mL前,数据变化比较平缓,之后数据变化较大。

下图能合理表

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是()

&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中和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试剂

现象及结论

A

铁粉

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

B

pH试纸

测得pH>7,则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C

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为无色,一定恰好中和

D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为紫色,一定恰好中和

9、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验证烧碱溶液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A.酚酞试液B.镁条C.硝酸银溶液D.硫酸铜溶液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气体

B.用铜、稀硫酸和空气为原料制取硫酸铜

C.将石蕊试液滴入pH小于7的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D.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杂质氯化氢,将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杂质

11、化学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试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

红色图像,则X可能是()

A.稀盐酸B.蒸馏水C.石灰水D.食盐水

1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小明设计了下图装置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色

A.浓氨水B.浓硫酸C.生石灰D.浓盐酸

14、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1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

A.①⑤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15、氢氧化钠的俗称为()

A.小苏打B.纯碱C.烧碱D.消石灰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每题6分,共计6分)

16、小然同学设计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混渦的

生石页一酚酸试妖

(1)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原因是。

(2)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7、已知NaHC03在270C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NazCO3受热不分解。

现有某

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如SL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NaHCO3俗称,本实验用下图所示装置,C中的物质为。

(2)若无装置E,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

HCO3的质量分数。

(3)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可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_。

方案二:

样品丄: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

1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g,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g

2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3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4多次重复步骤②、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g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目的是。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活实际中经常要处理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和反应应用广泛

(1)某同学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得出中和反应

放热,但该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2)改进实验: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烧杯内溶液温度变化如图1

所示:

①由图1可知,中和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1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

2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所滴液体与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B、C、D对

应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硫酸钠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3)若一定体积的废水中含有O.OImol氢氧化钠,中和这些碱,需要mol硫酸(列式计算)。

(4)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

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

只有CaCl2猜想□:

猜想川:

有CaCS和Ca(OH)2猜想IV:

有CaCb、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

【实验探究】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为验证其余猜想,认为猜想V不合理,理由是

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现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

2

溶液中含有Ca(OH)

2

溶液中含有Ca(OH)

2

写出—―。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正确。

【评价反思】小明同学认为滴加Naz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

)2,原因是o

【拓展提升】某同学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试剂,并对其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

匚|加杯L琴麺

取门.细件I吊扯渔祇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结果精确到0.01g)o

(2)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

四、计算题(本题共计1小题,每题9分,共计9分)

20、同学们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

入的NaOH溶液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不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填是”或不是”中和反应。

(2)c点的pH—7(填>”<”或=”,b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为(填化学式)。

(3)求生成蓝色沉淀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五、流程题(本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2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

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冋题:

(1)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NaOH固体变质(选填已”或未”

2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

(2)某造纸厂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再排放。

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

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18.25g。

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单选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答案】A

【解析】

A.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B.氯化钡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均不反应;

C.

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均呈碱性,均变红;

C.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均呈碱性,均变蓝。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A.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有些盐溶液也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A错误;

B.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B错误;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有可能是混合物,C错误;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A.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少量铁锈在足量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

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o

4、【答案】B

【解析】

A.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含有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

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为硬水,硬水和软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错误;

B.

磷矿粉为灰白色固体,硫酸铵为白色固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鉴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无明显变化的是磷矿粉,可鉴别,正确;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可除去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可除去水蒸气,错误;

D.氯化钠和氯化镁均可溶于水,静置,过滤不可除去氯化镁,错误;故选B。

5、【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A.

反应开始时,稀硫酸、NaOH溶液中都含有水,混合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可能为0,错

误;

B.

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但不能为0,错误;

C.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

溶液,溶液中的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不断减少,导电性逐渐减弱,恰好完全反应

时,溶液中几乎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0,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的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不断增加,导电性不断增强,正确;

D.

а、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为氯酸钾,完全分解后,a产生的氧气少,分解快,b产生的氧气多,分解慢,错误;故选C。

б、【答案】B

【解析】

A.反应开始前的pH<7,故测量的是HCI的pH,错误;

B.b点时溶液的pH=7,故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C.a点处的溶液显酸性,故酚酞不变为红色,错误;

D.c点处溶液显碱性,故铁不能反应,错误;故选B。

7、【答案】C【解析】

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时,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pH应逐渐减小,氢氧化钠与盐

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随着盐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无限接近零;故选Co

8、【答案】C

【解析】

A.盐酸过量时,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正确;

B.pH试纸测出的pH>7时,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是过量,正确;

C.盐酸过量时,酚酞也不会变色,错误;

D.盐酸过量,加入碳酸钠会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气泡,则稀盐酸不过量,正确;故

选Co

9、【答案】C

【解析】

A.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烧碱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也含有氯离子;

D.

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故不能用来验证烧碱溶液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是Co

10、【答案】B

【解析】

A.

