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056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避障小车设计

机电工程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2014/01/01——2014/04/30

设计地点********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一名工科男更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说到高科技,汽车应该是大家最常接触,也是广大男生更为关注的话题。

智能汽车更是所有男生的追求,那么智能汽车的概念提出以后将给我们今后的生活带去怎样的变化呢?

在当今科技如此迅猛发张的形势下,智能汽车成为了时代发展所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汽车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虽然我们现在就汽车领域而言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通过对科技的不断研究,一定会超越他们的。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化避障小车的设计就很有意义。

虽然我们做的只是最简单,基础的设计,但是这能为许多人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走进来,为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此设计中所设计的智能化避障小车是通过安装在小车头部的避障模块感应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将感应到的信号传送到STC89C52单片机组成的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对L289N芯片控制的电机驱动模块发出信号指令,来控制小车后面两个轮子上电机的运行于停止,从而使小车完成避障功能。

关键词:

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298N;红外对管

ABSTRACT

Alongwithsocialprogress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varietyofhigh-techbegantoappearinfrontofpeople,asamanshouldkeepupwiththepaceofengineeringtimes,thetimesandinnovate.Whenitcomestohigh-tech,weshouldbethemostcontactwiththecar,butalsothemajorityoftheboysaremoreconcernedaboutthetopic.Proposedtheconceptofintelligentvehicletotheautomotiveindustryalsobrought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Intelligentcarisboundtobethefuturetrendofthedevelopmentoftheautomobileindustry,inthiscontext,wecarriedoutastudyofmicrocontroller-basedobstacleavoidancesmartcar.China,asa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power,intheautomotivesectorhasalsobeenstudiedindepth,althoughwefirstintheautomotivesectorandabroadforthepurposesthereisagap,butwecontinuetostudythroughscienceandtechnology,willbebeyondtheir.Inthiscase,thedesignoftheintelligentcarobstacleavoidancemakessense.Althoughwedoisthemostsimple,basicdesign,butformanypeopleitcanopenawindowandletthemcomein,contributetoafutureoftechnologicaldevelopmentinChina.

Based infrared detection of black lines and the road obstacles, and use a STC89C52 MCU as the controlling core for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A electronic drived, which can automatic track and avoid the obstacle,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which, the car is drived by the L298N circuit, its speed is controlled by the output PWM signal from the STC89C52. 

KeyWords:

Smart Car; STC89C52 MCU; L298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1引言4

1.1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4

1.2智能小车的现状4

2方案设计与介绍6

2.1主控系统6

2.2电机驱动模块6

2.3避障模块7

2.4电源模块8

2.5STC89C52单片机8

3硬件设计10

3.1总体设计10

3.2驱动电路设计10

3.3信号检测模块设计12

3.4主控电路设计13

3.5L298N芯片介绍13

4软件设计15

7总结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第一章引言

1.1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从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的产生到现在,机器人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智能化越来越普及,它正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如今的工厂到处都是智能化,各种机器人代替了人类的劳动力,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的学习科学知识,将会被这个社会无情的淘汰,为了争取我们在这个社会的价值,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社会,对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人体是通过身体上无数的感觉器官来感受周围一切的,这是冰冷的机器和人体本身一个很大的区别,但是现在人类对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可以代替这些我们人类天生拥有的功能。

记得最近刚看的一期科技节目,其中一位科技人员表示现在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常用的所有感官系统,并且比人类自身的感官系统更为敏锐。

这些高端的科学技术同样可以转换为战斗力。

在军事方面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增强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同时高科技武器的存在可以更大限度的减少人的参与,从而减少了人类的牺牲。

我们在好莱坞大片《机械战警》和《机械公敌》中可以看到如今人类对为来机器人发展预测,未来的机器人通过其极强的学习能力,将会有自己的思维,和人脑一样,不在受人类的控制,相当于成为一个新的种族存在。

到那时候,汽车人不是我们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了,而是和我们一样走在大街上。

那个时候的社会又将该如何发展呢。

讲了这么多,想要说明的是,智能小车也是机器人的一种,我们可以透过智能小车来进一步了解智能化的发展。

我们想象一下,以后我们不用早上起来匆匆的吃个早餐赶紧开车去上班,而是起来后座上小车,设置好目的地,然后再路上悠闲的享用着自己丰盛的早餐,吃完早饭,车到公司,然后全身散发着满足自信的光芒走进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的美妙。

本此设计的作用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1.2智能小车的现状

我国的智能化小车和过外的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导致的。

不过我国现在的一些汽车厂商也开始对这方面的研究加大力度。

我们国家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电子设计大赛,在这些大赛上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也给了现在很多有知识有才能的年轻人展现自己的舞台。

