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27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docx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解析

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以海口为例

农学院2012及动物科学专业

摘要:

猫、狗自从被驯化以来,就作为我们人类的伙伴,与我们的关系密不可分。

动物们作为生命体,有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我们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但随着猫、狗数量的日益增多,城市的发展、部分人们的嫌恶和遗弃,流浪动物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有社会机构及热心人士关怀和救助伤残、流浪动物,倡导动物福利,维护动物的生存权利,发动社会的爱心人士领养或认养动物。

由于人们动物保护的意识的淡薄,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流浪动物处境堪忧。

我们应当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呼吁和宣传保护动物,奉献爱心和责任心。

我们团队本着科学创新的原则、认真负责的热枕、珍爱保护的目的对流浪动物进行调查探究.

关键词:

关爱;救助;流浪动物;动物福利

一.流浪动物的现状

1.动物一般分为野生动物、工作动物、农场动物、实验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而作为宠物的猫狗和因被主人遗弃而流浪的猫狗,属于伴侣动物。

中国首个以反虐待动物、改善动物生存境况、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为目标的非公募基金会、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简称它基金)创会理事马挥认为,目前在城市中,看似是人与伴侣动物之间的矛盾,实则是由于对待宠物态度的不同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说得严重点,已经造成了人群的裂痕,言语冲突,甚至激烈的行为冲突,后果非常严重,这是因宠物而引发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 宠物主人的遗弃行为导致流浪猫狗泛滥。

2.目前海口市流浪猫狗主要由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收容,当接到群众举报或求助时,协会会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实施搜捕和救助,当流浪猫狗被收容至协会后,也由协会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照料和监管,给流浪猫狗提供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住所。

等到受伤或疾病的流浪猫狗恢复健康后,由审核通过的社会人士领养。

据统计,海口市目前流浪狗有800只左右,其中由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收养的540只左右;流浪猫400只左右,其中由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收养的大约有220只;调查显示,其中流浪猫狗由于伤残、疾病原因被抛弃比率为82%;走丢原因为9%,其它原因为9%;流浪狗的健康比率为8%;流浪猫的健康比率为78%;伤病猫狗经护理治疗后恢复健康的比率为89%;其中患病流浪狗皮肤病比率为42%;眼科疾病比率为32%;伤残比率为11%;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比率为8%,其他原因为7%;犬种为贵宾犬比率为37%;可卡8%;金毛寻回猎犬5%,;吉娃娃犬6%;京巴犬6%;杂交犬种20%;其它犬种16%。

3.流浪猫狗由于无家可归,它们往往在大街上、垃圾堆里找食物,在人群稀少、环境较隐蔽的地方休息;它们也避免与人正面遭遇,对人怀有强烈的警备心;它们也往往遭到人们的嫌恶与驱赶,很少会有人主动为流浪猫狗提供食物和水;它们由于长期流浪生活,很多都患上了某种疾病,也往往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长期流浪生活的猫狗身上很脏,它们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它们往往不再温顺、忠实,而是变得暴躁、有攻击性,还可能会传播某种疾病,使人致伤、致病,这也是它们不受人待见的一个原因。

但归根结底,这都是宠物主人不负责任的抛弃或过失造成的,由收容所收养和管理,或者有社会爱心人士领养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要想减少流浪猫狗数量并使它们得到更好的管理,提高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并立法禁止抛弃宠物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二.关于流浪动物的一些事实

1.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的统计,全世界大概有5亿只流浪狗和散养的狗和大致同样数量的流浪猫(WHO数据显示,其中流浪狗大概2亿只),而这些主要源于主人的弃养。

同时,在很多地区,狗和猫都处于散养状态,这部分的动物,也经常会变成流浪动物。

猫和狗又都有着较高的繁殖率,一只未绝育的成年母猫每年可以生三胎,每胎3-5只。

一只母猫3年就可以产下超过40只小猫。

即使成活率不高,依然可以使流浪猫的种群迅速壮大。

2.猫和狗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猫和狗更多地被作为伴侣动物。

它们提供友谊和忠诚,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

对它们付出关怀与爱,这对我们很重要。

因此,很多爱心人士倾注很多心血在照顾、救助身边遇到的那些流浪猫和流浪狗。

他们认为这些流浪猫和流浪狗境遇悲惨,是非常脆弱并亟需得到照顾。

确实,多数因遗弃而流浪的猫狗会表现得更愿意亲近照顾它们的人。

当它们在人脚边蹭来蹭去,用渴望的眼神望着人时,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这些小天使们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但是不加规划的随意投喂,却进一步加大了流浪猫狗对社区和生态环境产生的风险。

