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05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5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docx

热风炉炉壳及框架安装方案1

热风炉炉体及框架结构安装方案目录

热风炉炉体及框架结构安装方案

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1.3《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号);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6《电焊机的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10235-88);

1.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3号);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1.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11《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72-2006);

1.12《高炉系统耐热防腐涂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ZQ(CL)0029-91

1.1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14《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

1.15《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1.16《高炉炼铁工艺设计技术规程》YB9057-93

1.17我公司编制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书;

1.18XXX及XXX公司提供的热风炉设计图;

1.19XXXXX高炉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简介

沙钢5800m3高炉热风炉区域工程,4座热风炉位于沙钢钢铁大道北侧,高炉主体东侧。

4座热风炉为并排布置,炉型均为地得式,其中1座为后期预留,其余3座为此次施工内容。

2.1工程概况

热风炉按功能分蓄热室、燃烧室两个部分,其中蓄热室直径为10m,最大安装标高为47.55m;燃烧室直径5.5m,座于底部台架上(底部台架标高4.225米),最大安装标高46.26m。

热风炉蓄热室及燃烧室均为筒形主体,均属高温高压容器结构。

热风炉蓄热室、燃烧室炉壳钢板材质为SB450M,其他结构如燃烧室底部台架、地脚螺栓套筒、套筒环形板及热风炉框架、梯子平台等材质釆用Q235B。

热风炉炉体总计钢结构实物量约为2140t(单座约重713.34t),热风炉炉体框架及梯子平台总重约为2000t。

见图2.1-1热风炉分带立面示意图

 

图2.1-1热风炉分带立面示意图

蓄热室、燃烧室各带技术参数见表2.1-1热风炉相关技术参数一览表

表2.1-1热风炉相关技术参数一览表

所属部位

各带编号

内径(mm)

壁厚(mm)

带高(mm)

重量(kg)

备注

蓄热室底座

DZ

10000

38

958

42893

分2段

蓄热室

G1

10000

38

1280

12040

分4片

蓄热室

G2

10000

38

2000

18792

分4片

蓄热室

G3~G12

10000

28

2400

16618

分4片

蓄热室

G13

10000

28

1600

11079

分4片

蓄热室

G14

10000

28、38

2400

17612

分4片

蓄热室

G15~G16

10000

28

2400

16618

同G3~G12

燃烧室台架

4175

29624

分2片

燃烧室底部锥板

5500~4546

26

1450

4942

分4片

燃烧室底座圈梁

5552

1476

12500

分4片

燃烧室锅底

5500

26

1192

6494

整体

燃烧室

B1

5500

26

690

2436

分4片

燃烧室

B2

5500

26、30

2800

10674

分4片

燃烧室

B3

5500

24

2200

7193

分3片

燃烧室

B4

5500

24

2400

7839

分3片

燃烧室

B5

5500

24

2400

7839

分3片

燃烧室

B6

5500

24、30

2400

8493

分3片

燃烧室

B7

5500

24

2400

7839

分3片

燃烧室

B8

5500

38

2700

13995

分3片

燃烧室

B9

5500

38

1328

6879

分3片

燃烧室

B10

5500

24

2400

7839

分3片

燃烧室

B11~B14

5500

20

2400

6534

分3片

炉顶箱梁

XD

3278

146030

分16片

拱顶

GD

6427

78664

分20片

2.2工程特点

2.2.1构件零散,现场拼装量大,安装工艺复杂

由于受制作及运输条件限制,热风炉蓄热室、燃烧室炉壳均按带分片出厂,现场拼装,整带吊装,故运送到现场的构件相对比较零散,进而增加了现场的拼装量。

需要制作厂预拼装完毕后,做好中心及编号标记,按构件制作计划组织配套出厂。

2.2.2现场平面有限,需做好事前规划

由于热风炉施工区域西侧毗邻高炉主体,为了能确保整体施工物流顺畅,需按照整体施工进度计划,对有限的施工场地做好规划,在满足施工临时道路用地需求外,给热风炉炉壳的堆放、拼装以及吊机的站位尽量预留充足平面。

