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0984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8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docx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20分)

1.(4分)根据注音写汉字。

tāo tāo

ráo

zhuāng

jiāo

fèn

顿失________

妖________

红________素裹

天________

悲________

yán

miǎn

 

________明

鲜________

冠________

摇________

 

2.(10.0分)(2017七上·宣城期中)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夏洛总是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上,冬梅好言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的两句话劝说:

“________,________”。

3.(3分)(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学史上的“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B.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4.(3分)(2017七上·来安期末)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他的笔名是周树人。

B.“乌云在扩大:

它的前沿像衣袖一样伸展开来,像苍穹似的笼罩着”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

三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是我的老师。

二、阅读(共3题;共39分)

5.(8分)从下列《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6.(19.0分)(2017·深圳模拟)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好的温柔

小宁

①那天一大早情绪就有些坏,因为在“砰”的一声关闭大门后发现,钥匙落在了门口的鞋柜上。

这差不多是半年来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了,想着下班后要联系开锁公司,又是一番折腾,我不由得恼怒,去到单位,坐下便发了一通牢骚。

②当然,是冲自己,这样的事,与旁人何干?

最后说:

“我都烦死自己了。

”同事大多跟着附和,唯有对面的沈笑笑不语。

倒也是,同屋相对坐了两年多,从没有听过沈发过类似的牢骚。

同样是过了而立之年的女子,也许她的记性要好一些吧,或者她细心、性子慢,能顾及这些小事情。

③牢骚发过了也就算了,还是得给开锁公司打电话,约好时间回去开门。

但是没想到,下班时,沈递给我一张粉色卡纸,上面用不同字体写了两句话:

乖,要记得带钥匙、带手机、带钱包哦。

字体不同,色彩各异,还加了很文艺的花边。

远远看去,像一幅缤纷图画。

④沈说:

“找个漂亮的夹子夹在房门上,每次出门都能看到,这样就不会再忘了。

我用了好几年了,很管用的。

”见我愕然,又补充说,“总比生气好吧,何况是跟自己生气,划不来的。

⑤愣怔片刻后,才恍悟。

心底忽然就生出细碎的温柔来,原来我们都一样,“健忘”是时光贴在每个成年人身上的“标签”,可是,不一定要自己怨怼自己,还可以这样温柔提醒的。

⑥我将卡纸接过来,向她道谢,她笑说:

“对别人都能那么温柔,何苦对自己刻薄呢?

至少也要一视同仁吧?

”我也笑,想起前几日看到的一篇文章标题:

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

⑦没错,好好说话,对别人,也对自己。

从那之后,我出门时,再没有忘记过带钥匙、手机或者别的什么,每次抬头,看到那句话,看到一个软软的“乖”,也会让心底变得柔软起来。

⑧后来,侄女假期过来小住,回去后,也在母亲的门上贴了类似的一张卡纸,只是内容略有改变,她写:

亲爱的奶奶,出门时记得关好煤气,记得带钥匙。

想来,母亲常常会因为这两件事懊恼,说得多了,孩子记住了,便也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奶奶,让母亲“每每看到都开心微笑”。

⑨想起一本心理学书上写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冰山,冰山的最上层是我们看得到的行为。

我们忙碌,我们冲突,我们拼搏,我们失落……但是这一切之下,是我们未曾察觉的真实的内在。

那里有我们的观点,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感受,还有最深层的,我们的自己。

你可曾温柔地对待自己?

”忙碌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着急上班公车却迟迟不来,突然生病却挂不上号……对此,我们难免愤怒,想好好发泄一番,但是,这决不是明智的选择。

⑩事情来临,好好说话,对别人,也对自己,不对抗、不自怨自艾,才是聪明做法。

时光总会把我们好的记性、敏捷的反应甚至健康一点点带走,不管怎么恼怒,也不会再如数奉还。

我们都会慢慢变得丢三落四、轻微强迫也偶尔失眠,与其为此怨怼自己,宽宥和包容甚至更加宠爱,真的是更好的选择。

⑪素养不仅教会我们要善待旁人,同时也轻轻提醒我们温和地对待自己——这是一个聪慧女子最好的温柔,请将它留给自己。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2期,有增删)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请分析第1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最好的温柔是既善待旁人,也温和地对待自己。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读完本文,再遇到心烦想要发牢骚的事时,联系实际说说你会怎么做。

7.(12分)(2017九上·德惠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他家挨着一条河。

出门走几步,就到了河边。

这条河不宽。

河里鱼不少,是个钓鱼的好地方。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钓鱼很有经验。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

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

——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

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

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

“爸——!

”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

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

大门总是开着的,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

“杏林春暖”、“橘并流芳”、“妙手回春”、“起我沉疴”……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

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

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

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

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其实呢?

何必一定是瓢儿菜,种什么别的菜也不是一样吗?

