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安装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123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风机安装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安装规范.docx

《风机安装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安装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机安装规范.docx

风机安装规范

风机安装规范

LT

1 轴承箱与底座应紧密结合;

2 检验整体安装的轴承箱的安装水平,在轴承箱中分面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测量,其纵向安装水平也可在主轴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测量;其水平仪读数均不应大于0.10/1000;

3 左、右分开式轴承箱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以及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的对称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每个轴承箱中分面上纵向放置水平仪,其水平仪读数不应大于0.04/1000;

2)在每个轴承箱中分面上横向放置水平仪,其水平仪读数不应大于0.08/1000;

3)在主轴轴颈处放置水平仪,其水平仪读数不应大于0.04/1000;

4)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偏差不应大于0.06mm(图2.2.1)可测量轴承箱两侧密封径向间隙之差不应大于0.06mm。

(a)叶轮安装在两独立的轴承箱之间        

(b)叶轮悬臂安装在两独立的轴承箱之间

图2.2.1 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

A'1——A''1、A'2——A''2…B'1——B''1、B'2——B''2…——轴承箱两侧密封径向间隙之差;

A'1——A'4、B'1——B'4、、   、    A''1——A''4…、B''1——B''4———轴承箱两侧密封径向间隙值;

2.2.2 具有滑动轴承的通风机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2.1条的规定外,尚应使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度及轴向接触长度、轴承间隙和压盖过盈量均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修刮和调整。

无规定时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要求。

2.2.3 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与叶轮进口圈的轴向重叠长度S1和径向间隙S2,应调整到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图2.2.3);同时尚应使机壳后侧板轴孔与主轴同轴,并不得碰刮;无规定时,轴向重叠长度应为叶轮外径的8‰~12‰;径向间隙沿圆周应均匀,其单侧间隙值应为叶轮外径的1.5‰~4‰。

 进风口或密封圈与叶轮进口圈之间的安装尺寸

S1——进风口轴向重叠长度;

S2——进风口与叶轮之间径向间隙

2.2.4 机壳中心孔与轴应保持同轴,对低压和中压(压力小于3kpa)的通风机,孔径和轴径的差值应符合表2.2.4规定,且不应小于2.5mm。

压力大于3kpa的风机,在机壳中心孔的外侧应设置密封装置。

表2.2.4 机壳中心孔径与轴径的差值

机 号(No)  差 值(mm)

2~6.3  ≤4

>6.3~12.5  ≤8

>12.5  ≤12

2.2.5 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风机试运转前应关闭进气调节门;

2 点动电动机,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方可进行运转;

3 风机启动达到正常转速后,应首先在调节门开度为00~50之间的小负荷运转;

4 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渐开大调节门但电动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直至规定的负荷,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后,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0min;

5 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风机,负荷试运转2h后应停机检查轴承,轴承应无异常,当合金表面有局部研伤时,应进行修整,再连续运转不应小于6h;

6  高温离心通风机当进行高温试运转时,其升温速率不应大于500C/h;当进行冷态试运转时,其电机不得超负荷运转;

7 试运转中,在轴承表面测得的温度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轴承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6.3mm/s;矿井用离心通风机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4.6mm/s;其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量位置和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8 试运转中应按本规范2.1.11条6款进行检查,其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并记录实测的数值备查。

注:

1.轴承稳定温度是指轴承的温度在1h内温度变化不超过5℃时,定为轴承达到了稳定温度。

  2.振动速度有效值,也称振动速度均方根值,它是指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振动速度瞬时值平方后平均值的平方根值。

2.3    轴流通风机

2.3.1 轴流通风机的清洗和检查应按本规范2.1.4的规定执行,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整流罩、集流器、转子叶片等应无损伤,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其叶片的角度方向和调节范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  轴承箱、变速器和冷却水腔应无泄漏;

3  整体出厂通风机的导流叶片、转子叶片安装角度与其名义值的允许偏差为±2°;其调节范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且机壳上的调节标志应与实际相符合;转子叶片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单侧间隙应为叶轮直径的1.5‰~3.5‰范围内。

2.3.2 整体出厂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机组的安装水平,应在底座和机壳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测量,其水平仪读数不应大于1/1000;机组的铅垂度应在底座和机壳上进行测量,其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2 通风机的安装面应平整,与基础或平台应接触良好;

3 直联型风机的电动机轴心与机壳中心应保持一致;电动机支座下的调整垫片不应超过两层。

2.3.3 解体出厂的风机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通风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基础或支座上风机的底座和轴承座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测量;其水平仪读数均不应大于1/1000;

2 转子轴线与机壳轴线的同轴度为φ2mm;

