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导游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1428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源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安源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源导游词.docx

《安源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源导游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源导游词.docx

安源导游词

安源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到安源,我是安源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号导游员,今天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也祝愿大家旅途愉快,安源的旅游景点有以安源影视城、将军纪念园、安源外广场、后山“状元泉”、学院广场、“红色之旅”纪念墙、五陂民俗文化广场、五陂河风景带和安源至五陂319国道沿线风光带、市农科所科研示范园、五陂双河口森林湖等为代表的新建的十大旅游景点;还有反映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爆发地的历史风貌,以张公祠、工人夜校、安源纪念馆、路矿工人俱乐部、毛主席来安源铜像广场、总平巷、毛主席来安源住址、谈判大楼、盛公祠,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等为主的革命旧址群。

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安排了部分新建景点以及部分旧址,各位请随我来……2、安源影视城(含状元泉)各位游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第一站——安源影视城

安源影视城是由台籍客商与本地一家公司合资开发的旅游景点。

它位于安源镇花冲坳,占地面积68亩,总投资6000万元,主要建筑内容为仿古式街道、房屋、亭阁等,为安源旅游业添加了新的景点。

它古朴秀丽,结合了中国当今江南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通过亭台楼阁的点缀,更加增加了安源小镇的魅力,成为集商贸、旅游、影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影视娱乐中心。

目前,该影视城已被众多的影视制作单位所亲睐,被定为其外景制作基地。

如《毛泽东去安源》、《安源儿童团》等一批影视作品相继在此拍摄,在业内小有名气。

状元泉

各位游客,安源历来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影视城的后山,有一眼甘泉,当地人称之为状元泉,为什么称之为状元泉呢?

这还得与我们安源的一位叫刘凤诰的大才子有关,据史志记载,刘凤诰(1760-1830)出身寒苦,幼年读书勤奋刻苦,在安源私塾期间,地点据记载也就是现在影视城大概位置,常常跑到后山泉水边朗读诗文,累了喝一口甘泉,困了在泉水旁静思片刻。

乾隆四十四年(1789)会试中进士。

后去京城参加殿试。

身上只有14串钱,只好一路步行,实在走不动,租骑毛驴,在京考试中得殿试一甲三名(探花),据民间传说,刘凤诰论文采本当理应高中状元,可因其容颜并不出众,皇帝有意在殿试时选状元为附马,故皇帝将其降为探花郎,以成全公主之姻缘。

但皇帝爱惜之文才,后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升任翰林院侍续学士及第归,为刘凤诰的升任,萍乡安源举行过“庆贺宴”,以后在朝廷任过礼部、兵部、户部侍郎,直至太子少保。

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更多人称他为“江西才子”。

他随机应变,能言善对,民间至今仍流传他许多善对对子的故事。

后人为纪念其大才大德,故将此泉取名为“状元泉”,寓意安源人文鼎盛、人才辈出。

各位游客,此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安源人才辈出、文风昌盛的特点,据地方志载,自隋唐兴科举至清末终止,我们安源涌现出进士107人、举人267人、贡生477人。

当代又孕育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于1956年1月1日正式开馆,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为馆址。

1968年在原馆址后牛形山兴建纪念馆,1969年4月落成开放。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曾多次对陈列内容进行修正、充实。

1984年8月,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馆区面积200余亩。

除俱乐部大厦外,展出的革命遗址还有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共安源路矿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13处。

从建馆至今,接待国内观众600余万人次,接待世界70余个国家及海外侨胞、港澳台参观者8000余人。

毛泽东1921年秋来安源住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源八方井44号,普通平房,原为私宅,1921年10月毛泽东来安源住在这里。

毛泽东、李立三1921年冬来安源住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老后街的一家饭店,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李立三等人来安源住在这里。

1921年10月下旬,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来到安源实地考察,住在八方井处的同乡、在矿上当段长的毛紫云家中。

毛泽东这次考察历时大约一星期,他走遍了矿区,下到了矿井一线和工人餐宿。

毛泽东这次考察不仅使工人认识了毛泽东,思想上受到闹革命求解放的启蒙。

通过考察,毛泽东认定安源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起来的地方,于是他会同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劳工评议员张理全,利用朋友的关系,以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与安源工人通信。