王淡人花费心思去找了瓢菜的菜种来种,也可看出其天真处。

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过了小院,是三间正房,当中是堂屋,一边是卧房,一边是他的医室。

他的医室和别的医生的不一样,像一个小药铺。

架子上摆着许多青花小瓷坛,坛口塞了棉纸卷紧的塞子,坛肚子上贴着浅黄蜡笺的签子,写着“九一丹”、“珍珠散”、“冰片散”……到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乳钵,药碾子,药臼、嘴刀、剪子、镊子、钳子、钎子,往耳朵和喉咙里吹药用的铜鼓……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

王家三代都是如此。

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多有经验的医生和药铺的店伙也鉴定不出散的真假成色,都是一些粉红的或雪白的粉末。

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

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

因此,他自己炮制。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觉得都有点“江*湖”,不如内科清高,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而且大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半大小子。

常常看见一个大人带着生痢痢头的瘦小子,或一个长瘁腮的胖小子走进王淡人家的大门;不多一会;就又看见领着出来了。

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那时还没有挂号收费这一说。

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

过年。

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

有的也许为了高雅,其实为了省钱,不送现钱,却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

批把、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

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

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

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

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

穿衣可就很紧了。

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

只有儿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

有人说:

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

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

这个县的地势,四边高,当中低,像一个水壶,别名就叫做盂城。

城西的运河河底,比城里的南北大街的街面还要高。

站在运河堤上,可以俯瞰城中鳞次栉比的瓦屋的屋顶;城里小孩放的风筝,在河堤游人的脚底下飘着。

因此,这地方常闹水灾。

水灾好像有周期,十年大闹一次。

去年闹了一次大水。

王淡人在河边钓鱼,傍晚听见蛤蟆爬在柳树顶上叫,叫得他心惊肉跳,他知道这是不祥之兆。

蛤蟆有一种特殊的灵感,水涨多高,他就在多高处叫。

十年前大水灾就是这样。

果然,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

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

这一年死于大水的,有上万人。

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

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

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

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

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

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

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

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

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

这人原先很阔。

这一街的老人到现在还常常谈起他娶亲的时候,新娘子花鞋上缀的八颗珍珠,每一颗都有指头顶子那样大!

好家伙,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

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

就这样,他还抽鸦片!

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

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

搭背。

说:

“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江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

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

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

“你干吗为他治病?

”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

“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汪炳没有一个钱。

白吃,白喝,白治病。

病好后,他只能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

帖子上的言词倒真是淋漓尽致,充满感情。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对王淡人所做的事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

“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

”王淡人笑一笑,说:

“没有多少钱。

——我还有。

”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摇摇头。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你好,王淡人先生!

(1)给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烹制

一畦

泅水

俯瞰

(2)写医生本应该从其治病救人写起,但小说开篇却从他的钓鱼活动起笔,这样写有何意图?

请简要分析。

(3)文章中提到了王淡人家中的数块匾,这里面既有父辈祖上的光辉,也有一块是属于王淡人的。

对于这些匾的描写作者有何用意?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任选其一作答)

①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②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5)汪曾祺的小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品总的人物,很多都是以他们的美德拨动读者心弦,比如王淡人。

结合全文,概括王淡人的形象特点。

(6)文中“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的确,菊花是群芳中的隐士,隐逸高洁。

王淡人者,人淡如菊,一如其名。

请你写出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一位爱菊的古人,并写出他与菊相关的代表诗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

(7)理解文末“一庭春雨,满架秋风”一句所蕴含的深意。

三、古诗文阅读(23分)(共2题;共23分)

8.(4分)(2015七上·葫芦岛期中)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              ,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

(2)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

后来赋予这句话以新的意义:

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9.(19.0分)(2019·龙湖模拟)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百废具兴________

②连月不开________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

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生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四、作文(共2题;共68分)

10.(8分)(2020·越城模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请,延迟了今年的开学时间,将每个学生分成了疫情期间与后疫情期间两个阶段。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时间节点,谈谈自己疫情期间在家学网课的利与弊;也可以谈谈后疫情期间返校复学后,线上线下学习如何有效衔接?

250-300字。

A

时间节点:

疫情期间;

学习状态:

居家网课;

交流主题:

我谈网课的利与弊。

B

时间节点:

后疫情期间;

学习状态:

返校复学;

交流主题:

线上线下学习如何有效衔接?

11.(60分)(2019九上·宽城期末)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胡居仁

作文要求:

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20分)

1-1、

2-1、

2-2、

2-3、

2-4、

2-5、

3-1、

4-1、

二、阅读(共3题;共39分)

5-1、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7-5、

7-6、

7-7、

三、古诗文阅读(23分)(共2题;共23分)

8-1、

8-2、

9-1、

9-2、

9-3、

四、作文(共2题;共68分)

10-1、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