2.2.3结构焊接量大,焊接工艺复杂

按带分片出厂的炉壳进入现场后,片与片间立缝及带与带间横缝的焊接都需在现场完成,焊接工程量非常大;热风炉炉体属于高温高压筒体,对焊缝质量要求比较高,均需进行100%的超探;并且炉壳材质为日标SB450M,国内少用,焊接工艺复杂,需提前做好焊接工艺的评定工作。

2.2.4工序交错,需统筹考虑

热风炉各种管道如烟道管、冷风管、热风管、燃气管道均布置在钢结构平台上,为了给管道及设备安装创造便利条件,在热风炉框架及平台安装过程中需统筹各专业施工,做好事前准备,确保施工的连续、有效性。

2.2.5高空作业多,危险性大

热风炉为高耸筒体结构,整个吊装、焊接作业均系高空作业,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人身伤害事故。

在施工前,需制定好详尽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巡查、监控力度。

3.施工部署

3.1施工进度计划

时间

施工内容

08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炉壳、拱顶拼装

炉壳、拱顶安装

框架、管道安装

3.2吊机选择及使用计划

根据现场施工平面环境、蓄热室及燃烧室每带炉壳自重、每带炉壳的安装高度等条件,本着经济合理为原则,高炉热风炉炉壳的吊装由一台150t履带吊、一台300t履带吊为主导施工机械,以一台50t履带吊为辅助施工机械,负责炉壳的拼装及构件的卸车。

主导施工机械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分时段组织进行。

3.2.17150型150t履带吊(1台)

主杆长度

54.86m

副杆长度

0m

起重模式

主臂

回转半径

6.69m

配重

54t

外形平面尺寸

8.155m×6.67m

作业半径

14m~24m

起吊限高

52m~48m

吊钩规格

65t

额定起重重量

40.3t~19.9t

吊钩重量

1100kg

进场组装时间

08.6.4~08.6.5

项目编号

施工内容

施工时间

1

热风炉蓄热室G1~G16带炉壳安装

08.6.6~08.9.20

2

热风炉蓄热室炉箅子及支架安装

08.6.15~08.7.30

3

热风炉燃烧室底部台架安装

08.6.8~08.6.15

4

热风炉蝶形封头及下部结构

08.6.10~08.6.20

5

热风炉燃烧室B1~B14炉壳安装

08.6.12~08.9.20

6

热风炉框架及平台安装

08.7.20~08.11.31

3.2.2CC2000型300t履带吊(1台)

主杆长度

66m

副杆长度

0m

起重模式

主臂

回转半径

6.71m

配重

120t

外形平面尺寸

11.96m×9.524m

作业半径

20m~24m

起吊限高

62m~61m

吊钩规格

125t

额定起重重量

63.9t~49t

吊钩重量

2240kg

进场组装时间

08.6.29~08.6.30

项目编号

施工内容

施工时间

1

高炉本体框架施工

08.7.1~08.9.20

2

热风炉炉顶箱梁吊装(分12块吊装)

08.9.21~08.10.5

3

热风炉拱顶吊装(分两段吊装)

08.10.6~08.10.31

3.2.3CCH500-2型50t履带吊(1台)

主杆长度

28m

副杆长度

0m

起重模式

主臂

回转半径

4.22m

配重

常规

外形平面尺寸

7.002m×4.35m

作业半径

6m~16m

起吊限高

27m~23m

吊钩规格

50t

额定起重重量

24.7t~6.3t

吊钩重量

490kg

进场组装时间

08.5.25~08.5.26

项目编号

施工内容

施工时间

1

热风炉构件卸车

08.5.26~08.11.31

2

热风炉炉壳拼装

08.5.26~08.9.5

3

热风炉箱梁分段拼装

08.9.6~08.9.20

4

热风炉拱顶分段拼装

08.9.21~08.10.15

3.3施工平面规划

由于热风炉施工区域平面条件有限,为了满足工程整体施工需要,确保必要的物流通道,需对有限的平面细致规划,合理组织施工,见图3.3-1热风炉炉体及框架结构施工区域平面布置图