3.萌猫天使的另一面:

野生动物杀手。

流浪猫狗因其可能携带的病毒对社区其他居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产生威胁,以及它们产生的粪尿对寄居的社区卫生造成污染、发情期间所产生的噪音被广为诟病。

而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流浪猫狗的表现也不是像柔弱无害的“落难的天使”。

3.12013年1月29日,学术刊物《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有关流浪猫对野生动物产生危害的论文《美国国内流浪猫对野生动物的影响》(Theimpactoffree-rangingdomesticcatsonwildlifeoftheUnitedStates)。

来自美国国家动物园史密森尼生态保护研究院及美国鱼和野生动物服务机构的研究员在进行一系列研究后指出,美国目前对流浪猫的管理措施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是对流浪猫危害野生动物的认识不足。

3.2论文指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交通事故、与建筑物相撞、毒害是对野生动物造成的人为的危害,猫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但情况并非如此,猫,特别是无主猫(流浪猫、野猫、散养的牧场猫)是野生动物的头号敌人。

论文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14亿~37亿鸟类、69亿~207亿哺乳动物死于无主猫和家猫的捕杀,其中多数死亡是无主猫导致的。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即使是不愁食物来源的家养猫,也会出去打猎,捕杀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等。

这也提醒了那些心存“我喂饱了流浪猫,它就不会去吃鸟”的爱心人士,不收养只是定期投喂的行为,不会减轻流浪猫对其他野生动物的风险。

3.3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ICUN)的数据也显示,猫是名列世界最麻烦的100种非自然入侵物种之一,特别在地域环境相对比较独立的岛屿上,流浪猫直接或间接导致了33种现代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的灭绝。

就算是对家猫的近亲,如野猫(Felissilvestris)、豹猫等,散养猫与流浪猫也是巨大的威胁。

一方面,家猫在各地都有与野猫杂交的记录,从而污染野猫的基因。

同时,家猫也会把所携带的疾病传播给它们的这些猫科亲戚。

4.流浪狗,包括散养的狗往往有咬人或其他宠物及家禽家畜的危险,这会导致其他动物受伤,甚至死亡。

在城市里,突然跑到公路上的流浪狗会让汽车司机为它躲避而突然转向,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引起受伤甚至死亡。

随着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这类危险随之增多。

4.1此外,猫和狗还是一些会感染人或其宠物的病原微生物的宿主,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狂犬病。

据WHO的统计,犬类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播者,造成每年超过5.5万人死亡,其中95%都发生在亚洲和非洲,40%的受害者是15岁以下的儿童。

来自中国的人类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调查也显示,在国内狂犬病高发区观察到的711个病例中,91%的病例是被犬只攻击。

而猫则是弓形虫的终极宿主和传播者,70%的猫都感染过弓形虫。

而在没有完善的流浪动物管理措施,流浪猫狗因免疫措施的缺乏、生存环境的恶劣,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机率也更高。

指出以上事实,不是为了挑起公众对猫狗特别是流浪猫狗的恐慌,让饲养者害怕甚至抛弃伴侣动物,而是让更多的饲养者知道抛弃宠物对社会造成的风险,以此告诫他们要承担起对宠物猫狗的照料、监管责任,避免它们成为流浪动物。

三.关爱和救助流浪动物

1.国际猫科动物医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Feline Medicine,ISFM)在其会刊、由美国SAGE公司出版的《猫科动物医学和外科杂志》(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上,发布了新的指导方针。

国际猫科动物医药协会是慈善组织——国际猫科动物International Cat Care)的兽医学分部。

据该协会透露,依靠扑杀来控制猫的种群数量很少有用,而且也不怎么被人所接受;不过,捕捉-绝育-放回计划和(在适当情况下)更换主人可以提供有效和人道的解决方案,但需要妥善管理,有针对地施行。

2.家猫(Felis catus)的种群已经非常发达,占据了许多不同的环境。

据目前估计,全球与我们共同生活的猫大约有2.72亿只,这些猫采取的生活方式从自由生活(野猫,与人类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住在街道和小区里,到作为宠物待在人类家里(宠物猫,通常依赖于人的照料)。

由于猫的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因此种群可能增长到需要干预的地步。

数量过多会给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当它们被人视为滋扰动物的时候。

ISFM在制定指导方针时,考虑到了猫数量过多,确实需要控制种群的实际情况,并从猫群和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用、周全和客观的解决方案。

3.通过绝育来避免繁殖在所有猫的种群控制中都是重中之重。

所谓的“捕捉-绝育-放回” (TNR)计划,是指对野猫、街猫或社区猫的整个猫群进行有计划的绝育,并在短时间内将其放归原来的领地。

事实证明TNR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以人道的方法使其安乐死是合法的,尤其是当猫在身体或者心理上遭受持续痛苦的时候。