3 组装的顺序应按风机的结构依次装导流器、叶轮、电动机、集流器、整流罩或前导流器、叶轮、后导流器、电动机、集流器、整流罩;并应按出厂的标记进行组装,不得装错和互换;

  4 导流叶片、转子叶片安装角度与名义值的允许偏差为±2°;叶轮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叶轮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为叶轮直径的1.5‰~3.5‰;叶片的手动和自动调节的范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可调动叶片在关闭状态下与机壳间的径向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其间隙值宜为转子直径的1‰~2‰;在静态下应检查可调叶片及其调节装置的调节功能、调节角度范围、安全限位,叶片角度指示刻度与叶片实际角度偏差不应超过±1°;

5 机壳的连接应对中和贴合紧密,结合面上应涂抹一层密封胶,不得增加垫片和填料;叶片的固定螺栓和机壳法兰连接螺栓,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力矩进行紧固和锁紧;

6 进气室、扩压器与机壳之间,进气室、扩压器与前后风筒之间的连接应对中,并贴平。

各部分的连接不得使机壳(主风筒)产生叶顶间隙改变的变形。

2.3.4 具有中间传动轴的机组找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驱动机为转子穿心电动机时,应先确定磁力中心位置;然后,计算并留出中间轴的热膨胀量,联轴器的轴向间隙,再确定两轴之间的距离;

2 测量同轴度时,应转动机组的轴系每隔900分别测量中间轴两端、每对半联轴器两端面之间四个位置的间隙差,其差值应控制在图2.3.4的范围内。

2.3.4 半联轴器的两端面间隙差值

2.3.5  轴流通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2.1.10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动机转向应正确;油位、叶片数量、叶片安装角、叶顶间隙、叶片调节装置功能、调节范围均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  叶片角度可调的风机,应将可调叶片调节到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角度;

3  盘车应无卡阻现象,并关闭所有人孔门;

4  应启动供油装置并运转2h,其油温和油压均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3.6 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动时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当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并应消除异常现象;

2 启动在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渐增加风机的负荷,在规定的转速和最大出口压力下,直至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后,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0min;

3 启动后调节叶片时,其电流不得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运行时,风机严禁停留于喘振工况内;

4 试运转中,应按本规范2.1.11条6款进行检查,其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并应记录实测数值备查;

5 试运转中,一般用途轴流风机在轴承表面测得的温度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0C;电站式轴流通风机和矿井式轴流通风机,滚动轴承正常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00C,瞬时最高温度不应大于950C,温升不应超过600C;滑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50C;

6 轴流通风机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表2.3.6的要求;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量位置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

表2.3.6 轴流通风机振动速度有效值

轴流式通风机类型  振动速度有效值(mm/s)

电站、矿井轴流式通风机  刚性≤4.6,挠性≤7.1

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  ≤5.6

一般用途、其它型轴流通风机  ≤6.3

  7 应按本规范第2.1.10条6款进行检查,其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并应记录实测数值备案;

8 停机后应检查管道的密封性和叶顶间隙有无变化。

2.4罗茨和叶氏鼓风机

2.4.1 检验风机的安装水平,应在主轴和进气口、排气口法兰面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测量,其水平仪读数均不应大于0.2/1000。

2.4.2 风机安装时,应检查正、反两个方向转子与转子间、转子与机壳间、转子与墙板的间隙以及齿轮副侧的间隙,其间隙值均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4.3 鼓风机外露部件结合处应平整.机壳与墙板的结合处,剖分的机墙板的结合处错边量不得大于5mm。

2.4.4 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动前,应全开鼓风机进气和排气阀门;

2 进气和排气口阀门应在全开的条件下进行空负荷运转,运转时间不得小于30min;

3 空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步缓慢地关闭排气阀,直至排气压力调节到设计升压值时,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值;

4 负荷试运转中,不得完全关闭进气、排气口的阀门,不应超负荷运转,并应在逐步卸荷后停机,不得在满负荷下突然停机;

5 负荷试运转中,鼓风机应在规定的转速、规定压力下各部位温度稳定后连续运转不少于2h;其轴承温度不应超过950C,润滑油温度不应超过650C,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应大于11.2mm/s。

国家标准---风机安装规范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离心通风机

第三章轴流通风机

第四章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

第五章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

第六章试运转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条本篇适用于离心通风机、离心鼓风机、离心压缩机、轴流通风机、罗茨式鼓风机和叶氏式鼓风机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风机(不包括辅助设备)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风机安装的基础、清单和防震装置应符合有关设计的要求。

第4条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部位(如地脚孔中心距、进、排气口法兰孔径和方位及中心距、轴的中心标高等)的主要安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二、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进、排气口应有盖板严密遮盖,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