3.4劳动力使用计划

时间

工种

2008年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铆工

8

10

13

13

13

13

10

4

焊工

10

30

40

40

40

40

30

2

起重工

1

3

6

6

6

6

3

1

测量员

2

2

4

4

4

4

2

2

辅助工

0

8

20

20

20

20

12

6

油漆工

0

2

4

4

8

8

12

18

总计

20

55

87

87

87

87

70

33

3.5施工小型机具使用计划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卷扬机

5t

4

2

卷扬机

3t

2

3

卷扬机

1t

2

4

手拉葫芦

10t

10

5

手拉葫芦

5t

30

6

手拉葫芦

2t

30

7

手拉葫芦

1t

20

8

电焊机

NBC-500

25

27KVA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9

电焊机

ZX5-500

25

18KVA

10

碳弧气刨机

ZEF-1000

10

34KVA

11

氩弧焊机

NWS-400

8

21KVA

12

风动磨光机

φ200

40

13

切割机

4

14

台钻

φ12

2

15

角向磨光机

40

16

手枪钻

φ6-φ10

4

17

远红外焊剂烘干箱

YJJ-2000

2

18

远红外焊条烘干箱

ZYHC2-100

2

19

焊条保温箱(手提)

50

20

空压机

6/9m3

4

21

激光垂准仪

1

22

全站仪

1

23

经纬仪

4

24

水准仪

4

25

卸扣

5t、10t、20t、30t

各12

26

碳弧气刨枪

20

27

鼓风机

16

28

滑轮

20t(双轮)

20

29

滑轮

10t(双轮)

20

30

滑轮

5t(双轮)

16

31

滑轮

3t(双轮)

20

32

千斤顶

15t、20t

各15

33

千斤顶

10t

10

34

气焊工具

20

35

花兰螺栓

φ50方牙

10

36

花兰螺栓

16

10

37

钢跳板

标准型

1000

38

安全网

平米

2000

39

普通枕木

100

40

初拧搬手

4

紧固高强螺栓

41

终拧搬手

4

紧固高强螺栓

42

镀锌安全绳

φ8

2000

43

吊装钢丝绳

φ17.5

160

吊装框架

44

吊装钢丝绳

φ24

120

吊装框架

45

吊装钢丝绳

φ36.5

120

吊装炉壳

46

吊装钢丝绳

φ47.5

120

吊装箱梁、拱顶

47

三角架

专用工具

800

见图3.5-1

48

拉耳板

专用工具

200

见图3.5-1

49

扁钢楔子

专用工具

300

见图3.5-1

50

间隙垫

-4×60×150

300

见图3.5-1

51

间隙垫

-2×60×200

300

见图3.5-1

52

直爬梯

φ20

50

见图3.5-1

53

刀把铁

专用工具

100

见图3.5-1

54

套环

专用工具

1000

见图3.5-1

55

圆冲

300

见图3.5-1

56

测量桁架

长12m

1

见图3.5-2

4.施工方法

4.1炉壳的制作管理

为了同时满足制作、运输及现场安装需要,需对热风炉设计图进一步进行深化,对炉壳的分带、分片进一步合理化。

具体分片见图4.1-1热风炉燃烧室炉壳分片及焊接坡口开设示意图;图4.1-2热风炉蓄热室炉壳分片及焊接坡口开设示意图

为了确保炉壳的现场焊接及安装质量,在制作过程中,应重点控制炉壳制作的椭圆度、炉壳上下口平面度以及纵横焊缝的坡口切割质量。

4.2炉壳的组装

4.2.1搭设组装平台

构件进入现场前,在图3.3-1所指定区域示搭设热风炉炉壳组装平台。

蓄热室及燃烧室

 

炉壳组装场地用H400×200的H型钢和20厚钢板进行搭设。

蓄热室拼装平台按照长23m,宽11.5m进行搭设;燃烧室拼装平台按照长17m,宽7m进行搭设。

平台搭设过程中应配合测量进行检查,以保证平台的水平度。

然后将蓄热室、燃烧室炉壳的内径尺寸按1:

1的比例放样到组装平台上,同时在平台上作出四心标记,并沿圆周焊接好定位卡具。

见图4.2.1-1热风炉炉壳组装平台示意图。

 