同时我们国家还采取了汽车生产厂商和学校和作,建立科学实验室共同研发高科技的产品。

同时大学和大学之间也相互和作技术分享共同研发。

这些举措目前已经去的了很好的成效。

在2003年,一汽集团国防科技大学共同研究设计的无人驾驶汽车,其设计技术可以和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相媲美。

同时我国几所重点大学也联合研究设计出了军用的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上搭载有各种科技侦破设备,大大增强了破案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了人员伤亡。

伴随着智能小车技术的进步,与其密切联系的其他系统也要随之一起进步。

其中相互影响最多的就是交通系统了。

智能化交通系统简称ITS。

我们国家对ITS技术的研究也有了自己专业的团队。

其团队由来自于各大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人组成。

而且各大汽车厂商也对ITS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才。

因为这项技术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一旦这项技术研究成熟后,多少人去除了不会开车不懂交通法规的担忧,而开始纷纷拿出银行存款买车。

这样不仅仅可以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还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我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科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家。

因此我们过家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自己特殊情况,我们不仅看到总体,还要看每一个人。

就具体国情而论,智能化的发展对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更为快速的管理和维护国家的治安,同时增加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我们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管怎么说智能小车的发展速度是大家能够感觉和体会到的。

在近几年世界先进的汽车厂商,宝马,奥迪,奔驰这样的大品牌将推出量产型智能汽车,这将是一次革命性的标志。

作为中国人,希网我们国家能够为这历史性的转变尽一份力。

希望中国的智能化发展道路越走越顺利。

我相信通过我们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未来科技的世界是更为灿烂精彩的。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介绍

我们采用的设计方案是:

用轮子和电路板组装成简易的小车,再将设计所需的各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完成小车整体结构的设计。

其设计思路如下:

在组装好的小车板子前端焊接上设计好的避障电路,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和反馈。

再另取一块板子放置在刚才板子的上方将主控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焊接上,用来处理避障模块反馈的数据以及根据数据控制电机的运行停止。

2.1主控系统

本次设计中主控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接收来自避障模块的信号,然后分析处理信号,再将信号传递给电机驱动模块。

根据这样的设计思路,其需要处理的信号量少,数据的处理量也不大,又因为我们学习过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觉得单片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此模块。

首先来说,单片机体积小。

再次,能够满足我们对小车控制的要求。

对于我们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价格便宜。

然后是单片机的选择问题。

由于我们课本上主要介绍了AT89C51和AT89C52单片机。

我们对这类单片机比较熟悉,使用起来比较容易上手。

但是在网上购买时STC的居多,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STC的和AT的功能上很相似,而且都能够满足我们对控制的要求。

由于以上讲到的问题,我们选择了STC89C52RC单片机。

2.2电机驱动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要完成的任务是控制安装在小车两个轮子上的直流电机的运行与停止。

功率三极管可以很容易的完成此目的。

首先,我们将功率三级管作为功率放大器。

这样他的输出就可以用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运行。

然后,我们可以用达林顿管连接成H型桥式电路。

这种电路用来实现现行驱动非常合适。

原因在于其结构和原理都比较简单。

重点是这种电路的效率很高。

因为达林顿管总是工作在饱和截止模式下。

这种管子的稳定性高,效率高的特点,使其成为现在主流的PMW调速技术。

和前面主控系统中遇到的问题一样。

我们不想花费时间去焊接H型桥式电路,我们想要寻找一种已经集成有此电路的芯片。

用这种芯片来代替此电路的功能,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空间,使设计更为美观。

经过查阅资料我们最后采用L298N芯片作为电极驱动模块的核心部件。

 

图2.1H桥式电路

 

图2.2L298N

2.3避障模块

避障模块主要是用红外对管的红外感应来完成,开始我们的设计是在小车前方正中安装一个红外对管用来感应障碍物,但是经过试验测试以后发现这样设计的缺点很明显,就是感应不准确,如果前方左右两边遇到障碍物时由于红外对管安装在正中的位置,感应不到障碍,使得小车不能够完成避障。

因此,我们在小车前方的左右两边各安装一个红外对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小车的避障成功率。

2.4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的设计主要是用来给两组红外对管组成的避障模块和单片机以及电机驱动模块供电。

由于轮子上的两个电机要带动整个小车的运动,因此电机驱动模块所需的电能较大,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开始是想设计两个电源模块,一个单独用来给电机驱动模块供电,另外一个用来给红外避障模块和单片机供电,但是考虑到小车设计的简单化和设计空间的问题,最后决定由四节5号干电池作为电源模块同时给三个模块供电。

这样虽然不是最佳的设计选择,但是足以使小车完成避障任务。

2.5STC89C52单片机

STC89C52是知名的电气生产厂家STC公司生产的。

其内核为MCS-51。

虽然为51内核,但是该内核已经经过了几次改进,比原有内核功能更多,更强大。

该芯片的可编程存储空间有8K。

不仅如此,该单片机的CPU是8为的CPU。

这样的CPU运算速度相当快。

STC89C52单片机最大、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其运算速度快,控制性灵活,功耗低。