1921年12月,毛泽东偕同中共中央派到湖南工作的李立三和湖南一师附小教员、青年团员宋友生,由张理全陪同到安源,调查实际情况,宣传革命思想,着手团结、组织工人。

以后毛泽东又先后6次来安源开展革命活动。

工人补习学校(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源五福斋巷内,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面积约800平方米,周边有一米余宽的檐廊。

来到这里,人们回忆起为安源工人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共产党人李立三。

李立三(1899年—1967年),原名李隆郅,又名李能至,湖南醴陵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9月回到上海后,由中共中央派驻湖南。

不久,按照毛泽东的布置,李立三来到安源工作,着手筹办平民小学,招收约40名工人子弟免费入学,并亲自任教,其经费主要由劳动组合书记部和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承担。

在办学过程中,李立三以访问学生家长的名义,广泛接触工人,了解各方面情况,宣传工人阶级团结奋斗、自己解放自己的道理,说明这种主张就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就是工人的主义。

通过思想启蒙和实践考察,李立三发展了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并于1921年底,成立了由8名团员组成的工人“小团体”。

经过团员们的努力,1922年1月,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附设于平民小学内,白天小学生上课,晚上工人上学。

安源工人学校创办后,成了党在工人中进行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的基地。

为了使工人在学习中易于理解、接受,并把教学活动与工人俱乐部的筹建联系起来,李立三在教学中联系工人的日常生活实际问题,自编教材,通俗地向工人讲解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把阶级启蒙教育同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起来。

在办工人补习学校过程中,李立三见建党条件已成熟,便从青年团员中吸收了5名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2月间,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有党员6人,李立三任支部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

1922年罢工胜利后,工人补习学校扩充为7所,分布于安源、紫家冲、湘东、醴陵、株洲各地。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牛角坡52号,共8栋7间,为砖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原为湖北同乡会会馆。

1922年9月罢工时,罢工指挥部亦设此处。

罢工胜利后,俱乐部机关迁至半边街,此处为工人学校第二校校舍。

安源路矿党支部成立后,即集中力量组织工人俱乐部(工会)。

1922年3月16日,召开工人俱乐部第一次筹备会议。

4月16日,在工人俱乐部第三次筹备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工人俱乐部总章和部员公约,确定俱乐部的宗旨为“保护工人的利益,减除工人的压迫与痛苦”,选举李立三为俱乐部主任,朱少连为副主任,并组成俱乐部的领导机构干事委员会,选出评议员和干事数人。

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有部员300余人。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牛角坡52号,原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罢工胜利后俱乐部迁住新址,此处为工人学校第二校校舍。

1922年9月初,毛泽东到安源考察工人运动,指导工作。

由于当时矿局继上年欠饷三个月之后,本年又欠饷两个月,工人生活痛苦不堪,路矿工人在全国罢工浪潮的影响和工人俱乐部的鼓动下,斗争情绪不断高涨。

毛泽东了解情况后,客观地估量阶级力量的对比,认为组织罢工斗争的条件业已成熟。

当时党支部书记、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因事赴湖南,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党支部会议,讨论形势和对策,决定立即着手组织路矿两局全体工人一致罢工。

毛泽东从具体情况出发,阐述“哀兵必胜”的道理,为夺取罢工胜利必须提出“哀而动人”的口号。

会后,李立三回到安源领导罢工,刘少奇奉派到安源协助领导罢工。

在李立三、刘少奇的主持下,党支部作出了罢工的精密计划与周详部署,首先确定以“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作为这次罢工斗争的口号,体现了“哀而动人”的策略思想。

其次是确定具体目标和要求,以“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组织团体—俱乐部”三项为具体目标,提出十七条要求,反映了“工人现在要做人”的最起码条件。

党支部拟定了《罢工宣言》,《宣言》号召工友“誓以死力对待,大家严守秩序,坚持到底”,呼吁社会各界一致援助,并派人到各工作处向工人加紧宣传鼓动。

进行细致的组织工作,成立了罢工指挥部,由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担任俱乐部全权代表。

李立三注重掌握路矿及地方军政当局的动态,抓住矛盾,利用矛盾,争取罢工胜利。

俱乐部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决定一俟罢工命令发出,除发电厂、锅炉房、通风机、抽水机等要害部门照常开工外,全体工人即一致停工,各归住房,听从指挥。