四、检查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的防锈情况,和转子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形或严重锈蚀、碰伤等,如有上述情况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第5条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

二、现场组装的风机,鞯睦Ω坎坏盟鹕嘶砻婧妥佑氤萋种崃蕉酥行目住⒅嵬叩耐屏γ婧屯屏ε痰亩嗣婊撬街蟹置娴牧勇菟住⒆又峋焙椭岱獯挥魑坎课唬

三、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保护层,应严加保护,不得损伤;

四、不应将转子和齿轮轴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第6条

风机的润滑、油冷却和密封系统的管路除应清洗干净和畅通外其受压部分均应作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用水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5倍,用气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05倍;现场配制的润滑、密封管路应进行除锈、清洗处理。

第7条

风机的进气管、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和气体加热成冷却装置油路系统管路等均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连接牢固;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和别劲,风机机壳不应承受其他机件的重量,防止机壳变形。

管路安装完毕后,应复测机组的不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

注:

中、小型机组(如类似DA350-61机组)的油路系统管路可不设单独支援。

第8条风机附属的自控设备的观测仪器、仪表的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9条风机连接的管路需要切割或焊接时,不应使机壳发生变形,一般宜在管路与机壳脱开后进行。

第10条风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有护罩;风机的进气口或进气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其他安全设施。

第二章离心通风机

第11条离心通风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将机壳和轴承箱拆开并将转子卸下清洗,但电动机直联传动的风机可不拆卸清洗;

二、轴承的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并应对整个系统进行试压,试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不应低于4公斤力/厘米2。

三、清洗和检查调节机构,其转动应灵活。

第12条整体机组的安装,应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13条现场组装的机组,底座上的切削加工面应妥善保护,不应有锈蚀或操作,底座放置在基础上时,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14条

轴承座与底座应紧密接合,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主轴上测量,横向不水平底不应超过0.3/1000,用水平仪在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

第15条

轴瓦研刮前应先将转子轴心线与机壳轴心线校正,同时调整叶轮与进气口间的间隙和主轴与机壳后侧板轴孔间的间隙,使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16条

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查。

轴承盖与轴瓦间应保持0.03~0.04毫米的过盈(测量轴瓦的外径和轴承座的内径)。

第17条

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心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并将叶轮进气口与机壳进气口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高速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紧固。

其间隙值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轴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的1/100,,径向间隙应均匀分布,其数值应为叶轮外径的1.5/1000~3/1000(外径小者取大值)。

调整时力求间隙值小一些,以提高风机效率。

第18条离心通风机找正时,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

径向定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不应超过0.2/1000。

第19条滚动轴承装配的风机,两轴承架上轴承孔的不同轴度,可待转子装好后,以转动灵活为准。

第三章轴流通风机

第20条轴流通风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除应按本篇第11条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检查叶片根部是否损伤,紧固螺母是否松动;

二、立式机组应清洗变速箱、齿轮组或蜗轮蜗杆。

第21条整体机组的安装应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22条现场组装的机组,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平剖分机组应将主体风筒上部和转子拆下,并将主体风筒下部、轴承座和底座等在基础上组装后,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二、垂直剖分机组应将进气室安放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再安装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底平面应均匀接触,两轴承孔对公共轴线的不同轴度不应超0.05毫米;轴瓦研刮后,将主轴平放在轴瓦上,用划针固定在主轴轴头上,以进气室密封圈为基准测主轴和进气室的不同轴度,其值不应超过2毫米,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机壳、静子和扩压器;

三、立式机组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轮毂上测量,传动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2/1000;

四、水平剖分和垂直剖分机组的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步应超过0.2/1000;机组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3/1000(电站用轴流引风机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用水平仪分别在主轴和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

第23条

叶片校正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校正各叶片的角度,并锁紧固定叶片的螺母,如需将叶片自轮毂上卸下时,必须按打好的字头对号入座,防止位置错乱破坏转子平衡。

如叶片损坏需更换时,在叶片更换后,必须锁紧螺母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

第24条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查。

第25条

叶轮与主体风筒(或机壳)间的间隙应均匀分布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对应两侧的半径间隙之差如无规定时可按表V-2.1的规定执行。

叶轮与主体风筒间的对应两侧半径间隙之差表V-2.1

叶轮直径(毫米)≤600>6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5000

>5000~8000>8000

对应两侧半径间隙之差不应超过(毫米)±0.5±1±1.5±2±3.5±5±6.5

第26条

主体风筒上部接缝或进气室与机壳、静子之间的连接法兰以及前后风筒和扩压器的连接法兰均应对中贴平,接合严密。

前、后风箱和扩压器等应与基础连接牢固,其重量不得加在主本风筒(或进气室)上,防止机体变形。

第四章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

第27条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的清洗、拆卸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清洗齿轮箱及其齿轮;