具有下表所示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

32位I/O口线

7向量4级中断结构

512字节RAM

全双工串行口

4个外部中断

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MAX810复位电路

4KBEEPROM

看门狗定时器

另外STC89C52单片机有两种节电模式可供选择。

其静态逻辑电路的频率最低可以降低至0Hz。

两种节电模式主要是通过控制不同部分的工作状态完成的。

例如当CPU工作的时候,可以让时钟部分停止工作,这样就可以节电。

该单片机另一个有点是,其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是提高其控制效率。

该单片机最高运作频率为35MHz,6T/12T可选。

STC89C52RC单片机的特点有:

8K字节程序存储空间;512字节数据存储空间;内带2K字节EEPROM存储空间;可直接使用串口下载。

STC89C52RC单片机的参数如下:

1.工作电压:

5.5V~3.3V(5V单片机)/3.8V~2.0V(3V单片机)

2.工作频率范围:

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MHz

3.用户应用程序空间为8K字节

4.片上集成512字节RAM

5.通用I/O口(32个)

6.具有EEPROM功能

7.有T0、T1、T2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8.工作温度范围:

-40~+85℃(工业级)/0~75℃(商业级)

9.PDIP封装

图2.3STC89C52RC引脚图

第三章硬件设计

3.1总体设计

本次设计的智能化避障小车主要是通过避障红外对管来检测前方是否遇到障碍,然后将信号传送到单片机内部,再由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到电机驱动模块,最后电机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安装在两个轮子上的电机的停转来实现小车的避障转弯。

当小车前方左边的红外对管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就会产生一个低电平,经过一系列的传送,最后控制小车右边的电机停止转动,小车左边的电机继续转动,小车将避开左边的障碍物向右边运动。

同理,当小车右边前方有障碍物时,小车左边的电机将停止转动,小车右边的电机单独运行,小车将避开右前方的障碍物向左边转弯,当两边的红外对管同时感应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本设计指定为右边的电机运行,左边的电机停止运行,小车向左转弯,当两边的红外对管都没有检测到障碍物时,表示前方没有障碍,这时,小车左右两边的电机同时运行,小车将直线行走。

下图是本次设计的总体设计图。

 

图3.1总体设计

3.2驱动电路

出于对设计的考虑,我们将优先选择简单容易实现的驱动方式,因为本设计的目的是打开对此感兴趣的同学的思路,在平时设计中我们常见到的电机驱动方式有很多种,可是经过我们仔细认真的考虑和琢磨之后觉得H桥式驱动电路最为适合我们的设计,也与我们的设计理念相符。

但是要是直接根据电路图连接处H桥式电路不仅会很占用电路板的空间而且稳定和一次性成功也很难保证,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内部已经集成有H桥式驱动电路的芯片来代替复杂的电路焊接。

经过我们大家上网查阅资料,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后,我们发现L298N芯片不仅结构小巧而且其各种特性都很适合我们本次驱动电路设计的需要。

经过我们讨论以后决定采用L298N芯片作为我们本次设计的驱动芯片。

该芯片通过接收主控系统发出的信号对电机的停转进行控制。

在3.5节中我们对该芯片做了详细的解释,其中包括该芯片的主要特点,和其对电压电流等的要求,以让大家更为清楚该芯片的使用方法。

图3.2为该芯片的引脚图。

图3.3为该芯片的驱动原理图。

图3.2L298N引脚图

 

图3.3电机驱动电路

3.3信号检测模块

 

图3.4红外避障电路

上图为红外避障模块的电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D3和D2为红外对管部分前面的两个灯,灯D3是用来向前方发射红外线,灯D2是用来接收碰到障碍物之后返回的红外信号。

如果障碍物的距离较远灯D2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LM567芯片再从图中最右端的2引脚输出高电平发送给主控模块。

同理,如果障碍物的距离较近则从最右端的2引脚发出低电平到主控系统。

再由主控系统完成对后轮两个电机的控制。

图中LM567芯片的各引脚功能如下:

1、2引脚为定时元件(如图中所示分别在1引脚和2引脚后接上电容然后相连与地接通,就形成了简单地滤波网络);

3引脚为信号输入端;

4引脚为电源接入端;

5、6引脚为输出滤波电容端;

7引脚为接地端;

8引脚为信号输出端。

3.4主控电路

该模块主要是将红外避障模块传送过来的信号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PMW波到电机驱动模块,由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电机运行和停止。