3.1对于家养的猫:

为了避免多出来的小猫等一系列问题,绝育同样重要。

根据新发布的指导原则,世界各地宠物猫绝育的程度仍然不够,需要作出努力来改善这一现状。

3.2对于以前曾被人养过的流浪猫或遗弃猫:

寻找新的领养人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然而,领养组织应该有效地瞄准目标资源,从而为尽可能多的合适的猫找到新家,在领养机构待的时间缩到最短。

3.3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野猫和许多街猫、社区猫而言,长时间在屋子或笼子里关着可能会形成无法承受的压力,对看护者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危及看护者的健康。

虽然很痛苦,但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比如TNR)可行时,应该考虑实施安乐死,以避免长期监禁所造成的痛苦。

虽然有些人认为流浪动物也能够给人们和社区带来好处,如有可能会控制社区中的鼠害等,但相对起它们带来的麻烦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风险,使得政府部门对流浪动物采取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特别是面对狂犬病的威胁,为缓解和消除公众对狂犬病的恐慌情绪,政府通常希望能够采取快速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4狂犬病在未发病时不易检测出,因此扑杀一定范围内所有犬只成为政府的第一反应。

但大规模的扑杀的方式只是暂解时决问题,短期内流浪动物的数量确实会迅速下降,但是在不久之后,这些动物的数量又会上升,甚至给社区带来更大的威胁。

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内流浪的狗和猫的数量与该地区内食物是否充足有关。

一旦该地区内流浪动物的数量升高超过临界水平,食物就会相对不足,那流浪动物的繁殖率与生存数量都会相应下降,从而使种群大小维持稳定。

如果大规模扑杀宰杀了75%(假设)的狗或猫,那该地区内流浪动物之间的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会降低,但对幸存下来的动物来说,该地区内提供的食物却相对增加了,食物的增加会提高繁殖率,并且足以让幼狗或幼猫活到成年。

几年之内,这个地区流浪动物的数量又会回升到最初水平。

3.5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扑杀往往是先把性格相对较好的流浪动物杀死,留下来的和新生的流浪动物与人更加疏远,从而更有攻击性。

另外,外面的流浪动物也可能迁移进入该地区,由于它们会努力建立自己的新领域,侵略进攻的强度可能会增加。

4.设立专门机构收容流浪和遭遗弃的猫和狗,最终帮助它们被人领养,确实是更人道的作法。

收容所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并更加人道,但由于治标不治本,且发挥的作用只在流浪动物问题的末端,加之运行成本较高,仅靠这一方法并不能很快解决流浪动物数量增加的问题。

4.1收容所既有政府部门设立的,也有很多民间开办的。

这些收容所会对收容的动物进行体检、相应的医疗救助以及后续安置,很多收容所会努力促进这些动物重新回归家庭——被领养。

但并不等于说,流浪猫狗只要进了收容机构就后顾无虞了。

4.2在理想状态下,健康动物都应该找到适合的领养家庭,只对那些患有严重疾病无法保证其生活质量的动物和具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动物实施安乐死。

但实际上,对于数量庞大且每年还在增加的流浪动物来说,这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现实中,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够领养这些动物的家庭,收容所很快就会面临过度拥挤的压力。

无论是笼舍的容纳极限,还是饲养这些动物的人力和经费开支,最后都会让大多数收容所无法再接纳新的动物。

4.3因此,虽然有些国家有“不杀政策”(NoKillPolicy,不对可以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动物实施安乐死)的收容所,但能够良好运行并保证动物福利的收容所,都会对在收容所里待过一定期限而未能被领养的动物实施安乐死。

5.妥协方案:

抓捕—绝育—放归(TNR)。

通过绝育手术使流浪动物无法繁殖,在很多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一方案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对流浪动物的捕捉、绝育、接种狂犬病疫苗、辨认及释放回原处,可以确保不受控制的、较大的流浪动物群体被接种了疫苗的、非繁殖的、较小的流浪动物群体取代。

这样比较能保证这个区域的流浪动物的种群的相对稳定。

TN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流浪动物的数量增加问题,但也无法彻底解决动物在放归到原处后,依然会产生的诸如公共卫生、污染、噪音和对野生动物的威胁等问题。

四.流浪动物的拯救方案

1.解决流浪动物问题的核心在于以人道的方式,缓解流浪动物与社区的矛盾,降低流浪动物对野生动物的威胁。

因此,这个问题虽然是流浪动物带来的,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也只有通过社会多方的努力,相互协作才有可能缓解这一系列问题。