总平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煤矿开办时建造的矿井主要出入处。

是一座砖砌门坊式建筑,背靠安源山,井口上方塑有铁锤岩尖图案和“总平巷”三个显目的大字,中间半月形建有大拱门为出入总口,通往距地面近千米深处的井下,两侧建有附属建筑物。

她既是安源煤矿建矿史的重要文物,也是1922年9月罢工斗争的重要场所,毛泽东曾从这里下矿井考察,刘少奇、李立三也曾来此处了解工人生产生活情形。

9月14日凌晨2时,路局火车房工人率先罢工,停开列车,拉响汽笛,发出罢工信号,3时,运煤电车停开,路矿工人群情激愤,怒潮一般从总平巷、从工棚、从四面八方冲出来,“罢工”大旗竖立在总平巷井口,刹时间“罢工、罢工!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的呼喊声震撼着整个矿区。

参加罢工的有株萍铁路全线工人和安源矿区、紫家冲分矿全体矿工,共计13000余人。

罢工开始以后,全体工人一直保持高度的纪律性和团结奋斗精神,前后历时5天,取得了罢工的完全胜利。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1906年,为砖木结构轿顶式二层楼房,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

原为萍乡煤矿总局办公大楼,1922年9月罢工时,赣西镇守使署所设戒严司令部亦驻此,9月16日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刘少奇在此同戒严司令及路矿当局谈判。

盛公祠(即萍乡煤矿总局旧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8年煤矿开办时建造。

初为矿局总公事房,后为矿局所聘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住房。

1916年汉治萍公司总经理盛宣怀去世后,矿局为纪念盛宣怀,将此屋命名为盛公祠。

屋前存有为驻守所筑炮台遗迹。

该建筑物为德国样式,因建立山坡顶部,显得突兀雄拔,三层砖木结构,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1922年9月16日上午,戒严司令和路矿头目在矿局总公事房约见刘少奇,刘少奇在刀光剑影中一身是胆地走进大楼,大义凛然地声言:

“不从磋商条件入手,无解决之希望!

”戒严司令威胁说:

“如果坚持作乱,就把代表先行正法!

”刘少奇毫不为动,坚定地说:

“万余工人为此要求,虽把代表斫成肉泥,仍是不能解决!

”这时公事房被数千工人包围,吼声如雷,工人们声言,谁敢动刘代表一根毫毛,就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甲不留。

刘少奇针锋相对的斗争和数千工人围楼相助,打击了路矿当局的嚣张气焰,只得约请刘少奇下午再来局里商量。

9月17日,锅炉房燃煤将尽,发电机、通风机、抽水机行将停转,矿井面临毁灭危险。

江西督军和路矿当局慑于工人的强大威力,深恐局势不可收拾而力主和平解决。

路矿当局不得不答应与工人俱乐部谈判,经过长夜激烈争辩和商绅调停,于9月18日上午签订了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增加工资,改良待遇等13条协议。

罢工历时5天,“秩序极好,组织极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位于今安源广场东侧。

大罢工胜利后,工人俱乐部部员增至12000余人。

为切实保护工人的利益,发展经济事业,1923年2月7日,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并设门市营业,易礼容任总经理,后由毛泽民接任总经理之职。

消费合作社资金来源,由俱乐部拨出专项基金和在俱乐部部员中招股,给每位认股者发放石印股票作为凭证,定期进行分红。

消费合作社主要经营兑换银钱和贩卖日常生活物品业务。

由于货物价格较便宜,凡是持有购物证者可到合作社购物,因此很受工人欢迎。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的股票是我党领导金融事业的最初尝试,为中共开展经济工作,训练管理经济的能力提供了经验,也培养了金融人才。

曾在安源从事经济工作多年的毛泽民,后来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的首任行长。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在刘少奇主持下,由工人自行设计、捐款建造,1924年5月1日落成,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

俱乐部分前后两栋,前栋是办公楼,砖木结构,两层楼房。

俱乐部下设文书股、互济股、宣传股、游艺股。

后栋是工人讲演厅,为砖木结构,四层楼房。

设演讲台及大厅,有坐位800个。

厅后部及左右侧共建通楼三层,三层共设坐位550个。

讲演台正面墙上悬挂马克思、列宁像,对联为:

“有团结精神有阶级觉悟;是劳工保障是人类福星。

”横匾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呵!