硫酸与碳酸钙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阻碍反应的持续进行,不能持续生成二氧化碳,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02,错误;

B.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正确;

C.pH小于7的是酸性溶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去杂质时会把原物质也除去,错误

故选Bo

11、【答案】C

【解析】

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

A.

故A错误;

B错误;

C正确;

D错误。

故选C。

稀盐酸呈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变红,

B.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

C.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

12、【答案】B

【解析】

A.向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可以证明反应有水生成,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错误;

B.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红色,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错误;

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的含量,应用澄清石灰水,不是氢氧化钠,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

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此项错误;B.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项错误;

C.生石灰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此项错误;

D.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使紫色石蕊变红,此项正确。

选D

14、【答案】C

【解析】

1盐酸具有挥发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没有发生变质,错误;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没有发生变质,错误;③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正确;

4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它不和空气中物质反应,质量不变,不会发生变质,错误

5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变大且变质,正确。

故选Co

15、【答案】C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每题6分,共计6分)

16、【答案】

变红氨水显碱性,氨分子在不停运动提供热量,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

CaO+H2O=Ca(0H)2

【解析】

(1)浓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纸变红,因为氨水显碱性,氨分子在不停运动。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热量,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CaO+H2O

=Ca(OH)2

三、实验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7、【答案】

(1)小苏打浓硫酸

(2)不能

(3)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I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

(4)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5)2NaHCO3NazCOs+HzO+CO?

T

(6)84%

【解析】

(1)NaHCO3俗称小苏打,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前,需要将气体干燥,C中的物质为浓硫酸。

(2)E的作用为防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若无装置E,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I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5)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1

(6)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固体减少质量为41.2g-35g=6.2g,设样品中含有的碳酸氢钠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1固体减少

16862

x6.2g

x=16.8g,样品中的碳酸氢钠为41.2g-21.2g=20

g,因此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号器X100g%=84%。

第12页共15页

(1)NaOH固体溶于水也放热

(2)①放热恰好反应②D=C>B

(3)0.025(4)2NaOH+CO2=NazCOs+HzO

【解析】

(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得出中和反应放热。

但该结论不合理,理由是NaOH固体溶于水也放热。

(2)改进实验: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①由图1可知,温

度升高,中和反应是放热;图1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恰好反应。

②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所加液体与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pH=7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pH>7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pH<7时,硫酸过量,图中B、C、D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硫酸钠的质量大小关系为D=C>B。

(3)若一定体积的废水中含有0.01mol氢氧化钠,中和这些碱发生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需要0.025mol硫酸。

2NaOH+H2SO4=Na2SO4+2H2O

21

0.05molx

则有——2——=-,解得x=0.025mol。

0.05molx

(4)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变

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

19、【答案】

【演示实验】2HCI+Ca(OH)2=CaCb+H2O

【猜想与假设】CaCb和HCl

【实验探究】HCI和Ca(OH)2不能共存石蕊试液变蓝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J+HO

【评价反思】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

【拓展提升】

(1)2.64

(2)Ca(OH)2、CaCl2(3)11%

【解析】

【演示实验】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2HCl=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稀盐酸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猜想I:

只有CaCl2;猜想□:

有CaCl2和H

Cl;猜想川:

有CaCl2和Ca(OH)2;猜想IV:

有CaCb、HCl和Ca(OH)2

【实验探究】为验证其余猜想,认为猜想W不合理,其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

共存;各小组进行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第13页共15页

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Ca(0H)2;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a(

OH)2;滴加NazCO3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a(OH)2;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CaCOsJ+HO。

【评价反思】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0H)2,

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拓展提升】

(1)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为30g且质量分数为14.6%,因此溶质的质量为30gXl4.6%=4.38g,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I=CaCl2+H2O+CO2f

7344

4.38gx

则有上44,解得x=2.64g。

4.38gx

(2)b点为氢氧化钙过量,因此溶质为剩余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氯化钙。

(3)设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根据氯元素守恒,因此可得关系

2HCl〜CaCl2

73111

80gX4.6%y

则有73Hl,解得y=17.76

80g14.6%y

g,因此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但此时没有反应,c点时,氢氧化钠已过量,溶液呈碱性,pH>7。

(3)at段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消耗的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20g-40g)1E%=8g,设生成的蓝色沉淀质量为x

2NaOH+CuSO4=Na2SO4+Cu(OH)2J

8098

8gx

则有=8g,解得x=9.8g。

98x

五、流程题(本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21、【答案】

已CaCb+Na2CO3=CaCO3J+2NaCI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

【解析】

(1)①由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可

以判断有碳酸钠的存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变质;

2再步骤②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CaCl2+Na2CO3=CaCO34+2NaCl;

3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测定溶液的pH=7,说明溶

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成碳酸钠;若pH>7,说明溶液中还有氢氧

化钠,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A的成分含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