图4.2.1-1热风炉炉壳组装平台示意图

4.2.2炉壳的组装及测量

炉壳的卸车及拼装由50吨履带吊负责。

炉壳按照构件出厂计划进入指定堆场后,由50t履带吊接28m主臂,以6m进行逐带组装。

组装时,50t履带吊按炉壳制作分片详图将组装带各片壳体吊装到组装平台,以组装平台上事先设好的4心标记和放样的尺寸线为基准将其就位。

为确保运输过程中炉壳壳体的椭圆度,构件运输时务必严格按照《热风炉炉壳制作方案》要求使用专用运输胎架,见图4.2.2-1炉壳运输专业胎架图。

在壳体吊装完,用专用定位卡具

对组装带各片壳体相对固定后,用手动葫芦、千斤顶等调整炉壳椭圆度及水平度,经检测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立缝焊接。

立缝焊接完后,需再次复测壳体椭圆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工序。

炉壳组装时,各片吊装利用圆冲套环作为吊装吊耳。

整带吊装时的吊装吊耳待炉壳现场组装焊接调整完后进行设置。

见图4.2.2-2炉壳吊耳设置示意图

 

图4.2.2-1炉壳运输专业胎架图

 

图4.2.2-2炉壳吊耳设置示意图

4.3炉体的安装

4.3.1蓄热室

1)基础验收

(1)钢结构安装前必须取得基础验收合格的交接资料(包括基础强度、外形尺寸、中心线和标高的测量记录及地脚螺栓的检查记录等)。

(2)安装前对土建专业交接的基础进行复测,并将重要的中心线引伸至基础以外的固定点上。

画出热风炉基圆,分出0°、45°、90°、135°、180°、225°、270°、315°的定位控制基线。

2)铺垫烧砂

热风炉蓄热室基础为铺垫烧砂软基础。

烧砂铺垫后,要采取防雨措施,并应立即安装蓄热室炉底板。

见图4.3.1-1蓄热室基础烧砂铺垫示意图

 

图4.3.1-1蓄热室基础烧砂铺垫示意图

3)基础垫板

基础垫板采用钢垫板,每一垫板组的垫板块数不得超过5块,并相互点焊牢固,垫板标高极限偏差为±0.5mm,垫板沿基圆由0°方向按36°间距进行均匀布置。

具体见图4.3.1-2蓄热室底座分段及基础钢垫板设置示意图

 

图4.3.1-2蓄热室底座分段及基础钢垫板设置示意图

4)蓄热室炉底座安装

蓄热室炉底座按制作详图制作完,送至现场指定位置后,在组装平台拼装一体后(总重42.9t),由150t履带吊以45.72m主臂,12m水平距(最大可起吊52.2t)吊装就位。

底座安装就位时,应至少起落两次,第一次落位,目视检查烧砂与底板的接触情况,应确保接触面积不应小于60%。

合格后,再次落位进行找平、找正。

底板的找平、找正操作,只允许靠其自由落位进行,不得采用顶、拉等办法,以保证底板与烧砂的接触面积。

不允许炉底板偏斜而使烧砂不平或出现空隙。

底座就位是,同时应确保底座上事先设置的四心标记与基础上的四心标记对正重合。

底座就位后,检测其上口标高、上口椭圆度以及底座的中心偏差,确保各尺寸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及时完成两片分段焊缝的焊接。

底板分段焊缝焊接完毕后,再次检测与底座整体制作部分炉体的上口水平度及椭圆度,符合要求后,均匀布置好焊缝间隙垫,为G1带炉壳安装做好准备。

为避免后期炉壳吊装卡杆,蓄热室炉壳吊装至10带后,换54.86m主臂。

5)蓄热室炉壳安装

蓄热室炉壳拼装完毕后,由150t履带吊行走于热风炉北侧临时道路上以54.86m主臂,20m水平距(最大可起吊25.7t)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对依次其进行安装。

炉壳安装时利用拉耳板、圆冲、扁钢楔子与制作厂预拼装留下的圆冲套环对其进行固定,就位后通过调整扁钢楔子、圆冲来修正炉壳的椭圆度及上下带炉壳的错口偏差。

通过调整焊缝间隙垫来调整上带炉壳的上口水平度。

见图4.3.1-3炉壳调节固定卡具使用示意图,图4.3.1-4蓄热室炉壳吊装吊机站位及行走路线示意图

 

图4.3.1-3炉壳调节固定卡具使用示意图

为了确保炉壳的安装及焊接质量,每带炉壳吊装就位后,必须在特制的测量桁架上用精密水准仪、激光垂准仪及全站仪等测量工具检查其上口标高、椭圆度、中心偏差、垂直度等尺寸,严格控制偏差,确保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经反复调整符合要求后,在上口均匀布置焊缝间隙垫。