2.流浪动物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不会有某一种方法能够解决这么多问题,缓解这种状况还需要更综合的管理方式。

1990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流浪狗和猫控制计划框架是一系列值得参考的建议,其具体内容包括:

2.1有必要对流浪狗群或者猫群进行正确评估;

2.2制定现实的、实用的和清楚的相关法律条文,确定对流浪动物人道控制负责的政府部门;

2.3对宠物进行登记和标记,确保宠物主人以负责的方式行事,减少被抛弃的宠物;

2.4一个地区的流浪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可获得的食物量紧密相关,控制垃圾不被流浪动物作为食物来源;

2.5对流浪动物饲喂点的控制,避开可能带来问题的饲喂点,减少流浪动物与社区和公共健康的矛盾;

2.6通过绝育,降低有主和无主狗和猫的繁殖潜力;

2.7引导和管理宠物市场,只允许可以促进宠物主人长期责任的销售渠道;

2.8教育公众,多方共同负担,参与到流浪动物的管理的工作中。

3.“当一个伴侣动物被你接纳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准备,一个宠物进到你的家里,它是谁?

它和你什么关系?

相互之间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

如果它生病,或是你家庭生活环境的变化,你是否会抛弃它?

我们提示养宠物的人,决定饲养宠物前,要充分考虑清楚,如果养宠物,要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对它负起一份责任,而不仅仅是出于兴趣、好玩,养几天就遗弃,是更令人厌恶的一种行为。

3.1没有一盘猫肉是合法端上餐馆餐桌的。

动物保护组织和志愿者在高速路上拦截运输猫狗货车的新闻屡见不鲜,虽有成功解救案例,但更多的是因运输者有“动物检疫证”等文件,导致执法民警奈何不得,志愿者无奈而返,一车车猫狗被做成“名菜”端上餐馆的餐桌。

3.2“实际上,中国根本就没有肉猫养殖场,合法的肉狗养殖场是否存在也存疑,现在大量运输所谓肉用猫狗现象背后,百分之百存在违法行为。

如果是偷盗家养宠物,就犯了盗窃罪;如果是抓捕流浪猫狗,或者随意收购农村看家狗,然后作为肉用猫狗进行经营、最终端上餐馆餐桌,就违反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此外,我国也没有猫狗肉屠宰后的检疫管理办法,而未经检疫的肉是不可以供给食客吃的。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认真执法,违法经营猫狗肉供人食用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

3.3迫切需要出台相关法律加以约束。

“从精神文明建设看,虐杀动物,给社会造成血腥暴力的氛围,败坏社会风气,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非常不利,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也非常不利;从社会管理看,遗弃宠物带来的治安问题、环境问题、处置问题等,以及非法经营所谓肉用猫狗引起的社会冲突,均造成很大的社会秩序管理成本。

因此非常需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些行为进行制约和处罚。

凭借技术手段是可以实现有序管理的,比如芯片技术。

办理狗证时,就给狗打疫苗、放置芯片,通过芯片记录宠物主人信息和宠物相关信息,这样如果宠物走失,主人可以很容易把它找回来,如果被遗弃,也可以方便地找到它的主人进行处罚。

很多国家就是这样操作的。

3.4出台相应动物保护法规也是WTO以及我国参加的多个国际公约的要求,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贸易收入。

我国至少应初步出台“反虐待动物法”,其主旨应是约束主人、养殖人的行为以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比如按动物天然习性提供适合的生活条件,不强加给动物不必要的痛苦等。

 

结语:

生命是美丽而神圣的,流浪动物也同样如此。

流浪动物数量激增、处境凄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责任问题,也应该有我们承担。

我们要做的不是漠视或者嫌恶这些流浪动物,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怀和救助它们。

解决流浪动物问题至少应从三方面着手:

其一,加强对公众和饲养者的教育,提高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其二,提高收容所和动物保护组织的管理水平和责任心意识,及时对流浪猫狗实施抓捕、救助、绝育和放归;其三,立法保护伴侣动物、流浪动物,禁止虐待、遗弃饲养动物。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通过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流浪动物问题。

参考文献:

[1] WSPA.布里斯托尔大学.《动物福利概念》[R].伴侣动物1——种群控制计划

[2] 马克•贝科夫.《动物权与动物福利小百科》[M].2002.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桂冠图书公司

[3] 叶力森.《动物收容所管理作业手册》[M].2000.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物植物防疫检疫局突

[4]国际伴侣动物管理联盟《国际伴侣动物管理联盟犬只管理指南》.2009.

[5]科隆诺曼•戈贝尔.认识你最爱的宠物[M].张迪,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