二、检查转子和机壳内部;

三、清洗润滑系统使其畅通、清洁。

第28条转子与转子间(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转子与机壳间、转子与墙板间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29条风机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轴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

第五章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

第30条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的清洗、拆卸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机件和附属设备均庆清洗干净,其接合面防锈油脂除去后,应涂以润滑层加以保护(特殊要求者例外);

二、机壳垂直中分面不应拆卸清洗(筒型结构的机器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扩压器、回流器和轴承箱等清洗时可不拆卸;

三、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除油冷却器外其斜均可不单独试压;

四、气体调节装置和气体冷却系统应拆洗干扰,其受压疗分一般可进行试压;如有特殊要求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第31条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联机组找平时,纵向用水平仪在轴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3/1000;横向用水平仪在机壳中分面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

二、有增速器的机组找平时,纵向用水平仪在轴颈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2/1000;横向用水平仪在下机壳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见图V-2.1),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整个机组的找正一般均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

第32条底座或整体机组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机组的大小选用成对斜垫铁,对转速超过3000转/分的机组,各块垫铁之间、垫铁与基础、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均不应小于接合面的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毫米;

二、每组垫铁选配后应成组放好,并作出标记防止错乱;

三、底座如为数块组成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核对机壳和轴承座等地脚螺栓的位置是否相符;

四、底座上导向键(水平平键或垂直平键)与机体间的间隙应均匀,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无规定时,健在装配的键槽内的过盈应为0.01~0.02毫米;在对应可滑动的键槽内两侧间隙的部属C1+C2应为0.04~0.08毫米,顶间隙c应为0.5~1.0毫米,埋头螺钉低于健a

为0.3~0.5毫米(见图V-2.2)。

第33条轴承座和下机壳装在底座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轴承座与下机壳为整体的机组,应将机体的下半部装在底座上,同时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有增速器的机组一般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上述工作);

二、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的机组,轴承座应先装在底座上,同时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校正下机壳与主轴轴心线的不同轴度(有增速器的机组,一般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上述工作);

三、有导向键的轴承座或下机壳上的锚爪与底座相连接的螺栓应正确固定,螺栓与螺孔间的间隙和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c一般可以为0.03~0.06毫米(见图V-2.3)。

四、轴承座与底座间,或下机壳的锚爪、轴承座与底座间,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对转速不高于3000转/分的机组不大于0.05毫米,高于3000转/分的机组不应大于0.04毫米。

注:

机座指轴承或下机壳的锚爪。

第34条增速器底面与底座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4毫米。

第35条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面、顶间隙、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某项指标不符合,允许进行修、刮,但修、刮轴瓦时,应注意校正转子与机壳密封装置的不同轴度,并使转子与密封装置间的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可倾瓦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6条转子各部位(主轴、叶轮、平衡盘、推力盘和联轴器等)的轴向和径向跳支均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7条上、下机壳的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局部间隙允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工作压力低于或等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大于0.12毫米(烧结鼓风机例外);工作压力高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大于0.08毫米;

二、连接螺栓不应碰伤,接合面间如有密封填料或涂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均匀地填上或涂上。

第38条增速器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行星齿轮增速器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一、轴瓦的各部间隙(顶隙、侧隙等)、接触弧面和单位面积内的触点数,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必要时应进行刮研;

二、齿轮组轴间的中心中距、不平行度、齿侧间隙和接触班点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齿轮箱的上、下壳体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6毫米,连接螺栓不应碰伤。

第39条

所有上瓦背与轴承盖(或压盖)的过盈值以及下瓦背和轴承孔的接触面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过盈值一般为0.03~0.07毫米,接触面一般不应小于75%。

第40条电动机、汽轮机、燃气轮机与增速器、鼓风机、压缩机连接时,共不同轴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六章试运转

第41条

风机试运转应分两步,第一步机械性能试运转;第二步设计负荷试运转。

一般均应以空气为压缩介质,风机的设计工作介质的比重小于空气时,应计算以空气进行试运转时所需的功率和压缩后的温升是否影响正常运转,如有影响,必须用规定的介质进行设计负荷试运转。

第42条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的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填充系统进行彻底冲洗;

三、鼓风机和压缩机的循环供油系统的连锁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的连琐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的连锁装置、水路系统调节装置、阀件和仪表等均应灵敏可靠,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电动机或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转向应与风机的转向相符;

五、盘动风机转子时,应无卡住和摩擦现象;

六、阀件和附属装置应处于风机运转时负荷最小的位置;

七、机组中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