见图4.3.1-5炉壳安装测量控制示意图

 

蓄热室炉壳G13~G16带务必与燃烧室B11~B14逐带同步吊装,以方便进行联调,以消化下部炉壳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累计标高、垂直度及中心偏差,以确保炉顶箱梁、拱顶安装质量。

炉壳安装过程中,为了确保炉壳带与带横缝焊接时,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防止发生高空坠物等意外伤害事故,在各带炉壳安装前事先在壳体内外设置好临时操作平台和安全网。

临时操作平台搭设方法:

在距各带炉壳上口距离1.5m平面上,沿炉壳圆周按1m间距焊接挂耳。

利用挂耳挂设异形三脚架,在三脚架平面铺设标准钢跳板,跳板两端与三脚架用8#铁线双股绑扎牢固。

平台外围用标准安全网进行封闭。

见图4.3.1-6炉壳安装临时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图4.3.1-6炉壳安装临时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为方便作业人员安全上下各带炉壳,在炉壳上挂设好φ20圆钢直爬梯。

作业人员利用圆钢直爬梯配合安全限位器上下。

见图4.3.1-5图例所示

6)底座压力灌浆及炉箅子安装

为了避免底座压力灌浆时,底座及炉体自重小于来自压力灌浆时对炉底板的反作用力,导致蓄热室炉体发生倾斜,影响炉体的安装质量,蓄热室底座压力灌浆需待炉体安装到G4带,炉体自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方可通知相关单位进行蓄热室底座二次灌浆层的压力灌浆工作。

在进行压力灌浆时,压力泵接口与炉底板上φ273×6.3接口管相连。

压力灌浆完毕后,将φ273×6.3接口管切除,底板上的切割残留用磨光机打磨平整,管孔用φ300×25的圆钢板进行封焊。

7)炉箅子安装

蓄热室底座压力灌浆完毕后,即进行炉箅子的安装。

热风炉炉篦子及支柱用于支撑蓄热室全部格子砖的重量,支柱固定在蓄热室底板上,支柱上为托梁,梁上放置炉篦子。

支柱、托梁及炉箅子的安装由150t履带吊接54.86m主臂,20m水平距(最大可起吊25.7t)负责。

蓄热室炉箅子支柱安装前,需按设计图要求在炉底板上划线放样焊接炉篦子支柱调节螺栓及支柱柱脚垫片。

支柱安装要严格控制垂直度及其顶部标高。

支柱的垂直度及顶部标高通过调整支柱柱脚垫片和调节螺栓来实现。

见图4.3.1-7炉箅子支柱柱脚垫片及调节螺栓示意图,图4.3.1-8炉箅子支柱就位示意图

 

图4.3.1-7炉箅子支柱柱脚垫片及调节螺栓示意图

 

图4.3.1-8炉箅子支柱就位示意图

炉箅子托梁采用组合法吊装。

每个柱间的两根托梁,用配套螺栓相对固定后,由150t履带吊整体吊装就位。

托梁吊装完毕后,应测量控制托梁的整体水平度,以确保后续炉箅子的安装质量。

托梁的整体水平度通过调整托梁底部垫片来实现。

见图4.3.1-9炉箅子托梁安装示意图

 

图4.3.1-9炉箅子托梁安装示意图

炉箅子托梁安装调整完毕后,开始进行炉箅子安装。

炉箅子由150t履带吊按照炉箅子施工详图进行安装。

炉箅子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相邻炉箅子格孔中心距、相邻炉箅子上平面高低差及炉箅子与大墙间的间隙。

炉箅子安装完毕后,要严格控制炉箅子外圆椭圆度,炉箅子整体的平面度等尺寸。

见图4.3.1-10炉箅子就位示意图

 

图4.3.1-10炉箅子就位示意图

炉篦子安装完毕经质检部门按照《炉箅子安装质量允许偏差表》检查,监理验收合格后,交土建专业进行蓄热室炉底内耐热混凝土浇灌。

见图4.3.1-11炉底耐热混凝土浇注示意图

 

图4.3.1-11炉底耐热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4.3.2燃烧室

1)炉底台架

接土建基础交接资料,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