”。

俱乐部是20年代安源工人革命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所工会大厦,1955年1月,国务院修复该旧址。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工人学校第一校校舍,位于张家湾的一个小院。

系砖木结构,北端是二层楼,南端是平房,共15间,面积1000平方米。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此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研究了秋收起义的部署,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

秋收起义第二团出发地——张公祠(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房屋为德国样式,三层砖木建筑,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墙厚度为55厘米,内层高5米。

为萍乡煤矿第一任总办(矿长)张赞宸私宅,张逝世后矿局将此屋命名为张公祠。

一度改作矿局所办学校校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安源镇党政机关办公楼。

1927年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布秋收起义命令,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铁路工人开始破坏粤汉、株萍铁路,截断敌人的交通。

9月11日,各路军队和各地农民一致发动。

驻安源的第一师第二团9月11日、12日两次进攻萍乡县城,均未奏效。

12日上午,起义军乘火车转攻醴陵县城,下午在醴陵农民暴动的配合下,攻克醴陵县城,成立了醴陵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宣布恢复工会农会。

9月13日,起义军闻敌军从株洲方向扑来,于晚间撤出醴陵县城。

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县文家市会师,9月21日,部队根据前敌委员会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萍乡退却。

9月25日凌晨,起义部队在萍乡东部之芦溪遭民团伏击,起义部队总指挥卢德铭英勇牺牲。

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沿湘赣边界继续南下,于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毛泽东1930年秋来安源住处和前委机关驻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9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之一部来萍乡和安源时,毛泽东和方面军前委机关驻在这里。

安源苏维埃工农兵政府旧址(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9月,在工农红军帮助下,安源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在此处成立,安源工人、共产党员袁德喜任主席。

红军标语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9月下旬,红军第一方面军之一部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来安源和萍乡,扩军筹款,做群众工作,制作的墙头宣传标语。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湖南省委多次选派安源工人赴井冈山参加红军。

1930年5月,红六军军长黄公略率部来安源扩军、筹款,招收了1000余名工人参军。

1930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之一部来安源,成立了安源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在安源操场召开2万余名群众参加的大会,会上有1000余名工人报名参加了红军。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至1930年10月,安源工农群众参加红军的约5000人,标志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主力基本上转入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此后,安源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仍然以各种形式坚持斗争,终于赢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左侧,系一层砖混结构,面积300平方米。

正门上端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孔原(萍乡籍)所题馆名—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为人民革命、建设事业牺牲的萍乡藉烈士在册的有4207名。

该馆陈列了黄静源、刘昌炎、朱少连、王麓水、高自立、邓贞谦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全馆内容分序厅和3个部分展出,序厅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为死难烈士的题词。

第一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第三部分为缅怀烈士,继往开来。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西侧山坡。

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大门宽20米,纪念碑高6.8米,为花岗岩三门牌坊,为中国传统的牌坊风格,4根立柱镌有毛泽东手迹条幅: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内柱上端横梁阴刻有烈士陵园字样,两端横梁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侧围墙装有漏孔式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图案,进门后为步阶吊唁场,可容纳500余人。

烈士纪念碑高13米,碑座碑身为长方形,碑座正面为3个石雕花圈,背面为碑文。

“萍乡革命烈土纪念碑”字样采用刘少奇手迹。

碑头是由四组白水泥的群雕组成。

墓室为园形,安葬着部分烈士的遗骸。

世纪广场位于安源新区萍安大道与井冈山大道交汇处,总占地面积260亩,总投资6500万元。

广场清晨沐浴着灿烂的霞光,晚上披上倩丽的盛妆,在青山绿水的怀抱里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宽广的萍安大道贯穿广场,分为各具特色的东西两部分。

东广场雕塑、喷水池、小型人工湖、露天演艺厅和花圃、绿化带、灯饰巧妙的布局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广场西部依照山体自然坡度而建,显示出江南园林式艺术风格,艺术化的细节之美琳琅满目。

水池酷似安源地形图,就是绿地中的石块也充满了文化韵味。

世纪广场作为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市民文化教育广场,自建成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