其电路图如图3.5。

图3.5主控电路

3.5L298N芯片介绍

ST公司是国际知名的芯片生产公司。

其下生产的各种芯片受到了广泛的好评,L298N就是由ST公司生产制作的。

L298N是一款电机驱动芯片。

该芯片可以引用于高电压、大电流电极的控制中。

L298N有15个引脚,内部集成有两个H型桥式电路。

该芯片可以对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进行驱动。

该芯片的控制十分简单,原因在于其采用的控制方式为电平信号控制。

要注意的是该芯片的最高工作电压不能够超过46V。

该芯片还有电源输入端,和逻辑电路。

简要说明:

 

一、尺寸:

80mmX45mm 

二、主要芯片:

L298N、光电耦合器 

三、工作电压:

控制信号直流5V

四、最大工作电流:

2.5A 

五、额定功率:

25W 

特点:

1、具有信号指示。

 

2、转速可调               

3、抗干扰能力强 

4、可单独控制一台步进电机               

5、PWM脉宽平滑调速               

6、可实现正反转 

7、采用光电隔离  

第四章软件设计

4.1控制程序

#include

sbitL1=P2^2;sbitL0=P2^3;sbitR1=P2^4;sbitR0=P2^5;

sbitIL=P1^0;sbitIR=P1^1;

main()

{P2=0xff;

while

(1)

{while(IL==1&&IR==1)

{L1=1;

L0=0;

R1=1;

R0=0;

}

while(IL==0&&IR==1)

{L1=1;

L0=0;

R1=0;

R0=0;

}

while(IR==0&&IL==1)

{R1=1;

R0=0;

L1=0;

L0=0;

}

while(IR==0&&IL==0)

{R1=1;

R0=0;

L1=0;

L0=0;

}

}

}

4.2实物图

第五章安装与调试

1、焊接和调试:

先把所有所需的元件按模块分开放置好,观察其各元件大小,估测其在电路板上需要占据多大的面积,用铅笔在板子上标注出各模块的区域,然后将元件放上去看看是否合适,最后调试出合适的大小,用电烙铁将电器元件按照电路图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焊接上去。

焊接时一定要保证焊接的牢固紧密,同时还要注意其外表和排布的美观,当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注意不要让电烙铁烧伤手。

2、当我们完成焊接工作以后,用连接线将电路板上的各模板连接在一起,这一步一定要仔细认真,分清哪些是输入接口哪些是输出接口,哪端是正极哪端是负极,高电平应该控制哪部分,低电平应该控制哪部分都要确认清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接下来调试的成功。

3、将四节新的五号电池装上,将电源线接好,开始按照工作原理,按先后顺序依次调试,我们首先需要调试的部分是避障红外对管部分,调试无误之后,开始检查主控模块,调试无误之后,开始对电机驱动模块进行检查,当所有部分均调试无误之后,开始运行,如果成功完成避障,即本次设计成功。

4、最后需要将各个调试正常的模块连接到一起进行调试,如果各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调试就算成功。

第六章元件清单

所需元器件:

第七章总结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充分享受到制作的快乐,当然在制作中也遇到许多的困难。

例如说我在焊接制作驱动电路部分的时候,焊接完成后试运行,电机不转动检查线路却没有问题。

还有焊接传感器电路后,检测输出时不能稳定输出,后来在多次调制后成功输出电平。

但是令我感到快乐的是在遇到这些困难时有老师和同学的乐于帮助,让我有更多的热情继续我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让我学到了许多。

首先任何一个看上去简单地东西,当你自己动手去做的时候,才会发现它有多复杂,其中涉及有多少你没想到的细节。

真的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考试做题的时候很容易上手,可是当我要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知道该怎么使用了,这件事让我感慨道,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知识而不通过实践是很难深刻的掌握知识的。

这也让我想到了学校的教育,我们国家的教育对实践动手能力这部分的重视度还不够,使得培养出来的很多大学生最后都只知道理论东西,真正到动手去做的时候就瞎了,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体制能够不断的改善和进步。

同时通过设计让我进一步掌握keil,proteus,stc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让我对设计一个东西的设计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这些都将为我今后做类似的设计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它也培养了我慎密的思维,从开始设计出图纸,然后编写程序,在电脑上用proteus仿真,把仿真成功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最后开始动手将原件焊接到电路板上,然后连接好线路开始调试,直到最后成功,这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马虎,否则设计的成品必将是不符合要求的。

当然在设计中也不是什么都了解,比如面包板怎么接啊!

电烙铁怎么焊接导线,电容的正负级怎么判断等,这些都是以前没使用过的和不了解的。

但是通过去图书馆,上网,请教老师同学让我很快的掌握了一些入门。

一来加强了我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二来拓展了我的学习能力。

在这里我想对身边每一个帮助我支持我的同学说声谢谢!

设计完成后,最令我兴奋和激动的是看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